查文庫>總結>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通用9篇)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通用9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首這段不平凡的時間,有歡笑,有淚水,有成長,有不足,想必我們需要寫好工作總結了。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1

  根據省局《關於20xx年深入開展農資專項打假工作的通知》,我市質監繫統認真履職盡責,迅速行動、周密安排、狠抓落實,把整治與規範、監管與自律的各項措施有機結合起來,有效遏制生產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現將農資打假專項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行動迅速。

  我局領導高度重視農資專項打假工作,分管領導親自抓,迅速研究,及時召開全市質監繫統農資打假工作會,傳達和學習國家、省、市關於農資打假相關檔案精神,就組織領導、宣傳動員、階段分工和資訊報送等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強調,要求全市質監繫統進一步提高對農資打假專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專項打假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同時結合xx市實際印發了《xx省xx質量技術監督局關於2009年深入開展農資專項打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區質監局明確農資專項打假任務,落實工作責任,突出重點,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工作方案,確保專項打假行動取得實效。

  二、周密部署、內容豐富

  我局制定了《xx質監局“農資打假下鄉”活動實施方案》,並召集各區縣局分管領導對宣傳週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分成7個“農資打假下鄉”宣傳行動組深入各鄉鎮開展農資打假下鄉宣傳活動。

  (一)組織“進千村、入千戶、抽千樣”檢測活動。“農資打假下鄉”共進村120個,入戶436個,深入農資銷售商店及農戶家中,抽取農資樣品並免費檢測共140個,檢測合格率為66%。

  (二)開展現場諮詢、現場受理舉報投訴活動。3月13日為我市“農資打假下鄉”集中宣傳日,7個宣傳行動組分別在7個區縣鄉鎮開展了現場諮詢、現場受理舉報投訴活動,並邀請了當地農技站及化肥企業人員共同參與,向農民群眾宣傳如何辨別真假化肥、如何選購農膜及農機產品、如何選購農藥等基礎知識。共發放宣傳資料10747份,受理農民諮詢共1449人次,受理農民舉報投訴案件13起。

  (三)召開生產企業座談會。3月6日我局召集全市農肥生產企業負責人和各區縣局分管執法工作領導對如何確保我市農資產品質量進行了座談。歐局長在座談會上指出:農資產品質量涉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希望我市農資產品生產企業要有做“良心農資”的理念,切實增強產品質量責任意識和法制觀念;全市質監部門要充分認清肩負的責任,切實依法履行監管職責,並把監管和服務有機結合起來。

  (四)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農資等坑農害農違法行為。自農資專項打假行動以來,我市質監繫統統一部署,對有過質量違法行為的企業重點檢查、反覆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832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05臺次,檢查農資生產企業11個,查辦農資案件44起,查獲假冒偽劣化肥共104噸,查獲假冒偽劣農資貨值共18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1.4萬元。

  (五)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宣傳效果。今年農資打假專項行動中,我局主動邀請新聞媒體參與,深入活動現場,重點對“農資打假下鄉”、查辦大案要案、標本兼治措施及12365打假投訴舉報諮詢臺維護農民利益等為農民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等方面進行宣傳和報道,營造了有利於農資專項打假工作環境的輿論氛圍。同時透過新聞媒體進行社會監督,更有利於防止坑農害農事件發生。

  三、取得的成效和不足。

  透過三個月的農資打假專項行動,提高了廣大農民群眾質量法制意識和識假辨假的能力,嚴厲打擊了製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查處了一批不合格的農資產品,xx市農資生產企業的責任意識得到了普遍提高,我市農資生產經營秩序有了進一步的好轉,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當然,此次活動仍有不少需要提高和改進的地方,如檢查涉及到的區域還不夠寬,涉及到的農資種類還不夠多等。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農資專項打假工作,變專項行動為常態監管,不斷增添措施,抓好生產源頭,確保農資安全。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2

  按照中央、省、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區打假辦的部署,開春以來,xx區農業局開展了春耕、夏季、種子及農藥專項農資打假檢查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行動情況總結如下:

  針對當前農資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xx區農業局精心部署,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形成整體合力,迅速行動,有重點地開展農資打假檢查。檢查行動從20xx年3月6日開始至5月24日,出動檢查人次110人次,檢查了8個鎮120間次農資經營門市,抽查了300多種農資產品。

  從檢查結果來看,xx區種子經營較規範,特別是水稻雜交種子,玉米雜交種子和西瓜種子的質量都比較好,農藥及化肥的標識問題比較混亂。經過近年來嚴厲打擊製售毒鼠強違法行為後,鼠藥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基本杜絕售存、使用毒鼠強的行為,只剩下串街走巷的販者在市場少量售賣。半年來,查封了違規銷售的農藥(包括鼠藥)10個品種0.15噸,肥料13個品種4.5噸,案值共0.9萬元;立案處理案件9宗,有9間違法經營農資單位受到行政處罰。

  透過半年來農資市場的整頓工作,嚴厲地打擊了製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提高了經營者的法制意識和廣大農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維持了農資市場的正常秩序,保障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開展,維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3

  一、工作完成情況

  1、今年共辦理行政執法案件198起,其中立案115起,累計查處假冒偽劣產品貨值金額90餘萬元,端掉製假售假窩點2個。

  2、重視並積極受理質量申訴。利用12365舉報投訴網路和社會質量監督員網路,積極受理群眾舉報投訴,xx年我局共受理投訴案件22起,均得到妥善處理,為投訴者挽回經濟損失4xx元。

  3、新聞報道與資訊上報工作,完成新聞報道22篇,其中國家省市級報刊媒體上稿件5篇,編髮質監資訊26篇。

  二、完善和落實執法打假責任制

  1、實行執法打假責任制。結合xx年執法打假工作要點,全域性實行執法打假責任制,局長、主管副局長(稽查隊長)、稽查隊長、執法人員層層簽定執法打假責任書,進一步明確了執法打假目標任務壓死了責任,有效調動了執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2、建立執法打假督查制度。對市區域性署的專項行動、轉辦的案件和其它事項,進行及時登記,履行籤批手續,明確責任後,建立督查記錄,採取日常督查、例會督查、領導督查三種方式,監督責任單位和人員貫徹落實專項行動、轉辦的案件和其它事項,確保按時完成。

  三、專項整頓取得實效

  今年來,我們重點開展了食品、建材、農資、傢俱、服裝、絮用棉製品、危險化學品等十類重點產品的檢查工作,對專項整頓工作實行局長牽頭、分管局長主抓、責任科室主辦的層級管理機制,建立了專項整治例會制度,定期排程、不定期督導,確保各項整治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為了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和在用特種裝置安全,我局根據省局市局工作部署和有關部門要求,利用國務院出臺食品安全監管特別規定的契機,迅速行動,對全縣列入食品市場準入監管範圍的28家食品生產企業和70餘家食品小作坊開展了集中檢查與日常巡查相結合的專項檢查活動。特別三鹿發生後,我局迅速行動,對回隆糖果產業園區內的所有糖果生產企業加強了巡查力度,督促企業建立原材料進貨臺帳、食品新增劑備案登記制度、產品出廠檢驗制度、索證索票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實行重點監管。由於工作措施得力我縣沒有出現食品安全責任事故。

  特種裝置安全監管是我局重點工作之一,為做好這項工作,我局對全縣在用的特種裝置進行了逐一登記排查,累計拆除3家浴池鍋爐、責令限期整改檢驗合格或降壓使用32臺,針對魏縣壓力容器分佈點多面廣的特點,我局對全縣21個鄉鎮進行劃片分包,建立責任區,進一步加大了排查力度,截至目前沒有發生一起特種裝置安全責任事故。

  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打假。根據國家局及省市局關於開展“農資打假下鄉”的要求,我局對轄區內化肥市場進行了全方位檢查。在今年3月份“春耕”季節,共抽查化肥15個批次,合格13個批次,不合格2批次。有力的打擊了製售假冒偽劣化肥的違法行為,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樹立了質監部門在群眾中的威信,維護了技監部門的良好形象。

  開展建材市場的整治工作。按照國家、省、市局及縣政府的要求,對全縣建材市場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檢查。截止目前,查處15家免燒磚廠無標準生產,10家加工生產塑鋼門窗的企業無證經營。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4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全國、全省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電視電話會議後,我們結合實際,及時制定了《xx市農業執法支隊20xx年春季農資市場整治方案》,對各項整治工作從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工作步驟、措施及要求等方面做了周密安排,建立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確保了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加強執法宣傳,營造良好氛圍。結合春季農資市場集中整治執法檢查和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活動、“全省智慧財產權保護宣傳活動”,透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諮詢、現場講解等形式,對《種子法》、《農藥管理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了宣傳,共發放宣傳資料7000多份,為560多名群眾提供了法律諮詢服務,提高了識假辨假維權能力和農民群眾質量安全意識。

  (三)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執法水平。由支隊分管領導帶隊,帶領執法人員對各縣(區)農業執法人員進行了集中培訓,共培訓農業執法人員130人。培訓採取現場辦案和課堂授課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各縣區重點農資市場和重點鄉鎮門店進行了執法檢查,從檢查方式、檢查專案、違法行為判定等方面進行了現場培訓,對查出的問題督促縣區進行了處理和整改,隨後利用課件從執法程式、法律文書製作、自由裁量標準應用等方面進行了課堂培訓,透過培訓,增強了全市農業執法人員的執法意識,掌握了辦案技巧,提高了執法能力。

  (四)加強種子市場監管,規範經營行為。深入三縣一區主要農資市場和重點鄉鎮,對種子市場“兩證兩賬一票”、種子標籤、種子來源、品種審定編號和適應推廣區域、種子經營備案書登記情況和種子審定推廣等內容進行了認真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240人次,車輛60臺次,檢查鄉鎮45個,檢查種子經營戶125個,檢查品種400個,對種子包裝不規範、未按規定備案和種子標識標籤不規範的15家經營單位責令進行了整改,調解種子糾紛5起。

  (五)加強農藥、肥料市場整治,確保安全生產。一是抓好重點農時的監管。從3月中旬開始,深入各蔬菜種植區域,重點檢查農藥經營者的經營資格、購貨發票等情況,開展了農資備案登記,對企業(戶)經營的農藥產品從名稱、商標、成分、數量、生產廠家等方面進行認真檢查,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農資流入市場。二是嚴厲打擊違法經營假劣農藥和銷售使用高毒農藥的違法行為。嚴查三證不全、一證多用、套用或冒用證號、標籤不規範以及“以肥代藥”等違法行為。三是依據《xx市農牧局蔬菜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情況的通報》,與農產品監測中心聯合對煙霧劑產品進行了專項整治檢查,將新增隱性成份“克百威”的五種煙劑產品進行了追根溯源及銷燬處理。在專項行動中,共檢查鄉鎮41個,農藥經銷點385個,抽查農藥標籤800多個品種,查處不法經營企業10家,收繳、查扣假劣農藥424瓶(袋、盒),限期整改農藥經營戶6戶,抽查複合肥料69個品種,其中無證號產品1個。針對農藥、肥料標籤抽查中出現的不合格標籤的問題,依法進行了查封整改,有效維護了農資市場秩序,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藥、放心肥。

  二、存在問題

  透過開展春季農資市場集中整治行動,有力地打擊了違法行為,遏制了違法勢頭,規範了市場秩序,但隨著市場的變化,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在種子市場中,個別企業種子標籤標識不太規範,個別農資經銷門店經營檔案不健全;二是全市農藥經營秩序不夠規範,流動銷售現象依然存在;農藥登記備案不夠完善,未能從根本上杜絕農藥品種“多、亂、雜”的問題;部分經營者對真假農藥無法辨別,難以正確指導農民科學用藥;三是農民科學使用農藥肥料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今後打算

  我們將繼續深化農資打假效果,加大執法力度,不斷加強對全市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規範農資經營行為,維護農資市場秩序。

  一是進一步抓好農業法律法規的宣傳。抓住農忙時節的有利時機,以執法檢查和查辦案件為載體,加強對種子、農藥、肥料經營人員專業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使經營者學法、懂法,做到依法經營,守法經營;透過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加強對廣大幹部群眾涉農法律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的法制觀念。

  二是繼續加大對農藥市場的執法檢查力度。以農藥市場準入(登記備案)為切入點,加大對煙霧劑和偽劣、假冒農藥的查處力度,全面檢查市區周邊貨運部的農藥來源,在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農藥的流入。同時,積極準備農資經營人員培訓,開展農藥許可證的發放工作。

  三是繼續對全市農作物種子市場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依法進行處理,進一步規範種子生產經營行為。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5

  按照寧蒗縣人民政府工作的安排,3月8日至18日,由農業局、質監、工商、畜牧局、農機、能源、種子站等部門共同組織綜合執法檢查隊,認真開展了20xx年農資執法打假。

  此次執法打假工作,針對轄區實際情況重點檢查群眾反映問題多的化肥、農藥、農膜、農機銷售企業;重點檢查城鄉結合部以及無證照生產經營問題突出的區域。共出動執法檢查30車次,90人次深入寧蒗縣15個鄉鎮供銷社及門市部進行了全面大檢查。

  綜合執法檢查隊堅持“四到位”開展農資打假,有效保障了春耕生產安全。一是堅持農業法律、法規宣傳到位,將《關於進一步加強農藥管理的通知》等資料發給所有農資經營戶,約束其經營行為,同時刊登《農資識別技巧》,提高農民辨假識劣能力;二是堅持農資質量監督抽查到位,對市場上主要農資產品進行了抽檢,截至目前,由農業局抽取農資樣品15個;三是堅持農資市場監管到位,建立了以鄉鎮農技站長為農資監督員、村主任為協管員的縣、鄉、村三級監管體系;四是責令企業制定召回制度,堅持對已售出的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產品,堅決責令企業召回。

  透過打假活動,有效的保護了廣大農資經營者和農民的合法權益,淨化了我縣農資市場。但我們還將繼續強化大農資市場的質量監管,為我縣春耕工作的有序進行保駕護航。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6

  為切實加強我縣酒類流通管理,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商務部《酒類流通管理辦法》、xx市人民政府《關於開展 “打假保優”規範管理酒類市場專項行動的通知》(宜府函〔20xx〕106號)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第四季度集中開展“打假保優”規範管理酒類市場專項行動,在酒類產銷領域依法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依法整治違規行為,保護名牌合法權益,形成全縣酒類產銷有序,酒類市場淨化,酒類管理規範化的新局面,現將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酒類產品質量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強酒類行業管理,規範酒類流通秩序,提高酒類產品質量,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一是成立領導小組。為確保全縣“打假保優”規範管理酒類市場專項行動工作達到預期目的,進一步規範酒類流通市場,10月20日縣經商局專門召開酒類流通管理會議,並專題向縣政府主要領導彙報,縣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以縣委常委、副縣長賈利華為組長,縣府辦、縣經濟商務局、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局、公安局一把手局長為成員的全縣“打假保優”規範管理酒類市場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經商局,具體負責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

  二是建立聯絡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召集,縣經濟商務局、工商局、質監局、食品藥監局、衛生局、部分骨幹流通企業參加,及時研究、協調解決酒類市場流通發展中的重要問題。聯絡會議每10天召開一次,各部門每週將各自職能開展情況報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切實把規範酒類流通市場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履行職能職責,維護好我縣的酒類市場正常秩序。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廣泛宣傳,理清思路。在縣“打假保優”規範酒類市場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嚴格以《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商標法》、《產品質量法》、《酒類管理條例》等有關法規為準則,縣經商、工商、衛生、質監、藥監等部門透過電視廣播、街頭設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此次專項行動共組織流通企業召開專題會議1次,展開集中宣傳活動3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餘份,共出動40人次宣傳人員,宣傳車4臺次,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加強檢查,規範酒類市場。一是查酒類消費安全隱患重點場所,主要對各大超市、賓館飯店進行檢查;二是堵酒類企業源頭,此次整治對全縣酒類企業進行全方位檢查,即查店面,又查倉庫,堵住假酒源頭;三是嚴格實施酒類流通隨附單制度,切斷假酒進貨渠道。此次專項行動,檢查酒廠15家,檢查餐飲企業100餘家,檢查超市40餘家,檢查酒類零售商200餘家,發放整改通知書20餘份,出動檢查人員40人次,檢查車輛10臺次。

  三、取得的成效

  10月20日至12月1日,縣經濟商務局xx縣工商、質監、衛生、公安等相關部門,在面上對白酒生產廠和白酒經銷商進行拉網式檢查,在點上對疑似“四川宜賓內部接待酒”和“光頭酒”等違反國家食品生產許可規定和不符合《飲料酒標籤標準》的行為以及製售其他型別假冒偽劣酒類的可疑場所進行突擊式檢查。在檢查中未發現假冒五糧液酒、假冒五糧春酒現象。在酒鄉曲酒廠倉庫發現商標不完善“接待酒”5件,君子酒廠庫房代存放有“敬師酒”、“川帝酒”200餘件,竹海大酒店私人存放“光頭酒”3瓶。對假酒、不合格酒類產品已嚴格按照《酒類管理條例》相關規定進行銷燬,對查出的不達標的問題,責令限期整改。

  四、工作措施

  (一)繼續保持打擊製售假冒偽劣酒類的違法經營活動的高壓態勢。嚴格督查酒類產品的加工、流通、銷售情況,嚴格把關,確保酒類產品質量。

  (二)大力推行舉報投訴受理,加大宣傳和市場稽查力度,制定獎懲和督查工作制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構建經商、公安、質監、衛生、工商等相關職能部門協作機制,完善酒類市場監管網路。

  (四)依法加強酒類證照管理,嚴格按照《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執行《酒類備案登記》、《隨附單》制度,有效遏制無證經營。

  五、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一是酒類特別是散裝白酒市場還比較混亂,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要做到“三個不放過”,即商品貨源渠道不明的酒品不放過、假冒偽劣酒品不放過、發現問題未經處理的單位不放過。二是我縣人員少,工作經費緊張,從事酒類市場監管存在一定難度。

  (二)下一步工作與建議。一是對酒類經營者經營酒類全面實施規範化程式化操作。酒類經營者批發酒類實行《隨附單》制度,酒類經營者採購酒類商品實行規範索證,並建立酒類經營購銷臺帳;二是面向消費者,公示和執行禁酒令。酒類經營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酒類商品,並在營業場所顯著位置明示;三是規範散裝酒銷售。酒類經營者在固定地點貼標銷售散裝酒,禁止流動銷售散裝酒。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7

  為認真貫徹落實鄰農機[20xx]18號檔案精神,我站在3月13日對轄區內四家主要農機經營戶進行了徹底檢查整頓,切實規範了農機經營市場,有效維護了廣大農機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確保了春耕生產正常有序開展。現將我站在“3.15”期間農機打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深化認識

  我站在接到縣局通知後,庚即成立了農機打假工作領導小組。確保此次農機打假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二、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3.15”打假期間,打假工作領導小組利用“3.15”有利契機,利用印發資料、出動宣傳車等各種形式,向農民和農機經營戶宣傳《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及《四川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向廣大群眾傳授辨假識假的方法,公示優質農機產品目錄,讓廣大農民群眾及消費者懂得什麼是維權,怎樣才能維權。此次活動共印發資料200餘份,出去宣傳車1次。

  三、精心組織,重拳出擊

  “3.15”期間,打假工作領導小組在當地政府、工商、稅務、公安等相關部門的支援與配合下,對轄區內的農機經營戶進行了全面的檢查,主要檢查了產品是否正規合格,有無假冒偽劣產品,有無經營證照,各種標籤張貼是否規範等,發現問題,絕不放過,並要求經營戶當即整改,若發現偽劣產品,要求經營戶退出市場。對標籤張貼不規範,要求經營戶限時規範。此次活動共檢查農機經營戶4戶,檢查農機產品500餘件,查處劣質產品1件。有效規範了農機經營市場,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及消費者的權益。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8

  我局在市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局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今年專賣管理工作目標,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突出重點,不斷強化專賣監督管理,規範捲菸市場經營秩序,在打擊製假、售假和非法經營捲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上半年我局共出動專賣執法人員292人次,工商執法人員12人次,公安執法48人次,交通執法人員3人次;檢查零售戶1129戶次;查獲違法捲菸案件18起,其中涉煙犯罪移送公安調查處理案件1起,假冒偽劣捲菸案件3起,未在當地菸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案7起,無證運輸案件1起,無證批發案件1起,無證經營案件5起;查獲違法捲菸970.3條,其中無證經營捲菸122.4條;涉案價值12.89625萬元,上繳罰沒款2.31701萬元。18起案件中,5萬元以上案件1起,萬元以上案件1起,千元以上案件13起。刑拘1人。具體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部署周密。

  上半年,我局一如既往保持捲菸打假打私高壓態勢,始終把打團破網作為專賣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一是積極召開菸草政法聯席會議,認真總結分析2018年捲菸打假工作,積極研究部署2018年如何實現打團破網目標;二是及時召開專賣管理工作會議,將案件查處任務分解到中隊,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把卷煙打假打私工作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力爭查獲市局、省局標值網路案件。

  二、加強法律法規宣傳,發揮輿論導向作用,為捲菸打假工作創造良好執法環境。

  捲菸打假工作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和積極參與,為了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投入到查假治假的工作中來,為捲菸打假工作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營造和諧的執法環境,變單個打假為政府和社會行為,我局始終把對菸草專賣法律法規的宣傳放在突出位置,上半年,我局透過印發各類宣傳資料、懸掛橫幅的形式進行宣傳;我局還以"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和"6.29"為契機,開展上街諮詢服務活動,設立了諮詢點,向消費者宣傳菸草專賣法律法規和識別假冒煙的基本方法,發放xx縣菸草專賣局提醒廣大零售戶謹防捲菸被不法分子調包和菸草專賣法律法規的宣傳資料1000餘份,活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為我縣捲菸市場秩序更加穩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稽查員在市場檢查過程中發放"12313"、"2312313"維權舉報電話宣傳單頁1000餘份,受到廣大零售戶和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三、開展專項行動,加強市場檢查,積極經營捲菸網路案件。

  (一)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加大打擊捲菸製假售假行為的工作力度,我局堅持守土有責,挖窩點、打源頭、破網路,狠抓捲菸銷售終端,借捲菸暢銷的有利時機,積極加大卷煙市場檢查。另外打破常規檢查方式,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夜間進行市場檢查,積極發揮菸草政法和行政執法聯席會議機制的作用,聯合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門對市場進行有效整治。透過開展"11-3"、"金龍一號"、"雷霆行動"無證經營取締、邊境市場互查等專項行動,查處了一批捲菸違法行為,查獲了一批違法捲菸,有效維護了市場秩序。

  (二)積極查處涉煙犯罪案件。透過前期摸底和大量的秘密調查,我局發現五城鎮五城街有一個體戶無證經營捲菸,且數量較大。6月19日,我局聯合公安、工商部門對該戶進行檢查,當場查獲非法捲菸484.2條,涉案價值6.126萬元。由於案值較大,涉嫌犯罪,我局依法將該案移交公安部門立案偵查,目前當事人已被刑拘,案件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四、存在問題:

  1、稽查手段還需要積極探索形成符合市場形勢的新辦法。隨著對不法分子打擊力度的加大,違法分子的反偵察能力越來越強,違規經營方式變化多樣。慣用的稽查方法已不能湊效,需深入分析市場現狀,創新工作方法,採取靈活多變的戰術來打擊捲菸法行為。

  2、在市場管理上對市場的監控力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在案件的查處上還處於被動。主要表現為資訊來源渠道不廣,客戶經營情況掌握不夠,科學慎密的經營分析機制未能建立,不能及時較好地掌握市場情況變化,從難以有效地開展市場管理工作。

  3、在查處案件上雖然有實質性的突破,但在對案件調查取證、製作詢問筆錄時顯得不夠熟練;在尋找取證的突破口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4、學習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培訓和技能鑑定成績不是很理想。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將在省、市局的堅強領導下,繼續發揮政法菸草和市場行政執法聯席會議優勢作用,以打團破網為重點,加大涉煙犯罪案件的經營力度,不斷提升對市場管控能力,維護捲菸市場穩定,力爭在經營網路案件上實現更大突破。

  1、進一步將強對城區中心市場、邊境市場、集鎮重點路段、重點戶的檢查,在節日前後定期組織開展市場清理專項行動,並不定期地開展三段式巡查,確保我縣捲菸市場穩定。

  2、將取締無證經營專項行動常態化,加強與工商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加大聯合執法力度,進一步強化市場秩序。

  3、建立、完善線人網路機制並充分發揮作用,重點提高隊員摸排資訊線索的能力,提升專賣稽查人員的案件經營能力,為下半年破獲1起涉煙網路案件奠定堅實的基礎。

  4、加大日常培訓頻率,尤其是在識別真假捲菸薄弱環節,並將培訓納入日常三級考核,增強學員的緊迫感

  2022打假辦工作總結9

  為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六部委今年3月4日聯合召開的 “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動員暨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表彰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我們按照省、市關於開展農資打假行動的部署,結合本轄區實際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在市縣兩級工商、質檢等部門的配合下,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維權意識和誠信意識,積極開展農資打假行動,整頓規範農資市場秩序,保護了農民利益,保證了春耕備耕的安全,現將春季農資打假工作小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嚴密組織

  農資打假一直是我們農業局依法行政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動員暨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表彰電視電話議召開後,局領導及時組織各職能科站召開了農資打假工作會議,成立了由局長掛帥、分管副局長負責的領導小組和相關職能科站組成的工作班子,明確了韓國昌局長為第一責任人,郝修業副局長為分管責任人,層層落實了職責任務。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是實現今年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目標的重要保證,是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直接體現。因此早在去年年底就對農資打假工作進行了嚴密的組織部署。在去年十一月,我們下發了《關於做好今冬明春農資市場整頓規範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做好農資市場的調查摸底工作,建立統一的存貨臺帳,利用去冬今春,抓好農資經營人員的培訓工作,為今年的農資打假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去年十二月底,我們牽頭組織畜牧、農機、水利等部門制定了《山西省晉中市整頓和規範農資市場秩序三年規劃》,明確了工作目標,制定了實施步驟,強化了保障措施;今年三月,我們又下發了《晉中市農業局春季農資打假工作方案》,安排部署了全市春季的農資打假工作,同時組織全市及重點縣的六部門參加了“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動員暨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表彰電視電話會議”,統一了思想認識,增強開展農資打假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今春以來,我們結合全市組織的春季農業科技服務活動,市縣兩級有關部門把農業法制宣傳教育作為其中一個重要內容來開展工作。在“3.15”消費者權益日,市農業局組織了植保、種子、農藥等專業人員,開展了街頭諮詢、送法下鄉,結合春耕備耕積極宣傳農業法律法規,並將簡易識別、使用優質農資和“主要農作物主推品種”和“購種須知”等編寫成宣傳資料進行了發放,我們還印製了晉中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工作卡片,擴大農業綜合執法的影響,為農民提供更多的服務。同時各縣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如和順縣農業局在地方電視臺上開展了農資打假專項宣傳活動,正確引導農戶購買農資產品。3月底,市農業局還對全市種子經營單位進行了為期2天的培訓,對農資經營人員進行種子法律法規講解,透過培訓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質量意識和守法意識,為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周密安排,嚴格執法

  我們結合本市的實際,將今春的農資打假工作分了三個階段:一是市場排查階段(3月1日至3月15日)。各縣(區、市)農業局對本轄區範圍內的種子、農藥、肥料生產和經營企業(戶)進行了拉網式排查,摸清了本轄區內農資供應和市場經營情況。二是清理整頓階段(3月16日至4月30日)。各縣(市、區)農業局要在第一階段對從事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進行拉網式排查的基礎上,以打擊違法經營為主,特別是對群眾舉報的案件和屢教不改的“釘子戶”進行嚴厲查處,防止各類頂風違法經營行為及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三是總結規範階段(5月1日至5月15日)。要求各縣(區、市)農業局要做好總結,並將總結材料與報表於5月15日前報市局法規科。市局要對前兩階段的工作進行彙總、總結,推廣各縣(區、市)農資市場管理的好經驗、好作法,對農資市場監督不力的縣(區、市)要給予通報批評,為全年農資打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逐步建立農資打假的長效機制。市農業執法支隊在3月16日到26日,對東山五縣進行了為期10日的重點檢查,共檢查500萬企業5個,種子經營門店27個。查處無證經營戶2戶,查處經銷未審定品種戶6戶,查處標籤、包裝不規範戶1戶,共查扣種子312.5公斤。沒收違法所得2200元。確保了春耕生產安全。

  四、協調配合,上下聯動

  今年農資打假工作我們特別注重了加強了市、縣兩級之間的上下聯動和農資打假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在左權、壽陽等縣,當地農業、工商和質檢部門聯合起來對農資經營戶進行拉網式檢查,不留死角,對農資經營者進行全面的核查、清理。壽陽縣質檢局為了保障農民的用肥安全,對進入壽陽市場的每一批化肥都進行了免費抽檢,合格產品推薦農民放心使用,對不合格新產品堅決查處,決不讓流入市場,坑害農民。多部門齊抓共管,狠抓源頭,關口前移,標本兼治,多措並舉,使晉中農資市場秩序取得了根本性的好轉。

  五、存在問題

  1、執法力量薄弱,綜合執法亟待普及。我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隊伍亟待健全,現在市、縣兩級綜合執法隊伍正在組建中,在從專業執法到綜合執法轉變的過程中,人員、職能銜接的不是太好,在檢查中發現凡是有農業綜合執法隊伍的縣農資市場秩序就要好於沒有農業綜合執法隊伍的縣,因此必須儘快健全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隊伍,充分發揮綜合執法隊伍在農資打假中的作用。

  2、執法手段落後,執法經費短缺。現在農資打假工作的形勢要求我們在交通、通訊、取證、技術檢測等方面必須達到一定水平,但目前執法單位的狀況很難具備這些條件,同時缺乏必要的經費保障,這就不能適應現階段農資打假工作的形勢。

  3、經營未審定品種的情況比較嚴重。一些經營者在利益的驅動下,經銷未經審定的玉米種子,特別是屯玉種業的未審定品種在我市市場上較多,左權遼豐種業有限公司就經營有屯玉7號、屯玉23號、屯玉88號等未審定玉米種子;左權農業科技服務部經營有屯玉6、屯玉13、屯玉23、屯玉88、豐禾98等未審定玉米種子。

  4、包裝、標籤不夠規範,如左權縣石匣鎮川口村禹東紅經銷敖雜1號高粱種子,用的是玉米種子包裝袋,並且沒有標籤。

  5、無證經營種子、肥料情況嚴重。如和順松煙鎮雷莊村無證經銷玉米種子、肥料,在我們和當地工商部門聯合查處時,無證經營者暴力抗法,唆使一些村民哄搶了查扣種子,甚至當地公安部門出面也不能控制局面,我們只能向當地政府反饋了情況,此案在進一步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