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語文名師個人總結

語文名師個人總結

語文名師個人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名師個人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名師個人總結1

  時光任苒,歲月不居,又到了工作室一年一度收穫的季節,回顧與夥伴們共同走過的20xx,我感慨萬千,這一年,我是充實的,因為我全身心的投入小學語文教材的解讀;這一年,我是忙碌的,因為我全情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這一年,我又是喜悅的,因為我收穫了成長和經驗……

  一、學,然後知不足。

  這一年,我有計劃地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質,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充實自己,並努力做到與教學實戰相結合,每月堅持寫讀書筆記,這些都是我的學習成果,是我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的過程。工作室為我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體現自身價值的舞臺,透過學習,我深感"學然後知不足",透過反思,我發現想要成為一名專業的研究型教師還任重而道遠。

  二、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20xx年,我積極參加工作室名項實踐交流和競賽活動,獲得了很多與同行們合作的機會,進行了很多理論的探討,不斷完善自我,促進個人專業知識水平的提升。4月,代表我們工作室為全市小學語文教師展示了一節優質課。5月,參加了荊州市青年教師優秀課競賽。11月,參加了全國真語文微課大賽。期間,得到了王老師細心的指教,同伴們的相互鼓勵,讓我從中學習到了許多優秀的教學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業務能力,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工作室為各校都制定了課題研究專案,課題研究為改進課堂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撐,也為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所以,我把工作室為我校制定的《如何提高學業生的朗讀水平》作為我在專業學習的主線,並在平時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朗讀技巧的培養,希望有所建樹和收穫。

  四、學而不厭,誨人倦。

  課堂教學是教師成長的主要載體,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以激發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為目的,精心創設多種學習情境,多角度的讀,深入細緻的想,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欣賞語文,感知語文,領略語文的魅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盡力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上真語文。

  回首這一年走過的道路,充實而快樂,雖辛苦但滿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紮紮實實的學習,反思,踐行,沿著"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的方向努力前行,不斷成長,爭取在嶄新的20xx年再獲佳績!

語文名師個人總結2

  加入語文名師工作室以來,已有三年了。回眸工作室的歷程,我充實著、實踐著、思考著。

  一、理論積澱,提升素養

  我有計劃地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質。認真學習語文新課標,充實自己,並努力做到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在我們的部落格中,內容有教學案例、學習體會、讀書心得、論文等等,可謂百花齊放。這些都是我的學習成果,是我“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的過程。名師工作室,為我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很好的實踐機會,併為我搭建了展示自我、體現自身價值的舞臺。透過學習我深深體會到“學然後知不足”,透過反思,我發現想要成為一名專業化的研究型教師還有很多路要走。

  二、樂於求索,積極科研

  加入了名師工作室後,我積極參加各項實踐交流活動,獲得了很多與同行合作的機會,進行了很多理論上的探討,積極探索了新的教學路子,不斷完善自我,促進個人專業知識的提升。平時認真閱讀有關資料,鑽研新教材,研究教法,體會新課程的性質、價值、理念,總結經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

  三、課堂教學,追求本真

  課堂教學是教師成長的主要載體,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有效途徑。在這跟崗期間,我認真研讀關於課堂教學的專著,努力打造簡單而實在的高效課堂。積極探索在語文課堂中如何把二者結合起來的路徑,力爭開創出一種嶄新的課堂教學方法。

  認真參與每一次工作室活動,收穫頗豐;一次次的活動記載了我的成長的足跡,成員們的共同參與,都感受到了工作室濃郁的研討氛圍。

  回首三年來走過的道路,我深感充實與快樂,內心充滿感激。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紮實地學習,反思、踐行,沿著“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的方向前行,實現工作室共同的願望:展示語文工作室的風采,樹立起勇於創新、勤於實踐的一面旗幟,發揚一種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執著追求的精神!

語文名師個人總結3

  一年活動

  一年多以來,我讀的書主要是憑興趣選擇的歷史著作和文學作品,工作室規定讀《享受語文課堂》,使我發現教學專著的魅力。經過對這本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大家專著的仔細研讀,並聆聽黃老師親口講述,我初步瞭解了黃厚江系統、深刻的教學思想。隨後便去圖書館借黃老師別的書,發現被人借走了,便借了餘映潮的。儘管讀得粗略,但覺得也是好書,其教學思想在某些方面和黃厚江也有相通之處。閱讀經典,親近大家,只要堅持,獲益自當匪淺。

  聽課、評課,將其他人的知識廣度、思考深度、教學風格、綜合魅力展現在我的眼前,使我感到自己的落後與閉塞。儘管我有個一向不受他人刺激的毛病,但臥虎藏龍、高手如林還是給我提供了正能量。尤其在年頭聽了蔡老師一節課,年尾聽了黃老師一節課,使我發現語文教學大有可為,雖然達到那種舉重若輕的境界很難,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4月自己上了一次課,以為要上課外的文章,其實前幾位都是在高三。但也好,沒資料,只好自己看,自己想,自己設計了,最後的成果雖仍是愛因斯坦的小板凳,但是有進步的。另外,即使別人上課,每次活動前也要鑽研文字、思考設計,聽課後要發言、整理發言稿,這些和磨課、上課一樣,都是要向內挖掘自己的世界,也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

  兩點改變

  一年的工作室活動,帶給我的變化主要有兩個。

  一是坦然的教學心態。從教早期懵然無知,以無所謂的態度對待教學;多年以後進入焦慮期,覺得一無所知,一無所長,一無所成,一無是處,想改變卻又無處著手,裹足不前徒惕息,以手撫膺坐長嘆。現在,我的心態已坦然,面對開學不再焦躁、恐懼,反有些許期待。我不知道參加工作室是否就是全部的原因,但確是重要因素。焦慮不能導致改變,行動才能化解焦慮。我知道我在行動,我在改變。一線曙光刺破沉沉暗夜,萬丈堅冰滴滴消融。儘管還沒有匯成涓涓細流,滔滔大河更是遙不可及;但人最重要的是渴望而又坦然的心態,無慾無求、自滿自得和急於求成、希冀完美都是人生的大敵。

  二是鑽研的工作方式。平時備課基本拋開原有的備課本,拋開資料,自己去想。當然這樣也有弊端,但總比被牽著走好;當然所花的功夫還少,教後反思尤少,謂之鑽研徒惹人笑,但好歹有了些鑽研的樣子;當然想出的好點子極少,課堂效果也未見得有多少改善,但我知道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這種改變和工作室的活動方式——品讀專著、鑽研文字、磨課、聽課、研討、寫活動感想——有很大的關係。

  幾點不足

  一是專業閱讀少。語文有知識,語文學習有方法,語文教學有門道,語文知識、學習策略、教學方法自己掌握得很不夠,遑論知識轉化為能力。過去的一年,在這些方面的閱讀太少,雖幾次決心看點教學論文,但總難堅持。

  二是深入思考少。不論是閱讀時的思考,備課、課後的思考,還是工作室每次活動前後的思考,都不是很積極。所以一年也拿不出幾篇閱讀筆記、教學案例、論文,部落格上傳的東西不多。總以讀得不多、水平不高作為寫不出東西的理由,其實寫不出是因為不寫,不寫是因為沒有專心、深入地思考。若能經常思考,點滴記錄,多少總能有心得。讀得少,想得少,所以水平不高,包括閱讀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實施教學的能力。真正提高能力,並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使課堂教學真正發生變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由三十奔向四十的'人生旅途中,身體漸漸衰朽,頭腦當漸漸充實起來。雖不能聞雞起舞,大步流星趕日月,卻也要朝夕聞道,小步快走不停歇。這是一種工作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態度。

語文名師個人總結4

  我從19xx年參加工作至今已有18年的教齡了,在這18年裡有過很多的渴望,其中一個渴望就是探索中學作文教學新路子。但我一直以來都在農村中學,較少機會與一些較水平的老師接觸學習,所以在調入河田中學後在高中教學覺得知識水平還不夠,於是放下家庭事務的干擾去福建師大攻讀碩士,但這只是一個理論的提高,對於高中教學的實際操作還有距離。在20xx年11月參加龍巖市徐飆名師工作室至今已近兩年。回首這兩年,在工作室與同仁們的研究探索有很多發現,對我個人也有很多的收穫。

  一、收穫方面

  今年我們工作室除了正常開展考研教改實踐研究外,還對工作室的課題研究作了細緻的子課題的分工。另外,還組織了一次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到《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雜誌的主編張萬利先生和全國名師寇永升老師到龍巖講學。這兩位專家的到來給我們工作室注入了新的血液,帶來了新的思想。諸如寇永升老師提出的對中學課文的點與面的聯絡解讀、分析給我們予啟示。對我個人來說也對課文的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讓我們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聯絡不同的課文,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不同作者的相似作品相互比較解讀,從而提升學生對課文的解讀認知能力,也是給老師自己一個提高的方法。

  這個學期(即今年4月)工作室全體成員還特別到我校開展教研教改。長汀河田中學是一所農村三級達標學校,農村相對閉塞,資訊來源單一,考研教改形同虛設。工作室成員張平玉老師給我校高三全體學生開了個作文講座,打開了師生們的思路,讓正準備迎考的高三學子對作文有了新的認識;另外謝燕卿老師給高二學生上了一堂“對照式論證法應用”的示範課,也給剛學議論文的高二學生一個思想的啟迪。這是工作室對我校的一個貢獻,也是我個人在教學上最大的“得”。

  對作文教學的研究方面工作室細化了研究,給每個工作室成員一個“高中生作文提升策略研究”的子課題,放手給每一個工作室成員探索研究,儘可能多地發掘出各地各校各老師的新思路、新方法。我選擇了議論文的結構構思子課題,在這個子課題的研究中我發現了一些自己的作文思路,也借鑑了其他人的一些作文結構思路。如潘新和老師提出的主體段“正——反——合”論證方法;還有“引——點——正——反——聯——深”的考場作文構思模式,此外還有一些傳統的對照式認證構思模式等等。總之,在工作室的子課題研究中我深入的對議論文的構思進行研究,發現了很新的方法途徑,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考與困惑。在不斷的探索修正中求突破。

  二、不足方面

  在工作室課題的子課題研究中我力求從古代說理文中找到一些議論文結構構思的模式。所以我對入選現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古代說理文進行梳理,從中有發現一些議論文寫作的構思正規化的課文,如《六國論》《勸學》等經典篇目,但當把其構思與形式邏輯推理進行分析過程中又發現了一些新問題——《過秦論》明視訊記憶體在邏輯上的漏洞。所以單一的研究不能找到議論文寫作的路子,還必須對邏輯與語言思維進行重新的系列研究才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而目前邏輯與語言思維、邏輯與反邏輯的矛盾與統一還缺乏認識,所以我們在用邏輯思維解釋《過秦論》邏輯時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另外比喻認證是寫作議論文常用的一種方法,不管理是古代還是現代。但《寡人之於國也》中孟子以“王好戰,請以戰喻”來向梁惠王說何為“於國盡心”之理的分析中我們又有一個新的困惑:作為一國之君的梁惠王很是自我滿足——“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其理由是:“河內兇,移民,移粟”,而“河東兇亦然”,並且把自己與鄰國進行比較:“察鄰國之政,其盡心不如寡人也”,由此梁惠王得出了“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的結論。對梁惠王的論述孟子用在戰爭中士兵們“五十步笑百步”的現象作比喻。孟子把鄰國比成是“走”百步,把梁惠王比成是“走”五十步,兩者都沒有達到孟子認為的“王道”的真正境地。比喻說理固然讓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了,但比喻要有積累,要有深厚的語文素養,如何解決作文教學與語文素養的矛盾問題又是罷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問題。

  三、今後的改進

  我們已對自己負責的子課題展開研究了,下一年度裡,還是以子課題研究作為切入點展開高中作文教學方面的深層次研究,努力找到一條適合我們自己學情特徵的議論文教學之路。

  繼續閱讀一些具有教學研究前沿的教育論著,與一些名校學習經驗,觀看一些各地名師上課的影片,努力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特色化。當然教育教學之路漫漫,還需要我們探索,才能求得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