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精選10篇)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精選10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1

  新的學期開始了,“雙減”工作迅速地全面鋪開,在給學生和家長帶來新的機會和改變的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整體考慮學生的校內外生活,如何合理佈置課內外作業等現實問題,都第一時間擺在學校尤其是教師面前,相信最近每一個老師,或多或少都有了些焦慮:雙減怎麼減?減了作業減了練習,怎麼落實課堂教學質量?低年級學生不留書面作業,中高年級各科作業總和不超60分鐘,我可以利用哪些途徑提高孩子的數學技能與能力?

  一、向課堂教學設計發力,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向40分鐘要質量。

  陳老師以不同課例,簡單清晰地讓我們看到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容易犯的錯誤:

  1.告知式的課堂教學,看起來效率最高,但沒有過程參與的學習,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現象。

  2.過分強調過程參與,看起來孩子們學得很開心,但卻是一種低效的學習,因為學生在課上做練習的時間沒有了,往往需要在課後增加很多補救式作業。

  3.長時間的複習鋪墊後展開教學,沒有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階段展開教學,容易造成“前松後緊”如同吃夾生飯的學習效果。

  他建議,課堂教學要:在課堂教學的關鍵處發力,快引入、尋突破、後拓展。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給學生留幾分鐘的課堂作業時間。沒有在課堂教學的關鍵處發力,會造成課堂教學拖拉,擠佔學生作業時間,學生對知識理解與掌握不夠,也是作業多的原因之一。

  二、在作業的設計上發力。

  減少簡單記憶、機械重複的作業,提高自主設計作業的能力、設計分層作業、加強作業批改和反饋、加強作業管理等。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和補充,只有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了,目標落到實地了,作業才能減得下來。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2

  作業是教師診斷學生學習情況,反饋教學效果,調整教學內容與方式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學生理解、應用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怎樣脫離題海戰術,讓作業不再重複低效、枯燥乏味,真正讓作業發揮應有的效果,釋放學生的學習激情呢?這是“雙減”政策下最重要的環節,也是一線教師最苦惱的事情。

  今天特別有幸聽到陳特談《“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設計》,讓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領略了一位名師的獨到見解。陳特的講座讓我豁然開朗,引領者我發現了數學教學的新天地。這次講座給我心靈上的震憾、精神上的頓悟、思想上的淨化、認識上的昇華。

  陳特認為作業佈置要因人而異,教師佈置作業要有分層:

  (1)作業量的分層。

  (2)作業難度的分層。

  (3)作業的自主選擇。

  (4)評價的分層。

  分層作業優點:

  1、使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完成作業。學有餘力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激發興趣去做更高一層次的作業,對於這些學生,採取多種積極的評價方式,激發孩子的自信。

  2、讓各個層次的學生感到完成作業也是課堂知識的鞏固和延伸。不是教師給的強制任務,讓做作業變得輕鬆,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要講究作業佈置的技巧。對提高學生作業的質量,保證課堂裨益不淺。作為數學老師注意積極這一方面經驗有好處。

  聽了這次講座,對我來說受益匪淺。平時上班每天在埋頭苦幹批改作業,和同事說一句都不捨得,只怕作業批改不完。在教學中一直想著往前衝,只想每天把新課時落實,以為這樣就可以完成我的教學任務了。今日聽了陳特講座覺得自己真的要慢下來,回頭看看孩子掌握多少,有沒有深層次的掌握。在“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好了,學生就真正的提質增效了。陳特講得特別經典一句話:“做人、教書都要腳踏實地、紮紮實實”。我在教學之路上仍然探索著、實踐著。今後我還要踏著堅實的步伐,紮紮實實走在我的教學之路。

  一、種下“發散”種子

  陳加倉老師在課上指出,“不按照常規思路,積極創新,從不同角度分析,透過不同途徑和方式解決問題,培養髮散思維能力。”他結合幾道例題給我們生動講解了如何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比如一道題老師應多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解答,並在比較中最佳化,從而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其實不僅僅是對學生提出了挑戰,更是對老師們提出了新的挑戰。老師在備課時,也應跳出舒適區,不拘泥於教材給出的“答案”,更應善於摸索,鑽研和總結方法和規律,成為帶領學生學習的“先行者”。

  二、培育“創新”之花

  如何給學生布置作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建構能力。陳加倉老師的“題組練習”給予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在對比中加深理解,突破知識混淆點。比如,2.4+7.6×5,2.4×5+7.6×5,這樣的兩道題給學生呈現,不少學生會得出相同的答案,就是混淆了運算順序和乘法分配律,老師結合講解,學生就能很清楚地區分和辨別兩者之間的區別。

  三、結出“數學”果實

  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承載了育人的重要使命。陳加倉老師的“主題研學”作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趣、好玩、有用。他透過讓學生主動嘗試對常見的“國旗”作畫,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了許多數學知識,還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精神。今後的作業設計,我們不應只讓數學知識侷限在課本和作業之內,更應綻放在日常生活之中,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3

  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離開教學設計的話,我覺得是空話。最佳化課堂才是減負的第一要義。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課堂存在著內容冗雜、結構混亂、創意缺失等問題,市場上的各種教學設計資料也不盡人意。

  那麼,我們在備課上怎麼去做,才能夠提升課堂的質量。我在這裡淺淺的說說我的做法:

  一、把握文字特點,確定教什麼。

  教師適應學生是教學過程的核心。

  在教學九上第三單元《精神的三間小屋》時,我備課時是這樣思考的:本單元是議論文單元,但本課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標準的議論文,說它是議論性散文更合適一點。比起論證方式和論文思路來,優美的詞藻,合適的比喻,深刻的立意更是看點。所以,我拋開議論文的知識,著眼於理解領會文章的語言這點來設計教學,並把本文定位為積累型文字。

  在讓學生們理解了“精神”一詞的含義後,我提出的主問題是:“如果在這篇文章裡找值得積累的句子,你會選哪處?為什麼?”

  這個問題也是指導學生再次閱讀的,我讓學生著眼於課文的主體部分,三間小屋,三個層次,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去品讀,學生找到的句子也確實是最精髓的東西!這其間,自然帶出本文的主要論證方式: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讓學生找,讀,品,老師在課堂上導讀,點評。自讀課,就要獨立,讀熟,讀透。一個課時的課程,讀讀,品品,點點。自由,輕鬆,愉悅!我們該保有怎樣的人生觀在品讀中漸漸清晰。

  定位為積累型文字,那麼課後的作業也當是課堂的延續。本節課我設計的作業是:1摘抄課文中優美詞句,寫在積累本上。2閱讀畢淑敏另一篇散文《造心》,和老師交流閱讀感受。

  二、瞭解學生的認知特點,思考怎麼教,敢於創新。

  九年級第一單元為現代詩歌單元,詩歌的主要學習方法是什麼?朗讀。

  教讀每一篇詩歌,我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當堂成誦。

  指導朗讀是分層次的,一讀語音語調,二讀修辭格,三讀意境意象,最後領悟出思想情感。課堂上進行各種朗誦展示,配以輕音樂,配以動態背景圖,整個課堂就一“賽詩會”,學生參與度極高。

  體味詩歌本身的美,勝過大談創作背景,像《你是人家的四月天》,一直有爭議林徽音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其實時至今日,討論寫給誰沒有多大的意義,它的美和價值在於,僅僅文字本身,就能穿越背景而激起每位讀者的共鳴!好的作品都是這樣。

  在教學《岳陽樓記》的寫作手法時,我聯絡到學生的寫作問題。岳陽樓記寫法有這一特點,駢句與散句結合,文章的節奏感強。以文章的第二段為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我把這段文字用音樂的節奏符號來排列,讓學生觀察句子的長短規律,學生排出的規律是:“長,長,短,短,短,短,短,短,長,長,長,短,短,短,短,短?”

  而後啟發學生,這像不像音樂裡的節奏呢,有輕有重,有緩有急?

  但同學們的作文,常常句子是一長到底,讓老師讀來有疲憊感。我們不妨在作文中借用古人的辦法,長句短路結合,駢散結合,文章無論在佈局上,還是朗讀上,都會更勝一籌。

  文字的特點,我們如果教活了,一節課會很有收穫,而如果照本宣科,吸收率不高,那麼意義就不是很大。?減負也等於效率,課堂質量高,課堂擲地有聲,學生課外負擔一定會輕。

  三、作業的設計一定是課堂的關聯和延展。

  比如我把《精神的.三間小屋》定位為積累型文字,那麼課後作業一定會讓積累本課的金句,在《岳陽樓記》中講到駢散結合,就會讓學生用這手法寫一段景物描寫。在《敬業與樂業》中學到論據對論點的支撐作用,作業就會佈置到給“凡職業都是有樂趣”的這一論點找相應的論據支撐。

  學練結合,才能更有效的檢測學的效果。

  總之,面對“雙減”,無論是課堂的設計,還是作業的設計,都是對老師學養的考驗,首先成長的應該是老師。

  很喜歡鄭板橋的書齋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幅對聯闡述了深刻的畫理:上聯意為以少勝多,譬如繪蘭畫竹容易流於枝蔓,應刪繁就簡,如三秋之樹,瘦勁挺拔;下聯意為“自出手眼,自樹脊骨”,不可趨趕時髦,須另闢蹊徑,似二月之花,獨領風騷。繪畫如此,教學亦然。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4

  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如今,我國“雙減”工作已全面開展,落實“雙減”政策,需要老師轉變觀念、改變策略,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近期,根據李翠梅工作室的任務安排,我觀看了浙江省教研室組織的關於“作業減負”的系列報告。特別是周紅星老師《區域作業管理的檢驗視角反思》講座,他的講座分為三個話題:金華市雙減工作概述,學校作業管理經驗分享,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下面就周紅星老師的講座,談談自己的感受。

  “雙減”工作,最核心的是關注“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對於學生的作業管理,要透過“四個強化”來落實作業管理:強化作業總量控制,強調一校一案,建立作業公示;強化作業提升,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強化學生習慣培養,小學晚九點不做作業;強化教師責任落實,提高作業管理效率。作業管理,老師不能簡單地停留於時間管理,應該聚焦於每一天所面臨的極為真實的作業問題,以課題認領的方式研究作業問題,以作業為媒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是做好作業管理的重要路徑。

  作業設計,要突出“減量、提質、增趣”。要想提質,老師可以透過精編題目提升習題的質量,透過錯題庫提升學習的質量。錯題庫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學生的個人錯題庫,另一類是學生的班級錯題庫。要想增趣,學生的作業形式可以是“浸作業”,浸作業是指學生親臨問題現場,使用現有的材料或者工具,綜合運用知識、經驗和技能,經過操作、計算和推理,使問題得到解決的作業,這種作業能豐富作業的形式。還可以採用“小鬼約題”的作業形式,小鬼約題是指組織學有餘力的學生從作業中選取題目,模仿教師進行出題、改編並講解,達到作業分層的目的。

  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分為三個角度:鞏固知識的視角,診斷教學的視角,作業編寫的視角。從鞏固知識的視角來說,對作業設計應該追求的是主幹性、基礎性和針對性。鼓勵教師參與“校本作業”的編寫,一個學校的校本作業一定要由自己學校的老師來編寫,因為本校的老師最瞭解學生的學習,能夠有效提升作業的針對性,符合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建立共同體學校,組織各校名師參與作業設計的審稿工作。這樣,學校的校本作業才能夠在情境創設、問題設定、答案組織等方面做到科學規範。

  從診斷教學的視角來說,診斷教學分為兩個內容,一個叫結果診斷,另一個叫過程診斷。現在大多是利用資訊科技,利用大資料進行精準診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利用學生作業的結果來進行個性化的診斷。在教學中,老師及時把學生的課堂作業進行反饋,讓學生的思維視覺化。依據學生錯在哪裡,分析錯在哪裡,得出它的問題在哪裡,這是作業結果診斷,是作業最重要的功能。過程記錄,是做作業的時候,隨時把自己的思維記錄在試卷的頂端或者作業本的頂端。學生做選擇題的時候,第一下選的是A,過一會選的是B,最後選B對了,老師就認為學生懂了,其實我們發現學生的糾結過程,我們並不知道。實際上,也許學生在A和B之間猶豫了很久,學生猶豫的過程就特別有價值,就應該及時記錄自己猶豫及思考的過程。

  從編寫作業的視角來說,不僅要提倡教師設計和編寫作業,也要嘗試讓學生設計和編寫作業。學生參與作業的設計過程,就會不斷豐富作業的形式,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正因為學生自己設計和編寫作業,我們才能充分理解教師和學生之間思維的差異,以達到作業最最佳化的效果。

  總之,對於“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我們要經常反思,學生做作業的過程,是否鞏固了知識,提升了能力,習得了方法,激發了興趣,促進了發展。作業設計,依然是我們今後研究和探索的重點,努力設計出真正使學生減負、增效的作業,體現作業的功能和價值。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5

  一紙“雙減”檔案,以雷霆之勢,讓教育迴歸正規,讓教育迴歸校園。透過觀看講座,我們對作業設計有了清晰的規劃。在課內重視基礎性作業的同時,課外作業減少書面作業,設計能拓展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課外作業和閱讀作業等等。

  要做到作業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老師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費更多的時間,做更深入的教學研究,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瞭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們要儘量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重複性無效作業或懲罰性作業,儘量縮減一些死記硬背、反覆抄寫的練習;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切忌只有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我們也要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

  教學是一條漫長的鑽研之路,而不斷求索,才能帶著孩子一起探究學習的樂趣。我們將立足課程標準,進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力求將核心素養根植到生動的課堂中去,減負增效,提升教師、成就學生。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6

  最佳化作業設計減“量”不減“量”,近期根據工作室的學習安排,有幸學習了浙江省教研室關於《“雙減”背景下作業的設計與管理》的講座,“雙減”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那麼就要求我們老師要精心設計作業,提高作業質量。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差異,設計有層次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這更加考驗教師,要求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要求,做到心中有數。透過這次學習,我著實轉變了作業觀念,立足課堂,精心設計,爭取讓作業減少數量但不減質量。以下幾點是我今後作業設計努力方向:

  一、把控時間,系統設計

  作業設計應圍繞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鞏固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素養為主,作業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超過了一定時間以後,學生可能作業做的時間越長,學習效果就越不好。

  二、最佳化作業,分層設計

  在現在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能力隨著年級的升高,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差異,我們的作業要儘可能關注學生的差異和不同學生的需求,讓孩子都有練習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作為教師,我們要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習目標分層,作業設計也要有梯度。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探究,創新知識,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以前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鞏固知識,導致作業機械重複。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我們既要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要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同時也要注重作業的開放性。越開放的題目,越能夠激發孩子的探究精神。為此,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探索性作業。

  三、追本溯源,找準關鍵

  最佳化我們的作業設計,還有一大關鍵點在於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只有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才能有效落實作業。的確,想要讓學生高效得完成一份數學作業,一定要先從課堂進行變革。反思在自己的備課過程,有沒有備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除了要最佳化作業設計,我們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要做好反饋,講解,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有講有練,讓學生所學更加紮實有效率。

  總之,這次的學習我感觸很深,也受益匪淺。作業既要做到設計合理,又要設計科學,在“雙減”的政策背景下,如何最佳化作業的設計,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和實踐。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7

  課後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課後作業可以檢驗課堂教學效果,幫助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於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高應用能力和學科素養。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透過參加學校的作業設計培訓,我也有很多收穫與反思。

  “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儘量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重複性無效作業或懲罰性作業,儘量縮減一些死記硬背、反覆抄寫的練習;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切忌只有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做好學生的答疑輔導。

  在接下來的作業設計中,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適當控制作業時間,掌握好作業的難度和數量。在沒計作業時,一定要站在學生角度,預計一下完成作業可能所需的時間,可以設計分層作業,在完成作業時間和內容上要分層。因為學生個體有差異,基礎差的要多留一些時間給他們,基礎好的可以提前完成作業。完成的時間靈活,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不再有困難。

  2、合理分配作業型別。一般來講,結合每課教學內容自選型和問答型作業佈置頻率應該稍高,而活動型和融合型作業開放性強,強調寫實情景,完成時間較長,可以每隔兩週佈置一次此類作業為好,也可依次交替進行。這樣既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可以讓學生作較為充足、深入的探究,又能保持學生的新鮮感,增強做作業的積極性。

  3、創設作業交流平臺。學生花了大量心血完成作業,如果沒有展示的機會,就會感到失落,以後會喪失完成作業的興趣;而且,如果教師只佈置作業而不看重效果,學生也會產生無所謂的態度,消極應付。因此,通常在完成一週的作業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彙報自己的作業成果,尤其是對於注重過程學習的活動型和融合型作業更需在班級中進行交流,使得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努力正受到別人的關注,從而提高日後學生的參與度和支援度。

  4、加強作業評價指導。新課程作業設計固然更重過程,強調答案的開放和多元,但這並不意味教師的權威地位和指導作用下降,相反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收集資料的作業,教師就應該提供必要的資訊渠道,指導學生怎樣去找相關的書籍、報刊和網址;對於實踐型作業,教師應主動聯絡相關社會單位和人員,協助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對於融合型作業,由於學生知識結構存在侷限性,習慣於單科思維,教師應適時介入,給予評價指導。

  總之,語文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我們不能滿足和停留於傳統的作業佈置,而應順應教學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的理念,嘗試新的型別,為生機盎然的語文新課程改革再添一片新綠。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8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的知識得到及時鞏固的重要途徑;作業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作業也是反饋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責任心的重要途徑。“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建設,老師該怎麼做才能使作業起到它的作用?我認真總結了近期自己作業佈置的一些做法。

  1、將作業建設納入集體備課。每次集體備課,我們都會依據課標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依據教學目標,老師下題海,精選試題;依據各班的實際情況設計分層作業,“必做題”——基礎題,“選做題”——中等題,“思考題”——拓廣題。

  2、課堂作業完成以限時小練習的形式開展。老師每天抽取10--15分鐘的時間,在班級內進行限時練習,完成後即刻上交。一方面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另一方面也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

  3、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課後作業以教材課後練習題為主,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知識技能、問題解決和數學理解部分,建議學生能盡力去完成更高一級的題目。同時,提倡學有餘力的學生自己創設教材上的型別題。

  4、作業批改保證及時、認真、規範,做到“練必收、收必批、錯必糾”。及時、規範的批改作業,對共性問題做好記錄,指導課堂教學,讓講解更有針對性。同時記錄好優秀作業的學生名單,給這部分同學佈置幫助同學的任務;記錄作業完成情況不好的學生名單,建立課後輔導學生名單表,設定簽到制,進行準確的課後作業輔導。

  老師下題海的目的是提前瞭解學生的作業難度,體驗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精選試題目的是減少學生作業量,提升作業題目的質量;老師監督限時完成的目的是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同時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規範批改並做好記錄的目的是瞭解學生的作業水平,及時做好課後輔導,同時給日常教學提供反饋,提出建議和意見。

  但是作業建設中重點強調了書面作業,忽視了其他形式作業的開發。重點關注了學生在完成書面作業中推理能力的發展,注重關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忽視動手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和應用意識的培養。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在作業建設方面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加強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力量開發多層次、多樣化的作業。

  2、調動多感官,讓數學作業的形式更加多樣。解決單一枯燥的書面作業,增加數學作業的樂趣。比如講正方體的展開與摺疊,可以讓學生動手做一個正方體;把互助小組互講習題作為作業,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的解決個人的疑難問題。

  3、重視數學拓展,讓數學作業的更有文化層次。重視教材後“讀一讀”的內容,讓學生課後搜尋更多的相關故事等進行分享,改變數學作業只是做題的錯覺。

  4、注重團隊探究,讓數學作業更有趣。重視綜合與實踐,讓學生走進生活,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比如設定調查家長對中學生手機使用情況的看法的調查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和應用意識。

  希望透過不斷的改進,不斷的嘗試,讓學生作業真正的減負,同時發揮作業應有的作用。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9

  時維九月,丹桂飄香。9月11日晚上,溫州市小學數學教師與溫州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教育集團校長陳加倉老師一同相聚在釘釘直播平臺,陳加倉老師向我們分享了有關“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的設計的諸多建議與心得。給“初遇”雙減政策的我們許多指引,也讓我們對於雙減政策下如何協調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業之間關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陳加倉老師首先提出強化作業設計的兩個關鍵,第一個關鍵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第二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要想抓住這兩個關鍵,我們就需要知道為什麼抓住這兩個關鍵,就可以強化作業設計呢?我認為,沒有在課堂教學關鍵處發力,會造成課堂拖拉,擠佔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在課堂教學關鍵處沒有發力,會造成學生對知識理解與掌握不夠,也是作業多的原因之一。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其次,一些對課堂知識沒有理解與掌握的學生,面對大量的作業只有崩潰與恐懼。所以強化作業設計的關鍵還是在於課堂教學的質量。

  針對上面強化作業設計的關鍵點,加倉老師給我們提出了有關作業設計的6點建議,我想這六點建議,對於我們學校的學生而言,就需要設計分層作業,因為教學過程中佈置作業是必不可少的,教師佈置作業是為了學生可以更好的鞏固上課學習到的知識、訓練自學能力、發展開闊思維,如果教師在佈置作業的難易程度上是沒有任何區分,都是相同的作業,就會導致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吸收程度上產生差異,這樣就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因此,在“雙減”政策下更需要教師佈置分層作業,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瞭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每個同學的作業程度,這樣分層作業對於良好的教學就會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既可以更好的輔助教師教學,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只有這樣,面對多樣化的作業,孩子們也會輕鬆自願的接受,也會更樂意交出一份充滿童趣和自我個性的作業。

  那麼如何設計分層作業呢,透過查閱資料讓我明白,首先,教師應該瞭解每個學生對學習程度,據此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逐一進行佈置作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和評價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其次,要對學習進度慢的學生加以鼓勵和及時的給予評價。讓優秀的學生有壓力,讓一般的學生對學習有著自信和信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們可以將作業分為3層:

  ①基礎層:基礎較差,接受能力不強,積極性不高,成績較差。

  ②提高層:沒有太高自我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比較好,有一定的上進心,成績中等的學生。

  ③發展層:知識接受能力強,基礎紮實,成績優秀。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希望能將這種分層作業付諸實踐。

  時間過得很快,加倉老師的分享已經結束,但是我對“雙減”政策下的教學與作業設計的思考才剛剛開始,如何讓處於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如何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如何在提高學生的自我發展同時,老師的教學質量也能逐漸提高,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這是需要我在接下來的教學學習中不斷探索追求的。

  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能用千百倍的耕耘,換來桃李滿園香!

  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總結 篇10

  “雙減”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減輕了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但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帶來了更多的挑戰。“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校在三個方面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現課堂增效、嚴格作業要求、課後分層服務。

  一、抓課堂,實現課堂增效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雙減”的前提是課堂增效,課堂增效的起點是教師對課標、教材研讀、把握、執行,教師要做課標忠實執行者,教材創造性解讀、使用者。這就要求教師腦中有“綱”(課程改革綱要)、胸中有“標”(課標)、腹中有“書”、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師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課標教”的意識。關注從學科教學意識到課程意識轉變,關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關注學校整體課程體系建構與推進。

  雙減”政策下,對學校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師應教儘教,學生應學盡學。在課堂上讓學生吃飽吃好,充分提高課堂效率。

  2.最佳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益。透過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3.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課堂上所有的教學活動和資訊化手段都是為教學服務的,無論用什麼方法教都不能偏離教學目標。

  4.讓英語教學生活化,改變學生會答題不會會話,會閱讀不會寫作,能聽懂不能交流的現狀。

  實現課堂增效,需要滿足“四有”條件:有精準的教學目標;有合理的教學方式;有愉悅的教學氛圍;有實在的教學效果。教師們會繼續借助學校的教研常規工作,推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實效,最佳化作業設計。

  二、抓作業,嚴格作業要求

  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學校在作業管理方面措施如下:

  1.完善作業管理制度

  制定了作業精編制度,作業佈置公示制度,作業檢查制度和考評細則,並納入量化管理。

  2.加強考核確保落實

  根據作業管理制度和考評細則,每週檢查作業佈置、批閱和學生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改。

  3.合理調控作業總量

  嚴格按照學校制度,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充分利用課後延時服務時間,讓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

  4.精心設計分層佈置

  我校要求任課教師依據學習內容,精心設計作業,做到分類、分層佈置作業,鼓勵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同時將家務勞動、綜合實踐及體育活動等納入家庭作業內容,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手動腦能力。

  5.規範作業批改

  根據作業管理制度,老師對作業進行全批全改,批改標誌正確規範、評語恰當,記錄詳實。精準分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採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及時反饋,促進學生學業提升。

  6.強化作業分類指導

  根據個體補償與提升計劃,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幫扶,對學有餘力的學生給予指導,為學生順利完成作業提供必要的幫助。

  學校把作業的檢查與評價展示相結合,不斷挖掘優秀成果。還舉行“學生優秀作業展覽”,共展出二百餘本作業。同學們看到優秀作業時,都被震撼了:清新娟秀的字跡、標椎的書寫格式、錯題的規範訂正……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透過班級和學校作業展覽,書寫規範、正確率高、獲優次數多、訂正認真的作業成為大家的榜樣。學生作業規範化管理初見成效,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三、抓輔導,課後分層服務

  為了全面落實“雙減”工作,我校深入調研學生的興趣和家長的需求,開設了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和延時託管。

  1、集體活動豐富多彩

  校園是學生參與體育運動與特色教育的關鍵場所。讓學生能運動、會運動、愛運動,發展特色素質教育,是我校豐富的課後服務內容之一。根據學校場地和師資情況,目前我校開設了乒乓球、排球、籃球、健美操、舞蹈、繪畫、書法、象棋、快板、校園之聲、英語口語11個社團。學生人人參與,每人報一個社團。各專案負責老師學期初制定社團活動計劃及周課時計劃,每週三開展一次活動,寫好集體活動教案及活動記錄。

  2、課後服務分層輔導

  學校要求任課教師,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對當天作業中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和分析,對學生需訂正的作業進行面批和個別輔導,不僅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還能及時解決難題,基本能做到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

  如英語組:採用分層輔導模式,既解決了學優生“吃不飽”的問題,又解決了學困生“吃不了”的問題。實施分層輔導,老師把激勵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給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充滿自信,並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優等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更高層次的學習任務,提升思維能力;中等生查缺補漏夯實基礎提升能力。潛能生識記知識要點。

  再如數學組:關注智優生和薄弱學生,在智優生已經完成基本作業的前提下,進行一定的拓展式教學,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和討論的空間,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做一定的引導和提示。在智優生思考問題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薄弱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分批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從而完成同一個課堂內的分層教學,使得每一位學生在課後服務中都有所提高。

  分層輔導讓學習薄弱的學生重建自信,激勵他們直面自己的困境迎難而上。有了奮鬥目標,有了學習動力,同學們學習起來不枯燥,不反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所有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主人翁意識,收到不同層次同學的喜愛。

  就開學近2個月的實施效果看,課後服務分層輔導,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智優生願意在這個時間段進行一些拓展性知識的探究,而利用這個時間段對薄弱學生的薄弱環節,尤其是作業訂正中出現的困難進行指導,對薄弱學生攻克教學難點有一定效果。

  做好雙減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聯動,同向發力,我將進一步加大“雙減”力度,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加強家校合作,加大宣傳力度,把“雙減”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