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通用19篇)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通用19篇)

  一次精彩紛呈的活動結束了,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可以把這些感想記錄在活動總結。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活動總結,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通用1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

  活動的舉行,無論是主辦者,還是參與者、受益者,都讚譽很高。當日xx衛視新聞聯播還進行了報道,各報刊、網站也都刊發了活動的相關新聞。

  如參加活動的各寺院,都積極配合,大力支援。其中,大善寺60多位比丘尼參與了整個活動,並且還在寺院舉行過堂、清理財物等,可以說是出人、出力較多。對此,住持懷恆法師說:“‘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能夠有機會參加弘法利生的活動,我們都很歡喜。南嶽佛教協會是一個團體,大善寺作為其中的一份子,一定要積極擁護和支援。弘法的途經有很多,希望能舉行更多的此類活動。只要真正做得好,堅持下去,一定會影響、度化很多人。”

  作為指導者、也是主辦者之一的xx區民族宗教局,對這次活動的舉行給予了主動指導、積極協調和精心策劃。區民族宗教局的領導說,活動很成功,組織嚴密,反響良好,超過了預期的效果;活動的舉行很有意義,一方面引導宗教界從事公益活動,另一方面也傳承了傳統文化,挖掘了宗教中的積極因素,提升了宗教的正面形象;“善行天下溫暖臘八”活動,可以作為xxx寺院的一個品牌,繼續開展下去。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2

  隨著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臘八節的到來,中一班開展了主題為“傳承文明,臘八話粥”的慶祝臘八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感受“臘八”的習俗與快樂。

  我們收集了許多關於“臘八節”風俗的圖片,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關於“臘八節”的來歷及民間傳說,教育幼兒做一個勤勞的人,還向孩子們介紹了熬製臘八粥的各種食物,讓孩子們知道了“過了臘八就是年”的傳統習俗,感受濃濃的年意。臘八節要醃製臘八蒜,同時我們還給孩子們講了怎樣醃製臘八蒜,有關臘八蒜的美食。讓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醃製臘八蒜。最後討論了:晚上喝臘八粥時,在家裡應該先給誰喝,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先給爺爺奶奶,然後給爸爸媽媽,最後是小朋友的。激發了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幼兒對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3

  20xx年1月17日(臘八節),xxx平定隊組織以“關愛老人 奉獻愛心”為主題的文藝慰問活動,本次活動在平定張莊敬老院,和大多數敬老院相比,這裡的69名老人都是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有後代有子女的不能來這裡養老。

  為老人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舞蹈,獨唱,戲劇,並且敬老院老人也參與到互動中來,扭秧歌,唱戲;志願者萬女士(月兒)還為老人們帶來了臘八粥的全部食材,並且提前一天在家就把豆子洗了泡上(臘八粥有些豆製品比較硬,需要提前泡,要不然一上午熟不了),隊長xxx承擔了租公交車費用300元,併為每一位演員贈送對聯,謝謝每一位付出的文藝工作人員,每一位付出的志願者。

  本次圓滿活動成功。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4

  臘月初八,陽光明媚,天氣晴朗。瀘西縣普市古鎮臘八節、“普運古今,城通天下”旅遊口號啟動儀式,瀘西縣科技文化健康下鄉活動在古鎮景區舉行。港澳僑旅遊局局長歐道生、副局長歐思清、彭秀金、縣人大主任傅紅豔、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向紅豔、縣人大副主任石海林、副縣長尚元道、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CPPCC等參加了活動。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普雲古今,城通天下”。分為開幕式、民間藝術表演、舞龍、唱燈籠、做茶餅、榨茶油、品嚐小吃、書法展覽、攝影展覽、旅遊研究研討會等。

  10333.6萬上午,開學典禮在蒲石二小學舉行。州縣領導共同揭開了普希金古旅遊小鎮的旅遊口號。表演精彩,氣氛濃厚,表演簡單,邀請領導們共舞共舞,引來了觀眾的掌聲。隨後,舞龍燈、唱燈等具有濃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間表演以走街串巷的形式進行。與此同時,在萬壽宮,陳河的高音,響亮和粗糙的歌唱,二胡,古箏和其他樂器獨奏和民間表演依次進行。

  在李佳書院廣場,舉辦燈謎、春聯、書法、攝影展覽,現場煮臘八粥,免費贈送,吸引了廣大市民和遊客排隊購買。

  太平街,燈籠高高掛,人來人往,節日氣氛熱烈。活動有轉微信、送碰碰橙和臘八粥、現場榨山茶油、品嚐小吃、烤全羊、做年糕等多種。蒲氏故事店的傳統手工藝、虎雕、苗數紗、菊花石雕、柳石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土特產,無不訴說著蒲氏古鎮歷史文化的魅力和傳奇。

  當天下午,州縣領導及相關人員也召開調研會議,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認真探討了瀘西旅遊發展的定位,探討了瀘西旅遊進入市場的優劣勢,推動了瀘西一日遊的順利啟動。

  據古史記載,蒲城臘八上,各寺都會舉行佛浴會,送七寶五味粥和弟子,稱為臘八粥。據說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受教成佛的日子,所以寺廟要做佛事,給佛或窮人煮粥。南宋時,家家戶戶都在臘八節做臘八豆,無論是朝廷、官府、廟堂,還是普通百姓。所以逐漸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豆或喝臘八粥的習俗。

  蒲臘八節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民俗節日和農曆祭祀節日。它是描繪除夕文化活動的生動畫面,是古代先民飲食文化生活智慧的總結。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5

  1月24日,農曆臘月初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臘八節。為了讓孩子們感受臘八節的習俗和快樂,xx第三幼兒園開展了“香甜的臘八節”主題活動。

  孩子們在老師的組織下了解了臘八節的由來;學到了臘八節的許多小知識;還一起認識了製作臘八粥需要的粳米、紅豆、桂圓、紅棗等各種材料。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充滿年味兒的臘八節主題活動中,孩子們瞭解了傳統的“臘八節”習俗,體驗了濃濃的傳統文化。在分享臘八粥的過程中,他們也體味了親情,學會了感恩。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6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1月15日是傳統節日臘八節,每到這一天,人們總要吃上一頓香甜可口的“臘八粥”。珠海路街道聯合轄區內的陽光暖情服務社、泉林家政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和街道的志願者一道在汕頭路老年食堂和泉林家政服務中心煮起了臘八粥,開展“濃情臘八節、送福送溫暖”活動。

  1月4日一早,珠海路街道汕頭路社群老年食堂熱鬧非凡,食堂的師傅們將一早熬出來的八寶粥送到了老人面前,溫糯、香醇的臘八粥為他們帶去溫暖的新年祝福,老人們都覺得這臘八粥甜在嘴裡暖在心頭……

  在泉林家政服務中心,40多名剛剛結束工作的環衛工人也喝上了熱氣騰騰的八寶粥。在這數九寒天,一杯香甜的八寶粥為這些遠離家鄉的人驅除了寒冷與疲憊,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和政府的關愛。

  同時,老年食堂還另外準備了50份八寶粥,與社群志願者一起,送到轄區部分獨居、空巢老人家中,讓這些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也能喝上暖暖的八寶粥。一同送去的還有珠海路街道為老人準備的紅紅的福字,讓老人甜甜蜜蜜、紅紅火火迎新年。

  在獨居老人 家中,接過志願者送來的八寶粥和大福字,老人高興的說:“我自己一個人住,一到過節就空嘮嘮的,也沒有精神去煮臘八粥。這下好了,這麼多人來陪我、給我送臘八粥,來年的生活肯定更甜蜜”。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7

  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的傳統,為了讓幼兒感受臘八節的習俗和快樂。綠梅幼兒園開展了甜甜的臘八節主題活動。

  今天上午爺爺奶奶們雲集到綠梅幼兒園活動室與孩子們共度了一個特別的臘八節。在活動中孩子們聽老人講述臘八節的民間傳說,瞭解臘八節的由來,並且認識了製作臘八粥的材料,有紅棗、桂圓、花生、紅豆、綠豆、葡萄乾、薏米、杏仁等;最後孩子們還品嚐了爺爺奶奶們特意熬製的香甜美味、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孩子們透過聽聽、看看、吃吃,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感受著濃濃的年味和傳統習俗文化帶來的快樂,充滿了對新年的美好期待,更讓孩子們從小懂得要做一個勤勞的人。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8

  1月x日(臘八節),愛之翼平定隊組織以關愛老人 奉獻愛心為主題的文藝慰問活動,本次活動在平定張莊敬老院,和大多數敬老院相比,這裡的69名老人都是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有後代有子女的不能來這裡養老。

  為老人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舞蹈,獨唱,戲劇,並且敬老院老人也參與到互動中來,扭秧歌,唱戲;志願者萬女士(月兒)還為老人們帶來了臘八粥的全部食材,並且提前一天在家就把豆子洗了泡上(臘八粥有些豆製品比較硬,需要提前泡,要不然一上午熟不了),平定隊長馮嘉傑承擔了租公交車費用300元,併為每一位演員贈送對聯,謝謝每一位付出的文藝工作人員,每一位付出的志願者。

  本次圓滿活動成功。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9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臘八節。為傳承、弘揚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發揚佛教慈悲濟世的優良傳統,表達人們祈禱健康幸福、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xx區民族宗教局和南嶽佛教協會共同主辦了以“善行天下 溫暖臘八”為主題的託缽、品粥、慈善系列活動。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受到了廣泛的讚譽。為此,筆者對這次活動做一個全面介紹。

  一、百僧託缽

  20xx年1月xx日上午8點半,來自祝聖寺、福嚴寺、上封寺、南臺寺、大善寺、南嶽大廟、香山寺等南嶽各寺院共計百餘名男女僧眾,在祝聖寺的天王殿前集合。法師們分立於內坪兩邊,身披衲衣,雙手捧缽,神情莊嚴。首先,南嶽佛教協會會長大嶽法師對於這次活動舉行的意義做了開示,副會長懷泉法師對於託缽行腳途中一些注意事項做了說明。隨後,又舉行了上香、唱讚的法會儀式。

  9點,隊伍開始出發。副會長懷泉法師將缽掛於胸前,帶領比丘走在前面。另一位副會長懷恆法師,帶領比丘尼緊跟在後面。走在隊伍最後面的是會長大嶽法師,他穿著紅色袈裟,雙手捧缽,侍者則在一旁幫他拄著錫杖。隊伍呈單線行走,步伐穩健而安詳。當全部僧眾走出寺院,隊伍延長開來有近五百米。一行浩浩蕩蕩,場面極為壯觀,給風景秀麗的南嶽衡山,又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行腳路線是:祝聖寺—祝聖路—衡山路—南嶽衡山牌坊—電信賓館—獨秀西路—婦幼保健院—西環路—建設局—華天酒店—西街—四牌樓—御街—大廟前坪—北支街—金沙路—大善寺,大約有5公里的路程。

  行腳所到之處,不少民眾慷慨解囊。在佈施的人群中,有本地市民、商店店主、穿著制服的酒店員工,有專程從外地趕來參加的信眾、過路的行人、外地的遊客,特別還有一些信徒在路旁跪拜。一幕幕畫面,感動所有行腳的僧眾,更深感十方信眾佈施的虔誠之心。不一會兒,缽裡就裝滿了大米、綠豆、花生、桔子、蘋果、錢幣、日常用品等供養物。大家彷彿回到了佛陀雲遊四方、沿途託缽的修行時代,真正感受到了傳統佛教的真諦。

  特別在南嶽牌坊,這是107國道和祝融路交匯的十字路口,車多人多,託缽隊伍經過時,吸引了很多遊客和市民的圍觀。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加上隊伍沿路邊行走,所以不影響交通的正常執行。一些遊客和市民當時覺得很好奇,不禁問道:“這麼多僧人到路上行走做什麼呢?”知情的人告知:“為了臘八節的施粥和慈善作準備,法師們在託缽化緣。”當看到有人往法師的缽裡放東西時,他們明白了,有的掏出錢來,有的端來大米、綠豆等物,爭著佈施。

  82歲的智珍法師,是參加這次活動年齡最大的一位比丘尼。在活動前,她就積極發動居士;託缽行腳中,她不顧年老體衰,跟著隊伍行走2個多小時;結束時,帶著居士跪拜在大善寺山門外的路口,雙手高舉,將自己的錢物一份一份地供養到法師的缽中。有人對此不理解,她說:“出家人要帶好頭,這樣佛教才能興旺。”

  行走2個多小時後,託缽隊伍最後抵達活動終點大善寺。參與託缽的僧眾在大善寺過堂,並聆聽了大嶽法師和懷泉法師的開示,法喜充滿。大嶽法師談到託缽行腳的意義:一是將佛教的慈悲濟世精神,在生活中實踐,並普及於社會;二是借托缽行腳活動,使眾生有機會親近三寶,讓施主有機會修習善業,讓更多人有機緣種植福田,護持佛法;三是為了將佛教的精神傳遞給每個人,僧眾走出山林,走出寺院,真正展示了南嶽僧人的良好形象。

  最後,大善寺住持懷恆法師組織寺內僧眾,對此次託缽化緣所得的財物進行清理分類。所得善款25581元,將於臘八節當天捐贈給山區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募集來的食材,作為臘八節煮粥所用的原料。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0

  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日前留園社群邀請了轄區的居民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親子活動——指尖上的臘八。

  過了臘八就是年,為了讓社群居民過好傳統節日,濃厚轄區節日氣氛,凝聚社群居民感情。在臘八來臨之際,在社群活動室裡進行了講臘八故事、品臘八烙花、做臘八粘畫。

  活動當天,早早地就有社群的年輕媽媽們帶著孩子來到現場,孩子們和媽媽一起用紅豆、綠豆、薏米、芝麻等八種臘八材料一起製作了一副臘梅粘畫,同時還用各種原料寫下了“暖冬臘八溫馨留園”八個字以表大家愛駐留園的感情。孩子們在親手完成作品的同時也瞭解了“臘八節”的由來及風俗。

  這次活動,不僅讓大家高高興興地體驗了一次我們祖國的民俗風情,更是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1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在我國流傳著一句老話——“過了臘八就是年。”以往,這一天人們都會煮上香糯甜美的臘八粥,當美味的香粥在口中瀰漫時,新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12月30日,臘月剛剛“冒頭”,蘇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志願者老師就來到蘇州高新區楓橋中心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提前歡度臘八,分享豆豆的故事。

  什麼是臘月,什麼叫臘八?關於臘八又有哪些傳說,有哪些習俗呢?在整個活動的“起點”,中心的志願者老師給小朋友們介紹了臘八的由來以及祖國各地慶祝臘八的不同方式,臘八粥、臘八飯、臘八豆腐、臘八蒜,這些極具臘八風情的美食成功勾起了寶寶們肚裡的饞蟲,迫不及待地自己嘗試了起來,用桌上的醬油、香油、榨菜等調味品,三下兩下,一份白嫩嫩的臘八豆腐就做好了。寶寶們品嚐著自己的勞動果實,開心的合不攏嘴。

  臘八節是豆豆家族的節日,中二班的教室裡,識豆豆,做香粥正在進行,楓橋中心幼兒園的老師耐心地為寶寶介紹豆豆家族成員:花生、黃豆、黑豆、綠豆、紅小豆、赤小豆,當豆豆家族和薏米、江米、大米、百合、蓮子、紅棗作伴,就會形成臘八節裡最最暢銷的節慶美食——臘八粥。說話間,臘八粥已經出鍋了,寶寶們喝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祝福全家健康幸福。

  臘八節裡不僅可以吃豆粥,也有好多的臘八豆遊戲呢!在楓橋中心幼兒園的民間工藝坊,寶寶們用五顏六色的小豆豆組合成聖誕樹、小蘑菇、小花,以及其它活潑可愛的圖案;南操場上,炒黃豆的遊戲也開始了,伴著“炒炒炒黃豆,炒完黃豆翻跟頭”的鼓點,蘇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志願者老師和孩子們玩在一起,在不斷的翻炒中,寶寶們也熱起來,就像是炒熟的黃豆,褪去了外衣,露出水嫩嫩的健康色。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童謠表演中,“暖暖臘八節,八寶添福樂”活動也進入尾聲,孩子們在歡度節日、品嚐美食的同時,也不忘給門衛叔叔送去一份熱騰騰的臘八粥,感謝叔叔們一直恪盡職守,保護他們的安全。在這個臘八節裡,孩子們觸碰臘八文化,也體悟了親情,學會了感恩。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2

  農曆臘月初八是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在臘八節這一天喝上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不僅增添了臘八節的氣氛,更拉開了過年的序幕。今天,在西安市臨潼區相橋街辦,一些愛心就向大家免費發放臘八粥。

  記者:“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漢族傳統的節日臘八節,每到這一天很多地區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今天在西安市臨潼區的相橋街辦也不例外。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人山人海,聚集了上百名群眾,趕到這裡來免費領取臘八粥。”

  為了讓大家能在臘八節這天喝上熱騰騰的臘八粥,當地愛心企業做準備工作也費了不少心,專門架起了八口大鍋共同熬製臘八粥。大棗,枸杞,葡萄乾,桂圓,各種豆類等十多種食材經過一早上的熬製,香氣撲鼻。

  西安市臨潼區驪佳苑民俗博覽園員工李群芳:“從昨天晚上開始準備,今早九點半開始熬,熬到十一點半十二點左右,喝臘八粥可以延年益壽,還對腸胃好,為了讓大家永遠記住,這個老祖先留下的節日。”

  遊客:“冬天臘月比較冷,臘八粥喝了比就暖和,對家人也是一種祝福,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

  西安市臨潼區驪佳苑民俗博覽園經理 李亞軍:“今天開始,臘八粥也就拉開了咱們猴年新春的系列活動,後邊還有年貨節,鑼鼓大賽秧歌等系列活動,今天舉辦萬人品嚐臘八粥活動,為了讓群眾記住臘八節的由來,弘揚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

  說起臘八節喝臘八粥還要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當時為了慶祝豐收,人們熬製臘八粥,除了閤家團聚時食用,還可以贈送親朋好友。最早的臘八粥是用紅豆來熬製的,現在大家可以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搭配不同的食材。臘八節喝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來一碗臘八面,開啟紅紅火火的20xx年吧。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3

  農曆臘月初八,陽光明媚,天氣晴朗。瀘溪縣浦市古鎮臘八節活動暨浦市古鎮旅遊口號“浦韻古今,市通天下”釋出儀式和瀘溪縣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在古鎮景區舉行。州旅遊港澳外事僑務局局長歐道勝、副局長歐四清、彭秀金、縣人大主任符鴻雁、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向鴻雁、縣人大副主任石海林、副縣長尚遠道、縣政協副主席楊忠愛等領導參加活動。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浦韻古今,市通天下”。分為開幕式和民俗文藝節目表演、舞龍燈、唱花燈、打餈粑、榨茶油、品小吃、書法展、攝影展、旅遊調研座談會等內容。

  當天上午10:00在浦市二小舉行開幕式,州、縣領導共同為浦市旅遊古鎮旅遊口號揭牌,文藝表演節目精彩紛呈,氣氛濃厚、表演樸實、邀請領導共舞齊跳,引來觀眾陣陣掌聲。隨後,舞龍燈、唱花燈等民族地域特色濃郁的民俗表演以踩街的形式進行。同時,萬壽宮內高亢、嘹亮、粗獷的辰河高腔演唱,二胡、古箏等樂器獨奏和民間表演輪流上演。

  李家書院廣場上,猜謎語、送春聯,書法、攝影展,現場熬製臘八粥並免費贈送,吸引了廣大市民和遊客爭相排隊領取。

  太平街裡,燈籠高掛,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節慶氣氛熱烈,轉微信、送碰柑、送臘八粥,現場榨山茶油,品小吃、烤全羊、打餈粑等活動豐富多彩。浦市故事店鋪裡傳統手工藝、踏虎鑿花、苗族數紗、菊花石雕、楊柳石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土特產,都述說著浦市古鎮歷史文化的魅力與傳奇。

  當天下午,來自州、縣的領導及相關人員還召開調研會,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認真研討瀘溪旅遊發展的定位,討論瀘溪旅遊進入市場的優勢和存在的不足,為推動瀘溪一日遊順利啟動。

  據古史記載,浦市臘八這一天各大寺廟要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據傳十二月初八日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因此各寺廟要做佛事並熬粥供佛或施粥給窮苦人。到了南宋,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普通老百姓,家家都要做臘八豆。因此逐漸形成在臘八節吃“臘八豆”或喝“臘八粥”的`風俗。

  浦市臘八節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項民間風俗和農曆祭祀節日,是一幅描繪歲時節令文化活動的生動畫面,是一種遠古先民對飲食文化生活智慧的總結。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4

  為了更好的讓孩子們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及習俗,xx幼兒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臘八節活動,喝臘八粥,醃製臘八蒜,讓孩子們從多方面瞭解臘八節,在寒冷的冬日,讓孩子們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教室裡,老師在生動有趣的講述臘八節的故事;在精彩的故事中,孩子們瞭解臘八節的由來及孩子們觀賞了關於“臘八節”風俗的圖片,一起欣賞繪本故事“臘八節”的由來及相關知識,還讓孩子們瞭解了製作臘八粥所需的蓮子、核桃、紅豆、小米等各種食材,感受這濃濃的節日氛圍。

  接著,老師和孩子們按照我們的傳統手法一起製作臘八蒜。

  老師們還講述了臘八節的來歷,特別是《過了臘八就是年》的兒歌,說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們都特別喜歡,稚嫩的童聲在整個教室。在熱烈的探討中,孩子們認識了製作臘八蒜需要的各種材料,知道了臘八蒜是臘八節的傳統食物,聽完老師的介紹,小朋友們迫不及待的要進行臘八蒜的泡製了。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食材,在孩子們的眼裡都是新奇的。老師在活動的同時,也向幼兒進行著講解,大蒜對身體的好處,我們做飯的時候會需要它來調味等等,豐富孩子的生活知識。

  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將蒜皮一層一層的剝開,去膜,成白胖子。

  將蒜放在無油無水的容器中,加入醋,蓋好蓋子放在陰涼處,等待著它們變綠,開蓋食用。

  臘八蒜——需放在陰涼的地方,讓它一點點的入味,變色,直到白白的蒜,變成翡翠般的綠。而那棕棕的醋,色也變得更深,味更濃,裡面溶進了蒜的辣味。

  孩子們和老師一塊兒製作“臘八蒜”、共同許下美好的心願,靜靜等待,等待品嚐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的那一刻,製作臘八蒜不僅讓孩子們瞭解和體驗了我國的傳統民俗,更是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看,這是我們自制臘八蒜的成品,傳統手工,傳統味道。等到臘八蒜變綠,過年時就包餃子吃,那味道特酸甜爽口,你要不要來一顆?

  透過今天的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氣氛,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了臘八節的快樂。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5

  1月23日,在臘八節來臨之際,錦繡社群委在蓬萊居家養老服務站舉辦了“撣塵喝粥”活動,與轄區16名殘疾和孤寡老人一起共慶臘八迎新年。

  走進蓬萊居家養老站的老年食堂,大老遠就飄來一股八寶粥的香味,走近一看,桌子上還擺滿了茶葉蛋、油條、糕點和各類小菜,16名老人圍著大圓桌樂呵呵坐在一起,不少老人表示這是第一次和這多人一起喝臘八粥。今年68歲的空巢老人李慕英阿姨站起來說道“合肥話講臘八粥慢慢熬,越熬日子越出挑,今天大夥一起喝了這碗粥,明年日子更紅火”阿姨的一席話逗得大傢伙哈哈大笑。

  喝完了臘八粥,老人們又聚集在日間照料室裡看起了廬劇,來自巢湖社群之家的馬雲聰和其他志願者們端來了熱騰騰的中藥湯給老人們泡起了腳,另外一邊,幾名老人家正在量血壓。看著史紹文老人的腳趾甲長的戳穿了襪子,細心地馬雲聰拿來了自己的指甲鉗給老人剪起了腳趾甲。史大爺笑著說自己年紀大了眼神不好,腰又彎不下去,上次剪腳趾甲還是夏天,由於指甲長了,把襪子戳穿了好幾雙,多虧了小馬細心又不嫌棄老頭子髒。

  一碗臘八粥雖小,但是代表的是社群對居民的一片溫情關懷,對老人們的美好祝願,大家喝的是吉祥,喝的是熱鬧。據悉,在每年的傳統佳節,錦繡社群居家養老服務站都會針對轄區的孤寡老人舉辦類似的慶祝活動,讓平時缺乏關愛的老人們也能享受下來自社會的溫暖。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6

  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臘八節喝臘八粥,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喝上一碗香氣撲鼻的臘八粥,有補身與祈福的意義。

  1月24日,萬家熱線小編來到合肥市經開區海恆社群福祿園居委會,這裡正在舉行一場特別的臘八節活動,該社群組織了轄區內數10名孤寡老人及空巢老人提前在一起過臘八節,同時還邀請了轄區內四對雙胞胎寶寶以及家長陪老人們一起過臘八。

  73歲的孫奶奶給孩子們講述了臘八粥的由來和習俗。孩子們為爺爺奶奶表演了精彩的節目,還親手遞上熱乎乎的八寶粥,好不熱鬧。

  儘管當日天氣寒冷,但這一碗碗熱騰騰的臘八粥送到了老人的手裡,暖在老人的心裡,老人們圍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你一碗,我一碗,吃著傳統節的美食,喜在眉梢。

  社群還特別為四對雙胞胎寶寶定製了個性化檯曆並贈送給寶寶們,看到這溫暖的畫面,老人們拉著社群工作人員的手不停的說謝謝,並感動的說“社群平時就很關心我們,這次臘八節還想著我們,真的太感謝了”。“社群臘八粥”讓老人們深深地感受到社群大家庭的溫暖與甜蜜,祝願他們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平安。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7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又要來臨了,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穀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裡保養脾胃。

  為了慶祝臘八佳節,仁安社群在活動室內舉辦了“樂活臘八慶佳節”的活動,仁安社群邀請了社群內的老年人參加,社群里老年人們濟濟一堂。首先老師讓老年人先做個小遊戲暖暖身。在座的人分成兩兩一組,讓老年人們在小米里面挑紅豆,小米里一共放了八顆紅豆。然後工作人員緊張地計算著時間,大家都積極地參加活動,緊接著,社群為在座的老年人準備了一碗暖暖的臘八粥,裡面有小米,紅豆,紅棗,花生,黑米等材料,經過一早上的精心熬製,臘八粥分外地香糯,老年人們都喝上了一碗,暖暖胃。

  在座的老人們覺得節日氛圍很濃,胡克南給大家長了一首京劇,抑揚頓挫的聲音以及他配合的動作吸引了大家的每一個人,朱發祥也獻上了一首歌,大家的歌聲把臘八的活動推向了高潮。在座的各位都享受了一次聽覺盛宴。

  最後社群還準備了讓老年人把紅豆彈到“福”字張貼畫裡面的小遊戲,讓老年人們都試一下,大家一個一個都認真地把紅豆彈到“福”字裡面,說是豆子離“福”越近,在新的一年福氣就越大。

  透過這個活動,充分調動了老年人的積極性,讓他們在遊戲中感受到了臘八濃濃的氛圍,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樂活臘八。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8

  臘八節撣塵除舊、喝臘八粥是xx人的傳統習俗。x月xx日,在臘八節來臨之際,xx社群委在xx家養老服務站舉辦了“撣塵喝粥”活動,與轄區xx名殘疾和孤寡老人一起共慶臘八迎新年。

  走進蓬萊居家養老站的老年食堂,大老遠就飄來一股八寶粥的香味,走近一看,桌子上還擺滿了茶葉蛋、油條、糕點和各類小菜,xx名老人圍著大圓桌樂呵呵坐在一起,不少老人表示這是第一次和這多人一起喝臘八粥。今年xx歲的空巢老人李慕英阿姨站起來說道:“xx話講臘八粥慢慢熬,越熬日子越出挑,今天大夥一起喝了這碗粥,明年日子更紅火!”阿姨的一席話逗得大傢伙哈哈大笑。

  喝完了臘八粥,老人們又聚集在日間照料室裡看起了廬劇,來自xx社群之家的xxx和其他志願者們端來了熱騰騰的中藥湯給老人們泡起了腳,另外一邊,幾名老人家正在量血壓。看著xxx老人的腳趾甲長的戳穿了襪子,細心地xxx拿來了自己的指甲鉗給老人剪起了腳趾甲。xx大爺笑著說自己年紀大了眼神不好,腰又彎不下去,上次剪腳趾甲還是夏天,由於指甲長了,把襪子戳穿了好幾雙,多虧了xx細心又不嫌棄老頭子髒。

  一碗臘八粥雖小,但是代表的是社群對居民的一片溫情關懷,對老人們的美好祝願,大家喝的是吉祥,喝的是熱鬧。據悉,在每年的傳統佳節,錦繡社群居家養老服務站都會針對轄區的孤寡老人舉辦類似的慶祝活動,讓平時缺乏關愛的老人們也能享受下來自社會的溫暖。

  2022臘八節活動總結19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習慣在這一天喝上一碗暖暖的臘八粥,希望祛疫迎祥,來年事事順利,閤家團聚。xx街道各社群紛紛開展臘八暖心活動。

  煙雨:情暖臘八,愛在煙雨

  一大早煙雨社群的工作人員就忙碌起來。今天他們邀請社群的老年朋友和衛生保潔員來社群共度臘八節。他們一邊喝粥、一邊看傳統越劇,中國銀行的工作人員向在座老年人贈送福字,活動室裡卻充滿了歡聲笑語。

  民北:鄰里守望,關愛老人

  在臘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民北社群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自帶素材和工具,燒煮臘八粥。家住民豐一村的獨居老人章華清,今年已70高齡,身體不好,出行不便。志願者們將熱騰騰的臘八粥送到章師傅家裡,並給老人家理了發,將關愛送給老人。

  農翔:和諧鄰里,共慶臘八

  今年86歲的錢奶奶是農翔社群人人讚揚的好鄰居,儘管行動不便,但為了今天的臘八粥,她早早的做起了準備,半夜就起來燒煮,將整整兩大鍋的臘八粥送給轄區內的居民朋友們喝,居民紛紛表示感謝,小小的“臘八粥”傳遞了濃濃的鄰里情。

  萬洲:喝臘八粥,品味幸福

  萬洲社群聯合泰隆銀行向社群居民們發放了臘八粥。大家邊喝粥邊聊天。在這寒冷的季節,大家共同分享著這節日的美食、共享這幸福的味道,共同迎接新年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