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初一語文工作總結

初一語文工作總結

初一語文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一語文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一語文工作總結1

  本學期我擔任七(3)班的語文教學工作。我對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同行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工作情況總結。

  一、教學方面

  在這學期的課堂教學中,我能夠滲透新課標理念,不斷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見解。在教務處的安排下,深入學習、鑽研先學後教模式,並作了理論學習筆記。學習中,獲益非淺。能夠按照計劃完成教學工作,備課及時,作業量適中,批改指導及時具體。根據語文教研組的安排,積極參入語文課的上、聽、評課活動,從其他教師身上取長補短,本學期共聽課近18節。

  課堂教學中,能夠尊重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本學期教材,除文言文外,大部分課文由學生根據自學的模式自學,教師點撥指導,透過嘗試,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學習實踐的方法,進一步培養了學習的興趣。

  課堂教學的同時,我也在不斷的思考,現就“課堂提問”這方面的思考作一個小結。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課堂語言的精練到位,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高,對提高語文課堂效率,進而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是透過閱讀教學來實現的,而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設計,可謂是關係到閱讀教學組織成敗得失的一項重要工作。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加、思考探索的課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學而不思則罔”,學生如果不動腦,怎能期望有收穫呢?

  那麼,如何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問題要難易適度。既不能過於膚淺,沒有思考的餘地,又不能太艱深,讓人難以琢磨,無從下手。問題的難度應以水平較高的學生經過思考或討論或稍加提示點撥可以答出為上限。

  其次,所提問題要圍繞教學目標,切合學生實際,緊扣教材訓練要點及文章精彩之處。

  第三,設計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對於理解或鑑賞性材料的提問,要不受“標準答案”的束縛,讓答案具有多維性,力爭引起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精神。

  第四,培養學生生成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識,把學生推向主體,很多問題由學生自己生成,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怎樣發現問題;當學生的問題提得過多過雜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篩選整合,隨著問題的解決,正確對待不斷產生的新問題。

  第五,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鼓勵學生不斷產生新疑。

  總之,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溝通師生教與學的橋樑,是傳授知識的有效途徑。提問得法,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重視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語言上形成了一定的積累,增加了閱讀,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一點經驗。

  二、遵守校規校紀方面

  我是金中的一員,維護金中的形象是我的本分。自從我來到這裡,就把這看得很重。違規違紀不能履約,會影響金中的教師形象,這不是我的作風,因此,在遵守校規校紀方面,我沒有違規的現象出現。備課認真,積極研討教材和教法。上課一絲不苟,堅持沒有備好的課不上。課外輔導到位積極負責。作業批改面批面改與通改檢查相結合,儘量為學生的發展著想。總之,遵守校規校紀履約方面

  我符合學校的要求。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學習,爭取進步。

初一語文工作總結2

  時值初冬,時而是冬日曖人,時而是寒氣襲人,氣候複雜多變。本學月的教學內容也是比較“繁雜”,有文言文的複習鞏固,有文言文的新授,有說明文的教學,有散文的教學,還進行了一次期中檢測,現將全面總結如下:

  一、教然後知不足。

  本學月上了一堂《陳太丘與友期》的公開課,感悟有:一是好課是“改”出來了;二是教師的心態決定課堂質量的高低;三是課堂永遠是學生的天地,學生永遠是主角,教師只是執行導演;四是集體智慧是無窮的。賽前進行“輪番混炸”的“試教——反思——試教”,一次次發現自己不足,一次次不斷改進。

  在教學《散步》一文時,在感知文章內容上,36班我是透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物,什麼事件,顯得很枯燥,呆板。在37班我及時作了調整,在學生齊讀課文之後,我立即讓學生重擬一個標題並說明理由,結果讓我喜出望外,“責任”、“愛心”、“三代人的故事”……學生思維很活躍。學無止境,同樣教也是無止境,只要我們虛心、上進,教海總會有層出不窮的浪花掀起在我們眼前。

  二、“考”然後知困。

  這次的期中考試,題目並不難,學生成績沒有達到預期分數。像課文中出現的“玲瓏剔透”一詞,考試考“挑剔”,學生對“剔”的讀音卻把握不準。古詩文默寫是老師重點強調要考的,每班仍然有十個左右的學生不能得滿分。《春》的閱讀中題目明明是找一個比喻句,並分析其作用,有的學生卻找成了擬人句,像成績好的呂根。

  文言文閱讀中“慍”的解釋明明書中註釋有,老師也帶讀過,竟然有人解釋成“溫習”,對“溫故知新”也是一知半解。細細一回想過來,還是老師督促不到位。像古詩詞默寫,對不過關的同學,老師沒有親自過關,只是把任務交給組長。對考試當中審題能力方面的訓練,老師沒有重點強調過,導致有些學生甲題答案寫在乙題上。如何讓學生考出好成績,教師真的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長鴻給了我成長的土壤,備課組給了我成長的養份,學生給了我成長的力量!

初一語文工作總結3

  xx學年度,本人擔任初一(x)班和初一(x)班語文教學工作。本人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經驗及教訓。

  一、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⒈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⒉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⒊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初一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等。從讚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⒋積極參與科組活動,虛心向同行學習,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⒌認真學習新課標要求,勇於從事語文教學的新嘗試。

  二、取得的成績:在期中、期末考試中所任教班級成績都名列全級前茅。

  總之,在本學年的各科教學工作中,我都力爭嚴格要求自己,無任何有悖教學大綱和新課改要求的做法,並能做到為人師表,語言健康得體,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注重身教。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母校的建設與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