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數學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數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數學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在日常的學習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圓柱是由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三部分組成的。

  2、(1)圓柱的兩個圓面叫做底面。

  (2)底面各部分的名稱:圓柱的底面圓的圓心、半徑、直徑和周長分別叫做圓柱的底面圓心、底面半徑、底面直徑和底面周長。

  (3)底面的特徵:圓柱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3、(1)圓柱周圍的面叫做側面。

  (2)特徵:圓柱的側面是曲面。

  4、(1)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2)一個圓柱有無數條高。

  5、把圓柱平行於底面進行切割,切面是和底面大小相同的兩個圓;把圓柱沿底面直徑垂直於底面進行切割,切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6、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

  7、在圓柱的上下底面周長上任取一點分別為A、B,連線AB(使AB不是圓柱的高),沿著AB將圓柱的側面剪開,圓柱展開後是一個平行四邊形。

  8、溫馨提示:圓柱的底面是圓形,面不是橢圓。

  9、溫馨提示:沿高剪開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

  10、從圓柱的上下兩個底面觀察會得到圓;從圓柱的正面或側面觀察會得到長方形(或正方形)。

  11、如果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個長方形,那麼該圓柱的底面周長大約是其底面直徑長度的3倍。如果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個正方形,那麼該圓柱的高大約是其底面直徑長度的'3倍。

  12、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如果用字母S表示圓柱的側面積,用C表示底面周長,用h表示高,則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公式是S=Ch

  13、(1)已知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可以根據公式:S=πdh直接求出圓柱的側面積。

  (2)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可以根據公式:S=2πrh直接求出圓柱的側面積。

  14、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的面積之和。

  15、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用字母表示為S表=S側+2S底。

  16、(1)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可以根據公式:S表=2πrh+2πr2直接求出圓柱的表面積。

  (2)已知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求圓柱的表面積時,可以根據公式:S表=πdh+π(d÷2)2直接求出圓柱的表面積。

  (3)已知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求圓柱的表面積,可以根據公式:S表=Ch+π(C/2π)2=Ch+C2/4π求出圓柱的表面積。

  17、溫馨提示:求通風管、煙囪、油管等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其實就是求它們的側面積。

  18、溫馨提示:把一個圓柱截成n段後,其表面積增加了2(n—1)個底面積。

  19、一個圓柱佔空間的大小,叫做這個圓柱的體積。

  20、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字母公式:V=Sh或V=πr^2h

  21、溫馨提示:容積的計算方法和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只是計算容積的資料要從裡面測量。

  22、在計算過程中,如果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直徑或周長,那麼要先求出底面積,再求體積。計算公式是:V=πr^2h,V=π(d÷2)^2h,V=π[C÷(2π)]^2h

  23、溫馨提示:圓柱的高不變,底面半徑、直徑或周長擴大到原來的n倍,則體積擴大到原來的n^2倍,若底面半徑、直徑或周長縮小到原來的1/n,則體積縮小到原來的1/(n^2)。

  24、溫馨提示:在圓柱的立體圖形中,兩個底面圓心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但在圓柱的平面展開圖中,長方形的寬(或正方形的邊長)才是圓柱的高。

  25、兩個圓柱的半徑比是1:a(a>0),高的比是a:1,則它們的體積之比是1:a。

  26、圓錐是由一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兩部分組成。

  (1)底面:圓錐的圓面就是它的底面,它有一個底面。圓錐底面的圓心、半徑、直徑和周長分別叫做圓錐的底面圓心、底面半徑、底面直徑和底面周長,分別用字母O、r、d和C表示。

  (2)側面:圓錐周圍的曲面就是它的側面。

  (3)高: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高用字母h表示。

  (4)圓錐只有一條高。

  (5)轉動直角三角形可以形成圓錐。

  27、溫馨提示:

  (1)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周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是圓錐的母線,圓錐母線的長度大於圓錐的高。

  (2)任意畫一條母線,把圓錐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扇形,因此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3)把圓錐平行於底面切割,切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該圓要比圓錐的底面圓小;把圓錐沿高垂直於底面進行切割,切面則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等腰三角形。

  28、溫馨提示:半圓能圍成圓錐,但整圓不能圍成圓錐。

  29、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用字母表示:V圓錐=V圓柱÷3=Sh÷3

  30、圓柱和圓錐的關係:

  (1)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的體積比圓錐的體積多2倍;圓錐的體積比圓柱的體積少2/3。

  (2)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錐的高是圓柱的高的3倍,或者說圓錐的高比圓柱的高多2倍;圓柱的高是圓錐的高的1/3,或者說圓柱的高比圓錐的高少2/3。

  (3)等高等體積的圓柱和圓錐: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的底面積的3倍,或者說圓錐的底面積比圓柱的底面積多2倍;圓柱的底面積是圓錐的底面積的1/3,或者說圓柱的底面積比圓錐的底面積少2/3。

  31、溫馨提示:

  (1)已知圓錐的底面半徑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V=πr^2h÷3來求圓錐的體積。

  (2)已知圓錐的底面直徑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V=π(d÷2)^2h÷3來求圓錐的體積。

  (3)已知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V=π(C÷2÷π)^2h÷3求出圓錐的體積。

  32、利用V=Sh÷3計算圓錐的體積時不要忘記除以3或乘1/3。

  33、溫馨提示: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或者說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必須以“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為前提。

  34、在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為軸旋轉而成的兩個圓錐中,以較短直角邊為軸旋轉而成的圓錐的體積比較大。

  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

  1、分數乘除法。

  分數乘、除法屬於分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且兩者關係密切,教材將這兩部分內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透過一組題目,強調分數乘除法的關係,即分數除法是分數乘法的逆運算。同時對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進行了複習。

  2、百分數。

  百分數內容的複習重點放在百分數的應用,緊接在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後編排,這樣可以使學生看到它們在結構、解題思路上的一致性,便於加強知識間的聯絡。

  3、空間與圖形。

  這部分內容包括位置與圓的複習。

  在第一學段中,學生已經會用第幾組、第幾個來表示物體的位置,本學期進一步學習用數對錶示物體的位置。圓的認識包括直徑、半徑、π、軸對稱圖形等概念以及圓的周長和麵積、圓的畫法等內容,教材重點複習了圓的周長、面積計算公式和軸對稱圖形。

  4、統計。

  統計的內容主要是認識扇形統計圖。學生進一步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係,並根據給出的資訊解決一些問題,以促使學生分析資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數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識點

  1、直線外一點到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這點到這條直線的垂足之間的長度叫距離。

  2、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3、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4、一個平行四邊形在拉動過程中,面積變化,高變化,周長不變。平行四邊形具有易變性。

  5、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當梯形的兩條腰相等時,這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軸對稱圖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叫長方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並且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叫正方形。

  6、畫高: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當梯形的兩條腰相等時,這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別注意:畫高時,請注意;虛線、垂直標記、和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