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幼兒園大班冬至主題活動總結範文

幼兒園大班冬至主題活動總結

幼兒園大班冬至主題活動總結範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冬至主題活動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冬至主題活動總結範文1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了傳承中華傳統習俗,增進各民族團結交融,豐富師幼校園生活。xx月xx日,xxx縣第二雙語幼兒園組織全園幼兒及各班家長委員會成員900多人開展了以“民族大融合,快樂過冬至”為主題的包餃子實踐活動。

  首先,教師們給孩子們講解了冬至的來歷和習俗;接著,各班教師、家長委員會的成員與幼兒們一起開心包餃子,共同慶祝中華民族這個傳統的節日。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有的包、有的擺、有的學,同時有的說、有的笑、有的樂,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真真實實感受到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溫馨。雖然孩子們包的餃子樣子不是很美觀,但看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孩子們都非常興奮,無比自豪。當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時,孩子們拿起碗和筷子,爭先恐後品嚐自己的勞動果實,家長喂孩子吃餃子、孩子喂家長吃餃子,讓家長感受到了由衷的快樂,讓幼兒體會到了真實的感恩。大一班幼兒薛雅萱說:“今天是冬至節,我和小朋友們一起包了餃子,我們特別開心。”小二班家長呼加阿何提說:“今天在幼兒園與孩子們一起包餃子慶祝了冬至節,我們都很高興,漢族與少數民族都是一家人。”

  本次冬至包餃子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由來,瞭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更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讓各民族孩子在活動中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大班冬至主題活動總結範文2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過後,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就要來到。本週日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日了,為了能夠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氣,xx幼兒園於xx月xx日上午開展了“迎冬至,包水餃”活動。

  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孩子們首先透過短片瞭解了冬至的由來與傳說,接著老師講述了有關冬至的傳統習俗。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早已成為北方人冬天的飲食習俗。今天小朋友們在媽媽的幫助下,“迎冬至,包水餃”活動就此展開。

  小朋友們有的負責揉麵團,有的負責擀麵皮,還有的負責填餡兒,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在歡樂、溫馨的氣氛中,小朋友們個個大顯身手,充分展示著自己的手藝,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認真參與其中。一個多小時後,一盤盤香噴噴的餃子陸續出鍋,大家爭相品嚐著風味不同的餃子,互相讚歎各自的手藝,在分享美食中品嚐著快樂。香噴噴的水餃、暖融融的氛圍,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大家一起品嚐水餃的溫暖生活,構築了一幅幅溫馨和諧的場景。

  此次“迎冬至,包水餃”活動,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營造了節日氛圍。不僅使孩子們增強了互助合作的意識,加深了彼此間的交流,而且也使孩子們感受到了xx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

幼兒園大班冬至主題活動總結範文3

  xx月xx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可是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現代人更多的瞭解的是西方的聖誕節,萬聖節,在孩子們的眼中更多的也是聖誕老人等形象。

  為了從小培養具有中國文化色彩的多元人,對孩子進行傳統的中國節日教育,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意識。xx幼兒園於xx月xx日舉行“過冬至,師生同樂包餃子”活動。xx月xx日,離園時總是聽到孩子們興奮的聲音“媽媽,明天是冬至,我們要包餃子”。

  冬至這一天,孩子們一大早高高興興來到幼兒園,有的小朋友在擀皮,有的小朋友在做,有的小朋友在包餃子,弄得不亦樂乎。“你看你的白鼻子”“你看你的餃子都睡覺了”“等他進了鍋以後,她就睡醒了”“你的餃子太瘦了”“等他進了鍋以後就變胖了,肚子能像爸爸的那麼大”歡聲趣語充滿孩子的活動室。有的小朋友在家裡從來不動手,不知該怎麼包,好朋友就細心耐心的幫他“先把它的`嘴對齊,然後再使勁捏嚴,要不然就破了”,儼然一個小老師。最後該煮餃子了,煮出來的餃子,真是千奇百怪。“老師,我從來每見過這樣的餃子,真好吃”。

  吃完餃子,孩子們都說“今天的餃子真好吃,我今年冬天肯定不會凍耳朵了”“老師,我的肚子就要爆炸了”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嚥的樣子,聽著他們的歡笑,老師們也都會心地笑了。

  離園時,孩子如是說,“媽媽,我們今天過冬至,包餃子了,我可高興了”“媽媽,你今天包餃子了嗎?今天不吃餃子會凍耳朵的。”“媽媽,你知道九九歌嗎?一九二九不出手……”

幼兒園大班冬至主題活動總結範文4

  時光,在我們的忙忙碌碌、酸甜苦辣中一天天逝去,一張張日曆在春夏秋冬中匆匆飄散。不知不覺又到了年終歲尾,除了準備迎接新年,聖誕的氣氛也濃厚起來了。

  不過,xx月xx日的冬至不僅是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我國古代,不僅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但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一些隆重溫馨、豐富有意義的傳統節日習俗正在被人們淡忘和簡化。比如冬至,就是很多中國小孩所不知道的。

  為了讓孩子們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的冬至節,弘揚民族文化,將富有中國特色的節日傳承下去,xx幼兒園小二班的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快樂冬至我傳承”的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開始啦,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先組織孩子們用觀看動畫片的形式,簡單瞭解了冬至的由來,知道了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一個,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透過觀看動畫片,孩子們還了解了一些冬至節的有趣的風俗,例如包餃子、搓湯圓、吃餛飩等等。其中,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餃子的傳說。因為餃子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一種食品,但是對於它的來歷卻沒有知道的。

  現在,孩子們明白了原來它是“醫聖”張仲景的傑作,知道了它的原名叫“嬌耳“,是張仲景為了救治遭受凍耳之苦的鄉親們而做的。後來,張仲景在冬至這天去世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從此都要在冬至這天包一頓餃子吃,並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就不會凍耳朵啦!

  接下來,老師們趁熱打鐵,引導孩子們進行了包餃子活動。老師把五顏六色的太空泥發給孩子們,然後一步一步進行包餃子的示範活動。孩子們認真的看著老師把太空泥揪成一個個小糰子,把它擀成薄薄的圓形,再在裡面放上彩色的“餡兒”最後把兩面對起來,捏緊,一個“餃子”就包好了。平時,只吃過餃子卻沒自己動手包過餃子的孩子們有了實踐的機會,都禁不住躍躍欲試,所以當老師示範完成後,都自己動手包了起來。一邊包,老師一邊交給孩子們一首兒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掃;會親訪友拜老師;平安幸福樂陶陶。冬至到,冬至到,這一夜,最長了;甜甜蜜蜜睡一覺;明天太陽會更好。”

  在綿綿柔長的兒歌聲裡,在冬至那溫暖的陽光裡,看著自己包的五顏六色的可愛的“餃子”,孩子們覺得自己度過了一個溫暖難忘又別具一格的冬至節,體會到了冬天的美好。而這些,也充分體現了我園生活化園本課程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