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

  一、質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而具有質量的點。

  2、實際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相對於所要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時,物體可看作質點。

  二、描述質點運動的物理量

  1、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為一線段,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於一點。與時間對應的物理量為過程量,與時刻對應的物理量為狀態量。

  2、位移:

用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向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路程是標量,它是物體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只有當物體作單方向直線運動時,物體位移的大小才與路程相等。

  3、速度:用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向量。

  (1)平均速度:運動物體的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時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測量(實驗)

  ①原理:當所取的時間間隔越短,物體的平均速度v越接近某點的瞬時速度v。然而時間間隔取得過小,造成兩點距離過小則測量誤差增大,所以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兩個測量點。

  ②儀器:電磁式打點計時器(使用4∽6V低壓交流電,紙帶受到的阻力較大)或者電火花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紙帶受到的阻力較小)。若使用50Hz的交流電,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還可以利用光電門或閃光照相來測量。

  4、加速度

  (1)意義:用來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向量。

  (2)定義:其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或與物體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當a與v0同向時,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當a與v0反向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與速度沒有必然的聯絡。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2

  1、功(A)

  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於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夾角的餘弦三者的乘積。

  功的定義式:

  注意:時;但時,力不做功;時。

  2、功率(A)

  功與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

  平均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力與速度方向一致時:P=Fv

  3、重力勢能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係(A)

  物體的重力勢能等於它所受重力與所處高度的乘積,。重力勢能的值與所選取的參考平面有關。

  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係: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勢能就減少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勢能就增加多少。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於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量:。

  重力做功的特點: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只與物體的起始位置有關,而跟物體的具體運動路徑無關。

  4、動能(A)

  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

  物體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則物體的動能越大。

  5、動能定理(A)

  合力在某個過程中對物體所做的功,等於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

  表示式:或。

  6、機械能守恆定律(B)

  機械能:機械能是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統稱,可表示為:

  E(機械能)=Ek(動能)+Ep(勢能)。

  機械能守恆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物體系統內,動能與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而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式中是物體處於狀態1時的勢能和動能,是物體處於狀態2時的勢能和動能。

  7、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A)

  實驗目的:透過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速度的測量:做勻變速運動的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於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

  下落高度的測量:等於紙帶上兩點間的距離。

  比較V2與2gh相等或近似相等,則說明機械能守恆。

  8、能量守恆定律(A)

  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9、能源能量轉化和轉移的方向性(A)

  能源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能量,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類利用能源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即柴薪時期、煤炭時期、石油時期。

  能量的耗散:燃料燃燒時一旦把自己的熱量釋放出去,它就不會再次自動聚集起來供人類重新利用;電池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它又透過燈泡轉化成內能和光能,熱和光被其他物質吸收之後變成周圍環境的內能,我們也無法把這些內能收集起來重新利用。這種現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過程中,即在能量的轉化過程中,能量在數量上並未減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質上降低了,從便於利用變成不利於利用的了。能量的耗散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觀過程的方向性。

  10、運動的合成與分解(A)

  如果某物體同時參與幾個運動,那麼這物體的實際運動就叫做那幾個運動的合運動,那幾個運動叫做這個實際運動的分運動。已知分運動情況求合運動情況叫運動的合成,已知合運動情況求分運動情況叫運動的分解。

  運動合成與分解的運演算法則: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是指描述物體運動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與分解。由於它們都是向量,所以它們都遵循向量的合成與分解法則。

  合運動和分運動的關係:

  (1)等效性:各分運動的規律疊加起來與合運動規律有相同的效果。

  (2)獨立性:某方向上的運動不會因為其它方向上是否有運動而影響自己的運動性質。

  (3)等時性:合運動透過合位移所需時間和對應的每個分運動透過分位移的時間相等,即各分運動總是同時開始,同時結束的。

  11、平拋運動的規律(B)

  將物體以一定的水平速度丟擲,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物體所做的運動。

  平拋運動的特點:

  (1)加速度a=g恆定,方向豎直向下;

  (2)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平拋運動的處理方法:平拋運動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上的自由落體運動。x=v0ty=gt2

  12、勻速圓周運動(A)

  質點沿圓周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裡透過的圓弧長度都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圓周運動。

  注意勻速圓周運動不是勻速運動,是曲線運動,速度方向不斷變化。

  13、線速度、角速度和週期(A)

  線速度:物體在某時間內透過的弧長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其方向在圓周的切線方向上。

  表示式:

  角速度:物體在某段時間內透過的角度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表示式:其單位為弧度每秒。

  週期:勻速運動的物體運動一週所用的時間。

  頻率:單位:赫茲(HZ)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3

  1、功

  (1)功的概念: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位移,是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計算式: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的大小,等於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夾角的餘弦三者的乘積:W=Fscosα。

  (3)功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1J就是1N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lm位移所做的功。

  2、功的計算

  ⑴恆力的功:根據公式W=Fscosα,當00≤a<900時,cosα>0,W>0,表示力對物體做正功;當α=900時,cosα=0,W=0,表示力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垂直,力不做功;當900<α<1800時,cosα<0,W<0,表示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者說物體克服力做了功。

  (2)合外力的功:等於各個力對物體做功的代數和,即:W合=W1+W2+W3+……

  (3)用動能定理W=ΔEk或功能關係求功。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做功過程一定伴隨能量的轉化,並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生轉化。

  3、功和衝量的`比較

  (1)功和衝量都是過程量,功表示力在空間上的積累效果,衝量表示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果。

  (2)功是標量,其正、負表示是動力對物體做功還是物體克服阻力做功。衝量是向量,其正、負號表示方向,計算衝量時要先規定正方向。

  (3)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夾角三個因素決定。衝量的大小隻由力的大小和時間兩個因素決定。力作用在物體上一段時間,力的衝量不為零,但力對物體做的功可能為零。

  4、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點

  ⑴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時間內做的總功可能為正、可能為負、也可能為零。

  ⑵一對互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總功可能為零(靜摩擦力)、可能為負(滑動摩擦力),但不可能為正。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4

  (1)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當於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說明:

  ①摩擦力的產生是由於物體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

  B、兩物體發生形變;

  C、兩物體發生了相對滑動;

  D、接觸面不光滑。

  ⅱ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並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說明:

  ①“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於“與運動方向相反”

  ②滑動摩擦力可能起動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說明:①FN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上屬於彈力,不是重力。應具體分析。

  ②μ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無單位。

  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

  ⅳ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但並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ⅴ滾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要小得多。

  (2)靜摩擦力:兩相對靜止的相接觸的物體間,由於存在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產生的摩擦力。

  說明:靜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A、兩物體相接觸;

  B、相接觸面不光滑;

  C、兩物體有形變;

  D、兩物體有相對運動趨勢。

  ⅱ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並總跟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說明:

  ①運動的物體可以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②靜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可以相反,還可以成任一夾角θ。

  ③靜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ⅲ靜摩擦力的大小:兩物體間的靜摩擦力的取值範圍0

  說明:

  ①靜摩擦力是被動力,其作用是與使物體產生運動趨勢的力相平衡,在取值範圍內是根據物體的“需要”取值,所以與正壓力無關。

  ②靜摩擦力大小決定於正壓力與靜摩擦因數(選學)Fm=μsFN。

  ⅳ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趨勢。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是研究力學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式是:

  1、根據題意選取適當的研究物件,選取研究物件的原則是要使對物體的研究處理儘量簡便,研究物件可以是單個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

  2、把研究物件從周圍的環境中隔離出來,按照先場力,再接觸力的順序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並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這種方法常稱為隔離法。

  3、對物體受力分析時,應注意一下幾點:

  (1)不要把研究物件所受的力與它對其它物體的作用力相混淆。

  (2)對於作用在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必須明確它的來源,不能無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體受哪些“性質力”,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重複分析。

  力分解問題的關鍵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畫出力的平行四邊形,接著就轉化為一個根據已知邊角關係求解的幾何問題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5

  1、參考系: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於參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

  2、質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2)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物體可被看做質點的幾種情況:

  ①平動的物體通常可視為質點。

  ②有轉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略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點。

  ③同一物體,有時可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點,反之,則可以。

  【注】質點並不是質量很小的點,要區別於幾何學中的“點”。

  3、時間和時刻: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來描述質點位置的變化,是質點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向量;

  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5、速度:

  用來描述質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向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透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式為,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時速度:是質點在某一時刻或透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變速運動。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義式為。

  加速度是向量,其方向與速度的變化量方向相同(注意與速度的方向沒有關係),大小由兩個因素決定。

  補充:速度與加速度的關係

  1、速度與加速度沒有必然的關係,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4)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2、當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的關係確定時,則有:

  (1)若a與V方向相同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增大。

  (2)若a與V方向相反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減小。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6

  研究靜摩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一個限度,這個值叫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fm=μ0?N(μ≤μ0)

  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法(假設沒有靜摩擦)。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麼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相互替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力的替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關係。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向量的運算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7

  標量和向量:

  (1)將物理量區分為向量和標量體現了用分類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2)向量和標量的根本區別在於它們遵從不同的運演算法則:標量用代數法;向量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3)同一直線上向量的合成可轉為代數法,即規定某一方向為正方向,與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號代人,相反的用負號代人,然後求代數和,最後結果的正、負體現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雖也有正負之分,運演算法則也一樣,但不能認為是向量,最後結果的正負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勢能、電勢能、電勢等。

  共點力

  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於同一點,這幾個力叫共點力。

  力的合成方法

  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平行四邊形定則:

  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它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這是向量合成的普遍法則。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8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基本公式

  (1)速度-時間關係式:

  (2)位移-時間關係式:

  (3)位移-速度關係式:

  三個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餘兩個。

  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v、a為向量及正、負號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題時要有正方向的規定。

  2.常用推論

  (1)平均速度公式:

  (2)一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一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

  (4)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位移之差為常數(逐差相等):

  【對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

  1.研究運動圖象

  (1)從圖象識別物體的運動性質

  (2)能認識圖象的截距(即圖象與縱軸或橫軸的交點座標)的意義

  (3)能認識圖象的斜率(即圖象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的意義

  (4)能認識圖象與座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

  (5)能說明圖象上任一點的物理意義

  2.x-t圖象和v-t圖象的比較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9

  1、整體法:以幾個物體構成的整個系統為研究物件進行求解的方法。

  2、隔離法:把系統分成若干部分並隔離開來,分別以每一部分為研究物件進行受力分析,分別列出方程,再聯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對系統作用時,用整體法;在分析系統內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時,用隔離法。有時在解答一個問題時要多次選取研究物件,需要整體法與隔離法交叉使用。

  4、受力分析的判斷依據:

  ①從力的概念判斷,尋找施力物體;

  ②從力的性質判斷,尋找產生原因;

  ③從力的效果判斷,尋找是否產生形變或改變運動狀態。

  總之,在進行受力分析時一定要按次序畫出物體實際受的各個力,為解決這一難點可記憶以下受力口訣:

  地球周圍受重力繞物一週找彈力

  考慮有無摩擦力其他外力細分析

  合力分力不重複只畫受力拋施力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0

  1、電場線:用來形象描述電場的假想曲線,是由法拉第引入的。

  理解:

  ①起始於正電荷(無窮遠處),終止於負電荷(無窮遠處),不是閉合曲線,不相交。

  ②電場線上一點的切線方向為該點場強方向。

  ③電場線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場強的大小。

  ④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平行等距的直線。

  ⑤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點降低,是電勢最低最快的方向。

  ⑦電場線並非電荷運動的軌跡。

  2、等勢面:電勢相等的點構成的面有以下特徵;

  ①在同一等勢面上移動電荷電場力不做功。

  ②等勢面與電場力垂直。

  ③電場中任何兩個等勢面不相交。

  ④電場線由高等勢面指向低等勢面。

  ⑤規定: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差,所以等勢面的疏密反映了場強的大小(勻強點電荷電場等勢面的特點)

  ⑥幾種等勢面的性質

  A、等量同種電荷連線和中線上

  連線上:中點電勢最小

  中線上:由中點到無窮遠電勢逐漸減小,無窮遠電勢為零。

  B、等量異種電荷連線上和中線上

  連線上:由正電荷到負電荷電勢逐漸減小。

  中線上:各點電勢相等且都等於零。

  3、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係:

  ①透過電場力做功說明: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

  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

  ②正電荷: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減小。

  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增加。

  負電荷: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增加。

  逆著電場線移動時,電勢能減小。

  ③求電荷在電場中A、B兩點具有的電勢能高低

  將電荷由A點移到B點根據電場力做功情況判斷,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電荷在A點電勢能大於在B點的電勢能,反之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小於在B點的電勢能

  ④在正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負電荷在任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

  在負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負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1

  1、熱力學第二定律

  (1)常見的兩種表述

  ①克勞修斯表述(按熱傳遞的方向性來表述):熱量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②開爾文表述(按機械能與內能轉化過程的方向性來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成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

  a、“自發地”指明瞭熱傳遞等熱力學宏觀現象的方向性,不需要藉助外界提供能量的幫助。

  b、“不產生其他影響”的涵義是發生的熱力學宏觀過程只在本系統內完成,對周圍環境不產生熱力學方面的影響。如吸熱、放熱、做功等。

  (2)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每一種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參與宏觀過程的方向性,進而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中進行的涉及熱現象的宏觀過程都具有方向性。

  (3)熱力學過程方向性例項

  特別提醒:熱量不可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但在有外界影響的條件下,熱量可以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如電冰箱;在引起其他變化的條件下內能可以全部轉化為機械能,如氣體的等溫膨脹過程。

  2、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其總量不變。

  第一類永動機不可製成是因為其違背了熱力學第一定律;

  第二類永動機:違背宏觀熱現象方向性的機器被稱為第二類永動機。這類永動機不違背能量守恆定律,不可製成是因為其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一切自然過程總是沿著分子熱運動的無序性增大的方向進行)。

  熵是分子熱運動無序程度的定量量度,在絕熱過程或孤立系統中,熵是增加的。

  3、能量耗散:

  系統的內能流散到周圍的環境中,沒有辦法把這些內能收集起來加以利用。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12

  一、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係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於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例如:第3s末、3s時、第4s初……均為時刻;3s內、第3s、第2s至第3s內……均為時間間隔。區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

  二、路程與位移的關係

  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向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運動影象的含義和應用

  由於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學中,經常用到的有x-t圖象和v—t圖象。

  1.理解圖象的含義:(1)x-t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2)v—t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瞭解圖象斜率的含義:(1)x-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