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2021年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精選7篇)

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

2021年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精選7篇)

  經歷了有意義的活動後,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活動總結了。可是怎樣寫活動總結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1

  在團總支老師的正確指導下,在團委及各部門的關心下,透過本協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工作,此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一、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尊老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次“情繫敬老,愛灑花甲”青年志願者走進x縣敬老院活動,為老人們在寒冬中送去了溫暖,讓他們單調的生活多了一些色彩,並透過這次活動努力營造了一個敬老愛老良好社會氛圍。

  二、活動的優點

  1、活動前期準備充分。調研部獲取了有關x縣敬老院的詳細情況,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秘宣部認真進行策劃和宣傳工作,吸引了許多非本協會成員加入到這次活動中,體現了活動的根本目的。服務部認真進行活動中具體事項的準備工作。外聯部積極聯絡各相關單位和部門,為活動的進行鋪平道路。

  2、活動中組織緊密有序。各負責人都能盡到自己的責任,認真工作,處理各種情況。在服務過程中,成員間相互幫助,團結協作,細心的服務老人,為x縣人民展示了xxx學子良好的社會形象。

  三、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

  1、表演文藝節目的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結尾過於倉促,以後應提前對突發狀況做好預備方案。

  2、活動時間較短,不能將各項預期安排完整地進行。希望下次活動能夠與對方做好進一步溝通,延長活動時間。

  3、活動末尾,決策失誤,使秩序混亂,阻礙了活動順利完結,以後對於臨時問題需要更多快速冷靜的思考。

  透過這次活動鍛鍊了本協會成員社會服務的能力,為以後的志願活動積累下經驗,同時吸引了一大批同學加入我們的志願活動,達到了這次活動的活動目的。

  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2

  重陽節接著國慶節的尾巴就要來了,於是學校組織了一個公益活動,週末一起去敬老院給爺爺奶奶們打掃一下衛生,讓他們有一個好的環境可以居住,也可以讓他們更加舒舒服服的度過屬於他們的重陽節。於是,我們班每個同學都懷揣著一顆炙熱的心,做足了準備,前往了敬老院。

  一到敬老院的時候,爺爺奶奶們都坐在院子裡休息,聊的聊天,下的下棋,看起來他們的老年生活在敬老院過得也還不錯,這讓我們感到有一些欣慰。他們一看到我們來了,就立馬起身來迎接我們,有幾個奶奶拉著我的手,邊走邊說我很像他們的孫女。我想,他們一定是非常想念他們的孫女了吧,於是我多叫了幾聲奶奶,他們開心壞了,直說我是個懂事又善良的孩子。接著他們把我偷偷帶到他們的房間,他們的房間裡陳設都很簡單,一個衣櫃,一張床,一張書桌,便沒有其他了。她從櫃子裡翻出來一些用尼龍塑膠袋裝的糖果,叫我選一些吃。我當時很感動,我自己的奶奶也是這樣,常常回家時,她便緊快去櫃子裡翻出一些糖果給我吃。我的眼睛含著一些淚花,連忙點點頭,連口說“謝謝奶奶”。

  和爺爺奶奶們聊了許久的天之後,班長呼叫我們在大院集合,要開始真正的清掃衛生了。老師已經把我們分好了組,我和我的同桌還有後桌兩個同學一組,我們負責左邊老人住房的一層的前四個房間,我們四個人開始分工合作,掃地的掃地,倒水的倒水,擦桌子的擦桌子,整理的整理,我們合作的十分默契,不一會,一個房間就被我們收拾的乾乾淨淨。一個老人進來看了一下,連連誇讚我們收拾的很乾淨,從未有過的乾淨。

  我們開心極了,就更加有了動力,於是趁著這份激情,我們快馬加鞭的清理完了其他的房間。老人們過來一看,全是誇讚我們勤勞懂事,衛生搞得很乾淨。做完這一系列的衛生之後,我去問了幾個奶奶是否需要我們再打掃哪裡的衛生,她們沒有讓我們去打掃衛生,而是把我們拉下來坐著陪他們聊天。聊的差不多了,我便給他們做一做按摩,好幾個奶奶我都給他們揉了揉肩,摁了摁腿,她們也樂壞了。

  當我們走的時候,我們也十分不捨,爺爺奶奶們一直追送到門口,然後朝我們揮一揮手,說著再見,下次再來玩。我們也聲聲應著,好好好。活動結束了,我感到十分滿足,這種公益活動讓我的愛心又長了幾釐米,讓我對自己的學習又有了信心。只有把自己變成更好的人,才能給別人帶來更好的生活,我會謹記這一條規則,在今後的學習上,生活中,努力向上,成為新時代的一朵綻放的小鮮花!

  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3

  為了豐富我們的週末生活,讓同學們瞭解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我們兩個班級舉行了一次以“關愛老人,服務社會”為主題的活動。x月x日,我們前往敬老院為各位老人送愛心,送溫暖。

  在此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利用課餘時間排練歌舞表演,集體購買慰問品,以及向負責人員詢問地點、安排訪問時間等等。

  8點30分,兩個班級的三十幾位同學到xx校區門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陽光明媚,天朗氣清,沒有一絲秋天獨有的蕭瑟氣息。溫暖的陽光照得我們心裡格外清爽。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中巴車前往敬老院。經過了三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成功抵達目的地,在該老年公寓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走近院門。

  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一個院子,在門的左手旁是一棟住宿樓,老人們住在一樓和二樓。當我們到達時,有幾位老人在園中散步,院方負責人告訴了我們這些老人的情況,他們大多是因為子女工作在外比較忙,沒時間照顧他們才把他們送到這裡,也有的是無兒無女,孤獨一身的`生活在這裡。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讓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由於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輪椅上,所以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裡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

  隨後敬老院的負責人致辭,向大家介紹敬老院的情況,以及向老人們說明我們青協志願者此次來的目的。在和老人們聊天拉家常的過程中,我們三十多位成員為他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目,有唱的、跳的,雖然有的節目排練的有些許瑕疵,但從老人們的臉上還是可以看出他們喜悅的心情。小演員們唱了很多懷舊的歌曲以及幾首紅歌,老人們一邊認真的聽著一邊為我們打拍喝著,融洽的氛圍讓我們都陶醉其中。老人的臉上慢慢洋溢位幸福的笑容,快樂的感覺在心中盪漾開來。在表演的結束後,我們和老人們一起聊天談論日常生活。大家的即興表演不僅提高了老人的興致,也使此次之行變得更加完美。活動結束時,我們一起祝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長命百歲,答應老人我們以後會經常去看他們。隨後成員們將老人一個一個攙扶回房間。在敬老院門口拍照留念後便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同時我們也很開心此次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但是僅靠我們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需要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並呼籲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需要的並不只有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我們還需要像這種實踐活動,學校以外的另一種生活。不僅增強我們的責任意識,而且還提高了我們的實踐能力。

  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4

  同著溫暖的陽光,志願者們帶了精彩的節目,衛生打掃工具,真誠燦爛的笑容和最真摯的問候走進敬老院,看望那裡的老人們與老人們談心。老人們綻放了慈祥的笑容,就似這個季節裡最美麗的菊花,溫馨、溫情、真誠,和善。和老人們聊天是我最開心的事,也是老人們最幸福的瞬間。看著老人們幸福的笑容,每一位志願者的心裡就灑滿了陽光,志願者們的心願就是讓老人們開心。

  秋風吹落了樹葉,可吹不走志願者的熱情。志願者們拿起自帶的打掃工具為老人們打掃院子,為了不讓灰塵亂飛揚小姑娘們也挽起衣袖,興致勃勃地灑起水來。當然,分工合作部分志願者就為老人們整理床褥,打掃房間曬被子,陪老人拉起家鄉話。敬老院裡洋溢著志願者們燦爛的笑容和濃濃的真情實意。

  乾淨整潔的庭院,一張張快樂的笑臉,一幅幅和諧甜美的畫面定格在了這濃濃秋意中。志願者們準備的文藝節目開始獻給老人們。主持人激情卻又溫馨的開場讓老人們歡欣鼓舞,一首《母親》的演唱讓人重溫那溫暖歲月,朗誦詩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讓老人們似乎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手語表演《和你一樣》新奇而感動,小品表演《心願》讓老人們多次開懷大笑,也讓老人們感動。老歌重唱,有時老人也開始打著拍子,輕輕地和表演者一起唱,精彩的表演不時一陣陣贏得老人們的掌聲,也得到了老人們的積極響應和熱情的回應,互動環節,溫情無限。

  一位老奶奶,87歲高齡,仍是精神抖擻,饒有回味的給我們講解放戰爭時期的歲月和她年輕時期的生活,告訴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奶奶還為我們演唱了一首老歌,志願者們輕輕地為老人打著節拍,靜靜地聽老人重溫歲月的旋律。最後,在全體青協成員大合唱《明天會更好》的柔美歌聲中結束了我們的文藝表演。

  當我們的志願者努力為老人服務時,老人們甚至微笑著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看著老人們的笑容大家覺得很心酸,我們小小的努力卻可以讓他們那麼感動,使我們更加堅定做為一名志願者的責任和義務!我們答應他們一定會常去看看他們。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2個小時悄悄地溜走,老人們到了吃飯的時間我們也該離開了,同學們攙扶著老人進入食堂的飯桌,叮囑老人注意身體,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老人的眼中含著不捨的淚花,志願者們也流下了牽掛的淚水。

  透過這次活動,更加深化了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意識。鼓勵提倡社會群體能將愛付諸行動,也增進了志願者之間的感情和合作力,更提高了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團隊戰鬥力和凝聚力。

  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5

  在這個晴朗的天氣裡,趁著五一假期,我們自發組織了一次志願者活動,看望關心敬老院的老人們。此次敬老院一行感慨很多。

  到了目的地,並沒有想象中華麗的院落,那只是一座年數已久的老樓,寂靜的院落平平無奇。然而,我慶幸我們來了,我們要給這裡的老人帶來歡樂。我們開始分工合作,幫他們洗洗頭、拖拖地,陪他們說會兒話、下象棋、打打牌…在和爺爺奶奶們的相處中我看到了他們對兒女的思念與牽掛,以及在敬老院中的孤單。我們僅僅去了這麼一會兒,老人們的臉上就浮現出了幸福的笑容,簡單的說幾句家常噓寒問暖,我就能感受到了他們因為我們的到來而非常快樂。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在今天,大多的子女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照顧老人,便將老人送去敬老院,有時間才去看一眼。其實我們知道,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幫助,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空巢老人,敬老院的老人數量每年都在增長,我們能做的微乎其微,不可能每個敬老院都去,每個老人都照顧到,但我們可以竭盡全力去照顧我們眼前看到的老人,用自己的力量呼籲社會上的年輕人多關心自己的父母,抽時間多回家看看。老人所期待的並不是孩子回家幫他們做多少事,他們想要的只是孩子們多回來看看,陪他們說說話,哪怕是幾分鐘,我想他們也會非常開心的。

  這次志願活動讓我感觸頗深,所以在結束活動之後就趕緊給自己家人打了個電話,陪他們聊聊天。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貢獻出自己微薄之力去關心每一位老人,不要讓他們在僅剩的歲月裡充滿孤獨與遺憾。

  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6

  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從小形成了自私自利,只懂索取不懂回報等不良的習慣,要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接班人,祖國未來的希望,就應該讓學生堅定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具備一顆感恩的心,懂得尊重長輩。

  但枯燥的理論知識難以達到這一目標,因此我校於x月x日組織學生去xx敬老院慰問,讓學生自己動手,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幫助孤寡老人中,體會助人的快樂,勞動的快樂,把課堂知識和社會實踐聯絡起來。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需要社會給予一定的幫助,例如,孤兒,貧困學生,貧困家庭等,但有一類人更需要社會的幫助,那就是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個孩子,用盡自己一生的力量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離去。但面對老伴的離去,孩子們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於無暇顧忌自己的父母。但對於身居農村的孤寡老人,他們有的兒女在身邊或離自己很近,當然也有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卻仍然得不到他們的呵護,甚至他的兒女們希望他早日去逝。可見,孤寡老人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承受著巨大的意識折磨。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一些孤寡老人的生活,以減少他們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而這也能讓學生真正的懂的感恩,懂得尊敬在長輩,懂得為人民服務的意義。

  在這次活動中,學生紛紛動手幫助敬老院老人打掃衛生、擦玻璃、聊天,並帶去了舞蹈、合唱、遊戲等各種娛樂節目,給老人帶去歡樂。同時,也讓學生體會了老人常年獨自一人居住,屋子裡和身邊沒有親人,伴隨她度過幾十年艱苦歲月的只有一間臥室和一張長椅、幾件破舊的衣裳和一床被子。

  孤寡老人的孤單寂寞不僅輕輕拂過學生小小的心靈,也讓老師們得到了深深的感觸,讓我們想到這世上不幸的人有很多,他們不能跟正常人一樣享受正常的生活,每當見到別人的笑容,積在他們心底深層的憂鬱又會湧上心頭。我們四肢健全,天資聰明,這已經是上蒼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禮物”,讓這份“禮物”得以發揮,展示出它最耀眼的一面!透過這次活動,讓愛把孩子們、老師們和老人融合在一起。更讓那些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們學會感恩、瞭解社會、親身去感身去感受社會,為孩子們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步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總結7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小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形成時期,肩負成為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為了加強對自身的思想培養,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我們特地參與了學院要求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前往敬老院開展關於杭州敬老院情況調查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我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但透過這次的調研,我改變了總結的看法。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而且因為在這裡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更能讓他們感到夕陽無限好。

  透過這次調研我們走了好些敬老院,感悟很多!這些經過了歲月滄桑的老人們,毫無疑問,面臨著工作能力喪失、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生活貧乏等一系列問題,從而成為了弱勢群體。從一個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中,也可以瞥見其文明程度。一個健全的社會,該為一切成員提供健全的空間,提供維護。

  作為當代小學生,傳達社會對弱勢群體進行人文關懷的理念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本著“關愛弱勢群體,弘揚志願精神”的活動主題,瞭解敬老院運營的問題及困難,瞭解敬老院內老人的生活現狀及心理,並對空巢老人社群進行走訪,從而達到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是我們實踐的主旨。

  總體來說老人們的生活條件還是差不多的。這次的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小學生的風采。一方面培養當代小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鍛鍊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群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能逃得過呢?每個人都會老,但老了也不應該被社會遺棄。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用他們的辛勤和汗水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或大或小,可能僅僅是養育自己的子女,但無論如何,他們付出了。雖然他們不求回報,但作為子女,我們決不能忘了他們的養育之恩,我們應該孝敬他們,讓他們幸福快樂。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朝歷代都有這方面的楷模,如《二十四孝》裡孝感動天的虞舜,臥冰求鯉的王祥,嘗糞憂心的庚黔婁等。

  其實作父母的,他們並沒有什麼大的希望、高的要求,也不在乎什麼金山銀山,他們只希望兒女生活美滿,能常伴在他們左右,一家人有說有笑,和和睦睦的,這樣,他們就滿足了。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給與了他們極大的關懷。他們沒有家庭,幸福指數也許會低一點,但他們應該覺得滿足了,因為在他們的背後,是殷勤的工作人員,是仁愛的政府,是團結強大的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