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第二學期英語工作總結範文

第二學期英語工作總結

第二學期英語工作總結範文

  不經意間,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想起這段時間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制定一份工作總結吧。那麼工作總結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二學期英語工作總結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二學期英語工作總結1

  我們八年級英語組是一個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實現全員共同成長的備課組。在這樣的集體裡工作,每個老師都不敢有半點鬆懈。總結本期備課組工作,我們在以下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相互交流,團結協作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而集體備課能充分發揮教師群體的作用,有利於教師之間相互切磋教藝,資源共享,減少教師的勞動強度,過去每人一學期要做十個單元教材分析,現在組內分工後每人只需做四至五個單元,教師的精力更集中,備課的質量也更高了。在集體備課中我們注意做到了“四個統一”:即統一教學目標要求、統一教學重點、統一雙基訓練、統一教學進度。打破了過去那種各自為戰的局面,集體備課有效地提高了備課的質量,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促進了學科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所以,英語組全體教師都能夠非常積極地參與到集體備課中來。

  二、常規工作,緊抓不懈為了確保每一次集體備課的質量,我們組經過集體研究,採取了以下措施:

  1、定活動時間和地點。

  把集體備課時間固定在每週二上午。一到這個時間,全組教師都會放下手頭的工作,準時參加集體研討活動。

  2、定中心發言人。

  每次集體備課,我們都指定主備教師為中心發言人,負責主持會議,彙總大家的意見,闡述自己的備課心得。每次活動臨結束時,再定出下一次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提早準備。

  三、教研活動,注重實效

  首先,由中心發言人對教學的內容進行闡述,說說這一單元的重、難點,分析學生情況、講述教學思路及課件的設計。

  然後,大家集思廣益,充分發表意見,對其教案進行補充、修改。

  最後,經過充分討論後,形成最佳的教學模式。

  四、努力進取,紮實工作

  1、教師:

  (1)節省了時間,減輕英語教師的工作量及工作強度。為教師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學習專業知識提供了空間,把原來需要備整本教材的時間,全部投入到一兩個單位上來,致使每一課時都成為一節展示課、精品課。

  (2)透過集體備課的研討,實現了“以人為本、各盡其才、資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全體備課組教師在交流中、切磋中、爭論中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2、學生:

  透過全體英語教師一年的共同努力,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取得了進步,效果顯著。由於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以《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並經過集體備課組教師充分研討中產生,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十分注重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及情感方面的培養,注重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經過一學年的學習,絕大多數的學生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我們將不會滿足於眼下取得的點點成效,我們將倍加努力,積極探索集體備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第二學期英語工作總結2

  時光荏苒,歲月如流。仔細回味,充滿著生機和活力的英語教學已接近尾聲。在這一年裡我擔任四年級兩班和五年級三個班的英語課程。我付出勞動,收穫成功,與我的學生們一起品嚐了成長的苦與樂,更多的是我在教學方面的心得與體會現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注重教學過程管理,強調先進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實施。

  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具備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初級能力。透過英語課程的學習,豐富社多生活經驗、開拓視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實踐和探索,在教學目標、課程實施、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做到層層遞進。在實踐過程中應明確以下幾點:

  1、在教學總體目標上,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養。教師透過多種激勵的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會渴望學習英語;在課程實施上,重環境、重頻率、重效率。教學中特別強調語言環境的創設,充分和利用、開發電視、DVD、多媒體等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氣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以克服課少時的困難,並且在在早讀時及時複習,保證學生高頻率的接觸英語,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學習條件,提高學習效率;在語言教學目標上,重語感、重語音語調基礎、重交流能力。學校和教師積極創造條件,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透過提供大量的感知,體驗、模仿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語感。

  2、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造。要求教學設計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詩歌、故事、會話、表演、遊戲等;教學的語言材料要真實、實用。學生在課上透過用中學、學中用,反覆實踐,學用結合。透過視、聽、說、玩、唱、畫、讀、寫、譯等饒有興趣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習得”與“學的”結合。使學生逐步培養起初步的預感,設計任務性活動,開放空間,啟用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透過完成具體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透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

  教學方法要多樣,且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的機會。實踐中,我們發現每當孩子進入角色,成功的做成每一件事,他們便情不自禁,喜形於色,因此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感受到了很大的激勵。同時要求佈置的練習形式要多樣化,做到手、腦、口、耳、眼、肢體並用,靜態、動態相結合,基本操作與自由練習相結合,單向和綜合相結合。透過大量的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的基礎,並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拓展英語教學時空。

  1、靈活安排教學組織和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兩人小組,多人小組,成排,成行,半班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這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只有開展這些活動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實踐,才能體現出語言的交際性,才能實現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2、採用多種媒體的現代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最佳化教學過程。利用多媒體軟體,適當的體態語——手勢、動作、表情等的示範。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感染力強,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幫助學生持久記憶

  三、努力總結和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