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精選開學總結作文3篇

開學總結作文

精選開學總結作文3篇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總結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學總結作文 篇1

  時間飛逝,開學也一個星期如煙散去,然而並非毫無蹤跡,我對本週發生的一些有意義的事不曾忘懷,如此便把它們記了下來。

  首先,是班主任組織了我們班同學在放學後進行跑步鍛鍊,大家積極響應,踴躍參與。此目的主要是為了激勵同學們能更好地學習,進而是為了增強同學們的體質,為體育科提前做準備。我對此表示非常贊同,也很感謝老師的良苦用心。就這樣,只要不下雨,就能見到八年級16班的同學在跑道上矯健的身影。我希望我們能夠堅持下去,長此以往,我班的凝聚力將上升到一個新臺階。

  說到下雨,這個星期的雨水可真不少。從星期三開始,雨就下個不停,忽大忽小,像是和誰在鬧彆扭。我的心情也因此十分煩悶。為什麼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這麼多雨水呢?導致我們有許多事情不能去做。又驚聞有些地方大旱,於是心中更平添了一份苦悶。

  倘若這雨水降臨到乾旱地區,那該有多好呀!由此,我更想到,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環境中卻能帶來不同的影響,產生不同的效應。正如太陽無私地照耀大地,畏懼炎熱的人將會詛咒。人總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冷靜看待世界。

  除此之外,我校還舉行了七年級和八年級的主題為“愛黨,愛國”的合唱比賽。雖然我們班無緣決賽,但也已盡心盡力。作為一個聽眾倒也其樂融融。聽著他們優秀的演唱,真心敬佩和讚賞他們。

  小事不小,平凡之事未必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往往來自一瞬間,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用心領會,就一定會發現生活如此精彩,大自然如此奧秘,便“其樂無窮”了。

開學總結作文 篇2

  已經開學兩天了,我們已經成為了真正的中學生,在這兩天中,我們認識了一些教我們的老師,他們告訴我們初中應該怎樣學習,讓我們知道了初中生活是怎樣的。

  我已經是一名中學生了,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不懂事的孩子了。在初中,我要改掉以前一些不好的毛病,例如:在以前時我不愛說話,上課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老師也拿我沒有辦法,因此我的表達能力不強,特別是語文的閱讀題經常寫不出什麼感想,再加上我上課有時走神,語文的成績就非常不理想。我還有一個極大的問題,就是馬虎。母親也經常叮囑我別馬虎,而我就是把它當做耳旁風,覺得這並不算問題,只要考試時認真就行。可考試時還是改不掉這個毛病,數學經常抄錯數,所以數學也很少的高分,並且我上課不愛認真思考,下課也不愛專心學習,因此成績一直排在別人後面。

  今天,我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我要把以前的壞毛病全部改掉,上課爭取做到專心聽講,心裡有想法就舉手說,爭取多回答問題。在平時做作業也不馬虎,認真讀題,要做到每個字都認真讀仔細,數學也要每個數字都看仔細再寫,不能再抄錯數。

  我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在初中的每一點,做得都一定比以前有進步才行。

開學總結作文 篇3

  愉快的暑假過後,又一個新的學年將至,今年我教的是三年級的數學,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雖然以前也教過三年級,但是現在的教材變了,所以要重新學習,要認真研讀數學課程標準和教學用書,把握重難點。開學初,學校迎來了各項檢查工作,比如教案、課程綱要、學習筆記、工作計劃等等,我們各組成員都是齊心協力整理各項資料。

  這兩個班的學生我並不陌生,因為上學期帶了他們一年的計算機課,他們對我也不陌生,所以很快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開學第一週主要是習慣的養成,比如課堂習慣、書寫習慣、回答問題的習慣、以及對家庭作業書寫的`要求等等。今年搭班的老師是李豔和田莉,她倆都是非常給力,而且都很有經驗,班級管理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所以上起課來比較順,我需要多向她倆學習。

  孩子們上三年級第一次使用鋼筆,很是新鮮,上課的時候經常摸自己的鋼筆或給鋼筆吸水,迫不及待地想用鋼筆寫字。為了讓學生書寫工整美觀,我要求學生依然帶鉛筆,在書上寫字時用鉛筆,在練習本上寫字時用鋼筆,午託的時候孩子們可以練寫鋼筆字,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年級第一單元學習的是《時、分、秒》,主要是認識“秒”,知道1分鐘有多長,還要學會簡單的時間計算。認識時間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需要學生結合生活實踐進行學習,所以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作息時間表來學校時間的簡單計算,孩子們比較容易理解,但關於整時減去幾時幾分的計算需要強加訓練,孩子的正確率並不高,可以在課前幾分鐘進行鞏固。部分孩子對二年級學習的認識鐘錶的知識已經忘了一部分,為此我還專門抽出一節課的時間對鐘錶的認讀進行復習。新知的獲得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消化,所以我們三年數學老師商量在每節課前對時間這部分知識進行一個小的鞏固,使學生慢慢地掌握這部分的知識。

  教學需要不斷地探索實踐,我相信只要大家平時多討論溝通,就會找到好的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