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工作總結範文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以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份工作總結。工作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記者工作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記者工作總結1
尊敬的領導:
我於二Oxx年一月到雜誌社做記者編輯,如今已整整兩年了。兩年來,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法和風格。歷經了適應環境、學習方法、鍛鍊本領三個階段,如今到了謀求發展的時候。回顧20xx年的工作,我感觸很多,收穫也很大。
一、一年工作回顧:
(一)做好採訪工作
作為一名記者,採訪和撰寫文章就是我的本職工作。在每次採訪前,我都透過各種渠道,對採訪的物件先進行一個比較詳細的瞭解,做到胸有成竹。採訪結束後,我也會盡快將稿件撰寫完畢,以求詳盡精闢。
在這一年中,我還採訪到了劉湘雲、王心、李東溟、陳波、王達三、胡云霞、張志強、趙春宇、婁自田、胡皓明、太俊林、田軍、張明春等業內人士。同時還有針對性地採訪過英國、美國、日本、韓國、香港、的普洱茶愛好者,瞭解了普洱茶在國外的狀況,以及各國消費者心中的分量。另外我還接觸和採訪了不少對普洱茶市場有見解的茶葉愛好者和經營者,以求透過不同的渠道,對普洱茶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比較深層次的接觸和體驗,把自己的工作儘量做到完善,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二)寫作方面的突破
在文章的撰寫上,從過去主攻特別策劃、人物、玩傢俬房這一類欄目的基礎上,開始接觸和撰寫雙月綜述、獨家關注等,在領導的培養下,我接觸了更多的寫作方法,適應了不同的寫作方式,在這方面有了突破。
二、經營方面的突破
為雜誌社共同完成了14.8萬元的廣告額收入,為雜誌社創收,也是我在記者工作之餘的突破。
三、收穫:
首先是開闊了眼界,在雜誌社這個平臺上,找到了自己適合的定位和角色。
借在廣州、普洱、東莞、武漢等地出差的機會,我真切的體會到記者工作的優點,就是能親自體驗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活動帶來的不同感受。在學習、瞭解、報道普洱茶的同時,接觸到許多不同的觀點和周邊的行業,促使自己獨立的、全方位的、站在全行業的高度去思索普洱茶的過去和未來,去思索雜誌的發展前景。也感受了時代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機會和挑戰。
其次是鍛鍊了本領。在不斷的採訪和寫作中,我鍛鍊並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多次獨立採訪和獨立出差的情況下,我也逐步養成嚴謹思考,獨立判斷,自我完善,自我協調的能力,對我今後的人生道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是體驗了行業競爭。我所體驗到不僅是普洱茶行業內的競爭,更能體會到雜誌之間的競爭。的.普洱茶的行業競爭日益嚴峻,雜誌之間的競爭也趨於緊張。一個欄目,從策劃到最終成形,都凝聚著團隊的智慧,但效率更是可貴的。在資訊獲取、決策、執行任何一個環節反映遲緩,機遇稍縱即逝。
還有就是拓展了人脈。因為工作的性質,我在不斷的採訪和交際中,拓寬了人際關係,積蓄了寶貴的資源。他們不僅能成為我工作中的良師益友,更能成為我人生歷程中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記者工作總結2
到20xx年末,我在臺裡已經待了有兩年的時間了,尤其是在去年我正式成為新聞部一名正式記者,讓我深感到了工作的壓力與艱苦,光榮與責任。近半年來,我從新聞部調到節目部,我更嚐到了作為一名記者的酸甜苦辣,同時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充滿機會,充滿挫折,同時又充滿滿足感的過程,透過它,我認識到:
一、注重積累,博採眾長,才能積澱自身的能量
我深刻地認識到,新聞記者最可貴、也是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敏銳。新聞拼體力,拼智力,拼反應速度。反應速度的基礎有三個:一是紮實的基礎,二是豐富的經驗,三是正確科學的方法。作為從業時間不長的新記者,我著重從方法上下功夫:每接一個選題,我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準切入點,對較熟悉的領域,我多學多問,多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深思慎取;對比較陌生的範圍,我採用上網查詢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背景資料,迅速掃清障礙。
二、吃苦耐勞,堅韌頑強,才能有所進步
電視新聞具有極強的專業性,不僅要寫稿,還要拍攝畫面。這一年來,我透過完成臺領導交與的幾個系列報道,我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努力拼搏,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不懈才能鍛鍊自己的水平、磨練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努力、堅韌就一定會有收穫。在唱響鄱湖電視大賽三天內,我與吳記者在選手比賽之餘,由汪老師聯絡,共採訪了全省50餘所高校負責人,一切都緊鑼密鼓的進行,雖然後期編輯因為只有採訪鏡頭,畫面不是很豐富。但幸好不負臺領導期望,順利完成鄱湖高校行的任務。
三、基礎紮實,視野開闊,才能夠獲得好的新聞角度
在今年的日常工作中,我對本市各大媒體的新聞欄目都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同時閱讀大量專業性報紙,觀察優秀記者獨特的視角、新聞切入點,同時認真閱讀新聞部同事的新聞報道。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認識到:好的新聞記者必須具備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必須具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因為新聞的敏感性是建立在廣泛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的。為了儘快達到這個目標,我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我堅持收看中央電視臺、貴州電視臺的新聞類節目,從中瞭解他們是怎麼去構建新聞框架及拍攝手法。第二,我努力做一個有心人,注意身邊人們談論各類話題中有價值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比如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及發展規劃綱要系列報道時,之前就密切關注其他電視臺對於此類事件的報道,在之後的採訪中,利用自己的積累,找到了一些頗具特色的新聞點,和熊思順利完成了報道。
在新聞部期間的每篇報道完成之後,我都有很多的思考和總結,以上是體會最深切的一些感受。在今年10月份,我從新聞部調到節目,新的工作又給我帶來了新的困惑和難題,我仍然面臨很多迫切需要再次突圍解決的問題。對於在節目部的一些選題及報道方向,還在學習當中,但我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相信我是可以做的更好的,在不斷的前進中找到更好的方向,做記者並不是很難,不過做好記者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以後的路子還有很長,我相信我會在記者的道路上走的更遠的,我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