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秋季學期幼兒園美術教學總結

秋季學期幼兒園美術教學總結

秋季學期幼兒園美術教學總結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一定收穫了許多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總結了。拿起筆的時候卻發現不知道寫什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季學期幼兒園美術教學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季學期幼兒園美術教學總結1

  一、教學總結

  我們對美術都有很大的興趣,並樂意對美術特色教學進行新的嘗試,探索新方法,能接受新資訊、新方法。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汲取別的老師的經驗,不斷取經,充實自己美術功底。我們也注意自身的素質提高,透過學習理論和進行實踐的操作以及相互學習交流中,對美術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學期,我們將結合二期課改的精神,以主題活動為主線去選取題材,組織活動。開展各種豐富的活動。並把陶藝教學納入工作的重點。在活動中將更多關注孩子們參與的過程,並及時地把學得的經驗和獲得的資訊與各位教師交流,共同探討並努力研究出適合本班幼兒發展的教學內容,體現自己班級教師的個性和特色。同時努力做到二期課改提出的整合性、創造性等特點。

  二、學期目標

  1、在瞭解本班幼兒發展情況下,注重幼兒的經驗積累,開展多種活動方式、方法,加強幼兒與老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學習。

  2、在幼兒的生活中尋找孩子關注的主題內容,開創幼兒的思維,使之成為新的主題內容。

  3、在美工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和對色彩的辨別能力。

  4、注意提醒幼兒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加強幼兒對油畫棒、記號筆、毛筆、顏料等繪畫用具的使用,培養孩子參與各種形式美術活動及用多種材料表現美容的積極性和探索的慾望。

  5、由課本學習變為人本學習,加強幼兒的自主性學習,多讓幼兒觀察、討論,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對進步幼兒要以鼓勵的正面態度對待,發現幼兒的長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現欲。

  6、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有意識的去收集各種優秀作品,引導他們去觀察、探索美術作品中的繪畫技巧,鼓勵他們去模仿,同時培養孩子欣賞美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1、重視美術活動內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選擇性,開展一系列以主題活動為主的美術活動。

  2、從本班幼兒實際情況出發設計活動,並及時調整計劃。

  3、設計好每週的美術活動內容,並提前做好相應的教具。

  4、認真參與每次的美術特色教研組活動,學習新資訊及教育的好方法,加強自身的素質。

  5、利用空餘時間互相觀摩美術活動,認真記錄和做好評析,努力吸取她人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

  秋季學期幼兒園美術教學總結2

  經過這一段時間對藝術課的學習和探索,使我收益匪淺。我想該是靜下心來回頭審視一下藝術教育的時候了。邊想,我邊陷入了沉思之中,我的教學總結如下:

  1、按照不同年齡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

  我覺得各個年級有著不同的特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小學藝術教育中必須重視的要素,在整個小學教學階段,這時學生的興趣還不夠穩定,認識興趣以一定的情境性為特徵,只有掌握學生年齡特點基礎上,才能瞭解小學生由於在感知、意識、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懸殊,所表現的興趣上不一樣。

  低年級學生有學前期進入學齡初期由於從鬆散的家庭生活或者從歡樂的幼兒園生活進入正規的學校生活,這不同的生活環境,與前迥異的作息制度,有組織紀律的行為規範。高年級已經有了一定的'自覺性。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各個年級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能力,應該根據年齡特點提出相應要求。

  2、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在教學美術繪畫課中,那些有趣生動的形象是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們形象思維發展的主要意象。學生作畫只憑頭腦中記憶的表象作畫,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物件後,有個大概的記憶,就開始作畫。針對學生喜歡觀賞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如:形狀、顏色、結構、姿態等,並注重在觀察中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

  色彩方面則多憑主觀映像。因此,指導兒童觀察和向兒童指出觀察任務時,首先讓其觀察形狀,當紙面上畫出形狀再考慮著色。觀察能力的提高在於鍛鍊,經常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其觀察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3、培養興趣,勤學多練。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靈手巧,這說明技能與感知、觀察、記憶、思維等關係密切。要想低年級學生積極開展美術活動需調動他們學習、練習的主觀能動性,其積極性在於興趣的驅使,興趣的濃厚必然勤練,表現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帶動興趣遞增,形成一個良性迴圈。當然培養小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不能操之過急,應依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施教。

  好比一株樹苗,使這株樹比其他的樹的生長得更高大,秘訣就在於每個年齡應具備經驗常識,在每個年齡必須完成起年輪的正常發育,然後由下一個年輪延續。所以以往傳統美術教育所採取填鴨式方法來督促他們,只會忽略當年所應具備的經驗常識,事後再想彌補已使年輪變形,無異於拔苗助長。

  4、創造新型的師生雙邊活動

  作為一個小學美術教師,我在課堂上,實施了愉快教育這一教學新方法,又針對低段學生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缺少韌性心理特徵,並根據兒童心理特點和教材的不同內容,採取了適合兒童特點的一些教學方法。所以在上小學美術課時,我千方百計的為學生創造產生興趣的條件。上課時,利用匯入語直觀教具和直觀演示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高漲的情緒和作畫的強烈慾望,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5、豐富學生的創造想象力

  如何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創造更新、更奇的繪畫作品?作為美術專職教師我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豐富的形象資源。在教學中鼓勵和引導學生想象,運用形象化的聲情畫意,設定情境等手段,激發學生開啟廣闊的想象思維空間。在創作課上強調每個學生都要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在構思過程中,最為忌諱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課堂教學上大膽放手,讓學生敢於超越自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圖畫資料等進行組合畫面或添畫環境、情節的再造現象。

  這些就是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心得,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使它們更加完善。小學美術教學的手段多種多樣,這需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去選擇和指導,小學生的美術教育是一個長期的任務,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研究教材,找出切實可行的方法,以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秋季學期幼兒園美術教學總結3

  本學期的美術特色教學活動在元月16日的畫展中愉快地結束了,本次展覽共展出幼兒美術作品一百多幅,參展幼兒人數:43人,作者年齡:4—5歲,作品的表現形式包括水彩畫、線條畫、蠟筆畫、吹畫、趣味畫,裝飾畫等,作品內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富有創意,每一幅作品不僅充滿了童心、稚氣,而且充分體現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整個學期下來,孩子們的繪畫水平都有了一定的進步,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對美術的興趣,豐富了幼兒知識經驗的積累,培養了幼兒的創新能力。下面我對本學期的美術教學工作做個總結:

  一、提高了幼兒繪畫的興趣,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

  興趣是學習動力,如何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發揮幼兒積極主動性,是本學期教學的重點。透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以遊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把繪畫寓於遊戲中,是我們主要的教學方法,如在進行蠟筆畫教學中我們讓幼兒遊戲的方式進行構圖,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有創意。在塗色方面,指導孩子學習了相似色、漸變色等多種塗色方法,鼓勵幼兒有自己的想法。

  新鮮有趣的事物,幼兒都樂於接受,為了提高幼兒某一方面的繪畫能力,我們注意開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繪畫活動。線條繪畫的一個重要表現手段,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法的為了提高幼兒對線的表現力,我們由淺入深地開展了一系列的繪畫活動,有《蝴蝶》《扇子》《花瓶》《樹葉》,讓幼兒隨意聯想線的裝飾,用不同的線自由組合起來裝飾,以致整個畫面活潑生動。

  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對“線描畫”的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為進一步提高幼兒對線的表現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強化了畫面效果,增強了幼兒繪畫的自信心,讓在活動中能表現自己的想法,有積極的創意。

  二、加強幼兒繪畫自信心,根據繪畫內容,重視指導方式

  幼兒繪畫活動是一種創造活動,幼兒繪畫作品的魅力就在於其充滿豐富,甚至離奇的想象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幼兒的繪畫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認識和感受力來發展的。教師不要求幼兒模仿自己的作品,這樣會抹殺了幼兒所特有的靈氣,壓抑了幼兒的創造力。活動中先了解一下幼兒是怎樣想的,為什麼要這樣畫,教師的作用在於鼓勵、幫助幼兒把自己所想的繪畫下來。“鼓勵”是指導幼兒繪畫的首要方法,“鼓勵”的目的在於幫助幼兒樹立繪畫的自信心,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在繪畫教學中,我們肯定幼兒的想法,肯定幼兒繪畫的成果,讓每個幼兒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不同的繪畫形式或內容,指導的重點也有所側重。本學期的教學重點是蠟筆畫,在蠟筆畫的構圖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把根據主題進行構圖,然後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合理的添畫、想象,這樣幼兒的繪畫容易重點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創意,雜而不亂,從而提高幼兒的美術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兒繪畫的技能技巧。

  三、重視對幼兒作品的評價

  教師對幼兒作品評價的態度、標準往往直接影響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為此在對幼兒作品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兩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富有童趣,能體現幼兒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兒特有的思維特點。

  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如線條有力、連貫,圖形、形象清晰完整,畫面飽滿、均衡,色彩明顯、飽滿,內容豐富充實。以這兩方面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幫助幼兒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而提高幼兒的繪畫表現力。

  評價的組織形式有展覽作品、教師直接進行評價、幼兒互相評價、幼兒自評等形式。幫助幼兒樹立繪畫的自信心,增強對繪畫的興趣及積極性,讓幼兒在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中不斷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水平,提高繪畫水平,實現美術活動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