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資訊科技教學總結
時光飛逝,伴隨著比較緊湊又略顯緊張的工作節奏,我們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經過這段時間努力,我們也有了一定的收穫,寫一份教學總結,好好地把它記錄下來吧。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形式喔,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二資訊科技教學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資訊科技教學總結1
在這個學期中,以學生為本,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本人能在保持原有良好工作態度的基礎上,不斷進步,不斷進取,不斷學習。現將這學期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如下:
一、思想方面
從思想上,利用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端正自己;從行動上學電腦技術,學教學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為人師表。一學期來,我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默默無聞地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領導和老師的肯定使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變得更有信心、更有動力去做好每一項工作。
二、工作方面
這學期主要的工作包括:一是擔任高二年級全部的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二是兼任學校網路管理員,三是積極開展高中學分登記系統各項工作。
為了做好微機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教學服務,本學期繼續以發現和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學生為小組長,具體分工,共同遵守微機室的規章制度,按老師要求進行正確操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
本學期的選修課是網路技術基礎,一共分為五章;在教學中,備好每堂課,上好每天課,並做好複習;對每次的考試都進行詳細的講解。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網路的實際應用技術。
三、業務方面
作為一名資訊科技老師,應具有比別人更超前的目光,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資訊。為此,我平時經常上網瀏覽新課程教學及資訊科技教學等資料,學習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識。同時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多爭取機會聽評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在保持優良作風的基礎上不斷髮展,我一定要發揚優點,改正不足,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成績。
四、積極聽課、評課,改進教學方法
透過學校組織的聽、評課活動,讓我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提高,不斷反思教學中的困惑,總結經驗,創新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
五、計算機管理
為了延長計算機壽命,宣傳“保護電腦,人人有責”,並且在每個班選兩名班級網管,進行衛生清理、日誌登記。
計劃:
1、資訊科技興趣小組的開展。
2、機房的整理要抓緊,要爭取能用廣播教學軟體進行上機教學。
3、學校網站要開始建設。
4、繼續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綱,研究好學生,能得到學校領導和師生的支援,才能創造性地搞好資訊科技課教學,就能使我們的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
高二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總結!
高二資訊科技教學總結2
今年我又被安排在高二年級進行會考複習,會考肯定是本學期的重中之重。高二年級任教的老師有我、李焱、王新、劉敏。高二年級因為第一個學期已經開始複習了必修《資訊科技基礎》了,所以本學期的主要任務是《網路技術應用》的複習。其實這樣安排是根據我們科組這幾年來會考複習的經驗來決定的,因為《資訊科技基礎》相對比較簡單,而選修又相對來說理論性強、背的知識點比較多。本學期主要做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週兩節課進行復習,重點為選修,在複習前科組統一了教學進度,並且在每個階段都安排了老師出相應單元的練習題,第一保證學生複習之後就會應用。複習期間,我還根據課本和練習冊給學生制定了複習提綱(《資訊科技基礎》和《網路技術應用》),本次提綱的改進比較多,主要針對歷年會考方向來修訂提綱。比如在必修中增加了photoshop工具和圖層的認識、以及word中不太常見的工具的介紹、影片編輯工具,在選修中增加了動態網頁中程式碼的認識,不至於學生看到程式碼就怕。這是吸取了去年會考的教訓,本以為程式碼較難,歷年都沒有複習,所以今年對這部分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可從今年的會考真題來看,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在複習完理論部分之後,還對必修的操作部分著重演練,並且也給出了以圖片為主的操作步驟,便於學生回家利用電腦練習。在本次複習中,共進行了四次模擬考試,第一次模擬就是期中考試,由我來命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模擬題分別由王新、劉敏和李焱來命題。每次命題都抓住了會考的趨勢,根據今年會考真題回頭再看我們的幾次模擬考試,基本都有所覆蓋,因此今年技術會考成績相對比去年要好的多。
本學期因為高二會考複習進行了兩個學期,因此高二年級學生有充分的複習時間,複習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這次複習中我們的模擬題基本都覆蓋到了真題的知識點,這也是多年來複習的經驗。以後我會更加努力分析每個知識點,制定更加有效的複習提綱,同時也要使我的每一節複習課都高效。
高二資訊科技教學總結3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援下,在學校教研室的領導下,我們資訊科技組的教師立足實際,搞好教學,並且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現將這個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學年資訊科技課教學工作基本情況:
本學期,高二年級每週每班開設兩節資訊科技課,在教學上,以資訊科技會考為主體,以多媒體技術為主線,圍繞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需求,強調在資訊科技應用基礎上資訊素養的提升,強調資訊科技與社會實踐的相互作用,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培養資訊素養;在內容選擇注重技術與人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了解資訊科技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個人生活與學習的影響,體驗資訊科技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增強自覺遵守與資訊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意識,形成與資訊化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與社會責任感;在學生活動主題的設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與彈性,使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學生都能找到合適的主題,都有所發展;重視學生活動的指引,透過“活動目的”、“活動任務”、“活動過程”、“活動結果”、“活動評價”等欄目,引導活動的流程,提高活動效率與效果。
二、按照學校工作管理規定,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節課。
資訊科技學科校安排的課時比較少(一週每班二節)這對於學生來講的很重要的一節課;對老師來講是比較難上的一節課。所以才能上好每節課對老師對學生都是很關鍵的。除了備好課、寫好教案外,我還要查閱各種資料,能上因特網時還上網尋找好的教學材料、教學課件,取長補短,把它們和我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為我所用。
三、這學期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本學期,經過資訊科技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保障了我校的網路,辦公裝置和辦公軟體等的正常執行,進而保障了學校的各項工作正常開展。
1、立足實際,搞好教學。
我校的學生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我們屬於農村完全中學,從鄉鎮來的大部分學生之前從沒有學過資訊科技,在這方面是個空白,甚至不知道滑鼠的用法,不知道開關機的方法,怎樣讓一個從未接觸過資訊科技知識的學生,熟練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識,我們組的老師進行了“分層教學”的模式,並加強個別輔導,實現同學間一幫一,多幫一,基本解決了常規教學中難以攻克的難題;並開設電腦興趣班,主要針對的物件是電腦水平差的學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他們在電腦操作上已經很熟練了。
2、會考培優補差
第一種是培優方法根據考試成績和平時表現從每個班中挑選衝A優秀的20人兩個班併成一個班級。在會考前的兩個月時間安排每天中午的時間開放機房讓這部分學生一週有一次課外上機操作的機會加強操作題的練習提高學生答題準確度和操作速度。老師首先要提供相應的能閱卷的練習系統如平湖中學吳海忠老師開發的資訊科技學習支援系統再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或學生出現錯誤較多的考點時進行統一講解分析。第二種是補差方法根據學生會考模擬考試成績以及平時練習的情況,從每個班挑選最差的13人在考前的一個月每週安排一次進行集體補差補差的內容以操作題為主加上一些常見的選擇題考點教師採用講練結合的方式這樣能消除會考可能通不過的學生。
3、加強學習新課程標準,提高業務水平
科組內3位教師平時注重自己的文化,業務學習。新課標實施之後,要求資訊科技老師業務水平要提高,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提高自己的理念素養,潛心鑽研,積極探索適合新課標的,富有創新意識的課堂教學新模式。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也發現存在不少的問題.首先是裝置不足,我校有19個班開設資訊科技課,教室每天都被安排得滿滿的,沒有機動課時,很難保證學生有足夠的上機練習時間,也沒有空餘時間開展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很難從中發現,培養尖子學生,其次是資訊科技教師大部分時間花費在學校的網路和裝置管理中,幾乎沒有參加觀摩,學習機會,以至自身資訊,素質難提高,無法滿足學生對當今資訊科技探索慾望,不太瞭解現階段資訊科技教育教學的趨勢,基本上是隻能憑著經驗進行教學.但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這些問題很快都能得到解決。希望資訊科技教育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