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冬至的作文彙編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至的作文 篇1
冬至已至,在這個最冷的時節,兒子還會記得他六歲時那場雪嗎?
——小引
一
我靜靜的看著被歲月斑駁已是不堪的木門,想著懷裡剛摔傷胳膊的兒子,還有沒有長出稻穗的秧苗,心中甚是擔憂。妻子撫摸著兒子疼得發抖的兒子對我說,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麼的泥濘,這裡始終是你的家。我點了點頭,用衣服更加裹緊兒子。我不想兒妻承受太多,但他們依然承受著。我沒有選擇生活的能力,只能這樣默默的被生活選擇著。
列車一路北上,肆意的在隧道里穿梭,帶著時光和黑暗的蕭瑟吹進人的腦海,家鄉的風景一次次被拉長的光影覆蓋。我抱著兒子靜靜的靠著視窗,時而還能看見自己的影像出現在玻璃上,我看著玻璃中頹廢的自己,用著已長出很長的鬍鬚輕輕的蹭著兒子的臉。這個只有六歲的孩子承受的太多,我現在還記得扶起兒子時那根從他胳膊穿出的白骨,上面的血絲刺傷了我已經被淚抹殺的瞳孔。
二
醫生告訴我兒子的胳膊骨折兩個地方,斷裂的骨頭直接穿過了肌膚,情況緊急,必須要儘快做完手術。在兒子躺在手術檯的時候,已是夏末時節,醫院的白色牆壁讓我想起家裡快要變黃的稻穗,家裡的一切是否安好,妻子還那麼年輕,那些農活不是她一個人可以承擔的。
恍惚中我從視窗看到六歲的兒子安靜的睡在手術檯上,小手還沒有從麻醉劑中輕鬆下來,依然緊緊的攥著。我的心猛地被抽了一下,視窗已被一張藍色的簾子所覆蓋,我靜靜的蹲在牆角,看著外面漸次灰暗的天空,突然就覺得兒子要與世隔絕。我撕扯這自己的頭髮,是呀,我沒有做好一個當父親的職責,也沒有讓兒妻過上好日子的能力,命運賦予我的我會去承受,我希望上輩子或這輩子所犯下的錯誤我自己去償還,不要加在兒子身上。
我不知道那四個小時是怎樣渡過的,當兒子被醫生推出來時,我看到兒子那蒼白的臉和一個護士拿著一個裝滿我兒子的血和肉的盤子時,我失色痛苦,他才六歲呀,為什麼要承受這些?
三
手術完成後,在最後調養的半年中,我一直靜靜的坐在兒子旁邊,由於我沒有足夠的錢讓兒子在手術後有很好的營養補給,兒子的身體很虛弱,但也只能這樣帶兒子回家,回家至少有兒子想要吃的米飯吧。我小心的抱起兒子,在回家之前決定帶兒子出去走走。轉眼外面的景色好像步入垂暮之年,馬路旁邊的燈光照著兒子幼小的臉,發覺兒子瘦了好多,我把兒子背在背上,對兒子說,手還疼不?兒子沒有回答,他已爬在我的肩頭安靜的睡著了。夜幕中突然飄起了雪花,才發覺已經到了冬至。
我記得兒子六歲時的那場雪淹沒了我的腳印,兒子的胳膊的繃帶和雪一樣蒼白。街邊的霓虹燈透過飄落的雪依稀反射在已在我肩頭熟睡的兒子嫩稚的臉上,我突然想起了家裡的小桔燈,想著兒子在燈光下認真寫字的樣子,像斑斕的煙火劃破了年關寂寥的天空……
這是我擬用父親的口吻寫的一段文字,我沒有父親為生計奔波的感受,只是用自己兒時的記憶拼湊的一些斷句。童年時父親陪著我渡過我人生最疼的時光,疼過之後我一路叛逆,知道現在才讀懂父親眼神的含義。
一
我分不清父親的職業是農民還是工人,因為我的學業父親每次要去很遠的地方去打工。但我每次在學校要求要填父親的職業時,我總會認認真真在潔白的紙上寫著:務農。因為我記得兒時總會搭著搖搖晃晃的樓梯爬上木樓,遙看著在田裡認真撫摸著稻穗的父親。我那時候總是會問,爸爸,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吃上米飯呀?父親總是會笑著對我說,快了,還有幾個月稻穗就會變黃,到時候叫你媽做香噴噴的米飯給你吃。我便開心的點點頭,一直期待著那香噴噴的米飯。但那一年,我還是沒有吃上那香噴噴的米飯,在一次下木樓的時候,不小心從木梯上摔下來,一根白骨穿透了我的肌膚……
二
當我安靜的躺著手術檯時,我突然發覺是那樣的害怕,我努力的抬起頭,想看看在窗外等我的父親,但被一張藍色的簾子隔住了我的視線。當我靜靜的睡去時,我好像又看見父親在田裡開心的拾著金黃的稻穗的樣子……
三
我總是清晰地記得我六歲的記憶,六歲時那充滿消毒水的醫院,六歲時父親寬闊的肩頭,六歲時那潔白的大雪。即使過去了那麼多年。記得那場冬至的大雪中,我睜開其實並沒有睡著的眼睛,看著父親兩鬢被雪染白的頭髮,悄悄的落下淚來。我記得父親曾對我說,一定要把字寫好,我當時沒有回答,只是在小桔燈下寫著這些關於父親的斷句。我知道我會在某一年的某個冬至把這些所有的斷句都拼湊起來,來回憶兒時父親為我,為這個家庭奔波的時光。
冬至已至,在這個最冷的時節,我卻沒有在父親身邊
冬至的作文 篇2
1冬至
想起冬至就要到了,我是既高興,又發愁。高興的是,冬至到了,我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湯圓了;愁的是,冬至到了,天氣更冷了,數九寒天,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呀!
一放學,我就三步並作兩步飛奔到家裡。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裡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裡。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怎麼了?”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說:“小心點,別再燙著了!”
這時,火鍋開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進鍋裡。不一會兒,羊肉熟了,阿姨幫我撈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個精光。媽媽還怕我吃不飽,又給我撈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顧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這副狼吞虎嚥的模樣,便開玩笑說:“我的小饞貓,吃慢點,當心噎著。”我回答說:“貓的喉嚨大,整條大魚都能吞下,哪會噎著呀。”阿姨聽了我的這番話,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也被我給逗樂了……
冬至很重要,家家戶戶都要過的,尤其北方。媽媽說,冬至以後就開始數九,三九天是最冷的,冷的會凍壞耳朵的。所以每年冬至,大人都會給孩子們湯圓吃的,吃了湯圓,耳朵就不會凍壞了,真有意思!
2冬至節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說道:“要過冬至節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
冬至節?我心裡一陣納悶,有這個節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真是稀奇!這是怎麼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說:“心宜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哦。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說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來到學校,為了迎接冬至。我班也舉辦了迎冬至的活動。
同學們對這次包湯圓活動的興致都很高,來到紅案實訓室,大家就分工明確,忙的不亦樂乎。同學們用水磨糯米粉揉成團,剩下的同學就拿出老師事先調好的三種餡料開始包湯圓和煮湯圓。
經過同學們的相互配合和老師在一旁的教導,同學們精心包制的湯圓終於下鍋煮了。我們每個人都都嚐到了自己親手包制的“戰利品”,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我們班的同學在分享美味時,當然也不會忘記任課老師們。課代表們給每位任課老師也帶去了甜蜜滑膩、裝滿我們滿滿祝福之意的湯圓。
原來冬至節也這麼有意思,哈哈,我又學到知識了。
3難忘的冬至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祭祖等。而我要說的是我做湯圓的事。
記得前年冬至,我看見奶奶和媽媽在廚房做湯圓,就心血來潮。我想做湯圓,媽媽看出我的心思,說:“想來試試吧!”我點點頭,走了過去,準備大顯身手。
媽媽和奶奶因為做過很多次,所以這對她們來說小菜一碟。我本以為做湯圓很容易,可做起來很難:我那出一點麵糰,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湯圓在我手心轉動。我感覺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來,這湯圓圓不圓的,像個鬼,媽媽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來。
媽媽手把手教我,我左耳聽,右耳出,總是做不好。最後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個比剛才好一點點的湯圓,可我還是覺得它不像湯圓,憑著感覺繼續做,可湯圓好像不情願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這湯圓老是給我唱反調。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補。這樣一來,湯圓變得跟碟子一樣大了。這時老妹經過廚房,看到了這個湯圓,捂著肚子大笑:“這哪是湯圓,這簡直就是飛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等一下整個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繼續做我的湯圓。哎!瞧,別人做的都出鍋了,而我的“四不像”還在手裡呢!
啊!冬至,這個傳統的節日,讓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諧,也明白了做事樣樣都有門道,要摸著規律,才能做好事情。這真是一個讓我難忘的冬至啊!
4冬至的味道
糖是甜的',醋是算的,辣椒是辣的。然而冬至也有種特別的味道。
一大早,同學們都在討論,說:“今天是冬至,要吃餃子……”餃子!我心頭一震。以前只有在新年的時候奶奶才會給我包餃子,有兩年冬至時,奶奶買了速凍餃子——豬肉餡兒的,沒有奶奶做的美味,也沒有‘溫暖’的感覺。我苦笑了一下,心裡一陣發酸:今年奶奶一定又是買了速凍餃子。媽媽肯定不會回來陪我——唉……
“奶奶,我回來了!”
“回來的正好!來,剛出鍋的餃子。快點趁熱吃吧!”我一看,果不其然——是速凍餃子。“奶奶,這速凍餃子一點兒也不好吃!我想吃您包的!”我向奶奶撒嬌道。奶奶嘆了口氣,略顯悲傷地說:“喜喜呀,奶奶老了!包餃子也沒力氣……你爸爸媽媽都不在你身邊,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你會不會生氣啊?”我苦笑了著說:“奶奶,我不生氣。我只是覺得太孤單了……我好想讓媽媽給我做一碗雞蛋韭菜的餃子,然後陪著我一起吃……”說到這兒,鼻子一酸,淚便湧了上來。我急忙低下頭,用胳膊蹭了蹭,不想讓奶奶發現。“奶奶知道你心裡一直很苦。你從小就……唉,算了,不說了,你快吃餃子吧……”奶奶的眼紅紅的,哽咽著說完,就上樓了。
我呆呆地望著奶奶單薄的背影,又看了看碗里正冒著熱氣的餃子——我沒有吃那碗餃子,因為—因為它不是用“心”做出來的,她沒有“愛”的味道……奶奶囑咐我吃了,可我真的吃不下,也咽不下……心裡的這種酸楚。
冬至是愛的味道,溫暖的味道!
冬至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們要去頭陀外婆家裡做冬至,到了外婆那裡,我以為我們是最晚到的,不過我只看到外公和外婆在那裡燒飯,不過飯還沒有燒好,我還可以和妹妹玩一會,我們在路上買了好多零食,這些零食總算派得上用場了,我和妹妹在咯吱咯吱地吃,我們吃得很快,不過零食也掉得很快,等我們把零食吃完了,零食落得滿地都是,等地上的零食沒了,我和妹妹玩起了遊戲,我們在玩老鷹捉小雞,不過只有我們兩個人,所以妹妹來追我,我跑得很快,不過妹妹還是追上了我,我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們玩得可開心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由於我中飯只吃了一個饅頭,所以我吃得狼吞虎嚥,總共吃了三個冬至圓,一碗酒釀湯圓,加上一碗米飯,吃得可飽了,回家的時候,我看見馬路上的車子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冬至的作文 篇4
冬至,家家戶戶都包餃子。媽媽也在廚房裡熱火朝天地幹活。她總能包出又大又好的餃子,而我,要不放的料太多了,要不料太少了,要不包成了包子,要不料直往外漏。經媽媽的一番指點,經過反覆嘗試,我終於包出了和媽媽一樣好看的餃子。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我心中感覺到一種溫暖,那種溫暖叫做成長。
冬至,偶爾遇到大雪紛飛。翌日,大雪過後,地上早已積滿了厚厚的積雪,踩在上面,軟綿綿的。這時候,打雪仗最合適了,穿好棉衣棉褲,戴好帽子手套,約上早已迫不及待的小夥伴,開始了“曠日大戰”。我握起一個雪球,向對方扔去,正中其身體!雪球碰到雪球,就四散碎裂,就像碎玉散落一樣。我們分為兩個陣營,互相向對方進行猛烈攻擊。在靜寂的雪地上,傳來了一陣陣爽朗的笑聲。那笑聲漸漸隱沒在快樂之中,這一刻,沒有寒冷,只有那一絲絲溫暖在我們心中。
冬至,是個家人團聚的日子。這一天遠在河北、上海的姥姥、姥爺、小姨都不遠千里來到杭州,和我們團聚。餐桌上,有說有笑,闔家歡樂。食物有餃子、湯圓、羊肉湯、南瓜餅等。拋開了凜冽的喧囂、停留在溫馨的港灣,那是在冬至夜裡永不熄滅的溫暖。
冬至,雖天氣寒冷,但我的心卻是溫暖的。
冬至的作文 篇5
在我的家鄉閩南,每年的冬至每家每戶都會自己搓湯圓,我們加也不列外。
明天就是冬至了,媽媽說今天讓我過把搓湯圓的癮,我喜出望外地說:“好呀!好呀!”媽媽把糯米粉加上水,又是揉又是搓的,鬆鬆乾乾的糯米粉被媽媽這麼一搓一揉變成粘粘溼溼的一團。我好奇極了,就伸手揪了一小塊,捏了捏,咦!米粉團怎麼像橡皮泥呀?
開始搓啦,媽媽掰了一小塊放在手掌上輕柔地搓起來,我也學著她的樣掰了一點放在手掌上,雙掌合上使勁地搓呀搓。唉呀!怎麼軟軟地米粉團會碎成一塊一塊地呢?你瞧,媽媽搓的小湯圓又圓又光滑,別提有多可愛了,看得我直著急。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用力要均勻,慢慢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學著媽媽輕柔地搓起來,嘿!這下成功啦!看來搓湯圓還有訣竅呢!我們一鼓作氣,繼續搓著。不一會兒就搓了兩盤。我看著那珍珠似的湯圓,饞得垂涎三尺。問媽媽能不能煮一盤給我吃,媽媽說:“好啊!”媽媽把水燒開,再把湯圓放進鍋裡,一個個小湯圓一齊貼在鍋低,不知它們為什麼和鍋底這麼親熱。媽媽把鍋蓋蓋上,一會兒直冒熱氣,媽媽忙掀開鍋蓋,呀!一顆顆小湯圓像一粒粒潔白晶瑩的珍珠在水裡上下翻滾追逐嬉戲。媽媽把湯圓裝進碗裡,泡上花生磨成的粉,軟滑細膩,可好吃啦。幾分鐘我們就把一盤湯圓給吃完了,就像秋風掃落葉。
湯圓裡面有各種餡,這是每個閩南人的最愛。
冬至的作文 篇6
今天是冬至,我們上學的時候,姚老師讓我們自己嘗試下包餃子,我聽了,可興奮了。
一年一度的冬至就要到了,冬至吃餃子是我們這每家每戶都有的習俗。要吃餃子當然要包餃子啦,老師讓我們都去嘗試包餃子。聽完老師的話,我心裡可開心了,包餃子一定很有趣。
放學,回到了家,我開啟電腦看要求是什麼?看完老師提出的要求後,媽媽對我說:“笑笑,你有沒有聽說這樣一句話呀?”我急忙說:“是什麼呀?”媽媽笑著說:“這句話就叫,冬至餃子,夏至面。”看來冬至天吃餃子是一個老傳統了,我要去和麵了。
我在面盆裡放上面,倒上水把面和成團,讓它醒一會,我先去拌餃子餡,把韭菜切碎,和上絞好的肉餡,放上些鹽和油,一聞啊:真香。接下來就該擀皮了,我用小勺挖上餡放皮裡,在姥姥的指導下,把餃子沿邊一點點的捏在一起,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雖然不好看,但我想,只要多包幾個就會好的,餃子包完了,就該下餃子了,我在鍋裡添上了水,待水燒開了,我把餃子慢慢的放到鍋裡,下餃子的時候,一定要慢,要不然會被開水燙傷的,下到鍋裡的餃子,要用勺子輕輕的攪著,等開鍋後倒上三次涼水,再開鍋後,餃子就可以出鍋了。盛在盤子裡的餃子,個個水靈靈的,看看就誘人,吃上去一定很香,當然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新增上些蒜泥和醋。
冬至包餃子真有趣,雖然包的過程並不是特別順利,但是我覺得很有收穫,也很開心!我相信下次再包餃子,我一定可以包的更好!
冬至的作文 篇7
今天是冬至的前一天,大家期盼已久的冬至包餃子活動如期舉行,同學們一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我的想法卻鶴立雞群——我更在意文化知識與天文知識的解說。
楊老師給我們講到;“相傳,在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在返鄉路上見許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被凍爛了,於是親自調製了‘祛寒矯耳湯’他把羊肉,辣椒等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熟,然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餃子狀的‘嬌耳’下過煮熟後分給病人食用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半個月過後,凍傷的耳朵全都好了。為了紀念這位‘醫聖’張仲景,人們每年冬至無論如何都要吃一頓餃子”
冬至的來歷呢?冬至的來歷還和天文有關。
郭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起來:“冬至是24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人們發現的一個節氣。由於地球的斜軸,咱們看到的太陽的軌道是不一樣的,夏至的時候,地球是最向東傾斜的,所以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相反,冬至這天地球是最向西傾斜的,正好是一年中白晝時間最短的一天。”古人居然在幾千年前就透過簡陋的儀器測算出來。原來一個小小的節慶蘊含這這麼多知識啊!
接下來,同學們終於如願以償滿心歡喜的去包餃子了。
活動室裡,同學們看著五顏六色的餃子皮,馬不停蹄的包了起來。
一個同學舀好了餡,從中間一點一點的向兩邊捏去,捏到最邊上,然後使勁一捏,將食指放在中間,把兩個角拉到一起,用是指與大拇指壓緊,在把餃子從手指上取下來,一個小銅錢餃子就好了。
我也有我自己的方法:我先舀好餡,把餃子皮對摺,然後把中間捏住,再把另外兩邊向內折,接著把折上來的兩邊的褶皺捏緊,再檢查一下有沒有開口的地方,一個“骨頭”餃子就做好了。大家都在認真的包著,桌子上擺滿了每個人的作品,有正方形的餃子,有三角形的餃子,有半圓形的餃子,有……
餃子出鍋了,大家“走街串巷”的到處品嚐。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畢竟,這是大家辛勤勞動的成果啊!
冬至的作文 篇8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歷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老人眼裡,冬至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人們還說冬至一過,新的一年就到來了,所以冬至是新舊年和分界線。
在冬至,吃湯圓是我必不可少的一環,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日冬至節,在冬至的前一天,每家每戶都會搗米做湯圓,豆沙味,芝麻味……數不勝數。吃湯圓預示著來提能功德圓滿,心滿意足,家人可以團團圓圓。我可不喜歡吃湯圓,多吃了感覺它太甜,黏乎乎的,但為了來年能功德圓滿,我只能強忍著吃下,張開嘴巴,昌然有些膩,但是心中多了一份踏實。北方人在冬至吃餃子,是為了自已的耳朵不被凍傷。
冬至還不能吵架,如果吵架了來年就會不得安寧,必須小心翼翼地,回想那天,和朋友吵了一句,心中不由地打起了寒戰。
冬至晚上是小年夜,是白晝最短的一天,也是補覺的美好時光。早上在老師的一聲聲的唾沫下,有些同學才慢吞吞地走進教室。
春萌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是養生的好季節,在冬至,要儘量少運動,少流汗,養身血,據說冬至進補事半功倍。
冬至沒有立夏拼蛋的樂趣,沒有六一的快樂,也沒有假期的悠閒,冬至總是神不知鬼不覺地來臨,可它蘊含著人們的憧憬的嚮往。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所以必須傳承下去。
冬至的作文 篇9
大家應該知道二十四節氣吧!今天是星期六,12月22日,陰曆十一月十三。今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冬至!
我想大家應該知道冬至——吃餃子!今天我們家就吃了一頓餃子宴!說到今天吃餃子,還有我的一份功勞呢!
第一個功勞是——包餃子。今天我早早的來到了姥姥家,做完奧數,便感到很無聊,東看看,西逛逛!突然,看到姥姥正在包餃子。我想:要不我幫姥姥一塊兒包餃子!於是我來到姥姥面前,給姥姥說:“姥姥我來幫你包餃子吧!”姥姥說:“行啊!”
我右手拿餃子皮,左手用筷子往餃子皮裡放肉餡兒,然後,放下筷子,用手使勁擠了一下,便包好了一餃子。這時看看我包的餃子,哎!真是沒得說,什麼都不像!說像包子吧,又不像;說像狗骨頭吧,也不像!再看看姥姥包的,個個都像樣(像包子樣)!
過了一會兒,看看我包的包子,個個都像打了個敗仗一樣!但是,再看看姥姥包得,個個都像將軍帶出來的兵。餃子包完了,下一步就該下包子了!
我的第二個功勞就是——吃包子了!嘻嘻!不用猜,大家就知道了!今天我吃得特別香,吃得特別多,因為裡邊有我的一份功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