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冬至>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精選10篇)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冬至習俗小學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1

  “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朋友的一條簡訊提醒了我,冬至,將至。

  老人說:過了冬至就是年。當然了,到了這把年紀自是不會再急急的期盼年的到來了。如果說不介意老,我還沒有那麼豁達。但是,是不是真的畏懼老呢?倒也不是。生老病死自然規律,誰能耐規律幾何?我還不至於愚腐到此。

  現在的節日過的實在純粹的不多。作為傳統節日,冬至節是非常典型的一個歲末時節。與其它傳統節日不同的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竟然沒有滲入大量的、斑駁龐雜的人文典故。冬至節沒有太多妙趣橫生的傳說,幾乎還保留著這個節日原初狀態的單純節令的意義。

  小的時候最怕冬天,因為缺吃少穿。冬天綿延不絕的冷,一寸寸地侵蝕著肌膚。從手上到腳上,到處有冬天的風雪在身體上雕刻的痕跡。每每從街上瘋跑回來,羨極了父親圍在一個粗大的火爐旁吃著母親給做的飯菜。聽著火爐上,茶壺發出咕咕的聲響,看著從壺嘴裡冒出的輕煙,家由於有了父母的存在變的溫暖而實在。我只是看到父親圍著火爐的溫暖,卻不曾見父親五更趕上膠皮車,到二十多里外的地方為拉煤的寒冷。聽母親說,父親要在凌晨四點左右就套上大馬車去拉煤。一直要到下午四點左右才能回到家中,父親是在一天中最冷的時光行走在路上,辛苦在路上,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感受到。而我也只是目睹到父親的溫暖時光。父親是個趕車的把式,趕的那種一主三副的車,就是一個駕轅的馬,帶三個邊套騾子。那時還是羨慕父親坐在車上的威武,是不是就是今天開大奔的感覺。父親頭帶一個狗皮帽子,身穿羊皮大衣,雙腿站在兩個轅條上,長鞭一甩,那個威風。少不更事的我,那知父親所受的寒冷和罪過是別人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為了我們兄妹成長,父親從來沒有說過一聲的苦道過一聲的累,那時的冬天是那麼漫長,以至到如今,我腦海裡對父親夏天的形象幾乎沒有留下多少痕跡。一想到父親便是冬天裡的父親。如今,父親已是八十開外的老人了,他很怕冷,也就在剛入秋的時候,父親就早早地穿上了棉衣。一次我問父親,年輕時起早貪黑的趕車,你沒有覺過冷嗎?這時父親總會笑笑說,顧不的冷。是啊,真的是顧不的。那有時間去感覺天的冷暖呀。

  於是,一直在心裡拒絕去讚美冬天,包括與冬天相關的梅花和白雪。寫過關於雪的散文發表在陽泉日報上,是二十年前的事,通篇沒有一句是讚美雪的,大概反其道而行,博的了編輯的青睞,因為,寫雪必是溢美之詞,像我這樣的寫法少,編輯遵循百花齊放的方針就編髮了,也是出乎我的意料。

  而今,我急急的盼望冬至的到來。與吃文化無關,也與孝文化無關。與之相關的是這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杜甫的詩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陽生,每當在冬至來臨時,我便早早的默唸這一句。儘管我知道,冬至也就是寒冷的開始,但是我依然從心底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滾滾而上的氣勢。彷彿聽到地下的萬物在湧動,河流潺潺,樹木發芽,春天的腳步也便發出了鏗鏘聲響。

  冬至,將至。瑟瑟寒風裡,葉落蕭蕭,我只是單純的顧念住在我心裡的那些人的安暖,一如你們顧念我的安好!再次,默唸,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2

  一說到“吃雞”,請不要以為是遊戲中的吃雞遊戲!今天我要向你們介紹我們家鄉的冬至習俗——吃糖蛋甜雞。

  很早以前,就聽爸爸說過冬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這一天,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都到了溫度最冷的時候。古代人們為了禦寒,都會在這天晚上吃雞進補,用來抵禦寒氣。

  我們家鄉的人們這一天都會吃“糖蛋甜雞”。糖蛋甜雞的做法十分稀奇,接下來就讓我帶你們去看看我奶奶是怎麼忙活的吧。

  只見奶奶從鄉下抓來了2只土雞,準備燉整整兩鍋糖蛋甜雞,一鍋是爺爺奶奶吃,另一鍋給爸爸、媽媽和我吃。配甜雞的材料有桂圓肉、白木耳,這些東西需要一股腦兒放下去,大火燒開,然後用勺子把漂浮起來的雜質去除。接下來就是放佐料,佐料是老冰糖,冰糖的數量可以根據主人的喜好隨意新增。爺爺最喜歡吃甜食,奶奶在那個鍋裡放的冰糖足足有半斤左右。然後就用小火頓煮,這個過程差不多要進行半天。

  等到雞肉完全燉爛了,這時就可以把雞蛋打到雞湯裡煮了。糖蛋必須煮得很嫩,一般都還是湯心的,奶奶說這味道才叫絕。

  享受美食的時刻到了,我們一家人圍著糖蛋甜雞,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起來。我也希望,這冬至的糖蛋甜雞能給我帶來一冬的熱量。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3

  今天冬至,又使我想起小時候過冬至,五十年末,山村沒有電燈,一到夜晚村子一片漆黑,不見行人;只是偶爾聽到村中的狗貓叫聲。我們家也早早關門,全家圍繞在爐火旁,吃著母親包的香噴噴素水餃,聽聽老爹講講水滸三國故事,一家平平安安其樂融融,這可能就是一直想抱緊的幸福!

  記得小時候和母親有過這樣一次對話,現在想起來,當時的她,可愛而美麗。她說:

  “吃了冬至飯,姑娘媳婦有點煩。

  我跑過去問:

  “媽,為什麼呀?”

  媽媽接過話茬說:

  “過去的大姑娘小媳婦,有點害怕過冬至。因為要長一歲。這一天是一年夜晚當中最長的一個,大姑娘小媳婦可以在被窩裡多呆一會兒。過完這一夜,一夜比一夜短,每天要多做一線的針線活。做活做到眼睛看不到東西為止。如果要趕活的話,還要點油燈。婆婆害怕浪費油。”

  想到母親,又懷念起她那一手冬至裡的絕味。

  糯香彈牙的玉林米粽

  玉林人過冬至,幾乎家家必包米粽,一些當地人乾脆叫冬至為“米粽節”。玉林米粽以精鹽、南乳、豉油、五香粉等為調料,再選以豬肉、海味、綠豆、荷包豆、粟子、花生等作餡,熬熟後香味四溢,是玉林市民最喜歡吃的一種食品之一。冬至吃米粽還有“糯米補氣”的說法,寄寓了勞動人民補益力氣,以待來年的樸素願望。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4

  一轉眼冬至又到了,而關於冬至的習俗有人說吃餃子,有人說吃湯圓,但是我們老家的習俗更特別,那就是吃包子,雖然已經很漸漸失傳了,但是我們家依然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去年冬至,奶奶一大早就發好面,準備好羊肉胡蘿蔔餡。一聽說包包子,我急忙洗了手,跑到案板邊,拿過奶奶壓好的麵皮,開始學包包子。奶奶邊包邊教我:“左手心放麵皮,右手舀餡放在麵皮上。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邊皮,中指沿著邊兒往回拉,邊拉邊捏,最後捏到一起擰個小辮就行”。我一聽,難,得有點技術。奶奶說:“不怕,一學就會。”她握住我的右手,分開手指,在麵皮上練習“邊拉邊捏”,看著麵皮的圓邊在我手下一點點收攏,也很好玩。奶奶教我做了兩個,第三個我堅持要自己來,開頭我小心慢慢捏,不算順利,快要捏好了,我心裡高興,想一下捏住,可是餡都捏到了邊上,拉回的面捏不住倒粘在手指上。我有點發急,使勁一捏,不想倒把皮捏破了,餡也漏了。奶奶一看說:“不要急,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你這是面邊上粘了菜汁就捏不住;手溼了就粘面了。”我長吸一口氣,擦乾手,重新拿過一面皮,按部就班操作,終於成功了。那包子歪著小辮坐在箅子上,我左看右看,多像淘氣的小娃娃!我大喊:“耶,我捏了個胖娃娃!”大家都笑了。吃飯了,奶奶端上熱氣騰騰的包子,我心裡美滋滋的,這包子也有我一份功勞啊!

  不知道冬至的這個習俗還可以流傳到什麼時候,但是我喜歡這樣傳統的節日,喜歡這樣傳統的習俗。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5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正所謂:冬至到,吃水餃。

  過去,南寧人甚至把冬至提到了比年還重要的地步,在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冬大過年”之說。每到冬至,各家各戶就要做湯圓、包肉粽,還要準備“三牲”拜祭祖先,舉家歡飲。而在鄉下,除了家家戶戶要做湯圓、包粽子外,在冬至那天所有外出的人都要到村裡祭祖宗祠,然後閤家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以慶團圓。

  據傳,南寧之所以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是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離春天已經不遠了。冬至那天,各家殺雞宰鴨,準備酒肉、果品、湯圓,而在外的`親人也趕著回來過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同時冬至對於農民而言,就意味著要對來年的生產、生活進行系統的安排和籌劃,從這個角度上分析,確實是“冬至大過年”了。在民間還有“冬幹年溼”一說,即如果在冬至那天天氣晴好,在過年的時候則會遇上下雨天,十分應驗。其中奧妙,也許是因為古人千年之總結,是經驗之談。

  過冬節時,南寧人的餐桌上除了雞鴨豬羊等佳餚外,還有一道特別的菜——魚生。這是因為民間有“冬至魚生夏至狗”的講法,也許是因為冬至時令氣候較涼,切好的魚生不易變質,入口時清涼爽滑美味。當然,南寧魚生口感最好的要算橫縣的,橫縣魚生還成功申報了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6

  今天是冬至,媽媽一大早就忙活開了,又是和麵,又是調肉餡兒。媽媽昨天就說過冬至必須吃餃子。可是為什麼要吃餃子呢?我起床後趁媽媽不注意,悄悄來到書房開啟電腦,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裡點搜尋“冬至的來歷”,一下子搜出來好多關於冬至的資訊。一一讀過後我才知道,原來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啊。傳說是這樣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我故意問媽媽“媽媽,你知不知道今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媽媽搖搖頭。“告訴你吧,是為了紀念治病救人的‘醫聖’張仲景。這都不知道!”我得意地說。媽媽也有不知道的時候,我暗自高興地想。從網上我還學會了一首關於冬至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朋友,你知道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了嗎?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7

  聽老人們常說,冬至一到,一年中最冷最難熬的日子就到了,數九寒天的日子就開始了。可今天並不算冷,但真的是冬至節。古老的節氣,遙遠的由來,卻是今天的好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在二十四節氣中,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天文學角度看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是:冬至日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太陽幾乎直射在南迴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所以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人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人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冬至吃餃子,你知道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嗎?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呢。呵呵。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朋友,今天你吃餃子了嗎?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8

  古代對冬至十分重視。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陽氣生而君道長,是亂而復治之機。從漢代以來都舉行慶賀儀式,到了宋代,達到頂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長至或大冬。冬至後一天叫作至後。節日三天,百官朝賀,君不聽政,民間三日歇市。北方地區又稱冬至為亞歲、小年,同春節差不多,只是沒有拜年這一條。據說孟子死於冬至日,鄉人非常悲痛。於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

  至於冬至祭祖之俗,早在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記載。說民間要向玄冥和祖禰供薦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記載,至宋代多起來。《東京夢華錄》講京師最重冬至節,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武林舊事》說以餛飩享先。

  明清時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陰縣誌》記載:“節朝懸祖考遺像於中堂,設拜奠,其儀並依元旦。”在宗族制度興盛的南方地區,祭祖往往在祠堂進行,嘉靖江西《南康縣誌》:“冬至祀先於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風俗,如萬曆《建陽縣誌》說:“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禮。”福建祀祖用專門製作的粉米圓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於家,祭於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樣,在家廟祭祀祖先。

  冬至作為節候甚或歲首,具有繼往開來的意義,祭祖所表達的正在於此。

  在我們小時候,冬至是個和過年(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一起並重的節日,並有諺語如下:“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就是說燒紙錢祭祖,清明節那天時辰要早點,冬至這天要時辰要晚點,而農曆七月十五更是不能等到中午。每到這幾個節日,家家戶戶都要燒四大碗祭祖,當中魚和豆腐不可少,魚即“餘”,希望過上富足有餘的日子,豆腐意即“都富”。祭祖的四大碗菜也有講究,首先不能有葷氣的東西,比如蔥,蒜,韭菜。其次,魚最好是鯽魚,不能是鰱魚,因為鰱魚無籽(子)。四大碗一般至少有魚,肉,豆腐,第四種有時是蛋皮,過年則是肉圓子。

  祭祖的場合在家裡堂屋,要焚香禱告,氛圍很是莊重,所以各種細節總是絲毫不敢馬虎。祭祖的飯要倒扣,每碗插的筷子數量一至三雙不等。小時候,我好奇地問家人為什麼這樣?家人只是說給死去的家族長輩吃的飯就該這樣,至於每碗飯上的筷子數量不等,更是解釋不清,是上代人傳下來的規矩。祭完祖先的飯菜要在灶上回過熱氣後才能吃。

  祭祖的八仙桌的面板的紋路要東西走向(平常使用時候則是南北走向)。南面燒紙、拜祭。燒紙錢時,大人要求我們不能說話,不要亂跑,說這時亡人只在吃飯,不能打攪他們。還有一些小的細節,比如這一天不能打壞飯碗等。當然,更重要的一點,祭祖必須由男子進行(我想,這也許就是農村重男輕女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沒有男孩的家庭,必須得招贅女婿,行駛兒子祭祖的義務。

  我們家祭祖,父親健在時,由父親主辦,父親去世後就由哥哥們操辦,上飯、插筷子、點蠟燭(小時候沒有蠟燭,就點煤油罩子燈)、依次磕頭、燒紙錢、回鍋飯,一家人再吃飯。回來,我在城裡安了家,清明節、過年前肯定要回家上墳、敬亡人,過大冬就沒有回去過,生活在樓上也沒有敬過亡人。這樣一個場景:焚香燒紙的煙火繚繞中,一個孩童平神靜氣,滿臉肅穆,對著桌子三叩其首,這對於孩子是有教育意義的,教育後人不能忘根。

  我們住進了城裡,我及將來孩子可能會不知道房子哪裡是正南正北,也不會有大大的八仙桌。即使一切從簡,想辦法焚香祭祖,我的祖先又怎會知道,在某個鋼鐵森林的小盒子裡,有他們的子孫在此祭拜?因此,我就一直沒有給他們遙寄過紙錢,只會在清明節、年前,帶著妻女把紙錢送到墳堆上燒。對我的孩子來說,我更不知道他們以後連我們這些精簡了的動作還做不做?也不知道是否能將這些祖祖輩輩都有的烙印繼續在她身上刻就下去?如果是,這是否是種迷信,或者是種自私?如果不是,這又是否會讓她從此失去了根?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9

  冬至節緣於上古的“臘祭”,究其實是緣於古人的原始信仰。古人因對許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於是就把它們歸於上天神靈的操控,認為春風夏雨、秋霜冬雪、星斗河漢、日蝕月虧、大旱洪荒、海嘯地震等自然現象,全都是上天神靈所為。因此,古人特別重視以祭祀活動來娛神祭天,祈求上蒼與神靈的保佑。從宗教的角度看,冬至祭祀其實就是古人娛神祭天的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

  冬至節的祭祀,重要的內容就是祭天祭神。冬至之日,歷代王朝都要行“賀冬”之儀,舉行隆重盛大的祭天祭神大典。祭祀活動場面宏大,一般都是在郊外舉行,因此又被稱為“郊祭”。

  至明、清時期,祭祀活動在古代祭祀的基礎上,更加神聖化,更加隆重。為此,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在北京南郊建造了天壇。天壇規模宏大,中央為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東北為犧牲所,西南為齋宮。此後,冬至祭天大典都在天壇舉行。祭天活動十分隆重,冬至前一天,皇帝移駕齋宮,進行沐浴,次日在圜丘舉行祭天大禮,所用牛、羊、豬、鹿都是在犧牲所專門飼養的。祭天時,必須穿祭服,升火懸燈,樂奏鐘鼓,唱迎神曲,請神牌,行大禮,祈求天神保佑國泰民安。

  冬至祭天祭神演進到唐宋時代,在民間逐漸演為祭祖的活動,叫“祭冬”或“拜冬”,併成為祭祖的節日,久之則演為傳統民俗。冬至祭祖的形式分兩種:一種是室外祭奠,另一種是室內祭奠。

  室外祭奠,在祖先墓地舉行。俗傳冬至動土百無禁忌,而其它的日子則不宜隨便“動土”因此,人們多選擇在冬至這天給祖墳添土或豎碑,傳說是給祖先整修居所。添土豎碑後,再在墓前擺符盤,點燭、燃香、燒紙、放鞭炮,向祖先鞠躬行禮致敬,以緬懷祖先功德。

  室內祭奠,則在家祠舉行。冬至日頭天晚上開始,事先在宗祠設香案,擺供品,供三牲(豬、雞、羊或魚)。到晚上十一點鐘左右,由族長或德高望重的長輩主祭,領合族男丁,敬香,上燈,敲磬,鳴炮,按輩分長幼依次拜祭,行三獻禮,讀祭祖文,祈求全族福壽康寧。

  無論是室外祭還是室內祭,祭祖過程中都有聚餐的風習。北方人作興冬至這天吃餃子、餛飩,南方人作興喝紅豆粥、吃湯圓。

  冬至祭祖,不僅在民間,漢傳佛教界也承習了這個傳統。明代佛教著作《三藏法數》上說:“冬至,則一陽初生,履長之始。是日持齋修道,即能致福也”。冬至這一天,佛教寺院多舉行祭祖法會,僧眾也要前往祖師塔墓、祖堂祭供歷代祖師大德。有些寺院為方便信眾,還要特設功德堂等,為信眾提供放置祖先牌位的處所,以供超薦。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是華夏民族承傳了數千年的傳統。千百年來,冬至祭祖的民風民俗,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至今仍廣泛流傳。浙江杭州等地民間至今仍盛行冬至掃墓。廣東潮州則作興冬至上墳“掛冬紙”。

  冬至習俗小學作文 篇10

  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清代,有的旗人為了消災祈福。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殺豬祭天。順便祭“祖宗杆子”(系兩、三丈高的旗杆,頂端為葫蘆形,稍下為“刁斗”,鬥下懸旗,代表祖先)。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餘”。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遊的,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一起聚餐、餐飲。燕俗則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無此舉。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溼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