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有關中班安全教案四篇

中班安全教案

有關中班安全教案四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體驗活動的樂趣。

  2、豐富幼兒安全保護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使幼兒懂得危險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二、活動準備: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險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機、插座、電線、風扇、熱水器、小刀等)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活動重點: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瞭解哪些物品容易給人帶來危害,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

  四、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瞭解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2、請幼兒結伴討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險?為什麼?教師指導幼兒結合經驗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

  3、幼兒分組操作活動:從圖片中找出有危險的物品,向本組小朋友介紹自己圖片的內容,並說出如果亂動這些物品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4、請幼兒分組討論:如果發生意外,應採取自救自護的方法,瞭解學習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

  (1)發生火災時迅速撤離現場並大聲呼救,用溼毛巾捂住鼻子,彎腰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2)燙傷時可先用冷水衝一會兒,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請成人幫助去醫院治療。

  (3)誤服藥物及時告訴大人。

  (4)小刀劃破了皮膚,應請成人正確包紮。

  5、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討論:還有哪些地方不安全?我們應該怎樣做等。

  擴充套件閱讀:

  小班安全教案《小心門》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1)遊戲“找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①教師:小朋友,請你找一找我們班級的門在哪裡?

  ②教師:他們都一樣嗎?哪裡不一樣?

  ③教師:想一想,家裡的門是什麼樣子的?和幼兒園裡的門一樣嗎?

  (2)觀看DVD,引導幼兒觀察片中小朋友使用門時的各種行為。

  ①教師:大家要仔細看看片中都出現了什麼樣式的門?

  ②教師:小朋友是怎麼關門的?手放在了哪裡?發生了什麼事?

  ③教師:片中的小男孩在玩什麼?你覺得這樣做對嗎?玩著玩著,小男孩發生了什麼危險?

  (3)交流討論,引發幼兒思考並討論使用門的注意事項。

  ①教師:開關門的時候,手放在門縫處會不會有危險?為什麼?

  ②教師:隨便推拉擺弄門玩對不對?這樣可能會發生什麼危險?

  2.概念學習

  (1)觀看動畫,瞭解使用門時一些安全與不安全的行為。

  教師:使用門時,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行為是不安全的?來看一段動畫吧。

  (2)交流並學習安全使用門的`方法,知道不安全地使用門將會出現嚴重後果。

  ①教師:用力地開關玻璃門,會發生什麼危險?

  ②教師:開門時要注意什麼?

  ③教師:為什麼不能爬到門上或把自己掛在門上玩?(會撞到別人。會摔傷。。。。。。)

  ④教師:大家再想一想,除了這些,使用門的時候還有那些安全要注意?(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說出其他關於門的使用安全,教師可及時提示,如:不在門後玩耍等。)

  3.教師小結。

  4.教師:開關門動作輕,慢推拉靜無聲,不攀爬不掉掛,不在門後玩遊戲。家裡的門有很多不同的式樣,在使用這些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受傷,也不會傷害到別人。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由於年齡小,缺乏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為了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寒假。引導幼兒觀察並體驗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等,幫助幼兒樹立防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為了喚起幼兒的相關經驗,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我決定採用看圖講述的方式,從幼兒的實際生活情境出發,提供多樣化的危險場景畫面,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自主發現路上的危險因素。

  2.討論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3.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和家長平時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路上的安全問題,使幼兒積累相關經驗。

  2.事先與幼兒園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聯絡。

  3.自制圖片。

  活動過程:

  (一)進入情景(出示圖片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兔奶奶怎麼樣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7

  2.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和小兔們很擔心,準備去看望兔奶奶。它們是怎麼去的呢?

  (二)觀察畫面二,交流討論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坐公交車"。

  公交車來了,小兔們是怎樣上車的?有一隻小兔怎麼樣了?它怎麼會跌倒的?

  2.幼兒觀察畫面三。

  這兩隻小兔在幹什麼?要是車子開動了,它們推來推去搶座位會怎麼樣?做得對嗎?

  這隻小兔把手和頭伸到哪裡去了?這麼做有什麼危險?應該怎麼樣?

  3.結合畫面小結。

  (三)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四"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幼兒觀察畫面,教師提問。

  這是什麼地方?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小結:小兔在媽媽的帶領下和交警叔叔的幫助下知道了在路上應該怎麼做,最後它們安全到達了奶奶家。奶奶很高興。

  (四)模仿遊戲:去兔奶奶家現在老師當兔媽媽,你們當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車、走馬路和過十字路口,兔媽媽要看看小兔是怎麼做的。

  幼兒模仿遊戲,教師及時發現問題並結合模擬情景給予指導。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鞭炮的主要外形特徵,知道放鞭炮是中華民族文化風俗。

  2、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鞭炮的圖片。

  2、放鞭炮影片一段

  3、電視機、電腦。

  教師的指導與注意點

  一、認識鞭炮,知道鞭炮的特徵。

  1、出示圖片,提問: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呀?

  你知道什麼時候要放鞭炮嗎?

  2、小結,幫助幼兒瞭解鞭炮的特徵。

  師:鞭炮紅紅的,細細長長串起來的。一般過節或者是有喜事的時候都會放鞭炮。

  3、教師講述鞭炮的故事。

  師:相傳在古代的時候,一些妖怪每逢過年就跑到人們村子裡來幹壞事。後來人們想出了辦法——放鞭炮,鞭炮一想起來噼裡啪啦,把妖怪都嚇走了,他們再也不敢來做壞事了。後來人們就形成了習慣,用鞭炮除惡驅邪,表示慶賀。

  二、瞭解鞭炮爆炸的現象、原因及危險。

  1、鞭炮為什麼會發出聲響?

  2、小結:鞭炮裡面有火藥,火藥遇到明火會爆炸,火星到處四濺,同時發出巨響。

  2、放鞭炮有沒有危險?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3、你們想一想,有什麼辦法又能表示喜慶,又能減少危險和浪費呢?

  三、觀看鞭炮爆炸的錄影,知道放鞭炮時要注意安全。

  1、你會放鞭炮嗎?放鞭炮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2、放鞭炮是要遠離草、點線、人群,小孩子不能放鞭炮,看大人放鞭炮時要離得遠一點。

  3、我們來看看錄影裡的小朋友,他們做的對不對?

  4、他們做的那裡對?哪裡不對?如果這樣做會有什麼危險?

  效果分析

  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鞭炮應該並不陌生,他們可能都參與或者觀察到過放鞭炮的生活情境,對於鞭炮燃放時的巨大的聲響小朋友們也能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今天活動的一開始,當看到鞭炮圖片時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出了我圖片上的鞭炮,對於鞭炮的特徵,也能比較全面的進行描述,興趣都比較高。

  活動中,透過運用圖片和影片的輔助,較好的講解了燃放鞭炮時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地事項,幼兒也能結合圖片進行理解,對於一些燃放煙花不恰當而引起的人身和財產的傷害也有了初步的瞭解同時也明白了小朋友不能獨自放鞭炮的道理。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透過學習乘車小常識,增強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

  2.激發幼兒主動關心別人,願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繪畫和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音樂《叭叭叭、汽車開來了》、A4白紙若干、油畫棒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放音樂帶領幼兒玩開汽車的遊戲,引出主題。

  ——在音樂聲中,幼兒與教師一起開汽車進入課室。

  ——“小朋友,剛剛我們一起開著我們的小汽車來到了我們的課室,那你們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乘坐過公交車?

  ——“公交車是什麼樣子的,和其他車子哪裡不一樣? ——“公交車前排座位是留給誰做的?

  ——“我們在乘車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二、教師出示教學圖片,與幼兒一起討論圖片上的幼兒做得對不對?為什麼?我們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圖1:有個小朋友在公交車上與其他小朋友大聲吵鬧,走來走去的。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麼?他該怎麼做?

  (2).出示圖2:有個小朋友把頭伸到窗外東張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麼?他該怎麼

  做?

  (3).出示圖3:有個小朋友在公交車上吃東西,而且把垃圾亂扔。

  ——教師:這樣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嗎?為什麼?他該怎麼做?

  三、教師小結:

  我們在乘坐公交車時都要做一個注意安全,講文明、講禮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圖中的小朋友那樣不注意乘車安全,不講文明禮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車時,你會怎麼做?請個別小朋友講述正確的乘車方法,然後讓全班小朋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乘車的行為。

  四、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教師鼓勵、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的繪畫,同時細心的添畫細節部分,豐富內容。

  活動延伸:

  1.展示幼兒作品,講述作品內容。

  2.在交通安全模擬城,組織幼兒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擬遊戲。

  活動反思:

  首先,我透過提問,瞭解孩子們平時乘坐公交車的經驗,讓幼兒說說他們在車上看到什麼?都坐過哪路車?公交車是什麼樣子的?車裡的前排座位是留給誰坐的??,鼓勵孩子們能大膽、積極說出自己的經歷和想法。

  在看圖講述的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積極講述圖中所發生的事,並能正確判斷圖中的小朋友的行為對不對,為什麼做得不對,這樣做有哪些危險,從而瞭解正確的乘車規則。

  活動小結時,我請幼兒說說自己乘坐公交車有沒有注意禮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則,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積極回答,有的幼兒還說:“以

  後我要主動為老爺爺、老奶奶、還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讓座。”

  在繪畫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都能將自己的想法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有些幼兒的畫較空洞,沒有畫出具體的內容,還需要更多的啟發、引導。

  透過這次活動,我班幼兒對安全乘車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的交通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