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一次> 第一次上電臺作文

第一次上電臺作文

第一次上電臺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一次上電臺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一次上電臺作文1

  過年前,受寧波電臺的邀請,我參加了小星星樂園的節目,主題是“不一樣的過年經歷”。由於這是個現場直播節目,不能有一點馬虎,所以我準備得很充分,想到時候大顯身手。

  時間像小馬車一樣奔跑著,轉眼就到了現場直播的日子。和我一起參加節目的還有另外兩個小朋友。走進直播室,望著那些專業的裝置,我不禁打了一個寒戰。我戴上耳機,暗暗對發抖的自己說:“放鬆,再放鬆。”

  我們開始討論主題,電臺主持人大臉哥哥問我們:“你們過年的習俗有哪些呀?”我神經緊繃,吐出幾個字:“做黃耐糕。”我心裡想:呵呵,你們寧波人一定不知道我們奉化人做黃耐糕的習俗。果然不出我所料,大臉哥哥和米蘭姐姐一臉疑惑地問:“黃耐糕?你快給我們介紹一下吧!”“黃耐糕的‘耐’字為耐飢餓的意思,這是由糯米和粳米做成的一種糕……”我搖頭晃腦地介紹起來。“哦,這是一種清甜可口的糕點吧?我饞得都口水直流了。”米蘭姐姐說。我鬆了一口氣,原來直播就是這樣輕鬆的對話呀。沒想到接下來主持人繼續問我:“你們奉化還有什麼習俗呀?”我心裡慌了起來,就像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可我事先只准備了一個習俗,這可怎麼辦呀?我急得腳都發抖了。我絞盡腦汁地想,這,不是;那,不是,哎喲!大臉哥哥看我急得臉都紅了,只好打圓場:“其實,過年有好多好吃的,小朋友一定要趁機多吃點!”總算化解了我的尷尬。

  在節目接近尾聲時,我們三個小朋友分別進行了簡短的才藝表演。我用英語朗誦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博得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參加電臺直播節目讓我既緊張又興奮,真是一次不一樣的經歷。

第一次上電臺作文2

  對於每個人來說,第一次的經歷一定是記憶猶新的,比如:第一次成功,第一次流淚,第一次上學……而我所記憶猶新的卻是第一次上電臺播音。

  我從小愛好主持,所以爸爸為我報了小主持人班。因為我對主持的熱愛以及我不懈的努力,商老師推薦我去上每天上午九點播出的`“鈴兒響叮噹”節目。

  主持人夏容姐姐也同意我來做“鈴兒響叮噹”第25期的嘉賓主持人。於是,我把需要背的串詞即朗誦稿背的滾瓜爛熟。

  那天下午3點我就提前到達廣播電臺,我來到了播音間,此時還沒有人,我好奇的擺弄著調節器,又把耳機戴在腦袋上,還拿起話筒不停地“喂,喂。”

  3:30分整,夏容姐姐也到了。她教我使用調節器,並把耳機戴在我頭上,幫我把話筒開啟。我心裡緊張極了,生怕在錄製過程中會出任何錯誤,我拿著話筒的手哆嗦起來,腿也直髮抖, “我會出錯嗎?出錯了怎麼辦?”我不停的自言自語著。我發現我從未如此緊張過。也難怪,“鈴兒響叮噹”擁有那麼多的聽眾,我不緊張才叫奇怪。

  開始了!夏容姐姐說了幾句介紹詞就下去了,下面該我朗誦詩歌了“微笑是一種神奇的……”我很快就把焦慮與不安拋到九霄雲外了。接著,由我向聽眾們介紹本期亮點,然後解說本期嘉賓,向他提問。過程中我的話筒出了一點故障,好在我及時用調節器修好了。很快,節目順利完成了。我終於長呼了一口氣。這就是我第一次當主持人的經歷。

  第一次總是那樣的美好,那樣令人記憶猶新。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

第一次上電臺作文3

  人生中,總會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閱讀,第一次自己上學,第一次參加比賽……每一個第一次,都讓人難以忘懷。

  每當我仰視SBS廣電大樓的時候,總覺得,無論是白天的雄偉壯觀,還是夜晚的五光十色,都令我神往。我們平時聽到的廣播是哪裡錄製呢?那廣播又是怎麼錄的呢?這些好奇都給“SBS”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上週六,我參加了蘇州生活廣播舉辦的“最美童聲”少兒詩歌朗誦大賽,來到了盼望已久的“SBS”,我,要掀開它那神秘的面紗。

  我發現在這裡的每個地方,不管是玻璃門,還是落地窗,都有一種豪華的氣派。但是,現場空氣裡充滿了緊張的氣氛,每個候場的孩子都在緊張地準備著,繪聲繪色地朗誦自己的詩歌。我也不例外,我有時大聲背誦,有時自言自語。

  等了好一會,終於輪到我了。我乘上電梯,來到八樓,一條寬敞的走廊上,掛滿了主持人照片,兩側有好多個錄音室。我走進錄音室,那裡有兩個話筒,一臺用來控制話筒的電腦。“1,2,3,開始!”一邊的主持人發出了指令。我小心地朗誦著,生怕讀錯一個字或失去了感情。朗誦完了之後,主持人老師指導我:“讀得很好!朗誦時聲音和聲調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感情。下次朗誦時可要注意了。”我點點頭,走出錄音室,鬆了口氣。

  “1”是個神奇的數字。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但每件事只有一次,它值得我們珍惜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