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一作文> 有關雙擁的作文範文

雙擁的作文

有關雙擁的作文範文

  導語:人民擁戴人民軍隊,國家才會團結一致,才會繁榮安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初一的,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軍擁民民擁軍】

  自新中國成立前,那抗戰年代,擁軍擁民這雙擁便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根基。

  我從小就受到周圍環境的薰陶。看著年長的表哥參軍,聽著《十里送紅軍》的傳唱,住在有李滿堂書記的“雙擁名鎮”——樟木頭。

  對,我是樟木頭的孩子。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樟木頭人,我深深地受到這片“雙擁土地”的諄諄教誨,所以我知道“軍擁民,民擁軍”的深切道理。

  擁軍是愛國的實際體現。人民擁戴人民軍隊,國家才會團結一致,才會繁榮安定。只有軍隊強大了,才不會有外來侵略,我們才會生活的更加美好,才會享受生活的愜意、而這些就是靠擁護人民的人民軍人。毛主席就是軍人,但是他也為了軍人付出了一個家庭的幸福。他全家上下與軍隊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大兒子毛岸英死在戰場,他的第一位夫人死在了敵人的搶下,這樣的家的付出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軍隊的需要,是為了祖國大家的幸福。

  唇齒相依,唇亡齒寒。古人明白這中相互依靠,互不可缺的關係,那我們呢?我們年輕的新一代更應該牢牢記住,擁軍擁民的傳統,才對得起為了我們默默付出的軍人們,才對得起那些軍人的家屬們,才是“雙擁名鎮”的一個合格居民。

  李滿堂書記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這“雙擁”的口號。一個退伍的老兵,他來到這裡,籌辦了“將軍館”,一次來豐富我們的生活,還經常去看望軍人們的家屬。他用實際行動讓我們感到了軍民的雨水情深。李書記的行為,讓“軍擁民,民擁軍”的這一時代傳統更深刻的在我腦海裡銘記。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我必定會牢牢記住。

  一個兵,來自於老百姓。軍人就是從百姓裡走出來的。因為如此,軍民就是血脈相連的,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緊密團結,讓東方雄雞飛向和諧發展的明天。

  在這觀音山下,在歷代先人的經歷中,在如今現代化“雙擁”裡,我們繼往開來,將一切銘記於心,發自於行動,把“雙擁”傳承下去,讓“雙擁”徹底溶入我們的肌體中去。

  【篇二:唱響雙擁】

  雙擁是“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簡稱,在黨的領導下,鞏固和加強政軍民團結為主旨,組織發動全國軍民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團結奮鬥的一項社會活動。樟木頭鎮委書記、人大主席李滿堂獲得市“擁軍優屬先進個人”,帶領著全鎮幹部群眾開展國防教育工作,建立了全國首個鎮級將軍館和國防教育基地,成立了中國雙擁藝術團,唱響了國防教育文化特色品牌,受到社會各界的稱讚。

  將軍館是樟木頭鎮建設雙擁模範城市的內容之一。樟木頭將軍館是我國首個鎮級將軍館,分為將軍廳和雙擁廳兩個部分,將軍廳主要展示69位曾經在樟木頭駐防過得將軍資料、以及將軍題寫的字畫、贈送的物件等。曾在樟木頭駐守的部隊有3個師、2個旅、3個團、2個獨立營,所以將軍也相當不少,單如此艱辛地尋找將軍路,為的是弘揚將軍文化,為的是搶救歷史資料,為的是把將軍文化、將軍精神向後人傳播。讓後代子孫學習並牢記傳承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更好地投身祖國建設。樟木頭鎮鎮委書記、人大主席李滿堂提出,藉助將軍館,將樟木頭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尚武文化培育基地,進一步弘揚雙擁文化。

  樟木頭鎮還成立了還籌建了“中國雙擁藝術團”,表演的節目涵蓋古典、民族和流行等多種元素,有歌舞、小品、武術、時裝秀等,成員是來自全市各鎮街的軍屬,“中國雙擁藝術團”儀改革創新的創作和雅俗共賞的節目,唱響東莞“雙擁”。

  中國近代史的開篇是從虎門開始,鴉片戰爭讓中國人民深刻感受到軍人的重要與艱難,感受到擁軍工作的必要性。在戰爭年代擁軍是義不容辭的,但是和平年代同樣需要擁軍。樟木頭鎮人民與部隊淵源深遠,在整個東莞市,雙擁工作突出,是擁軍的典範城市。支援了樟木頭駐赤山某部隊的建設,同時還支援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駐沙角某部隊的建設。擁軍工作必須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只有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擁軍氛圍,才能做好擁軍工作,才能為國防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李滿堂書記認為:“在沒有戰爭的時候,擁軍工作損失只是一部分的經濟,但一旦發生了戰爭,缺乏雙擁工作支援的`部隊,損失的可能就是一個民族。”他號召廣大群眾參加“雙擁”工作。

  雙擁工作在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均發揮了重大作用。望樟木頭雙擁工作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體現軍民魚水情。

  【篇三:雙擁作文】

  雙擁是是軍擁民,民擁軍呢?還是民擁軍,軍擁民?本是個不是問題的問題,但真要探究,卻無從入手。就像雞蛋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只有不了了之。但雙擁卻從未停下。

  2006年2月,樟木頭鹿窩山突發山火,駐地75234部隊調動車輛15臺,官兵300多人趕赴現場撲滅山火,挽回經濟損失100多萬元,被當地群眾稱為“人民保護神”。

  我不知道這段文字在別人眼裡是怎樣的,我只知這段文字是這樣一段影……

  一隊登山者,浩浩蕩蕩向鹿窩山進發。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路上有言有笑,呼吸著新鮮空氣,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連肺部似乎也笑了!

  一位年邁的老人,停坐在樹下休息,自然去掏出一包煙,點上,瞬間噴出一團團白霧,像千年瘴氣一樣圍繞其旁。當這霧漸漸散去,老人隨手將炎帝扔在一旁,菸蒂就像被遺棄的嬰兒。

  當有人前去,菸蒂的哭聲的愈來愈傷心,哭訴著自己的遭遇,漸漸地草木聽到了它的哭訴,心中生出一團火,到處噴訴,一傳十,十傳百,平常最冷靜的樹也不服了,一場批判的火在大規模擴散,他們在譴責那位老人,於是整個森林社會被驚動了。樹木花草都憤怒了!鳥兒紛紛通緝著,動物們在尋找,發了瘋似的,四處亂衝。把罪名戴在所有人類身上。

  有眼尖的人們立馬找消防隊,火災太大,駐地75324部隊聞訊而來,立即調動車輛15輛,300多人趕赴火場。因火勢太大,他們的滅火工具很快用完,就用樹枝,衣服!濃煙滾滾,淚就順勢流淌下來滅火!

  終於森林的怒火慢慢平復下來,人們歡呼,吶喊,軍民擁抱在一起!

  就像我們樟木頭鎮書記說的:“一個具有光榮傳統部門需要黨和人民長期呵護,即使處於現在的和平年代,思想上也要時刻注視雙擁工作。在沒有戰爭的年代,損失也許只是一部分經濟,但一旦發生戰爭,缺乏雙擁支援的部隊,損失的可能是一個民族。”

  民企這些知道道理,慰問駐地部隊,其樂融融。

  書記考慮到樟木頭有3個建制駐防部隊,5個部隊,相繼走出69位將軍。與自己多年前的誓言,於是他建立將軍館。

  其實,雙擁孰前孰後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開始重視雙擁,民擁軍,軍擁民,軍本出於民,但更勝於民。我們會成為雙擁的一分子,社會和諧,國家富強,就看我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