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書相伴的日子初三作文
常常會回想起從前那些熱愛看書的青春歲月,會常常跑到書店看看有什麼新書的時光。這些與書相伴的日子,過得充實、快樂、無怨無悔。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了與書相伴的日子初三,歡迎閱讀!
與書相伴的日子初三作文1:
陽光,總在一點點地流逝。在我生命裡已過去的四千多個日子裡,總有書籍與我為伴。
小時候,大概從我兩、三歲起,我父母就為我開始訂閱畫報了。幼時的翻閱著畫報,欣賞著那上面精美的圖案,聽父母講述上面的故事,整日樂此不疲。我想,我與書的緣分便是那時結下的吧!
稍大些,我開始獨自翻閱童話書籍,暢遊於安徒生的童話世界: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窮困而死感到憂傷;為大灰狼得到應有的懲罰而歡呼雀躍;為白雪公主被迫害感到憤怒;又為醜小鴨最終涅槃為天鵝而感到欣慰……在童話的世界裡,有快樂,有喜悅,也有悲傷,有難過。這些童話故事,童話人物伴隨著我度過了金色的童年。
再大些,我開始看四大名著,看《魯兵孫漂流記》,《海底兩萬裡》等等。開始與賈寶玉一起,縱觀世態炎涼;與唐僧、孫悟空一起面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與宋江、李逵一起,敢於向腐朽的朝廷挑戰;與劉備、孫權一起胸懷大志,逐鹿中原;與魯濱遜一起,體驗獨立生活的艱辛……他們教會了我很多,培養了我的性格,陶冶了我的情操。讓我明白,走向成功沒有捷徑,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堅持,是努力,更為我的寫作能力打下了基礎。
現在,我更喜歡閱讀一些富有哲理的作品,如餘秋雨的遊記《千年一嘆》,講訴了他遊歷歐洲及中東地區各國時的所見所聞及感想,字裡行間真情流露,寫出了對國家興衰的讚歎,惋惜,種種複雜情緒,給人以深思和啟發。或者捧起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閱讀保爾的故事時感受著他那堅韌與無私的奉獻精神,頑強不屈的品質,堅持不懈的毅力——,這些一代又一代有為青年走向成功的原動力。從中獲得啟示,珍惜時間,珍愛生命,與困難鬥爭到底……現在,書是我的良師,書是我的益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一點也不錯,書使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書,是文字的承載體,更是人類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與書相伴,便是與祖先積澱的智慧相伴;與書為友,便是與前人文化的碩果為友。一個不讀書的人,必定難有大成;一個不讀書的國家,必定貧苦不堪;一個不讀書的民族,必定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書是人生的良師益友,是人生的指明燈,是人生的擺渡船,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我願終身與書為伴,讓將來的日子能浸淫在陣陣書香之中,過著與書相伴的日子,盡己所能,走向成功!
與書相伴的日子初三作文2:
閱讀是石,敲出星星之火;閱讀是火,點燃熄滅的燈;閱讀是燈,照亮前行的路;閱讀是路,引你走向光明。——題記
閱覽室是書的歸宿,而書是我心靈的歸宿。所以,每當我心靈空虛時,就會在閱覽室的圖書中盡情遨遊。
獨坐一隅,品一杯香茗,感受“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淡淡憂傷,感受他對夢想的渴望與追求,但又卻可望而不可即。朦朧中的女郎,就象徵著作者所追求的夢想,但是卻又像夢一般的'似真非真。雨巷是他追求夢想的道路,是那麼幽長深遠而又幽暗。聯絡到我們自己,目標是很明確的,但是我們卻少了追求夢想的那份熱情,那份渴望。戴望舒知道他的夢想是很難實現的,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心頭就算有淡淡的憂傷,也絕不會出現絕望。他激勵著我,向自己的夢想奔去。
看著閱覽室窗外岩石下的小草,我想到了夏洛蒂·勃朗特。她出生在英國的一個窮牧師家中,家庭十分貧困。她喜歡寫作,希望能借此改變家庭狀況。但是,事情並非想象之中那麼順暢,他所寫的詩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她失望了,但她繼續不斷地尋找出路。就算整片森林沒有一條可以走的路,她也要憑著自己的執著踩出一條道來。終於,她開始寫小說,並且以她的處女作《簡愛》著名。在簡愛的歷程中,我看到了主人公與作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在艱苦的環境下磨練出一顆執著,不服輸的心。這同樣在影響著我,告訴我,不要輕言說放棄。
在冬日的暖陽下,我不僅感受到了太陽的溫暖,冰心的詩也同樣給我傳遞著溫暖。在母親的懷抱中,感受人間的真情;在童年的幻想中,我感受到孩子那天真,善良的童心;在大自然的關懷下,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母愛,童真,自然,是冰心詩集的三大主題,詩句短小而情真。她的詩,在我的心中遺留下的只有愛。詩中的精美語句體現的真實情感陶冶著我的情操。在受傷的時候撫平傷口,在失望的時候給予信心,在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冰心奶奶的詩就像媽媽一樣呵護著我。
不知不覺,閱覽室成為我的第二個家,因為給了我太多的幫助。閱覽室之精華,願君多來採擷。
與書相伴的日子初三作文3:
在一個金色的下午,拿一本書,攤在腿上,安靜的享受著這午後的浪漫時光……讀書讀書,讀的不僅是書,還有人生。與書相伴,豐富了我羞澀的青春。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李苦禪說:“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一個人的教養文化,甚至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都與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在我八歲那年,我的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書——《伊索寓言》。從此以後,只要我有時間,我就把它拿出來用心地讀。《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雖篇幅短小,但每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一個發人深省的道理。大多數以動物為主角,用動物的行動折射出生活的本質。在《伊索寓言》中,我收穫了許多知識財富,也因這本書,我深深的愛上了讀書,與書結緣。 以後的日子裡,我有了好多書,我每天都貪婪地閱讀著,卻也只是囫圇吞棗,書中的意義,我全然無知。讀了一遍,很快書中的內容,就盡失腦後。之後,我的每本書都讀了不下三遍,我真正的懂得了書中的意義。我掌握了讀書的方法,讀懂了每本書,與書成友。 在《醜小鴨》中,我見證了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精彩蛻變;在《水滸傳》中,我見證了梁山一百單八將起義的興與衰;在《三國演義》中,我見證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誼;在《格列夫遊記》中,我見證了格列夫的奇異之旅;在《童年》中,我見證了阿廖沙的悲慘生活……
讀書,使我擁有了心靈的寧靜;讀書,使我避開了塵世的繁華;讀書,使我得到了靈魂的昇華。讀書時,我會隨著主人公的悲傷而悲傷,隨著他的喜悅而喜悅,忘掉了自己的憂傷。
書,陪伴著我們的人生,是我們最可靠的伴侶。它會在無聲中教會我們許多,比如:堅毅,機智,勇敢,善良……讀書或許改變不了你的容貌,但它可以改變你的氣質;讀書或許改變不了你的貧窮,但它可以改變你的命運;讀書或許不能讓你的人生變的精彩,但它可以讓你的人生變的充實。
讓我們一起用心去閱讀,去感受智慧的生活!
與書相伴的日子初三作文4:
書籍是我最好的陪伴。它教會我很多,也帶給我很多。我所有的思想都源自於書籍。
有人說,愛讀書的人是孤獨的。確實,孤獨是因為缺少陪伴。但讀書的過程中卻並不孤獨,因為有書相伴何來孤獨?
我讀書可謂是如痴如醉,及其投入。也曾經很多次在課堂上看書、在班主任訓話時看書等。如此不分場合的看書,也被老師批評、警告過很多次,也沒收過我的書。卻也沒能阻止我對書籍的迷戀,書籍對我有總不能言表的吸引力,讓我為它沉醉著迷,牽腸掛肚的。它就是我的情人一般。
在那些無所事事、平淡無奇的日子裡。我便讀書,各種型別的書。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看保爾柯察金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黨員;品《紅樓夢》感嘆人世的人情世故;賞唐詩宋詞,“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比起讀小說,我更喜歡讀詩詞。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不盡天涯路。”十幾個字,千百人讀卻有千百種滋味。詩詞最動人之處,不僅僅在它有情有理,更有畫有趣。從哪短短几行中品出人生的千滋百味。
讀故事時,那其中跌宕起伏的情節,色彩鮮明地人物。就映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尤其是你放下書本時,卻仍不捨其中情節。仍是牽腸掛肚,萬分不捨。若讀到一本好書,則更是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讀完它,但讀完後,卻還是念念不忘。有時一本好書要讀上好幾遍,才肯放手。
讀完一本書,隔段時間在讀又會有新的體會。對它有新的認識。所以人說開卷有益,確實如此,常翻書,就常有新的理解體會。書中藏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然而書中有的不僅僅只是這些。裡面有的是一個世人所盼的桃花源。
人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有時會被外界因素所束縛而不能選擇旅行,那麼讀書 便是最好的選擇。閒暇時,獨坐一方,捧一本書,享受一段閒情逸致。
與書為伴其樂無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