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道德> 【熱門】道德作文錦集六篇

道德作文

【熱門】道德作文錦集六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作文 篇1

  書本的閱讀中,交流的過程中,媒體的宣傳中,一遍又一遍的提到同一個詞——道德。

  於是,自小便知道,應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但是,這道德卻又不像什麼公式與定義之流存在於印象中,這是一種抽象的,理念上的意義。所以,我不得不問,什麼才算是道德呢?

  “加油,還有最後一圈。”老師的話隨風灌入耳中,早已松下的一口氣再度提了上來,腳步遲緩了一下,茫然地看著不斷奔跑的同學。原本以為目的地已經到達,卻不想還有一圈之遙。腦中如炸開了花般混混沌沌不知所措,閉上眼,拳一緊,調整呼吸,加快腳步。

  逆風奔跑,喉間早已乾澀難嚥,腿早已不受控制地軟了下來。紅色的塑膠跑道在奔跑中不斷掠過。300米的長度竟是那麼地那麼地遙遠,令人望而卻步。

  沒有支援,沒有退路,一個人的戰鬥。手掌鬆開了又緊握,不斷的交替間只聽見粗粗的喘息聲。繼續,加油,不能倒下……

  無意識的奔跑一段路,始終不願妥協,不能停,不能走,我一直在前進……

  倒在塑膠跑道上,大口大口地呼吸,睜開眼,是刺目的陽光——與不再浮動的雲彩。

  此刻,沒有風,只有道德在鼓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勞累一天的父親回到家,送上椅背溫熱的茶水,簡短而真切的問候一句。適時幫助捶背按摩,溫情在此刻蔓延。百善孝為先。

  隨手撿起草坪上的紙屑,輕輕地投入不遠處的垃圾箱中,時刻以社會公德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道德便在你我間傳遞。

  沒有人能說出繪出道德的模樣,卻總有人能體現道德的精神。道德如水,潺潺流淌於細枝末節,緩緩流入我們的心間。道德不過是抽象的一個外表罷了,我們所要做的,是用行動支撐起這個外表,為他描骨添架。那時的道德才可稱之為“道德”。

道德作文 篇2

  人生會永恆?人生又是因何而永恆?

  是金錢?名利?成就?還是……

  不同價值觀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而我也一直在追尋著我的選擇,遙望著朦朧中的彼岸。

  經歷篇

  一次,我揹著書包,走在放學的路上,邊走邊哼著歌,猶如翩飛的蝴蝶。突然,一陣脆亮的吆喝聲從前邊傳來,原來,不遠處有個人在煎油餅,連帶叫賣著,我經不住那誘人的香味,顧不得學校的規定,跑到攤上,買了個大餅吃。不想當天夜裡,就發起了高燒,上吐下瀉,爸媽急忙送我到醫院,醫生只一檢查、稍一詢問,便知道問題是出在餅上了,又掛點滴又吃藥,一番折騰後,燒才漸退,肚子也漸漸消停了。第二天,當我們一家人找到那個小販時,他卻全不認賬。我直急得哭,爸媽也與他爭執起來。這時,我看到他的臉,瞪大眼睛,多有理似的,張合的嘴巴,毫不因狡辯而結舌,一副多麼令人厭惡的嘴臉,一副多麼無恥的腔調。最終,苦於證據不全,我們只好息事寧人。

  事後,再想起,發現自己對那小販竟毫無恨意了,相反更覺得他可憐,成天攤個油餅也不過為了混口飯吃,我甚至暗暗慶幸我們當初敗下陣來。

  頓悟篇

  有德之人必將名垂千史,流芳萬古。像居里夫人,不只因為她在科研上的巨大成就,更多的是因為她在研究過程中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成功後的謙虛態度。

  華夏子孫亦是好樣的,揹著病母上學的大學生,捨己救人的軍人,這樣的事蹟令人動容,他們的特殊經歷中蘊含著濃濃的孝心、愛心和善心。

  你可曾留意?我們的身邊有著那麼多的人值得感謝:是父母,用愛心、耐心,將我們哺育,讓我們健康成長;是老師,用粉筆,用一腔熱血,書寫著“百年樹人”,教我們如何做人;是環衛工人,用掃把,用滿頭大汗,創造潔淨道路,讓我們走得舒心……

  銘記、稱頌、感謝所有不同國度,不同職業,但同樣有著一顆道德之心的人們。

  呼籲篇

  此刻的我,已不再尋覓,已不再遙望,因為我的選擇已堅定不移,我的彼岸已清晰明瞭——做一個有德之人,讓自己的人生永恆。

  當然,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認清道德,不要因金錢名利而遺忘它,拋棄它。失去道德,一切的功名財富都是虛浮,終究會像曇花一現、流星一閃般消逝無跡。

  其實,永恆才最美,道德為最重。人生永恆,道德永存。

道德作文 篇3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後,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恰當。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

  道德以善惡為標準,並且總是抑惡揚善的,因此,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義大利兒科專家彼路易·切奇博士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作為醫生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職業道德,如果你診斷的這個患者的病確實治不好了,就要告訴他的家人不必花錢再治了,假如你明明知道如此卻一直對其進行治療,讓人家花很多的錢,這便是非常不道德的。由此可見,無論你身處哪一種職位,都必然要受到職業道德的規範。但道德畢竟不是法律,它只是一種良心上的約束,是否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全在於其內心對道德的權衡。

  一個家財萬貫的人不一定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相反,一個一貧如洗的人卻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如同莎士比亞所說,道德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它可以使一個平凡的人成為不朽的神明。往往名垂千古的人不是因為他有多少多少財產,而是他具備多麼多麼高尚的德行。

  德莫克利特曾經說過,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在現今社會我們看到的所謂“道德人群”中,大多數人都只會空談道德,當真正面臨道德問題時,他們往往作出有悖於道德的事情。

  道德需要踐行。而人人踐行就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想要建設起一個在道德星空下的和諧社會,就必須人人行動,舍小我為大我,正如李白詩云“士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一個人是否具備較高的道德水準,不僅體現在各種大事上,更體現在各類小事上,見微知著,由滴水觀滄海,小事往往體現大德。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面對道德,我們應當該為必為之,不該為切勿為之。

  元代大學者許衡一日外出,天氣燥熱,口渴難耐。路邊正好有一棵梨樹,行人紛紛去摘梨,唯獨許衡不為所動。有人便問:“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這樣亂,管它是誰的梨。”許衡正色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我心有主”,這就是道德的體現。只要是涉及道德建設的事,哪怕再小,也必重視。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需要做一些大事,應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家裡,為父母分擔一些憂勞;在學校,認真學習,精益求精;在馬路上,遵循規章,幫助他人;在生活上,勤儉節約,杜絕攀比;在思想上,追求上進,明辨是非……

  世界並不會自己變得美好。其實,在惰性的可能中,沒有人類主觀的善良,這世界只會變得更差。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更應該去避免道德的淪喪;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建設道德之善!

道德作文 篇4

  在生活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有著道德的約束。媽媽從小就要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但我並不知道道德指的是什麼,所以我一直認為要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非常難。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豐富,我漸漸明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

  在姥爺家的院牆上掛著一個廢舊電池回收箱,我常常看到有人把一些舊電池投進回收箱裡。我非常奇怪:廢舊電池為什麼不直接扔到垃圾箱裡面,這樣多方便呀,即節省時間,又不費力。我疑惑不解的跑去問媽媽,媽媽微笑著對我說:“如果把電池直接扔到垃圾桶裡,這樣雖然是省事,但是有很多電池會被遺漏在垃圾堆裡,這樣會汙染環境。”媽媽還告訴我:“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裡,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永遠長不出糧食;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汙染,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地球是需要我們大家來保護的。”我聽了點點頭,心裡想:電池的危害真大呀,如果每個人都把電池亂扔,那沒有多長時間我們的家園就沒有地方可以種植糧食了。我大聲地對媽媽說:“那以後我也把廢舊電池蒐集起來,一起投到電池回收箱裡。”從此以後,奶奶家的和我家的廢舊電池都被我搜集起來投到姥爺家院子裡的.電池回收箱裡。因為奶奶和我家的院子裡都沒有這樣的電池回收箱。

  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往地上亂扔紙、一次性飯盒、塑膠袋等各種垃圾來汙染環境。而那些不辭辛苦的清潔工們,不管是烈日炎炎的酷夏,還是寒風凜凜的寒冬,他們總是把馬路打掃的乾乾淨淨。但還是有不少人往地上扔垃圾,汙染環境。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回家,因為天黑,我又蹦蹦跳跳的走路,突然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差點跌到。低頭一看是一個塑膠瓶,我非常生氣,表情也變得非常憤怒,抬起一腳就把塑膠瓶踢得很遠,還高聲地對媽媽說:“是誰這麼不講道德,亂扔垃圾,沒有修養。”媽媽看了看我,很生氣地對我說:“你呢?你剛才這樣做對嗎?和亂扔垃圾的人有什麼不一樣嗎?”我聽了媽媽的話還想狡辯兩句,看到媽媽的表情,我就慌慌忙忙把踢到遠處的塑膠瓶撿了起來,仍到了垃圾桶裡。媽媽這才微笑著對我說:“這樣做就對了,不要總是要求別人,要從自身做起。”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弟子規》講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就是教導我們做學問前要先學會做人,要做一個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人。有個詩人也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座,見到紙屑彎腰撿起,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過馬路時在紅燈前耐心等候……這些都是我們身邊完全可以做到的小事。只要留心觀察生活,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成為一位有道德的好少年。

道德作文 篇5

  眾目睽睽下男子竟因自己吐痰行為被指責而謾罵不休,無視老人和小孩,道德所在?

  所謂道德,道德就是社會群體在追求共同利益時共同定下的準則,就像無形的契約,人人都必須服從。男子的行為正損害了這份契約,肯定會有人站出來公道,那麼他自身構成的行為就遭到大家的反感。

  正如材料中的吐痰男子所表現的言行舉止都更加肯定了他的沒素質,沒修養,正如他西裝革履下醜陋的靈魂。記得,曾經幾名中國留學生到加拿大體驗生活,當他們與加拿大學生一起擠著長長的隊伍打飯時,教師視窗卻寥寥幾人,沒有學生混進去打飯走捷徑,有人就問他們為什麼不去走捷徑,他們說是學校規定,破壞這種規則就是不道德。

  看似簡單的對話,卻真正體驗到他們的規則意識和自身修養,怎樣做一個道德的人,如果一個沒有道德的社會,人與人就缺乏了最起碼的信任,只有依靠道德的社會才會有崇高的道德修養,才能使社會進步。

  一個有道德的人肯定是一個好人,一個心中充滿愛的人,而不是汙言穢語,只想到自己的人。所以道外左,德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播種,讓道德隨時開花,這一路必將一路飄香。

道德作文 篇6

  在我的成長途程中,有許多令我深受啟發的故事,但我深深不能忘記的還是那次道德抉擇。

  在六年級時,我很喜歡抓蝌蚪,想知道蝌蚪是怎麼變成一隻大青蛙的,所以我想親自體驗。

  我來到公園,見成群的蝌蚪游來游去,像一條小魚,像一朵荷葉,像一個花苞……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想看蝌蚪變青蛙的一剎那,可是看了許久,蝌蚪還是蝌蚪,我想拿回家去好好研究。

  我馬上拿出一個大盆子,正要抓時,一隻大手把我的盆子拿走了,轉身一看,正是爸爸,爸爸說:“你沒看見那塊告示牌上的字了嗎?”我抬頭一看,只見告示牌上寫著:不準抓蝌蚪!我嚇壞了,急忙跳上岸來,隨手卻忘了拿盆子,可盆子好像長了腳似的,“咕咚”一聲掉到水裡去了,當我下去拿上來時,我驚喜地發現盆子裡已經有了十多隻蝌蚪了,一團黑黑的,亮亮的,我正高興時,爸爸發話了:“把蝌蚪放回湖裡。”我一聽,先是一愣,心想:怎麼?要把蝌蚪放回去,為什麼?想著又看了看四周,四周靜悄悄地,沒人。

  我再次把目光投向父親,我注視著父親,從父親的目光中可以看出父親已經下定決心,不抓這蝌蚪了。我只好無奈地把蝌蚪放回湖裡。

  這次道德實踐給了我極大的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把抓到的蝌蚪放回湖中,那需要多大的勇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