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學習英語> 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炎炎夏日,萬物茂盛的季節,我們再次迎來了小學英語教師暑期學習培訓這項盛大的活動。今年的學習內容與往年略顯不同,內容板塊豐富,形式多種多樣,盡顯各人風彩。而我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有幸聆聽了各位名師的精彩演講,受益匪淺,感受頗深。他們精湛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無一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學習收穫多多——值得。

  首先,縣教研室李老師就“全縣網路大集體備課”為我們做了專題報告,她主要從網路大集體備課的含義、與以往集備的聯絡與區別、大集備的意義、內容與範圍、形式與要求、基本程式、樹立的三種意識、幾種誤區等八個方面,對全縣網路大集體備課作了生動而具體的闡述。今年暑期培訓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全面落實大集體備課,而李老師的精彩演講使我懂得了網路大集體備課的真正含義,是集體備課和個性備課結合於一體的一種備課形式,使我擺脫了孤軍奮戰的盲目,有利於達到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其次,我縣教學骨幹朱祥慧老師就如何《抓好集備務實教研,立足實際養好習慣》做了經驗之談。他主要從先前集體備課的狀況及弊端,我縣大集體備課的作用,如何開展網路大集體備課以及網路大集體備課備什麼等方面做了周詳的介紹,使我懂得了要想備好大集體備課應著重備學情分析、備“三維目標”、備“重點、難點”、備“課前準備”、備“教學過程”。聽了他的經驗之談,我不再對大集體備課感到陌生。相反,為我更好的吃透教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提供了廣闊而實用的空間。

  再次,來自沂南三小的龍寶乾老師對《ppT的使用和製作》進行了精彩的演示。龍老師就ppT製作的方法、步驟、注意事項等所作的講解,實用性很強。當今社會,隨著資訊時代的進一步深入和科技教學設施的完備,多媒體課件越來越成為今後上課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在龍老師的精彩講述中,由開始的幾張簡單幻燈片,到後來的幾段影片、音樂檔案到現在的種類繁多的多媒體各式課件的展示。從插圖的選擇到聲音的設定、顏色的搭配等,處處都與所講授內容密切相關。除此之外,他還對其進行了具體演示,贏得了在座教師的陣陣掌聲。龍老師對課件製作的講解讓我對如何製作課件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有助於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後,李老師就“圖片的剪下、錄音軟體的安裝及使用”作了進一步的演示和說明,使我對課件製作有了進一步的學習,豐富了知識,開拓了視野。

  總之,本次學習對我來說的確是受益匪淺,從中我不但開闊了知識視野,同時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學方法和理論,更主要的是明確瞭如何開展大集體備課,為提高我的課堂教學效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欣賞完這些精彩的報告,我會帶著收穫上路,走向美好的明天;帶著問題探索,奔向美好的未來!

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暑期學習,看了幾位優秀教師的觀摩課,收穫頗豐。什麼課才是真正的好課?我做了幾點思考。如何讓英語課堂達到優質高效,讓英語課堂煥發出活力、動力和魅力。

  一、自主合作,讓每一名學生學有所得

  傳統教學中“滿堂灌”的現象,造成課堂教學的低效。學生聽講多,說寫少;知識單向傳輸多,學生互動合作少。因此,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體現,這就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建立自主合作、高效優質的課堂,就要讓每一名學生“動”起來,讓每一名學生高效學習。

  1.讓學生“動”起來。要讓課堂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要有學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學習,透過自主探究總結知識規律,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達到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目的。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動”起來,就要營造寬鬆、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

  2.讓學生“動”有所得。在課堂上,教師所面對的是全體同學,要面面俱到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高效優質課堂就必須解決自主與合作,即個人與小組的關係。學生要真正“動”起來、“活”起來,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加入到小組活動中去;要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主動深入的思考、積極投入的討論、爭先恐後的發言、緊張激烈的辯論,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煥發激情和活力。

  二、優質高效,教師責任重大

  優質高效課堂講求的效應是:第一,每一名學生的高效。即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透過課堂教學積累知識、破難解疑、最佳化學法、提升能力,在快樂中學習、成長。第二,每一分鐘的高效。摒棄無效教學假問題、假活躍充斥課堂的現象,精講精練,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

  1.讓學生會學。

  “活”起來的學生從“要學”走到“會學”這一步,離不開老師的指導、自主學習的指導、合作探究的指導。

  2.教師會教。

  第一,教師要改變觀念,敢於改革、創新,除傳授知識外,更多關注學生的個性需求、個性特色,依據學生的能力需求設計教學,從而促成主動、開放、有效的教學。

  第二,要備好每一節課。高效、優質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勤投入的付出,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

  第三,把握教學評價機制,緊跟素質教育這根“指揮棒”。課堂評價更加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加註重“教”與“學”的結合,注重過程,注重挖掘學生的智力潛能,並積極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第四,最佳化教學反思,提升教學水平。

  第五,精研幾種課型,探索高效課堂模式。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脫離了任何一方都不會形成優質、高效的課堂。只有在課堂上燃燒師生雙邊的激情和智慧,師生才能共同感受快樂、體驗成功,讓課堂成為生動活潑、極富價值的生命活動。才是真正的優質高效課堂。

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我很榮幸地參加了由縣教研室組織的小學英語骨幹教師的培訓。透過三天的學習,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學習內容如下:

  首先,教研員李莉老師做了《如何搞好網路大集體備課》的發言,強調了八個問題,不僅為常識大集體備課指明瞭方向,而且激發了與會老師們參加集體備課的高度熱情。這八個問題是:一、網路大集體備課的含義;二、與以往集體備課的聯絡與區別;三、網路大集體備課的意義及優點;四、集體備課的內容與範圍;五、大集體備課的形式與要求;六、大集體備課基本程式;七、搞好大集體備課要應該樹立的三種意識;八、集體備課的幾種誤區。

  然後,教研員李莉老師結合所製作的課件,向大家介紹了以下內容:一、如何建立並加入協作組;二、如何把集體備課的成果上傳到網路教研平臺;三、如何修改共案形成個案;四、如何在共案中釋出資源並發表評論。圖文並茂的講解方式,使老師們直觀形象地掌握了大集體備課的網路操作步驟,為今後大集體備課的實際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再次,就在日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驚醒了集體討論,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第三,一小的朱祥慧老師向大家做了《抓好集備務實教研立足實際養好習慣》的集體備課經驗介紹,進行經驗推廣。

  第四,龍寶乾老師教我們如何製作PPT及圖片的剪下及使用。

  透過三天的學習使我學到了當前先進的教育教學初中化學資源網理論,為以後的工作積蓄了力量、理清了思路,更加明確了目標。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那就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我認為集體備課正是為大家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平臺,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它可以發揮集體的智慧,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使教師們達成教學的共識,有了教學的共同目標。網路教研是一種以網路為手段開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網路能給予我們無窮的資訊和資源,網路能使我們的教育資源得到共享。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保障是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備課是否充分,是否有效。網路大集體備課是把備課的方式由機械重複備課向積累最佳化式備課轉變,個人封閉式備課向合作開放式備課轉變,文字式向電子式備課轉變,為教師減負增效。

  教學過程中要堅持與日俱進,弘揚創新精神。這幾年,教育理論層出不窮,教育資訊日新月異,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改水平,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透過學習,給自己也補充了新鮮的血液,我一定要把這些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實施貫徹好,為國家培養好適應社會發展的好人才,才能與日俱進,不斷創新。

  相信透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在教育事業中做出成績。

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4

  暑假我們英語老師參加了為期兩週的外教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教學技能及閱讀教學指導;課堂教學三實效研究與實施。我們聽了外教的一些講解,還進行評析與互動研討。特別互動這一環節,老師們踴躍發言,共同分析和探討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透過這次的培訓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使我對閱讀課這種課型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

  閱讀課教學老師應注意的幾點:

  1、如何讓學生有讀的動機?如何讓想讀、愛讀,這是閱讀課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選擇內容有趣、難度適中、適合學生口味的閱讀材料,讀前恰當設計幾個小問題,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進行簡單的背景介紹等都可能有幫助。

  2、明確閱讀課的目的。獲取資訊、學習和應用所學語言知識、透過讀來訓練讀的技能是幾個主要方面都要落實到具體教學環節過程中去。

  3、交給學生讀的方法。把常用的閱讀策略有計劃有步驟地交給學生,比如瀏覽,掃描,題目,主題句,抓大意、找細節、判斷態度等。各種技巧的安排要循序漸進,結合不同的閱讀內容在閱讀中滲透。而且多數技巧都需要教師不斷提醒,不斷示範引導才會逐漸被學生掌握。

  4、不同學生要有不同要求。

  讓他們各有收穫。基礎好的,要求速度和深度,基礎不那麼好的可以慢點,問題要簡單點兒,只要能讀懂一點,就是收穫,應該收到肯定鼓勵。有必要時,可以把用不同難度的材料來訓練不同的學生。這樣他們才不會過早放棄。也要積極想辦法幫他們把基礎補一補,幫他們及早趕上來。

  5、循序漸進,莫要急躁。

  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綜合過程,需要時間和積累,一般不會短期明顯見效。對於閱讀教學,教師最容易犯出現的問題就是求成心過於急切。這種急切的情緒會不自覺地帶到課堂上,透過教師的言行舉動神態傳遞無意中傳遞給學生,使得很多學生產生“閱讀難”的印象,繼而產生畏懼心理。特別是哪些基礎不難麼好的孩子。所以,閱讀教學,教師首先要沉住氣,不要急。眼睛要頂著學生的進步,心理存著學生的困難和問題,時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有計劃的逐步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6、詞彙和句子的積累是閱讀順利進行的基礎。沒有語言素材的基礎,閱讀能力的訓練提高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可能走遠。所以,一方面閱讀能力只能透過實際的讀來訓練,另一反面,閱讀能力的提高有離不開語言知識的積累和豐富。閱讀課也並不是只講閱讀技巧,只講獲取資訊。重要的詞語、句式、慣用法等也是閱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應該被排除到閱讀教學課堂之外。

  7、精心設計問題。閱讀後的問題和活動設計最需要動腦筋。閱讀課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環節。首先,問題要有層次,有非常簡單的表層問題,在文章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答案。讓學生體驗到閱讀地成就感。也有稍微隱蔽一點地問題,需要學生對閱讀文字表面意思之後的實際意思的理解。更復雜的問題可能涉及到文章主旨,作者態度等,需要學生綜合全文來考慮,要求自然就高些。不同的問題,可以給不同的學生回答。其次,有難度的問題,教師應該耐心示範如何透過文中的點滴資訊進行推理提煉的過程,不經教師明確示範就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究,有時候太費時間而效果也不見得好。最後,閱讀一般不會是一次就完成的。通常情況下,師生共同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回到閱讀文字中去,這個過程就是學生的學習發生的過程,也是師生真正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敏感地捕捉到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困難,並及時提供應對措施。

  每次閱讀課之後,教師需要總結反思。材料是否合適?時間控制是否得當?學生的困難在哪?進步在哪?哪些學生有困難,哪些困難是普遍的?教師設計的那些方法效果好?以後如何改進?這樣不斷根據上課學生情況反饋進行反思,日積月累,不斷總結,把好的方法技巧記錄下來,時間長了就是自己的教學路子。慢慢就會成為閱讀教學的專家了。

暑期英語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

  今年7月13日-8月1日,我有幸參加了愛德基金會暑期英語教師培訓班的學習。在20天的時間裡,我認識了很多不同地區的老師,也學到了很多由外教帶來的新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培訓伊始,與培訓班中其他成員一接觸,發現班中個個是一絲不苟,精力充沛,富有朝氣,充滿激情與活力。雖然大家性格各異,教學風格不同,但我們都是懷著夢想而來,希望透過20天的努力,能夠有所收穫,能夠滿載而歸。像大家一樣,我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用心聆聽每一次的課程、抱著學習的心態聽好每一節課,珍惜與外籍教師和同伴們的每次交流的機會。在這短短的20天裡,我們從外教們那裡學到了關於英語聽說讀寫以及北美國家的教育現狀。特別要說的是外教Hugh,他是位很認真,並且擁有豐富英語教學經驗的老師,但同時身上有著西方人與生俱來的幽默。而讓我感受最多、學到的知識最直接、最深刻、最實際,對我的英語教學幫助最大的,是外教Claire上的每一次課程。從第一節課開始她就不斷鼓勵我們,她要求我們必須說英語,這樣才能培養自己的聽力和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在這20天的培訓中,我知道了教語言的方法是可以豐富有趣的,這樣的課才能讓你感到是在享受,是在放鬆,是種快樂,學習語言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且,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都能操作。外教用他們嫻熟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告訴我們激發興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不斷在學習中運用語言交流,並在語言交流中進一步學習,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雖然只有短短的20天,但我依然感到,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我們自身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加強學習和提高,如,需要加強語音的學習,有些音標還不很準。需要更多地瞭解中國和歐美文化背景上的差異。需要更多的關心一些生活經驗和常識,等等

  總之,這短暫的學習讓我開闊眼界,觀念更新了,結識了新朋友,一起探討教學問題,收穫頗豐,希望今後能多一些這樣的交流和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