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有哪些內容

家庭教育有哪些內容

家庭教育有哪些內容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有哪些內容,希望有所幫助!

  一、文明禮貌教育

  即教育孩子言語、行為講究謙虛恭敬。文明禮貌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交往中,所形成的道德行為規範的要求,它在社會生活中具有調節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作用。對孩子的禮貌教育不僅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保證家庭幸福的需要,更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家庭禮貌教育的內容包括:

  (1)教育孩子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待人要誠懇、謙虛,樹立助人為樂的思想。

  (2)教孩子學會文明語言。

  (3)培養孩子具有磊落大方的行為舉止。培養孩子講文明、懂禮貌,要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從現在抓起。家長應從思想、道德、情操、氣質上都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好榜樣。

  二、公共道德教育

  簡稱“公德”或稱“社會道德”。指社會全體公民公認和應遵守的行為準則,它是人們公共生活的道德規範,對社會風氣有廣泛、持久、深刻的影響。其內容包括:遵守公共秩序、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團結友愛、相互尊重、講究衛生、保護文物、愛護公共設施、救死扶傷、反對環境汙染等。我國憲法規定:遵守社會公德是每個公民的共同義務。對孩子的公德教育要從小抓起,逐漸養成他們講究公共道德的習慣。家長對子女進行公德教育應以身作則,起榜樣作用:要防微杜漸,從小事入手。

  三、品德教育

  廣義的品德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即道德教育。包括政治品質、法制品質、思想品質和道德品質的教育。狹義的品德教育是指道德品質的教育,即把符合社會道德要求的觀念和行為規範轉化為孩子思想意識、態度和行為的教育。家庭品德教育偏重於後者,一般是指在處理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人與人、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時所應遵循的準則教育。其主要內容有團結友愛、誠實、勇敢、遵守紀律、文明禮貌、勤勞節儉等優良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透過榜樣的作用,提高孩子的道德認識,豐富他們的道德情感,訓練他們的道德行為。

  四、誠實教育

  教育兒童老老實實,不弄虛作假。它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對樹立良好的人際交往觀念,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有重大意義。其內容包括:

  (1)對祖國、對人民忠心耿耿。

  (2)對待師長、同學和朋友赤誠相見,表裡如一,言而有信。

  (3)對學習,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圖虛名。

  (4)作風上,言行一致,講真話,不弄虛作假,不欺騙說謊,有了錯誤,大膽承認,不文過飾非。

  (5)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

  其基本途徑是:

  (1)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2)注意觀察瞭解孩子,對其不誠實行為要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3)要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和缺點,鼓勵他們知錯改錯。如果孩子說了謊,家長應先找出說謊的原因後,再進行教育,切忌簡單粗暴。

  五、友愛教育

  指家長教育孩子對家庭成員和同輩夥伴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它有助於兒童保持人際間的良好關係,正確處理相互間的矛盾和衝突。其主要內容有:

  (1)啟發同情心,樹立助人為樂的思想。

  (2)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和行為。

  (3)培養互相謙讓、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行為。

  (4)養成禮貌待人,友好相處的習慣。

  六、同情心

  指對他人的需要、欲求和願望的理解,對他人的困難或不幸的同情和憐憫。它是人道主義的一種表現,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感。它可限制利己動機,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家長要透過具體事例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1)反對那種對人無情、以至殘忍的態度。

  (2)要培養孩子救死扶傷、救人危難、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人道主義精神。

  (3)要孩子做到對有生理缺陷和呆傻的人不譏笑、不捉弄、不欺侮。

  (4)教育孩子愛護小動物,幫助有困難的人,對自己的同學和同胞應該關心愛護、寬厚相待,即使對犯了錯誤的人,也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幫助他們重新進取。

  七、紀律教育

  指遵守集體規則的教育。遵守紀律是現代社會對每個人的要求,也是任何活動取得成效的保證。紀律教育對孩子的社會化、人格的成熟以及道德品質的培養都有促進作用。其基本方法有:

  (1)講清各項規則、制度、秩序的要求及遵守紀律、完成任務的意義,提高孩子的認識,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

  (2)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鍛鍊其意志品質。

  (3)為孩子作出榜樣。

  (4)配合學校教育,要求孩子遵守學校各種紀律。

  八、艱苦樸素教育

  指進行吃苦耐勞,克勤克儉,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關方面的教育。艱苦樸素是勞動人民的一種美德。在家庭中,其重點在於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養成孩子克勤克儉的習慣。具體表現在:學習上能注意珍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個人生活上,樸素大方,不追求奢侈,不亂花零用錢等。家長自己要做孩子的表率,並從子女小時抓起,從小事抓起。

  九、勇敢教育

  指教育孩子有勇氣、有膽量去克服外界的艱難險阻和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情緒。只有勇敢的人,才有為了正當的利益不怕困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家長應鼓勵孩子勇於探索和創新、主動承擔重任。要幫助孩子認清真正的勇敢不是魯莽,魯莽只是一種不問情由、不顧後果、不辨是非的盲目行動。應引導他們選擇真正勇敢的行為模式。運用正面鼓勵與強化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例如,害怕當眾發言的,要多給他們創造發言的機會,並加以鼓勵。在經常表揚的同時,應不斷提出勇敢行為的新要求。

  十、集體主義教育

  指培養孩子先人後己或先公後私,一切以群眾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關心、愛護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的思想,這是德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有助於兒童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有助於增強他們的組織紀律觀念和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其主要途徑是:

  (1)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培養孩子對集體的喜愛。

  (2)鼓勵表揚關心集體的良好行為,培養集體責任感。

  (3)教育孩子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

  (4)教育孩子遵守集體紀律,維護集體榮譽。

  十一、愛國主義教育

  即教育孩子熱愛自己的祖國。愛國是人們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情感。家庭中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因為他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保衛者,而且也是進行理想教育和其他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礎。其基本內容是教育孩子熱愛祖國和人民,為祖國的獨立自由、領土完整和繁榮富強而獻身。其途徑是:

  (1)愛祖國不是抽象的,教育孩子從身邊愛起,即把愛祖國與愛家庭、愛家鄉、愛學校、愛集體、愛老師、愛同學聯絡起來。

  (2)要正確介紹我國國情,激發孩子發奮學習,為長大後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作準備。

  (3)從小抓起,把愛祖國的思想滲透到孩子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去。

  十二、人生觀

  指對人生的意義、目的、價值及人生道路的基本看法。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幸福觀、生死觀、音樂觀、榮辱觀和戀愛觀等。它對於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方向的選擇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其形成決定於各人的生活環境、文化素養、社會實踐等因素,並具有歷史性和階級性。正確的人生觀以集體主義為核心,以大公無私、捨己為人、全心全意為人民大眾服務為人生的根本意義和價值。家庭教育對孩子人生觀的培養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十二、幸福觀

  指對幸福的基本看法或態度,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反映。它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產生的一種肯定的情感體驗。在階級社會里,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幸福觀。正確的幸福觀反對把自己的.幸福建築在別人的痛苦的基礎上,提倡以勞動創造為本質,以集體事業為核心,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吃苦耐勞、為人類解放而奮鬥視為最大的幸福。家長要教育子女把個人的幸福與理想結合起來,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正確處理苦與樂的矛盾,並鼓勵孩子透過勞動獲得幸福。

  【拓展內容】

  家庭教育格言

  1、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這時很容易把這種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

  2、寬恕觸及兒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兒童心靈中產生要改正錯誤的意志力。

  3、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質是人的重要內涵,它決定著人的尊嚴價值和成就。

  4、家長要善於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隻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慾。

  5、教育隨生命開始。在我們察覺個性已建立之前,後來的教誨已很難將它移動及改變。

  6、如果有人問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種資格,我會說那需要異乎尋常的耐心和適量的愛心。

  7、我們總是太急了,不願意給孩子等待的時間了。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焦慮轉化成孩子的焦慮。

  8、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9、掌握好責罵與訓斥的方法與技巧,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與效果。不當的責罰,不知不覺中會傷害孩子。

  10、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

  11、一束讚許的目光,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讚許的點頭,都可以傳遞真情的鼓舞,都能表達對孩子的誇獎。

  12、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乾點苦活,挫折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

  13、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

  14、讓孩子獨立去思考問題。

  15、先學會做人,再學會知識。

  16、相信孩子的智慧並信任他。

  17、鼓勵孩子編故事,去幻想。

  18、相信孩子的理智並信任他。

  19、耕耘在綠草地,此生無怨無悔。

  20、非學無以立身,非教無以立國。

  21、嬰兒的情緒,是認識世界的反映。

  22、發揮孩子積極認識自己才幹的能力。

  23、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

  24、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25、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匯之處是愛的聖地。

  26、在生活中學習,是幼兒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27、孩子挑食是從父母談哪一個不好吃開始的。

  28、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

  29、詳細制定實驗計劃,幫助孩子瞭解更多事情。

  30、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壞孩子”是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