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教育> 中學生家庭教育的5個方法

中學生家庭教育的5個方法

中學生家庭教育的5個方法

  研究發現中學生的心理問題產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長的主觀性教育和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成也父母,敗也父母”已成為當前青少年學生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現象。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中學生家庭教育的5個方法,希望有所幫助!

  中學生家庭教育的5個方法

  一、思想引導法

  中學生已經基本脫掉小學生的稚氣,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樣思想成熟,他們精力充沛、求知慾強、上進心強;同時,由於思想發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緊密聯絡孩子的思想,從意志品德、遵紀守法等方面進行引導式教育。可以嘗試引導孩子提前關注現在社會嚴峻的就業問題、經濟問題等,以平等溝通的態度,讓孩子自己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產生學習的原動力。引導教育不可一味關在家中講道理。要善於搞好“結合”、“滲透”,把家庭引導結合滲透到生活中、孩子身邊的熱點新聞和事件上,讓孩子在自然的溝通狀態中去領會家長的教育目的。

  二、目標鼓勵法

  學習中目標鼓勵,就是根據“水漲船高”的道理,幫助孩子設計學習目標,來激發積極性,使孩子不斷向更高的知識高峰攀登。大量事實證明,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目標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學習基礎、承受能力、實際的需求,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為孩子制定的目標,建議可以以他特別關注的某項物質性的獎勵為切入點,將孩子的需求化整為零成階段性的小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孩子就距離自己想要的獎品更進一步,同時在目標執行過程中,不斷“添油”、鼓勵,使孩子像上樓梯一樣,一步高一步。為使孩子目標裝在胸中,家長可製作成績―覽表,將孩子每次考試、測驗成績,直觀地用曲線反映在座標上,使孩子、家長一目瞭然。這樣可以形象地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朝家長期待的方向發展。

  三、形象感召法

  教育實踐證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樣子。”很多孩子品學兼優、誠實勤勞、文明禮貌,固然是學校、社會教育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長的表率作用,對孩子健康成長有著強烈的感召力。因此。家長必須首先做到言出必果,強調目標導向。

  四、談心疏導法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家長要針對孩子在不同時機、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問題,及時進行談心疏導。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到“三勤”,即勤瞭解孩子在學習中的思想反映;勤觀察孩子在學習中的精神狀態;勤談心及時疏導孩子的思想疙瘩。另外,家長在與孩子談心時,不但要告訴孩子“怎樣做”,而且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這樣做”,從道理上說服孩子,在談心的方式上也應該選擇合適場合,這樣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五、生活調節法

  身強力壯、精神飽滿是搞好學習的基礎條件。家長要講究科學方法,調節好孩子生活,讓孩子在有限的條件下吃好玩好,創造有利發揮智力效益的環境。家長要利用節假日、工作學習間隙,多陪伴孩子,並認真傾聽孩子的感受。對待孩子的疑問或過失,必須做到足夠的理解和寬容。只有在家長與孩子直接建立了良好的信任,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和尊重,才能讓孩子身心舒暢,健康發展。

  中學生家庭教育八大方法

  (一)緩解與孩子之間的緊張關係

  現今社會的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較多,最多兩個,很少有三個或者是三個以上的。

  但是孩子少了,但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卻不能更好的處理,孩子經常會因為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而發脾氣或鬧彆扭,從而幾天不理父母,有的甚至離家出走。

  其實孩子是非常的需要父母呵護的理解的,但是父母都不能理解孩子們真正想要的,而且會反對他們的看法,造成矛盾加深。

  如果他們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去陪陪他們的孩子,也許就不會這樣了。

  孩子都是天真,單純,缺乏社會經驗的,更加需要父母的指引和教導,家長都認為孩子只要有錢去唸好的學校,接受好的教育,就可以有出息、出人頭地的,卻單單忽略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家庭教育。

  在孩子的童年時代都希望和父母去遊樂場所勁情的去放鬆,其實有的時候孩子比大人更累,在孩子的記憶裡只要有你們陪著他去盡情歡樂的回憶就足以讓他們回憶一段時間,所以和孩子之間更加需要溝通。

  溝通可以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可以增進家庭成員的親密程度,也可以更近一步的瞭解孩子的世界。

  (二)鼓勵孩子主動接觸社會,瞭解社會。

  現在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樂、自信的與別人交往,擁有許多朋友。那麼鼓勵孩子多接觸社會,是培養孩子社會情感和交往能力的最直接途徑。

  讓孩子與小夥伴一起玩,節假日帶孩子到公園去,或參加旅遊活動,讓他們有機會多接觸社會,從實踐中知道社會是各階層人群的組合,需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一個人離開了社會就無法生存。在與小夥伴一起玩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想到還有其他人,否則遊戲活動就無法進行。“心目中有他人”的意識一旦形成,事事處處就都會先想到別人,這樣才會在內心深處形成惦念、關心、愛護等美好地情感,在成長的過程中,這些孩子往往充滿人情味,充滿愛心,會擁有很多朋友。

  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父母和學校共同配合用正確的、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培養,孩子在幼兒時期的交往方式往往更多地受成人影響,他們會去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他們內心渴望得到父母、朋友的喜歡、讚美和支援。成人要提供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主接觸社會,瞭解社會,讓他們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早日適應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情感和交往能力。

  (三)注重孩子身心全面發展,特別是心理的健康成長,加強法制教育。

  針對初、高中年級的特點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內容側重從青春期性知識、人際交往、學習適應性、學習方法、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等方面入手。透過提供給一種瞭解他人、溝通社會的正確途徑,以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使他們能更好的面對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困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出現的種種煩惱。

  同時不論是家庭、學校、社會都應加強對這一時期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四)要加強家校聯絡,多與班主任、同學溝通。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因此要努力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協調。

  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擔負著教育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說到:“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需要相輔相成,加強它們之間的溝通互動也就顯的尤為重要。現代教育不是一個孤立、封閉的過程,而是開放的、現實的、全方位的社會活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要教育好孩子,單靠老師或者是家長是不行的,因為任何一方對孩子的瞭解都不夠全面。而透過家校的聯絡,使得學校和家庭能更全面瞭解孩子,這樣有利於孩子的發展。特別是家庭教育,它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所以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是一個教育者,特別是我校處在農村地區,面對的大多是爺爺奶奶,他們一味的把教育推向老師,對孩子只管吃好、穿好認為教育是老師的事,與自己無關,這就需要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讓家長積極擔負起教育者的責任,這樣才能形成合力。

  實踐證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讓我們架起溝通學校與家庭的橋樑,實行家校聯絡,相互配合,促進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五)家庭教育要有適當分工

  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對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只是在教育的時候有分工,有區別,教育男孩子,母親只要盡到管理好孩子的生活,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就完成了任務了,而父親則負責教育孩子分辨善惡是非,教成孩子正確的思維方法,養成孩子堅毅果敢的男人性格,一個男孩子教育不好,責任完全在父親,而不能埋怨母親更多。如果家庭的孩子是女孩子,母親的責任就是基本上的全部,父親的任務就是掙錢養家而已。

  如今市場經濟的發展很殘酷,一個人可能在賺錢養家上投入的力量更多些,往往忽視了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責任,甚至把孩子的教育往妻子身上一推了事,這是特別錯誤的。如果為了掙錢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那麼掙的錢再多也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奉勸為賺錢而忽略孩子的教育的人們一句話:不要捨本逐末,不要因小失大,任何時候,未來都是最重要的,而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全部希望!

  (六)父母要要用自己的言行對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

  家庭教育不只是知識的積累,是潛移默化,真正的家教,不只是教知識或技能,它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無形地影響和自然地流露。也就是說,生活即教育。家長對孩子的培養,不應該用說教來進行,而應該融於家庭活動和溝通中。這樣的溝通可以有很多,比如家庭成員一起吃飯時的聊天和討論也算。其次,家長在家裡的言行舉止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小孩子上學之前,家庭教育更重要。從孩子開始有視力、聽力的時候,家長對孩子說話聲音的大小,語言表達方式是否文明,對孩子都會產生影響。孩子所具備的真正素養不是可以教出來的,而應該是在家庭和生活環境當中薰陶和感染而來。

  (七)必須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心靈的成長需要宣洩。

  “一雙善於傾聽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善於傾聽也是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從溝通的角度而言,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學會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也是如此,父母只有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才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從孩子的角度來講,孩子傾訴的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由環境和氣氛來培養。當父母能以平等的心態傾聽孩子訴說的時候,那麼,孩子就會從父母這裡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溝通就會變得順暢。可真正將孩子作為有人格尊嚴的人看待的父母卻並不多。孩子學習和生活上遇到什麼問題或者疑惑,在向父母訴說時,很多家長稍不如意,就會打斷孩子的話,不讓孩子把話說完,輕則斥責,重則打罵。對此,孩子只能將話咽回去,這肯定不是家長們所希望的結果。為什麼父母不能靜下心來傾聽一下孩子的聲音呢?事實證明,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如果父母能多扮演一下傾聽者的角色,孩子一定會對父母說出他埋藏在心底深處的話。

  (八)要相信孩子,給予孩子自信心。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說的一無是處,孩子自然也不例外,然而中國的一些父母們似乎總是不自知,在家庭教育中有形與無形之間打擊著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遭遇失敗或孩子行為有過失時,不能對孩子全盤否定把他說得一無是處,更不能盛怒之下對孩子拳腳相加,這種做法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靈上留下創傷。縱觀古今成才之士,無一例外與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引導有很大關係,教子成功的父母都注意到:在教育子女方面,應該引導他們的性情;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才能;樹立他們的志向;鼓勵他們的鬥志;糾正他們的過失;這六條都不能偏廢。

  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擺在首位,做到心裡

  反思傳統的德育教育方式,我們往往是抱守著狹隘的課堂教育觀,將施教的場所僅僅侷限於教室,把課堂教學簡單片面地理解為教育行為的全部,學校教育呈現出一種說教式的、十分明顯的封閉化趨勢。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還不能令人滿意。因此,我認為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為主導,要抓住機遇,大力推進德育工作,切實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心裡。為了真正發揮德育養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積極探索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結合章丘市教育系統開展的學習年活動,在師生中展開了老師學,我也學的活動。以學習年活動為東風,強化學習的氛圍。形成了你學、我學、大家學的濃厚學習風氣,此外,我們還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引導學生從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德育教育做的紮實有效。

  二、重在實踐,體驗過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德育,把德育置於一個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們的做法是重在實踐、體驗過程,做到三個結合。既以人為本與依法治校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校內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廣泛開展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進感情,獲得友誼。透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大家和諧共處、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諒解,從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我們認為:要使學生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所理解併產生強烈的情感,但這僅用專業知識育人是不夠的。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必須使學生獲得對美與醜、善與惡,更加鮮明的辨別力。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是學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須緊扣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才能真正發揮德育養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機遇,不失時機

  人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個基本規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說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別是現在人們的思想已駛入了現代化的快車道。小學生耳聞目染,其思想認識也已變的逐漸複雜起來。

  四、如何在低年級小學生中開展德育教育

  (一)確定班集體的奮鬥目標,逐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低年級學生一般很喜歡集體活動,老師要從小在他們心目中確立集體這一概念,讓他們懂得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要因為個人原因損害集體利益,讓他們從小就有集體榮譽感,我們可以透過各種行為規範的競賽、一次又一次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活動中,如學校開展的六項競賽,讓學生逐步培養起了集體榮譽感,知道個人要為班級爭光,而班級獲得的榮譽也是個人自我榮譽的體現,讓他們能努力在為班級的榮譽而規範自己的行為活動。這種集體榮譽感是建立在學校切實可行的德育活動中的,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透過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將與小學生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德育規範放入其中,實踐證明,將德育的要求化為一條條班級的具體的奮鬥目標,可以激勵全班學生向著目標奮進,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體同呼吸、共甘苦的,透過集體的力量培養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受到德育教育,這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透過少先隊組織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低年級學生對於能成為少先隊員感到很驕傲,我們正可以透過這一組織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透過一條條具體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對照自己執行,每得到一枚獎章,對他們來說都是極大的喜悅。在少先隊活動中設定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體的範例,有助於幫助隊員理解道德要求。可以開展撿紙屑等一些有意義又切實可行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慢慢把德育內化為自身的東西。

  五、透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課堂是我們教師對學生教育的主戰場。對課文內容進行引申,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透過大家的討論,把課文告訴我們的內容歸納出來,學生透過自己的討論可以很容易掌握應有的德育道理。從中學生可以養成認真細緻的優良習。

  六、啟發誘導堅持正面教育

  低年級學生最害怕教師大聲地批評他們,會極大地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他們下次不敢再跟老師進行交流了。循循善誘地啟發他們,讓他們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從內容上講就是以美好的、進步的人和事為主要教育內容,從正面講清道理,堅持以表揚為主,啟發誘導,說服教育。要從關心和愛護出發,撫慰他們稚嫩的心靈,不給他們增添痛苦,不去觸動他們心靈的創傷。

  總之:學生的道德品質是從無到有,從外部調節到內心自覺,從低階到高階逐步發展起來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效地對低年級小學生開展德育工作在小學生的道德品質的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學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助力小學生家庭教育的10個方法

  一、家長是最好的榜樣

  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物件。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二、環境薰陶很重要

  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薰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係,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善用說服教育

  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四、堅持實際鍛鍊

  實際鍛鍊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鍊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鍊,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鍊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鍊。

  五、時常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透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六、客觀的批評懲罰

  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瞭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七、指導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佈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八、提倡課外閱讀

  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誌,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透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巧用家庭電視

  電視進入家庭,子女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看完電視最好和子女談論,討論電視內容。

  十、帶領孩子多外出 學習溝通技巧

  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商店、工廠、農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如何教育小學生的3個方法

  1、用平等的交流來捕捉學生的思想動態

  交流是人類群體活動中最基本的生命活動,是真誠的傳遞。長期以來,師道尊嚴一直被許多老師所遵從。不少老師總把自己凌駕於學生之上。居高臨下,導致學生與之格格不入。有經驗的班主任總是彎下腰或蹲下來與學生交流,使學生感到平等、民主,有親切感,從而願意接近老師,與老師交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裡感受。用商量的口吻交流,學生會覺得老師信任他;能徵求學生的意見,學生會覺得老師尊他。學生只有在沒有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的情況下,才能有效地和老師進行情感的交流。平等交流體驗在許多地方,如師生見面時,通常是學生先向老師問好,老師要麼點點頭,要麼“嗯”一聲,這對學生來說很不平等。若老師先向學生問好,學生會從心底裡敬佩老師,從而放下戒心,敢於向老師吐露心聲,坦露真言,這種平等的流,可以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樑,讓老師更易捕捉學生的思想動態。

  2、 利用日常小事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當班主任幾個年頭來,總有這樣的體會:現在的學生難教。是的,現在的學生接觸的事物並不比成人少,並易受社會習氣的影響,導致學校教育常常在社會不良氣氛中顯得蒼白無力。如何抵制這些消極影響呢?必須注重從學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潤物細無聲,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眼睛是我們接受資訊的重要途徑,生活中看到的許多小事同樣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隱患不可根除,也時時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做的就是防範於未然。

  3、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她的愛,也增強了她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育心得:教給學生的那些記憶方法

  一、掐頭法

  掐頭法一般用於詩歌背誦。比如最常見的是律詩絕句之類的,在讓學生準確朗讀並且熟讀的基礎上,將每句詩的頭一個字提出來,然後按照順序串起來記憶。也就是說,詩歌有幾句就記憶幾個字即可。以陸游《遊山西村》為例,在熟讀的基礎上,學生只要記住“莫、豐、山、柳、簫、衣、從、拄”這八個字那麼全首詩八句要背下來時不成問題的。當然,這種方法還可以用來記憶某單元或某冊課本的內容。這裡再以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四篇閱讀課文為例,即用“偉太帶河”四個字就可以將本單元的《偉大的悲劇》、《太空一日》、《帶上她的眼睛》、《河中石獸》記憶下來。這樣記憶的效果就是讓平時粗心的學生不致於出現背誦遺漏或者顛倒的情況。

  二、數字記憶法

  這種記憶法就是將一篇課文裡面的內容歸納梳理成幾個方面的要點,這有筆者專門的文字介紹,以《木蘭詩》為例,自己經過與學生一起梳理後,整理成為了“12247”(也不是很全面),解讀出來就是一個人物形象——木蘭,兩個通假字——“帖”、“火”,兩個成語——撲朔迷離、磨刀霍霍,全詩分為四部分,七小節。對於各個具體的內容學生自然也要還原,簡裝,再還原,簡裝。如此一來就比較輕鬆的用幾個數字將要掌握的知識點記憶下來。類似的還有《孫權勸學》,可以用“223”記憶,即兩個通假字“邪”、“耳”,兩個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三個人物形象:孫權,呂蒙,魯肅。自然,各個要點的具體內容還需明白。

  三、編兒歌法

  這種方法估計對學生來說或許多多少少有點難度,但老師只要帶學生一起進行“再創作”,讓他們自己針對學習內容先說出來,老師可以從旁進行補充,修改,加以完善,那麼學生也會掌握這種方法的。仍以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的後三個單元內容為例加以說明。在複習時,自己帶領學生一起梳理,編了這樣一首兒歌:

  後三單元廿三篇,

  九首古詩三文言,

  四篇國外七代現。

  很明顯,廿三篇指本三個單元大大小小共23篇(首)課文(古詩一首算一篇),包括課外閱讀《海底兩萬裡》在內,含有古詩九首,文言文三篇,四篇外國作品,七篇現代文。為了押韻將“現代”二字顛倒,後來又加了句“掌握牢固考不翻”以方便朗讀。

  四、諧音法

  記得在上初中時,自己的英語老師教我們university(大學)的單詞,說“大學就是由你物色一個特殊的人去上大學”,經他這麼一說,我們很快記就下了這單詞,至今難忘。同樣,在教學生記憶“廿”、“卅”、“卌”這三個分別表示二十、三十、四十的漢字時,就將這三個字串聯起來諧音為“眼咋洗”,於是,學生也會即時記住的。諧音,只要是為了方便記憶,有時可以允許出現“邪意”,即怎麼能夠儘快牢固記下知識內容就好。

  其它的諸如畫圖表記憶法,連線記憶法,填空記憶法等等,這裡就不再囉嗦了。總之,作為老師,自己教給學生的也僅僅是部分的記憶方法,這需要學生除了在老師引導下掌握一些記憶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他們自己在一邊學習時一邊摸索。做老師的,只要方法對頭,估計學生自我學習的興趣培養起來不說,對他們自己的學習水平和能力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說呢?

  幼兒心理教育方法

  幼兒心理教育一:勇敢面對人生

  在幼兒時期,存在著一個尤為突出的心理問題,那就是恐懼。恐懼交流,恐懼行動,恐懼認識,恐懼他們所面對的一切人事物。心靈如此脆弱的寶寶,大多是因父母的教育不當引起。父母在教育過程中,沒有積極溫和的勸解,而選擇強硬的恐嚇迫使他就範。即使短暫的時間內寶寶害怕,乖乖聽話,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怯懦,也會存在強烈的逆反心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響。讓孩子勇敢面對人生,就從勇敢與您交流開始,尊重關心寶寶,正確科學教育,多多啟發鼓勵,及時的消除了孩子的恐懼心理,才能有個全新開始。

  幼兒心理教育二:謙讓品德提升寶寶親和力

  咄咄逼人從來都不是討人喜歡的姿態,謙遜的品質會讓你的親和力指數飆升。獨生子女得天獨厚,豐衣足食,家長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小皇帝、小公主嬌冠的性格也會不由得產生。在平日的交流中,讓寶寶自覺做到不搶話,積極聆聽您的教導,首先從最直觀的交流上就要展現出最起碼的尊重。在平日生活之中,主動對大家示好,讓寶寶得到朋友愛戴的同時,也能吸取別人身上的優點,彌補了自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地觀察,從而進行及時指導,使他們在與他人友好相處時,體會到更多同伴之間的親切和快樂,從而培養他們從小樹立起謙讓的精神。

  幼兒心理教育三:讓寶寶從小學會分享奉獻

  有效溝通還要注意交流資訊的對等,不能只聽不說。開放坦誠,主動介紹自己的有關資訊,你能開放自己,別人才更願向你敞開心扉。當然,寶寶要學會分享的不僅限於交流上,好玩的玩具,愛吃的零食,一些大家都愛的事情,都可以與小朋友分享,多多體會同伴的微笑和大人的誇讚,得到分享的快樂。

  瞭解幼兒心理教育,幫寶寶走出困惑,歷經成長,還要靠多方面的努力。寶寶自己勇敢的面對,積極實踐,從個人成功與挫折的經驗中學習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老師的指導是必要的,與同學朋友的溝通交流切磋也是必不可少。願我們的建議成為寶寶鬱悶時的一杯清茶,滋潤寶寶的心田,帶來青春靚麗的燦爛人生。.

  幼兒心理教育四:傾聽幼兒的講述,並能給予鼓勵和認可

  教師應抽出時間和幼兒進行交流,瞭解幼兒的心理情況,拉近和幼兒之間的距離,讓幼兒願意向你傾訴。當傾聽幼兒的傾訴時,可以拉著他的手、看著他的眼睛,注意聽他講述。教師應感到榮幸,因為幼兒相信你、喜歡你,才會說給你聽,儘管有些事情在大人看來沒有什麼意義。如果此時教師以一種不理睬的態度,或是聽了幼兒的講述給予嘲笑和挖苦,會使幼兒心理受到打擊,慢慢變得不愛說話。所以,教師不但要注意傾聽,還要對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鼓勵和認可,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

  幼兒心理教育五:家園同步,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家庭是幼兒認識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環境的教育功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展。目前,大多數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資,而不重視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例如,有的家長甚至教孩子“別人打你一下,你就還他兩下”。於是,會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裡表現很好,到了家裡卻對父母、長輩發脾氣,蠻不講理。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引導家長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首先,透過家長會、半日開放活動、家園共育欄和家長學校講座等,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心理常識,掌握幼兒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途徑,以便採取有利措施,家園配合做好幼兒心理健康的工作。其次,家長要隨時隨地與孩子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疏導和幫助。再次,家長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當孩子的面吵架甚至打架,使孩子心靈受到傷害,從而向兩個極端發展,一種是懦弱無助、自閉內向型,一種是暴力挑釁、攻擊型。最後,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宣洩,這是釋放壓力的最好方式,但要注意向積極的方向引導,從而真正達到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步進行、相互配合,共同保證幼兒心理健康。

  倔強的孩子教育方法

  1、教育倔強孩子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

  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對於孩子的倔強任性行為,我們不能夠只表達對孩子的不滿情緒,要孩子有表達和解釋的機會,讓他說清楚堅持這件事的理由,這樣可以防止家長冤枉孩子。

  2、教育倔強孩子要學會恩威並用

  對於聽不進去道理,過於任性的孩子,要學會恩威並用。比如哭鬧的時侯家長可在一旁悄悄觀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這樣並未引起重視,時間久了就會放棄這種表達方式。在孩子大發脾氣,不可理喻時,進行合理的冷處理。把孩子帶到安靜的地方,讓其自我冷靜;並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後果。

  3、教育倔強孩子要充分講清道理

  孩子往往只知道他“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而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和“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的道理。因此,隨著孩子智力的發展,逐漸有了自主的意識,應該提出充分的理由告訴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有了判斷是非的標準,孩子便能自己處理事情。

  4、教育倔強孩子態度必須明朗

  要孩子接受意見 態度必須明朗堅決,孩子就會知道自己再任性蠻吵也不會被接受,千萬不能說“求求你,聽媽媽的話吧!”這類話。這表示父母的無能。父母採取低姿態向子女哀求、屈服,只能使孩子愈發任性。

  制定紀律規則,但不能沒有紀律 給孩子訂立一些明確的行為準則, 比如晚上幾點鐘必須關掉電視 上床睡覺以及不許吃零食的標 準等。同時,你應該讓孩子明白 你對他合情合理的限制是真正 的愛心和關心。

  教育倔強的孩子有哪些方法

  1、冷處理激勵法

  冷處理就是當幼兒不良個性發生時,將他置於一邊,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關注,久而久之這種不良個性就可能消退。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直到他主動認錯,讓他講出錯在那裡,之後給予表揚、鼓勵,讓他懂得倔強是達不到目的的,並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2、故事激勵法

  透過講故事有助於促進幼兒改善他們的行為。為了幫助幼兒形成一種新的行為習慣,有時不能只給予表揚和鼓勵,還要捕捉幼兒的愛好與興趣。幼兒最喜歡聽故事了。透過給他們講故事,使他們悟出道理。在為幼兒講故事時,必須在適當的地方停下來,邀請幼兒參與討論,幫助幼兒找出重要關鍵處。

  3、引導激勵法

  簡而言之,引導激勵就是講道理。講道理就是與幼兒談論有關他的行為不能接受的原因,然後透過講道理來改善孩子的個性行為。這樣對幼兒的行為進行積極引導,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的發展。

  4、定時分心法

  定時分心法就是透過使用定時間來幫助幼兒學習輪流玩玩具,給每個幼兒公平的機會。我們應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個性倔強的幼兒。要有一雙慧眼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及時給予鼓勵、引導、表揚,而對存在的問題則應採取恰當的激勵方式應對,並相信他們會改正的,幫助他們一起克服,以促進幼兒個性健康和諧的發展。

  教育倔強的孩子要注意什麼

  1、避免使用簡單的命令和暴力

  對於性格倔強的孩子,粗暴的責罵,公式化的教條,他們往往耳熟能詳,倒背如流,但並沒有從內心反省自己,在情感衝動時,一切說理都是無效的。有用的做法是:當他們心平氣和時,用親切的語言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冰山,避免使用簡單冰冷的命令。

  2、將功補過

  在屢犯錯誤之後,讓他們將功補過,感到自己還是有“可取之處”,有能力為班級、父母爭光,同時積極捕捉“補過”時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大加表揚,激發他們對榮譽的渴望並付之於行動。

  3、抓住關鍵、抓住重點

  對待他們,不要每一件瑣事都去限制,釋出命令,而一旦提出要求則需抓住關鍵,抓住重點。同時,要留有時間餘地,給他們轉變的時間。

  4、不能粗暴批評,責罵

  當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與做法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給孩子講清楚道理,把不合理之處告訴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以及哪裡不對,為什麼不對。對於不愛聽大道理的孩子家長可以講一些相關故事讓其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氣的跟孩子解釋,千萬不要以威脅的口氣和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一定的時間就會有效。

  科學的教育方法

  栽花的人,懂得栽花方法,才能把花栽好;養蜂的人,要懂得養蜂方法,才能把蜂養好。同樣,教育孩子,先要懂得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夠把孩子教育好。父母是否掌握了科學的教育方法,將直接決定孩子教育的成敗。

  【個案點選】

  蘇書剛的父親是一個年利潤逾千萬的私營修車廠老闆。父親對這個獨生子從來都是寵愛有加。蘇書剛還是個小學生時,父親就給他買了一臺最先進的電腦。然而蘇書剛對電腦的其他功能都不會使用,只是用來玩玩遊戲打打字而已。

  蘇書剛消費的大手筆,在學校向來令人乍舌。一天下午,蘇書剛興高采烈地跑到老師的辦公室,抬起腳來告訴老師:“我買了一雙新旅遊鞋。”老師關切地說:“不錯,不過踢足球時千萬別穿,否則穿不了多久,鞋子就會踢出個洞來。”可蘇書剛滿不在乎地回答說:“沒關係,破了再買就是了,這雙鞋才1860元,找我爸爸報銷就成了。我爸爸是會支援我買名牌、穿名牌的。”

  【案例解析】

  有人說過:一個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父母的手裡。社會的未來必須由新生一代來承擔,而父母就肩負著塑造未來的重任。

  培養孩子成才是當今父母夢寐以求的事情。孩子身心智慧、倫理道德、兒童心理品行精神的最初塑造,良好習慣的培養,是父母的重大責任。沒有家庭的積極協助,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將事倍功半,所以要想使孩子真正成才,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科學的家教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像上述個案中的父親鼓勵孩子孩子講究吃穿,就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其結果必然會害了孩子。

  古今中外,從來沒有哪位教育家否認過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相反,卻盛傳著 “孟母三遷”、“岳母刺字”一類的佳話。許多名人也都將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功歸功於父母對他們的教育和影響。

  孩子優秀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法更優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選擇和運用方法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要講究科學,講究實際,要有運用方法的藝術。要根據教育目的,內容,孩子的實際情況,根據父母自己的特點,來恰當地選擇運用教育方法。也就是說,選擇教育方法要與教育目的、內容、條件等諸要素實現最最佳化的結合。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的教育原則,同時也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思想,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瞭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礎上講究家庭教育方法,克服重智輕能,重養輕教的家教現象,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方法,就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