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教育> 關於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關於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關於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希望有所幫助!

  父母與孩子進行經常的、有效的溝通,有利於父母改進教育方式,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援,有利用於消除、緩解青少年的焦慮、緊張、苦惱及孤獨壓抑的心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有助於孩子避免形成膽怯、缺乏自信、情緒暴躁等不良心理特徵。

  父母對孩子的合理要求與適度期望有利於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展。略高於孩子現有水平,但又是孩子透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期望,可以使孩子的心理處於積極向上的健康狀態。對孩子要求和期望過高,使他們總不能達到目標,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怯懦、退縮、焦慮、壓抑等消極心理。對於孩子要求、期望過低,會使孩子缺乏上進心和自信,阻礙他正確認識和發揮自己的潛能。

  和諧的家庭關係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積極的影響。家庭氣氛愉快輕鬆,有利於鬆弛青少年的緊張和不安。父母之間的良好婚姻關係為青少年提供了平穩的生活環境。父母之間一致的管教方式,使青少年有正確的行為規則。家庭成員彼此尊重和信任,相互關心和支援,有利於青少年擺脫消極情緒的影響,保持愉快、樂觀、積極的心境。

  對孩子專制、溺愛、放任的家庭均不利於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展。

  在專制型家庭裡,家長絕對權威,子女要絕對服從。在這樣的環境裡,青少年很容易形成被動、膽怯或反抗等不良心理行為。

  在溺愛型家庭裡,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一切以孩子為重,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中,青少年很難真正長大成熟,往往依賴性較強獨立性較差,任性、自我中心、人際交往差,很難適應社會生活。

  在自由型家庭裡,父母由於各種原因而無暇或無力顧及孩子,許多事情要靠子女自己面對和處理。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青少年,一般說來獨立性和適應性較強,但由於缺乏家長的關心、幫助與監控,出容易出現意志渙散、人際交往過於隨便、自由散漫、難以抵禦不良影響等問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推動世界的物是搖搖籃的手。”自古以來,人們就深知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從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過程來看,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最早、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一個人從出生到成人,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和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言傳身教、陶冶習染和潛移墨化的作用。父母要努力使自己成為高素質的父母。

  (一)高素質的父母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養孩子追求卓越、獨立自主、持之以恆、勤儉節約等個性品德和良好習慣的父母。

  良好的個性品質是現代人的基本要求,家庭教育中對子女個性的培養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追求卓越。理想是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標誌。一個人行為的.背後肯定會有多種因素在推動著他,但毫無疑問,最高境界的肯定是理想。只有培養卓越,不斷向著更高境界去攀登的人,才以達到輝煌的頂點。理想對孩子來說,是最神聖的,讓孩子自覺地追求神聖是最完美的家庭教育。

  2、獨立自主。獨立是人的天性。父母主要職責在於去發現孩子身上獨特的東西,然後加以培養、壯大並完善。著重孩子、放手成長、培養獨立自主意識是對每個父母的基本要求。

  3、持之以恆。父母應教育孩子認識到把握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堅持。有所成就的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不僅在於他們付出了更多的勞動,更重要的是他們能憑著堅強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難,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

  4、勤儉節約。“不要從經濟上放縱孩子”。這是許多有遠見的教育家對父母有忠告。孩子具有什麼樣的金錢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相當重要。勤儉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從小培養孩子愛惜糧食、玩具和器物,體恤勞作的艱辛,不暴殄天物,不浪費的良好習慣品質。這些優良品質的養成對孩子來說將終生受益。

  5、良好習慣。好習慣來自於平時的點滴培養。對父母來說,從小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那麼習慣就會成自然,習慣成定式,孩子以後自然而然就會從事某種格式化的行為了。培養孩子的習慣可以從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思維習慣三方面加以塑造。其中,生活習慣是基礎。

  (二)高素質的父母是永遠保持年輕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還給孩子,讓孩子輕鬆、自由、愉快成長的父母。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自身要保持年輕心境。父母要像回到自己的童年時代一樣,努力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長,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父母應儘可能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按照自己選擇的路走下去,並適當地加以指導。

  (三)高素質的父母是善於發現孩子天賦,善於挖掘孩子潛能,善於培養孩子特長的父母。

  父母發現並培養孩子的天賦與潛能,父母就應該堅定不移地相信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天賦和潛能,他來到這個世界必然有他存在的價值和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人生的道路看似很漫長,但真正起決定作用,允許人選擇的緊要關頭一生只有那麼幾次,為人父母若說對自己的孩子負責,最大的盡責就在於當你的孩子面臨困難時,充滿信心地對孩子說聲:“你行!”這激情澎湃的聲音無疑是推動孩子克服困難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這往往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蹟。

  (四)高素質的父母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來對待孩子,而不是以長輩的身份來壓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訓孩子的父母。

  我們不用平等的眼光對待孩子,那麼他們永遠不可能形成獨立的人格。強調平等地對待孩子,並不意味著父母水要給孩子任何幫助、批評和建議。問題的關鍵是父母要以民主的方式教給他,給他選擇的機會和解釋的權利,當孩子覺得父母不是以長者的身份和權威來教訓他的時候,父母的意見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五)高素質的父母是有著和諧家庭關係,能以身作則、一諾千金的父母。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行為的養成成度上是透過模仿,這是孩子學習的根本途徑之一。父母的榜樣作用對成長過程中的孩子起著強烈的刺激,父母的好習慣和壞習慣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讓孩子學會尊重人,這是人的基本品質之一,這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標。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只有尊重才能造成和諧的人際關係。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一、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比如,家長脾氣暴躁的時候,經常在家中發洩不滿情緒。這樣久而久之,就會使包括孩子在內的每個的家庭成員信念迷失,這樣孩子往往有一種迷茫無助的感覺,不良的心理就此形成。如果父母對他們採取熱情、溫和、尊重的態度,又能帶動孩子們將這種心裡影響到自己的交往中去。

  二、對孩子習慣的影響。

  孩子長時間的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久而久之也就在這種環境中生成自己的性格,家長的一言一行也會影響到孩子,比如家長每天養成整潔的習慣,孩子也會這樣,而且髒一點家長也不會滿意,這樣無形中對孩子有一個每天的養成教育。

  三、對孩子交往的影響。

  什麼樣的孩子有什麼樣的朋友,孩子因為受到家長的影響,也會把這種意識帶到生活中去,所以也會決定自己的交往環境。

  四、對孩子未來的影響。

  孩子的性格生成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生成的,雖然在學校裡能夠受到老師的教育,但是如果家庭教育不是理想的,孩子在學校也會走彎路,比別人多走一些路,這樣如果成功的話,還能慢慢調整自己的行為、性格,如果不成功,可能會失去很多,對於他們的將來也會有不小的影響。

  家庭教育的建議方式

  1、不要以孩子為中心

  家庭教育是不可以完全以孩子為中心的,應該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地位去陪伴孩子成長。如果以孩子為中心,他就會在溺愛中成長,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我們這一代,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生,讀書是唯一的出路,有的孩子在讀書階段,什麼都不做,只要你在學習,家裡的電視開靜音,一家人只看圖片,或者戴耳機。本來讀書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試問,畢業後還會遇到工作,成家、生孩子等重要的事情,每個人都要去考慮你的感受嗎?我們只能適應社會,越早適應,今後受的苦越少。

  2、不要一手包辦

  孩子從有行為能力的那一刻開始,就必須鼓勵和引導孩子學習獨立性,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自理自立的好習慣。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自己成了孩子的CEO,有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在補課,奧數,畫畫,大點了加上語文,後來又是英語,等等,一個週末,1天半補課,1個假期,1個半月補課,成天只學習,不用做家務,不和同齡孩子耍,孩子小,沒有反抗,一旦到了青春期,有自己的意識加上荷爾蒙作祟,突然變得很暴躁,父母的任何話都可能成為激怒他的理由。

  3、不要有求必應

  孩子要求得到的東西,家長要有原則性地衡量是否可以買,是否有必要買,買了有什麼作用。盲目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這無疑是害了孩子。有的父母覺得只要孩子考得好,幾百上千的條件都能夠滿足,殊不知,父母的錢也是風裡來雨裡去,用汗水換回來的。

  4、培養孩子守時和誠信

  在我上課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總是遲到,也不是非要遲到很久,就是那麼兩三分鐘。其實這個和父母的教育有關,比如有的父母給孩子在課外報培訓班,馬上上課了,心情一不好,不去了,家長馬上給老師打電話說孩子不舒服,說把課程換到明天。孩子覺得原來所有事情可以靠父母一句話就夠了,於是動不動就不去上課。久而久之,他就沒有了紀律觀念,學校的課也就不重視了。他認為父母會幫自己的,遲到,甚至逃課、曠課也就成了家常便飯了。

  5、正確使用手機,遠離網癮

  有手機的學生,根本不會去聽老師講的知識,很容易成績下降或成績較差。迷戀網路玄幻小說、打網路遊戲……極易上癮,根本無法控制,甚至肆無忌憚,完全陶醉在虛幻的世界裡。上課昏昏沉沉,對枯燥的學習更是失去興趣,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凡是出現成績突然下滑、厭學、逃學、輟學的,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幾乎每節課,我都可以發現邊聽課邊玩手機的人,講的重點也被忽略。一定要幫助孩子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孩子學習才會有動力。情商、逆商比智商重要,要會化解自己的情緒,照顧別人的情緒,培養孩子的精、氣、神,父母一定要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能夠為孩子解讀孩子犯的錯。

  6、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小時候是一個很聰明很聽話的孩子,之後變得叛逆、厭學,主要原因就是家長有恐懼心理,總害怕孩子以後不成才,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寄託在他身上,因此對他期望值高,要求高,管得太多太死。這樣的教育違背了人成長的規律,使孩子頭腦知識多了,空間少了,智慧少了。同時由於壓力過大,使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和厭學情緒。應從這樣的教育誤區中走出來,使孩子走上正常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