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安全知識觀後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安全知識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安全知識觀後感1
今天早上8:16分左右,遼寧公共衛視有一個關於安全知識的講座,這次講座主要講了如何在災難發生時迅速撤離危險地區,保證生命安全。
在短片當中清楚地記錄著某小學在5.12大地震時師生撤離的情況。這個短片是由學校的攝像頭記錄下來的當時師生們有序地撤離教學樓,兩千多人無一傷亡,你知道嘛,這所學校的師生僅用了4分鐘的時間就逃離了現場。
看了這次講座,我知道了在發生了火災、地震、溺水這些危險情況的時候如何自救的辦法。
一、當發生火災時如何自救。
1.當發生火災時,我們首先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在迅速撤離現場。
2.如果大火當住了門,無法逃離現場時,我們可以用窗簾、被單等物品把一端固定好,沿著窗戶爬下。
3.如果身上起火了,趕快躺在地上打滾,不用撕破衣物,以免受到二次傷害。
二、當發生地震時如何自救。
1.迅速撤離學校,樓房。
2.如果樓層太高不能迅速撤離,就要到堅硬的物體下,如:床、書桌等地方。
三、發生溺水事件時如何自救。
1.首先溺水者要保護體力。
2.在旁邊的人不要去救而是要給溺水者一些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如:木頭等。
這些事件的發生使的許多家庭妻離子散,讓許多人無家可歸。所以我們要多多學習瞭解一些安全知識,讓我們勁量的避免災難,遠離不幸。讓我們平安幸福的生活。
小學生安全知識觀後感2
今天早上,我觀看了《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知識講座》,觀看後,我感觸良多。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安全知識教育對於我們非常重要。透過安全知識教育,能使我們青少年樹立安全意識,瞭解安全常識,學會自我保護,提高應變能力,儘可能減少和杜絕各種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這次講座,使我們又懂得了很多的安全知識:
中小學生游泳不能在沒有家長的帶領下獨自去游泳,還不能去不知水情的地方游泳。我們游泳前要做好下水準備,不能馬上下水,下水後不能嬉戲打鬧。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應該大聲呼喊成人相救。用救生器材或竹竿、木板等工具營救。溺水者不要驚慌,儘量讓口鼻露出水面。 當地震發生時,我們在教室上課時應該迅速抱頭、閉眼、蹲到課桌下面、地震一停迅速撤離教室到外邊空曠地面。如果我們在家裡時,應該選擇衛生間或廚房等跨度較小的房間避震。面對火災我們應該要儘量使身體貼近地面,有濃煙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壓滅火苗,大火來時要迅速從安全通道脫離險境,不要貪戀財物。在道路上行走應該要走人行道,注意紅燈停、綠燈行,不在汽車臨行時或車輛前後橫穿馬路。不在道路上嬉戲打鬧,不越護欄,不追扒攔車輛。
透過觀看今天的《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知識講座》使我受益匪淺,俗話說的好:安全第一。在任何一件事情中,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它就像我們的朋友,日日夜夜守候在大家身邊,教育著我們,時時刻刻為我們敲響警鐘。我們要加強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以安全的行為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成長!
小學生安全知識觀後感3
星期天上午,我觀看了《中小學生秋季安全與傳染病防治教育知識講座》,感觸很多。 透過這次安全與傳染病防治教育知識的學習,使我樹立了安全意識,瞭解安全常識與傳染病的防治注意事項,學會自我保護,提高應變能力。我知道了以下四點:
一、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疾病的高發季節,學生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學校又是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場所。一旦有傳染病傳入,即可透過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學生中造成疫情擴散,甚至造成區域性暴發。我們要積極預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加強身體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
2.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3.教室活動室注意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4.學校開展晨檢制度,以便及早發現病人,及早採取措施。
5.適當的採取預防性服藥措施。
6.儘量不到衛生條件差,沒有消毒設施的小餐館用餐
7.每日勤洗手,衣物勤換洗勤晾曬、秋冬季防寒保暖、適當鍛鍊
二、當地震發生時,學生在教室上課應該迅速抱頭、閉眼、蹲到課桌下面。地震一停,我們要迅速撤離教室到外邊空曠的地面。如果地震發生在家裡時,應該選擇衛生間或廚房等跨度較小的房間裡避地震。
三、有火災我們應該要儘量使身體貼近地面,有濃霧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自己的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壓滅火苗。大火來時要迅速從安全通道脫離險境。
四、在道路上行走應該要走人行道,注意紅、綠燈,不在汽車臨行時或車輛前後橫穿馬路。不在道路上嬉戲打鬧,不越護欄,不追扒、攔車輛。 透過以上安全知識的學習,使我樹立了安全意識,今後我會更加註意安全的。
小學生安全知識觀後感4
今天上午大約8:15分左右的時候,我觀看了南京新聞綜合頻道的《中小學生安全知識講座》,看完之後是我學到了很多很多的安全自救的方法。畢竟天災不由人,我們要防患於未然。
當發生地震時,如果我們正在教室上課那我們應該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的蹲到課桌下,等到地震一停,在老師的指揮下秩序的撤離。
在發生火災時,我們要學會自救,而自救得方法就是在火災時要披上浸溼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衝出去,而且要儘量使身體貼近地面,並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和經濟狀況的不斷提升,幾乎家家都有了私家車。而交通事故也是越來越多。在道路上行走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要走人行橫道,如果沒有人行橫道,要靠路邊走。
2、做做到紅燈停,綠燈行。
3、不在汽車臨近時候車輛前後橫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逐猛跑、嬉戲、打鬧、看書。
4、夜間步行要穿戴淺顏色的衣帽何在有路燈的地方橫過馬路。
5、司機應該注意不要酒後駕車,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人讓車、車讓人、車讓車,這樣才會更安全。
透過看了這次安全知識講座是我們以後不管是遇到地震或火災時,都不用慌慌張張的。有了自救逃生的犯法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了。再過馬路時只要遵守交通規則那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少。
小學生安全知識觀後感5
星期五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在教室裡觀看了《小學生安全教育》的錄影。一開始,大家認為這個錄影沒什麼好細看的,這些慘劇也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有什麼好防的?只要不玩火、水、電,不給陌生人開門,遵守交通規則就行了。於是,我們懷著一種無所謂的心情開始觀看。
第一篇是關於交通安全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全國每年大約有18萬個孩子葬身於無情的車輪底下!隨著又是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一張張歇斯底里的面龐,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哭聲……這才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交通事故”!我還悟出了一個道理:“就算你很守交通規則,也有可能會出事——因為別人不一定會遵守交通。如果要不出事,就得人人遵守規則。”
接著是校園踩踏篇。校園踩踏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也不遙遠。比如我們在舉行開學典禮的時候,都要搬凳子下樓,萬一誰摔了一跤,那後果可是真的不堪設想。
第三篇是校園暴力篇,第四篇是自然災害篇……我這才知道,會造成小學生危險的事有這麼多,真可謂是防不勝防。
通過了這麼多讓人同情、恐懼的事例,我意識到了我們平時的舉動是多麼危險:每天上學,總有許多人為了節省時間,左蹦右跳地闖紅燈,一會兒前,一會兒後,好不容易到了對面,可等紅燈的人也快走到對面了。然而,闖紅燈的人出事故的機率卻比等紅燈的人多出好幾倍。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們不遵守交通規則,還不照樣活得好好的?”錯了,其實你們隨時都有危險,只不過你們暫時運氣好、暫時沒出事罷了,萬一哪天不走運,可能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
在其它的場合、其它的事件中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人人都遵守規則,注意安全,那就能夠平平安安,不管什麼事故都會大大減少。
小學生安全知識觀後感6
星期天上午,我觀看了泰安電視臺農科頻道播放的《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知識講座》,透過這次講座,我知道了當地震發生時,我們應該怎樣避震、面對火災我們該如何逃生自救等安全問題。
指揮燈訊號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通行;黃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但已進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通行;黃燈閃爍時,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人行橫道訊號燈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透過人行橫道;綠燈閃爍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已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行人必須遵守的規定行人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靠右邊行走;穿越馬路須走人行橫道;透過有交通訊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靠右行中;不準在路上追逐,奔跑;不準爬馬路邊和路中的護欄、隔離欄,不準在道路上推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橫穿馬路很容易出危險;行走時一心兩用,邊走邊看書,或邊走邊想問題,或邊走邊聊天,邊走邊玩……這樣做,可能車子不來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車子,因此也十分危險。
騎車安全,不滿12週歲的孩子,不能在馬路上騎車;不單手騎車;不騎車帶人;不騎快車。在惡劣的天氣如雷雨、颱風、下雪、或積雪未化、道路結冰等情況下,也不要騎車。坐車是要拿好自己的東西;給不方便的人讓座;不把頭、身子、手伸出窗外;等車停穩後再上下車。
地震時應向無高建築的地方跑;如果在室內應向牆角里、堅固的桌子下、床下跑。發生火災時,應向有水的地方去,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在地上趴著走,如過有滅火器,用滅火器滅火。
透過觀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知識講座》我知道安全的重要性。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把安全放在心中的第一位。
小學生安全知識觀後感7
星期五,老師佈置觀看《小學生春季安全知識講座》,開始我不以為然,等看完後,才忽然意識到原來掌握安全知識多麼重要啊。
先說地震,地震是由於地球運動產生的,地震來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冷靜,迅速到桌子下面去,然後用手、書包等物保護頭部,等震感減弱後,迅速撤離建築物,到空曠地區逃生。如果被埋在廢墟下,應尋找水源、食物,儘量擴大生存範圍,並用堅硬的木條、石塊頂住上方,以防塌下。
然後,說說傳染病吧。傳染病在春季很活躍,基本上都是呼吸道疾病,其次有:水痘,麻疹,腦膜炎,腮腺炎等。我們只要做到堅持鍛鍊,講究衛生,在流感高發期不去人多的地方,不與動物親密接觸,就可以有效預防了。看到這兒,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去年春天我得了流感後,全家人也陸續患感冒了,之後的兩個星期裡,每天聽到打噴嚏的聲音,全家人狼狽不堪。如果早一些看到這個講座,及時控制,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
最後說說食物中毒的事。食物中毒基本是由於吃了加工不當、腐爛、變質、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如果發現自己中毒,應及時報告給老師或家長,並用手指、筷子、擊舌根部,讓自己返嘔,減輕危害,並保留食物殘渣,並立刻到附近醫院救治,同時打電話給食品監察局,查詢毒發原因,以免更多人中毒。
只要我們時刻注意防範,增強衛生安全意識,就會排除這些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