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知識> 醫院消防安全常識

醫院消防安全常識

醫院消防安全常識

  安全是人們的資本,只有安全了我們才可以玩的安心,玩的盡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醫院消防安全常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醫院消防安全常識 篇1

  1、醫院主要的火災危險性是什麼?

  醫院在診斷、治療過程中,使用多種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和各種電器裝置,以及其他明火。而且由於醫院裡門診病人多,流動量大,還有大批照料和探望病人的家屬親友,病人大都行動困難,萬一失火,很容易造成傷亡。

  2、醫院的防火重點部位有哪些?

  醫院的防火重點部位應包括:放射科、生化檢驗室、病理科、藥庫、藥房、製劑室、手術室、病房、門診樓、化學危險品倉庫以及變配電室、汽車庫、其他物資倉庫等部位。

  3、膠片室的防火要求有哪些?

  (1)膠片室應獨立設定,室內要陰涼、通風,理想的室溫為0-10℃,最高不得超過30℃。夏季必須採取降溫措施。

  (2)膠片室是專門儲存膠片的地方,不得存放其他易燃物;除照明用電以外,室內不得安裝、使用其他電氣裝置。

  (3)陳舊的硝酸纖維膠片易黴變分解自燃。因此應經常檢查,不必要的應儘快清除處理;必須儲存時,應擦拭乾淨存放在鐵箱中,同醋酸纖維膠片分開存放。

  (4)膠片必須放在紙袋裡貯存,這不僅是為了保護膠片,更重要的是防止膠片相互摩擦,以免產生靜電;存放膠片的紙袋,應放在鐵櫥或特製的木架上,分層豎放,不宜過緊,不得重迭平放。

  (5)室內嚴禁吸菸,下班時應切斷電源。

  4、藥房有哪些防火要求?

  藥房是醫院向門診病人和病房直接供藥的部門。它的主要防火要求是:

  (1)含醇量高的酊劑、醑劑等的大包裝存量不宜超過二日量。乙醇、乙醚等易燃品以一日量為宜,不宜過多。

  (2)乙醇等易燃液體,以500mL的瓶裝為宜。10L容量的蒸餾水瓶極易破碎,底部尤弱,如用它盛裝乙醇,將瓶頭提起時往往脫底,乙醇大量流出,極易發生火災。因此,在藥房內不得采用。

  一般醫院藥房內乙醇等易燃液體的總存放量不得超過5Kg斤,否則應另室存放。

  (3)配方配出高錳酸鉀等氧化劑時,應該用玻璃瓶包裝,不得用紙袋包裝;並不得與其他藥品配方或混放,以免自燃。

  (4)藥品的化學性質互相牴觸或互相作用後增加燃燒爆炸危險的,如氧化劑與還原劑,氧化劑與易燃有機物,苦味酸與金屬鹽類等均屬配方禁忌。因為它們之間能互相作用發生高熱而引起燃燒,或者生成敏感度更高的苦味酸鹽而發生爆炸。遇到這類處方,不應貿然配方,應經研究後與醫生聯絡,改變處方。苦味酸等應溶成水溶液配出,不宜將苦味酸結晶發出。

  (5)藥房內有大量廢棄的紙盒、說明書等可燃品,應集中放在金屬桶中,不得隨地亂丟。

  (6)中藥房內草藥不得大量長期堆積,以防自燃。

  (7)鈷60等放射性物品,應按有關放射性物品管理的各項規定辦理。

  (8)藥房應嚴格控制火、火種、禁止吸菸。

  5、病房有哪些火災危險性及防火要求?

  醫院病房中的住院病人來自各處,照料和探望病人的家屬親友又較多,情況複雜,萬一不慎起火,多數病人行動不便,疏散困難,容易造成重大傷亡。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病房通道內不得堆放雜物,應保持通道暢通,以便萬一發生火災事故時,便於搶救和疏散病人。

  (2)給住院病人輸氧時大都使用氧氣鋼瓶,應注意氧氣瓶的防火。醫院工作人員應該經常檢查氧氣瓶體有無油汙,如發現油汙,應立即用四氯化碳擦除,以防止與氧氣接觸而發生燃燒。過去出現過不少事故,很多是由於有人在吃飯(或取糕點)後未洗手,就去接觸氧氣裝置而發生的。因此,必須向病人及家屬宣傳,切不可用油手撫摸氧氣瓶或製氧裝置。氧氣瓶不用時,應撤出病房。有的醫院病房有專用輸氧管道,由一群氧氣瓶集中輸出。除氧氣瓶應符合避熱、禁油、防止撞擊等常規要求外,氧氣瓶室內不得存放任何可燃雜物,並應及時掃除灰塵保持清潔。整個輸氧系統應不漏氣。總控制閥和分路閥門要靈活嚴密,不用時必須關好。輸氧管道不得用酒精等有機溶劑消毒,可用0.1%潔爾滅消毒劑的水溶液揩拭。病房內有人輸氧時,不得點燃衛生香和使用其他明火。

  (3)病房取暖在有條件的地方應儘量用水暖,如果使用電爐或火爐時,必須嚴格注意防火,除電爐、火爐的一般防火要求外,病人和家屬不得在電爐、火爐上烘烤手套、衣帽、毛巾或食品。每晚臨睡前,值班護士應全面檢查各病房取暖裝置上有無異物烘烤,如有發現,立即清除。

  (4)在病區為方便病人和家屬加熱食品設定的爐灶,應有專門的地方,爐灶應有專人管理。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氣。在病房內,禁止病人和家屬攜帶煤油爐、電爐等加熱食品。

  (5)病房內的電氣裝置不得擅自挪動,不得擅自在病房線路上加接電視機、電風扇、電冰箱等載荷,也不要拉接照明燈具或將燈泡換大,以防電氣線路超負荷熔斷保險絲,使病房照明裝置和急救裝置失效,給搶救中的病人造成生命危險,甚至使線路發熱起火,給病人密集的病房區帶來嚴重後果。

  醫院消防安全常識 篇2

  一、嚴格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

  的“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精闢地論述了消防工作的重要和責任。消防工作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範結合“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是醫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特點。公安部61號令規定,法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和非法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四川省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將50張以上床位的醫院界定為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醫院作為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確定由院長擔任醫院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醫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同時,要想把消防工作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崗位甚至每個人的具體環節上,就必須實行明確的防火安全責任制。因此醫院根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結合醫院實際情況應逐年完善併科學合理地制定消防安全責任書,並逐級簽訂,上至醫院領導,下至各科室、部門。從消防安全形度對每個科室及職工的行為都作嚴格規定,從而使消防工作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形成一個科學的網路和體系。

  二、透過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宣傳教育和培訓。

  1、組織觀看消防安全教育的警示片及有關圖片。透過觸目驚心的案例使職工真正受到教育,做到警鐘長鳴。

  2、作為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醫院應對職工每年至少一次消防安全培訓,明確工作人員組織疏散病人的法定職責,可以請公安消防部門人員授課,系統講授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有關消防設施的效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及逃生自救的知識和技能,使人人做到“三懂三會”。

  3、利用即將失效的消防器材換藥的機會組織科室人員親自操作,並進行實地演練,正確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使醫院的每一位職工面對初起火災或火險時能臨陣不亂,使用自如。

  三、制定完善的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並組織演練。

  醫院中的主要人群為病人,尤其是臥床不起的危重病人和剛剛手術後的病人。他們大都失去了自主能力。一旦發生火災,病人的疏散和搶救工作就必須放在特定重要的位置。這時組織有序的疏散和搶救工作就成為患者的一條“生命線”。滅火應急疏散預案首先明確各崗位在發現火情後如何及時有效地報警,其次儘可能利用身邊的滅火器材如滅火器、消火栓等進行有效撲救,把火災控制在初起階段。同時還可以將沒見病房的位置及疏散通道製成一張“疏散示意圖”,貼上在每個病房的重要位置,使住院病人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和遇到緊急情況時的逃生路線。

  在制定並完善了滅火及應急疏散預案後,醫院應定期進行一次演練。比如模擬醫院某部位發生火情,考驗醫護人員的自救逃生意識。

  四、加強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加強防火安全檢查,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公安部61號令明確規定了機關、團體、事業單位應當每季度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其他單位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防火檢查,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還應當每日進行防火巡查。醫院是公共場所,流動人員多,流動物資多。因此醫院應加強各級消防安全檢查,堅持各科室自查與醫院組織大檢查相結合,定期檢查與隨時抽查相結合,重大活動的加強檢查與重點部位的反覆檢查相結合,並做好每日防火巡查,發現隱患及時消除,真正做到“消防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

  總之,醫院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項複雜、長期而艱鉅的工作。只有真正做到了設施完善,制度到位,責任到人,功能到位,措施明確,管理到位,才能從根本上抓好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或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醫院消防安全常識 篇3

  (一)醫院的火災危險性

  1.人員密集,患者較多,不易管理。公安部107號令將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確定為重要的人員密集場所之一,主要原因就是門診樓、病房樓內醫護人員、患者密集,病員較多,而且大多行動困難,兼有大批陪護和探視病員的家屬、親友,人員複雜,消防安全意識程度不同,消防安全知識掌握有很大差距,一旦發生火災傷亡大,影響大。

  2.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多,用火用電多,致災因素多。醫院內大量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如酒精、氧氣、二甲苯等,且有儲存。此外,病房因醫療消毒,必須使用電爐、煤氣爐、酒精燈等加熱工具消毒加熱;還有的病人或家屬防火意識淡薄,違章在病房或走廊內吸菸,菸頭到處亂扔,這些明火若遇可燃物極易引發火災。因此必須加強對醫院的用火、用電、易燃易爆物品以及病人及陪護人員的管理。

  3.重點防火部位多,火災危險性大。醫院的危險品庫、易燃藥品庫、氧氣瓶庫、鍋爐房、變電室等要害部位,都是重點防火部位。這些重點部位在日常維修施工作業常需動用明火,不僅火災危險性大,而且一旦出現事故會燃燒甚至爆炸,直接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同時醫院內貴重儀器多,價值昂貴,裝置移動困難,一旦發生火災,將會給國家財產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也將直接影響病人治療,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4.消防設施不完善,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現在許多醫院的部分建築還都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老建築,建築面積狹小,消防設施不完善。隨著社會對醫療的需求逐年增加,門診量日趨增大。幾十年來,有的醫院建築沒有擴大,但門診量增加了許多倍,床位也增加許多。一旦發生火災,只依靠消防隊撲救,將錯過撲救初期火災的最好時機,後果不堪設想。另外,隨著科學技術

  的發展,醫院的醫療儀器裝置也在逐年遞增,而這些醫院往往只重視裝置的投資,而忽視保護這些裝置的消防設施的投資,由於儀器增加,用電量增大,也使得有的醫院常年超負荷用電,存在重大火災隱患。

  5.醫院內的.高壓氧艙,火災危險性大。醫院的高壓氧艙,不僅是搶救煤氣中毒、溺水、缺氧窒息等危急病人必需的裝置,而且是治療耳聾、面癱等多種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一些大型醫院或專科醫院均設有高壓氧艙。高壓氧艙發生火災很容易造成人員傷亡。此類傷亡事件,國內外都時有發生。艙內人員死亡的原因,一是由於艙內氧濃度高而造成極其嚴重的燒傷;二是由於艙內氧濃度高使燃燒非常充分,會很快將艙內氧氣耗盡而造成急性缺氧使人窒息死亡。

  6.消防知識缺乏,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醫院的醫生、護士特別是醫院領導消防安全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醫院的自防自救能力的提高。有的醫生、護士認為,只做好治病救人的本職工作就行了,安全防火與己無關,有的領導認為有錢多上一些醫療裝置,多購一些貴重藥品,消防設施裝置輕易用不上。有的新建醫院甚至在剛建時,消防設施就故意欠帳,平時更是不注重消防知識的學習,一旦發生火災事故,驚惶失措,既不會逃生,也不會報警,更不懂怎樣撲救初起火災。遼源市中心醫院副院長甚至在初起火災時告訴大家不報警,可見消防常識嚴重匱乏。

  (二)建築防火要求

  1.新建的大、中型醫院建築的耐火等級不低於一、二級;小型醫院不應低於三級。高壓氧艙房,應為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築。膠片室應獨立設定,室內要陰涼、通風,夏季必須採取降溫措施。藥庫應設在醫院一角或四周不相互毗連的獨立建築內。

  2.病房由於人員較多,應遠離實驗室、膠片室、手術室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建築。手術室內應有良好的通風裝置,排風不得再迴圈。由於乙醚蒸汽比空氣重,大多沉於地面,經久不散,因此排風口應設在手術室下部。

  3.生化檢驗室或實驗室使用的醇、醚、苯、苦味酸等都是易燃易爆的危- 2 -

  險品。因此,這些實驗室應佈置在醫院的一側,門應設在靠外牆處,以便發生事故時能迅速疏散和施救。

  (三)安全疏散的要求

  1.病房通道內不得堆放雜物,應保持通道暢通,疏散通道上應設定疏散和事故照明裝置,以便火災時進行疏散和撲救。

  2.醫院的所有安全疏散出口,門須向外開啟,並不應設定門檻。

  3.醫院的安全疏散出口數量不應少於2個。疏散樓梯應分別設計有適宜病人和老人行走的踏步和扶手,並且也不應少於2個。房間門至外部出口的疏散距離要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的要求。同時為預防萬一,應制定在緊急情況下的疏散預案並進行適當的演習,一邊在遇到火災事故時能有序地確保老人和病人的疏散。

  (四)電器裝置和消防設施的要求

  1.安裝電器裝置必須由正式電工按規範要求合理安裝,電工應定期對電器裝置、開關線路等進行檢查,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及時維修或更換。不準亂拉臨時電線。

  2.治療用的紅外線、頻譜儀等電加熱器械,不可靠近窗簾、被褥等可燃物,並應有專人負責管理,用後切斷電源,確保安全。

  3.醫院的放射科、病理科、手術室、藥房、變配電室等各部門,均應配備相應的滅火器。

  4.高層醫院須參照《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的有關規定,安裝自動報警和滅火系統以及防排煙裝置、防火門、防火捲簾、消火栓等防火和滅火設施,以加強自防自救的能力。

  (五)明火管理

  1.醫院內要嚴格控制火種,病房、門診室、檢查治療室、藥房等處均禁止吸菸。

  2.取暖用的火爐應統一定點,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3.處理汙染的藥棉、繃帶以及手術後的遺棄物的焚燒爐,須選擇安全地點設定,專人管理,防止引燃周圍的可燃物。

  4.醫院的太平間應加強防火管理,死亡病人換下衣物要及時清理,不可堆積在太平間;病人家屬按舊習俗燒紙悼念亡人,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勸阻。

  醫院消防安全常識 篇4

  一、消防工作的認識以及醫院消防工作的概況;

  消防工作是人們同火災作鬥爭的一項專門工作,它的任務是“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人身、公共財產和公民財產的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和預防火災的義務。”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國消防宣傳日,消防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消防工作的原則是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最新修訂的消防法於2009年5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全國統一部署,省政府決定從2010年至2012年在全省實施構築社會消防安全“防火牆”工程(裡面主要的內容就是“四個能力”建設)。

  瀘醫附院是瀘州市消防安全重點防火單位,佔地面積230多畝,建築面積12890.46㎡,我們醫院消防工作實行的是法人代表負責制,醫院消防安全工作主要是在瀘州市市政府和瀘州市消防支隊指導下完成,醫院成立了消防安全防火委員會,具體監管醫院消防安全工作,防火委員會下設消防安全管理辦公室,辦公室掛靠在保衛科,主要職責是負責全院消防安全工作的實施,醫院消防安全工作主要是實行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層層負責制,在平時的消防安全工作中,我院建立了規範的消防資料檔案與各項制度,使得日常消防管理更為規範化。醫院目前有職工3452人,編制床位2200張,開放床位是2188張,臨床科室42個,醫技科室16個,病區39個,消防安全重點要害部位有23個,醫院現有高層建築2棟,消防控制室2個,院內消防設施以及安全疏散設施有滅火器、消火栓、消防防火捲簾門、防火門、溫感、煙感、噴淋、手動報警、消防電話、消防廣播、聲光報警、正負壓送風、排煙口、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水箱、水池、應急照明指示燈、安全疏散指示燈、安全疏散示意圖,(溫感、煙感、手動報警總共3546個、七氟丙烷滅火系統9套)病區內配置有乾粉滅火器900具,室內消火栓414個,家屬區配置有乾粉滅火器181具,室內消火栓46個,全院範圍內有室外消火栓14個,水泵接合器9個,全院的義務消防員有176人,保安隊員66名,醫院保衛科還成立了一支應急小分隊,人員主要由科室骨幹以及保安隊班隊長承擔。

  二、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

  1、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之一: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

  在平時的日常檢查中如果發現火災隱患要及時對存在隱患的科室進行整改,在病員群眾就診時要向病員宣傳不得在病區吸菸,不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病區。要自願保護消防設施,不損壞,不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埋、壓、圈佔消火栓,不佔用防火間距,不堵塞消防通道。要加強用電、用氣、用熱裝置、設施及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禁止在病區內使用大功率電器。科室應組織人員每天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檢查。

  2、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之二:組織撲救初期火災的能力

  物質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根據這些基本條件,一切滅火措施都是為了破壞已經形成的燃燒條件或終止燃燒的連鎖反應而使火熄滅以及把火勢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這就是滅火的基本原理。一般滅火有四種方法,第一種是冷卻法:如用水撲滅一般固體物資的火災,透過水來大量吸收熱量,使燃燒物的溫度迅速降低,最後使燃燒終止;第二種是窒息法:如用二氧化碳、氮氣、水蒸汽等來降低氧濃度使燃燒不能持續;第三種是隔離法:是將正在燃燒的物質和周圍未燃燒的可燃物質隔離或移開,中斷可燃物質的供給,使燃燒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第四種是化學抑制法:如用乾粉滅火劑透過化學作用,破壞燃燒的鏈式反應,使燃燒終止。火災依據物質燃燒特性,可劃分為A、B、C、D、E、F六類,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質性質,一般在燃燒時產生灼熱的餘燼。如木材、煤、棉、毛、麻、紙張等火災,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火災,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等火災,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鋁鎂合金等火災,E類火災:指帶電物體和精密儀器等物質的火災,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在撲救初期火災的時候一定要在保障自身安全下進行,在發現初期火災時要邊撲救、邊報警。

  3、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之三: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

  作為醫務人員,首先我們要詳細瞭解各樓層疏散通道、出口、樓梯的具體分佈情況,在遇到火災時,應呼籲大家不應使用電梯,如果使用電梯可能會因為斷電而受阻,並且儘快組織病員群眾有序地往疏散樓梯撤離。根據調查統計,死於火災80%左右的人是因為被煙嗆死或者燻死的,所以在火災中,如何減少自己吸入的有毒煙氣是非常重要的,遇到火災時應及時就近找到水源,用布或者口罩之類的東西打溼水,捂住口鼻,如火勢較大需穿過火牆時,應將自己全身衣物淋溼,以減少因為衣物著火而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如煙霧很大時,應採用匍匐前進的方式,儘量貼近於地面,採取人跟人的方式往安全出口逃生,(如處二、三樓,無法選擇通道逃生時,可選擇排水管道或其它可攀爬物體和裝置,也可利用室內的物品如床單,繩索等結繩自救,在情況比較危急又無可用之物時,可採取抓住欄杆或窗沿,使身體垂直於地面,自由落體而下,這樣可減少身體所受到的傷害,但是一般不建議這樣做),如果在火災現場不小心身上著火了,這時千萬別亂跑,這樣不但不能滅火,反而使火勢更大,而且也會將火帶到其他場所,身上著火時應先設法將衣服脫掉,如來不及脫,可採取就地打滾,將火撲滅。

  三、發生火災後應該怎樣正確報警,以及注意事項;

  發生火災後應及時撥打“119”及時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撥打報警電話時應講清以下幾點:第一、要講清發生火災單位或個人的詳細地址。包括街道或名稱、門牌號碼,周圍有何明顯建築或單位;高層建築要講清是幾樓起火;第二、起火物。講清燃燒的物品,如化工原料,油類等。三、火勢情況。如看見冒煙,看到火光,火勢猛烈,有多少房屋著火、有無人員被困等。四、報警人姓名及所用電話的號碼。以便消防部門電話聯絡及時瞭解火場情況,調集滅火力量,報警完後需要在路口迎接消防車。撥打“119”電話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

  四、四懂四會內容包括哪些;

  四懂:懂得崗位火災的危險性,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懂得撲滅火災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

  四會:會使用消防器材,會報警,會撲救初期火災,會組織疏散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