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知識> 駕駛員交通安全知識

駕駛員交通安全知識

駕駛員交通安全知識

  交通安全是指人們在道路上進行活動、玩耍時,要按照交通法規的規定,安全地行車、走路,避免發生人身傷亡或財物損失。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駕駛員交通安全知識,希望有所幫助!

  一、正確控制車速

  正確控制車速,是安全行駛的一個必要條件,所謂“中速行駛,安全禮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般來說,許多司機根據自己駕駛車輛的車型和效能,經過實踐和測試,大都能摸索出自己最喜愛、感覺最自如的一種車速。如果這種行車速度能夠符合交通法規中的有關規定和交通環境,即可把這種車速定為自己的安全車速。

  當然,城市與鄉村不同,山區與平原不同,正確控制車速,還必須注意下列車輛的行駛環境:

  (1)密切觀察沿途交通標誌,遇有限速標誌時,須嚴格按標誌規定行駛。

  (2)根據行駛道路狀況和執行條件,靈活掌握和控制車速,該快就快,該慢就慢。

  (3)在交通擁擠、車輛較多、車流已有自然速度節奏的道路上行駛,要使自己的車速隨車流速度行進,不要性急超車。

  (4)儘量保持經濟車速的穩定,避免高速超車和低速慢行。汽車載重量輕、道路條件好時,經濟車速可適當高一些,而汽車載重量大、道路條件差時,經濟車速就必須低一些。

  (5)行駛中,車速與通向行駛車輛間距相適應。在不同天氣、道路、車速條件下,與前車間距也不相同,間距大小以確保安全為適度。

  二、減速會車

  車輛在沒有設定中心分隔護欄的道路行駛,與前方來車交會時,應適當降低車速,並選擇比較空闊、堅實的路段,靠路右側緩行交會透過(在視線不良的情況下會車時,要降低車速,開近燈光,即使是在路面較寬的雙車道,也應該慢車交會)。

  如果在行駛前方的道路右側有障礙物時,要根據離車距障礙物的距離、速度以及道路狀況,決定是加速越過障礙後會車還是減速慢行甚至停車讓對方車先行,以錯開兩車越過障礙物的時間,避免在障礙物處會車:如果對越過障礙物的判斷沒有把握,則應降低車速,緩行至障礙物近處,不要忙於超過,讓對面來車透過障礙物後在繼續行駛:如果估計兩車要在障礙物處會車時,應主動減速、停車、調整車體位置或倒車讓路,不要搶行堵住來車行駛路線:如果可能在路面較窄或道路兩側均有障礙物的情況下會車時,則應該根據對方來車速度和道路條件預選交會路段,正確控制車速,以保證兩車在選定的路段交會。

  會車時,必須注意保持足夠的安全側向間距,做到“禮讓三先”——先慢、先讓、先停,絕對不可搶行爭路,互不相讓,以致形成僵持局面。一般情況下的會車,須遵守下列規則:空車讓重車,單車讓拖掛貨車、大車讓小車,貨車讓客車,教練車讓其他車輛,普通車讓執行任務的特種車,下坡車讓上坡車(當下破車行至中途而上坡車尚未上坡時,上坡車應該讓下破車)。

  夜間會車時,要按規定把遠光燈改為近光燈,交會時要減速,防止碰撞前方右側的行人和騎車人。

  會車時,還要特別注意道路上的行人和非機動車情況,看清預計會車地點的行人動態,當行人被來車擋住時,要防止這行人忽略本車,因此,要鳴號示意。總之,在有行人處會車時,必須防止發生各種突發情況,做好隨時停車準備。

  三、不可搶行超車

  超車,是汽車行駛中的正常現象。但是,超車又是比較複雜和危險的操作過程,因此,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進行。根據交通法規的規定和從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超車應選則道路寬直,視線良好、道路兩側均無障礙,被超車前方150米以內沒有來車,並在交通法規許可的斷路和情況下進行。超車時,須先開左轉向燈,向前車左側靠近,並鳴喇叭(禁止鳴喇叭地區和夜間須用變換遠近光燈示意)通知前車,確認安全及前車讓超後,加速並與被超車輛保持一定的橫向間距,從左側超越。超越前車後,不可向右急轉動方向盤,應保持超車時的速度,在超出被超越車20米以外在開右轉向燈,駛回原車道。

  在超車過程中,如果發現道路左側的障礙或橫向間距過小而由擠擦可能時,儘量不用緊急制動,以防因路拱發生側滑碰撞,應穩住方向盤,不要左右轉動,在最短的時間內,適當拉開距離,然後再伺機超越,千千萬不可冒險強行超車。在在超越停駛的車輛時,應減速鳴喇叭(在非禁止鳴喇叭地區),注意觀察,保持警惕,並留有較大橫向間距,隨時做好緊急制動的準備,以以防止該車突然起步駛入行車道而發生碰撞,或駕駛員突然開啟車門下車,尤其是超越停在車站的客車時,更應注意被停車遮蔽處驟然出現橫穿公路的行人。

  交通安全常識

  交通標線

  馬路上,用漆劃的各種各樣顏色線條是“交通標線”。道路中間長長的黃色或白色直線,叫“車道中心線”。它是用來分隔來往車輛,使它們互不干擾。中心線兩側的白色虛線,叫“車道分界線”,它規定機動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非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在路口四周有一根白線是“停止線”。紅燈亮時,各種車輛應該停在這條線內。馬路上用白色平等線像斑馬紋那樣的線條組成的長廊就是“人行橫道線”。行人在這裡過馬路比較安全。

  交通訊號燈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懸掛著紅、黃、綠、三色交通訊號燈,它是不出聲的“交通警”。紅綠燈是國際統一的交通訊號燈。紅燈是停止訊號,綠燈是通行訊號。交叉路口,幾個方向來的車都彙集在這兒,有的要直行,有的要拐彎,到底讓誰先走,這就是要聽從紅綠燈指揮。紅燈亮,行或左轉彎,在不礙行人和車輛情況下,允許車輛右轉彎;綠燈亮,准許車輛直行或轉彎;黃燈亮,停在路口停止線或人行橫道線以內,已經繼續通行;黃燈閃爍時,警告車輛注意安全。

  人車分流各行其道

  每當你走馬路,就會看到許多行人的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如果行人和車輛愛怎麼走就怎麼走,那麼就會交叉衝突,發生混亂。交通道路上用“交通標線”劃出車輛、行人應走的規則:機動車走“機動車道”。在道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交通標誌。它們用圖案、符號和文字來表達特定的意思。告訴駕駛員和行人注意附近環境情況。這些標誌對於安全車非常重要,被稱為“永不下崗的交通警”。警告標誌“它是警告車輛、行人注意危險地段、減速慢行的標誌。禁令標誌:它是禁止或限制車輛、行人某種交通行為的標誌。指示標誌:它是指示車輛、行人行進的標誌。行人行進的標誌。指路標誌:它是傳遞道路方向、地點、距離資訊的標誌。輔助標誌:它是主標誌下,對主標誌起輔助說明的標誌。我們應該熟悉並愛護這些標誌,不能任意損壞或在上面亂塗亂畫,並且自覺遵守這些標誌的規定。

  安全走路

  走路,誰不會呢?其實不然。如果我們不注意交通安全,走路也闖禍。因此,我們上學讀書、放學回家、節假日外出時,走在人來車往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我們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沒有人行道的地方,應靠道路右邊行走。走路時,思想要集中,不要東張西望,不能一邊走一邊玩耍,不能一邊走路一邊看書,不能三五成群並排行走,不要亂馬路,更不能追趕車輛嬉戲打鬧。更不要在馬路上踢球、溜冰、放風箏、做遊戲。一旦被來往車輛撞倒,後果非常嚴重。

  汽車不是一剎就停的

  有的同學認為亂穿馬路沒啥關係,反正駕駛員會剎車的。其實,汽車不是一剎就停的。由於慣性作用,剎車後車還會向前滑行一段路,這就是力的慣性作用。就像人在奔跑中,突然停下來,還會不由自主地身前衝出幾步一樣。何況還有可能駕駛員不注意、剎車不靈等。所以,亂穿馬路是十分危險的,不少交通事故就是因為行人亂穿馬路造成的。血的教訓應該引以為戒。

  不在車前車後急穿馬路

  有人總是喜歡在汽車前、後急穿馬路、這是很危險的。駕駛員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被稱為“視線死角”。要是有人在車前車後駕駛員眼睛看不到的“視線死角”內急穿馬路,就會造成車禍。所以我們橫過馬路前要注意左右來往車輛,先向左看,後向右看,當看清沒有來車時才可橫過馬路。在有“人行橫道”和“人行天橋”上行走,這樣才比較安全。

  汽車的眼睛

  汽車前面的兩隻“大眼睛”叫“大光燈”。夜幕降臨,司機開啟“大光燈”就能照亮道路。在汽車大光燈下,有兩隻“小眼睛”,它同車尾兩邊的兩隻“小眼睛”相互連結,這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方向燈”。汽車尾部有兩隻“紅色的眼睛”,叫“剎車燈”。當駕駛員剎車時,這兩隻“紅眼睛”立刻發亮,它告訴行駛在後面的車輛,注意保持距離。此外,汽車尾部還有兩隻“白色的眼睛”,叫“倒車燈”,汽車倒車時會發出白色光線,有的還會發出“倒車,請注意”的叫聲,我們也要及時避讓。

  汽車的“內輪差”

  你知道汽車是怎樣轉彎的嗎?汽車是依靠前輪來轉向的。隨著前輪的轉動,汽車車身也逐漸改變方向。但是前後兩隻輪子並不是走在同一條弧線上,而是有一定距離差別的',這個差距稱“內輪差”。因此,我們碰到要轉彎的汽車,不能靠得太近,不要以為汽車的前輪過去就沒事了。因為有“內輪差”,如果離轉彎的汽車太近,很可能被後輪撞倒壓傷。

  注意避讓轉彎的車輛

  知道了汽車轉彎時會發生“內輪差”,所以我們在透過馬路時,除了注意來往直行的車輛外,還要注意避讓轉彎行駛的車輛。當看到“方向燈”閃亮時,人離車輛遠一些。千萬不要以為讓過了車頭就沒事了,人與車身靠得太近,就容易被車尾撞倒,發生傷亡事故。

  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識

  1、安全橫過道路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在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小學生在放學排路隊時要頭戴小黃帽,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豔的衣服,以便於機動車司機儘早發現目標,提前採取安全措施。

  2、橫穿馬路應該注意什麼?

  橫穿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應特別注意安全。

  1)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

  2)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

  3)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迴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透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更不能在馬路上滑滑板。

  5)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3、怎樣認識交通訊號燈?

  交通訊號燈分為兩種,一種是用於指揮車輛的紅、黃、綠三色訊號燈,設定在交叉路口顯眼的地方,叫做車輛交通指揮燈;另一種是用於指揮行人橫過馬路的紅、綠兩色訊號燈,設定在人行橫道的兩端,叫做人行橫道燈。我國交通法規也對交通指揮訊號燈做出了規定:

  1)綠燈亮時,准許車輛、行人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準妨礙直行的車輛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和已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

  3)紅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

  4)綠色箭頭燈亮時,准許車輛按箭頭所示方向通行。

  5)黃燈閃爍時,車輛、行人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可以通行。

  4、騎腳踏車安全知識

  我國被稱為“腳踏車王國”,是世界上擁有腳踏車最多的國家。但是,腳踏車結構簡單、一碰就倒、穩定性差,因此它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在交通傷亡事故中,非機動車(主要是腳踏車)受傷人數居第一,傷亡人數居第二。在我國,少年兒童年滿12週歲,方能在道路上起腳踏車,並要遵守交通規則在慢車道上騎車。

  5、乘坐公共汽車應該注意什麼?

  1)乘坐公共汽(電)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後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後,先下後上,不要爭搶。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

  3)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4)乘車時要坐穩扶好,沒有座位時,要雙腳自然分開,側向站立,手應握緊扶手,以免車輛緊急剎車時摔倒受傷。

  6、小學生交通安全知識守則

  1、堅持徒步上下學,不準在街道、公路上、攔車、爬車、追車和強行搭車。

  2、不滿12週歲的學生不準騎腳踏車。不管步行或在公路街道上行走時,必須靠右行走或人行道上行走。

  3、步行時,在橫穿街道、公路或交叉路口時,應注意來往車輛。在無來往車輛時,從人行橫道線內透過。

  4、嚴禁在機動車臨近時橫穿公路。不準在有機動車透過的道路上做遊戲。

  5、在公路或其他道路上行走時,不準鉤肩搭背、三五成群並肩而行,不準邊走邊看書或邊玩耍。

  6、前進途中,遇到路邊堆放障礙物時,要特別注意來往車輛,待無來往車輛透過時再透過,並且要靠安全一側。

  交通安全的知識要點

  交通安全知識要點一:如何防止被車門夾住

  現在絕大多數的公交車門不具備夾到人後自動彈開的功能,被車門夾到受傷甚至拖拽導致死亡的案例也時有發生,對於處於弱勢的學生而言,家長應該教給孩子哪些必備的安全知識呢?

  1、上下車時要注意扶一下車門,如果遇到突然關門時可以用手臂阻擋一下,防止夾到頭部,大多數車門遇到阻力時還是會自動彈開的;

  2、儘量不要選擇最後一個上下車,一般被門夾到都是因為司機對於乘客上下車完成時間判斷錯誤導致,如果是最後上下車,尤其要注意公交車門關閉的方向,有些車是開啟一側門,有些是雙側同時開啟;

  3、上下車時要提前做好準備,要將包包、手提袋等物品放置胸前,注意不要讓衣服或者揹包等東西掛到車內零件上。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人已經上車或者下車,但包還夾在另一邊;

  4、被夾到手或者腿時,要儘量緊縮肌肉(握拳)並保持身體穩定,同時大喊以提醒駕駛員。

  交通安全知識要點二:乘車前的防護

  1、不要在馬路中央揮手叫停公交車,這個非常危險;

  2、選擇好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車線路,到公交站臺處排隊依次上車;

  3、候車時一定要站在候車亭內候車,不要妨礙了公交車輛的正常靠站停車;

  4、上車前先看清是哪路,因為公共汽車停靠站,往往是幾路公共汽車同個站臺,慌忙上車,容易乘錯車;

  5、乘車時,一定要排隊,等到汽車停穩後再上,如果人多擁擠,最好等下一班車;

  6、上車前將包物置於胸前,以免包物被擠掉,或被車門夾住;

  交通安全知識要點三:乘車中的注意事項

  1、上車後不要擠在車門邊,往裡邊走,見空處站穩,並抓住扶手,頭、手、身體不能伸向窗外,否則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2、不要在車內吃用竹籤或其它金屬物穿串的食物,如羊肉串等,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一旦遇到司機急剎車,尖銳的竹籤或者金屬物很容易因為慣性戳傷自己或者旁人;

  3、乘坐車輛時不要看書((否則會損害眼睛,同時也不利於隨時觀察行車中是否有安全隱患)、向外拋灑物品、跳車、掏耳朵、咬舌頭、相互追逐打鬧;

  4、車輛快到站時,要提前做好下車準備;

  5、車輛發生事故時,不要驚慌,聽從駕駛員的指揮,有序離開車廂;

  6、上車後,有座位的話應該坐穩,背靠座背,雙手扶好座椅;沒有座位的要雙手抓穩車內的牢固物體,雙腿站穩,這樣如果出現急剎車則會減少受傷。最危險的就是“睡客”。

  交通安全知識要點四:下車後的注意事項

  1、下車時不要著急,帶好隨身物品,等車停穩後按順序下車;

  2、在走出車門前,要仔細看看左右是否有通行的車輛,不能急衝猛跑,以免被兩邊的車撞倒;

  3、下車後如果要橫穿馬路,請走回站臺後,等自己所乘車輛駛離後再橫穿過馬路,千萬不要緊挨著公交車沿著馬路往前走或者往後走,這些區域多半屬於盲區。

  交通安全知識要點五:公交車逃生知識

  公交車一旦起火,要尋找最近的出路,比如門、窗等,立即以最快速度離開車廂,下車後應遠離起火車輛,切忌集體擁到車門爭搶。此外,可將掛在車廂兩側的安全錘取下,用尖的一頭朝玻璃中間敲下,或利用一切硬物砸碎車窗玻璃後逃生。

  在車廂的前門後門,會有兩個紅色的按鈕,按鈕旁標誌牌提醒一般為“緊急開關”,遇到緊急情況時按照提示要求進行旋轉,向內拉開車門。非緊急情況切勿扳動,遇到緊急情況時請勿阻塞車門,保持逃生通道的暢通。

  防交通安全安全知識

  一、交通事故自救的基本原則

  (一)搶救順序

  1、先呼救、報警,再搶救。

  2、先搶救人員,後搶救財務。

  3、先搶救重傷人員,後搶救輕傷人員。

  (二)自救要點

  1、止血。

  2、保持呼吸道暢通。

  3、移開卡壓物。

  4、避免二次損傷。

  5、防止複合傷。

  6、加強自我保護。

  7、保持冷靜,儲存體力。

  二、交通事故預防要點

  1、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規,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2、要樹立交通安全觀念,時時提高警惕。

  3、熟悉路線地形,記住易出事故地段。

  4、走路留神,見到各種車輛提前避讓,防止意外肇事。

  5、騎車、駕車要慢速行駛,複雜地段要緩緩而行。

  6、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應迅速進行自救或互救。

  7、危急時刻能想起任何一個電話可能都有幫助,打電話時儘量保持冷靜,告訴對方自己的位置和出現的險情。

  交通安全常識歌

  交通法,必記住,要安全,需守規。

  人生活,要走路,步行時,走路旁。

  進出口,要看燈,紅燈停,綠燈行。

  過馬路,走橫道,先左顧,後右看。

  確安全,再橫過。圖方便,跨護欄。

  此行為,最危險。學齡前,小兒童,

  路上走。成人領,別亂跑,切牢記。

  在路上,行走時,六不準,要記牢。

  不追逐,不亂跑,不扒車,不追車,

  不攔車,不拋物。交通法,有規定,

  要騎車,需夠齡,路右邊,慢速行,

  轉彎前,要減速,先了望,再示意,

  不猛拐,不競駛。要駕車,需領證,

  乘二摩,不超栽,戴頭盔,要正座。

  人乘車,有規章,候車時,站點上,

  先下車,後上車,講道德,按序來,

  勿爭搶。車內坐,要端正,頭莫伸,

  出車窗,要尊重,司乘員,不催速,

  莫閒談,同目標,建有序,保安全。

  常學習,記心間,路暢通,構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