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週記大全> 高中週記範文彙總7篇

高中週記

高中週記範文彙總7篇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轉眼一週又結束了,一週的時間,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是時候好好地記錄在週記中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週記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週記 篇1

  早晨,我6點30分起床,花十分鐘的時間自已穿衣服,到6點40我就開始刷牙、洗臉。到6點50分,我就開始吃早飯,每天我的早飯總是要吃很長的時間,有時是十幾分鍾,有時卻需要將近半個小時。吃完早飯以後,我就開始出門上學去了。 到了學校後,我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上午上完四堂課後就到了11點30分了,這時就開始吃中餐了。下午上三堂課後就是到了放學的時候了。就是3點40分。爸爸老媽來接我放學,到家後我就開始讀課外書或是做作業,到了晚上的6點我就開始吃晚飯。晚飯後我有一段自由活動的時間,不過一到八點我就要自已洗臉、洗屁股、洗腳、刷牙了,到八點半我準時睡覺。我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這就是我每天給自已安排的時間。

高中週記 篇2

  春節前幾天,媽媽稱來幾斤肉,要爸爸晚上炸些肉丸,過年湊樣菜。晚上吃過飯,爸爸把鍋裡剩下的飯,用八、九支筷子猛搗一氣。過了十來分鐘,飯糰子變成飯渣子。他又將肉細心切成肉片,再跺成肉末。最後,把肉末、飯渣同放在一個臉盆裡,洗淨手,大把大把超拌均勻。而後,放些生粉、味精、精鹽、醬油,切碎的姜、蔥,再打散五個雞蛋,把蛋汁也放進去,慢慢攪和。

  拌到一定程度,爸爸倒了半鍋香油。幾分鐘一過,鍋內頓時沸騰起來,油星飛濺。爸爸右手從盆裡抓了一把肉末,用力握一下,一個乒乓球般大的團兒便從拇指和食指的圈裡冒出,跳入鍋裡“洗澡”。

  過了片刻,鍋內擠滿了肉丸。它們歡快地你撞我,我碰你,漸漸由灰白色變成金黃色;再炸幾分鐘,就可以用勺子舀上來,放進竹籃裡瀝著,以後吃時再放鍋裡熱一下。

  此時此刻,我被香味誘惑,偷偷從籃內捏了一個肉丸,肉丸立刻爆裂開來。我趕緊虛張聲勢:“爸爸,這個肉丸壞了!”他一看,就皺著眉頭說:“把它炸透了,賞給你吃。”

  “陰謀”得逞,我欣喜萬分。一會兒,爸爸把重炸的丸子撈給我吃。我小心地拈起放嘴裡一咬,焦黃酥脆,香嫩無比。

  炸了一個多小時,五百多個肉丸誕生了。籃子堆不下,又找來個大篩子盛放。看著小山似的圓滾滾的肉丸子,我嚥了咽口水,想:明天我非得吃個痛快不可。

高中週記 篇3

  時光的年輪匆匆碾過,道德車痕是我珍貴的往昔,此時,它已踏了上高中的旅途。

  來到了高中,一完全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房屋,不一樣的桌椅,一切的一切都是嶄新的,同樣是學習,但是如今,我已是名高中生,開始了第一次住宿生活。

  在宿舍裡,不再是像家裡那樣可以向著爸媽撒嬌,之後就可以樂呵呵的休息,這裡,一切都要靠自己。

  自己洗碗,洗衣服,吃飯要好好地排練……這樣的生活充滿忙碌的氣息,但日子卻千分充實。

  但是,畢竟還是第一次出門的人。

  不論外面是怎樣的,都會想著家裡,剛剛來到這裡的日子,很多的不知總想放假回家。

  這種感覺,挺難受的,但是我明白,等我漸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就一切都會好的。

高中週記 篇4

  去年冬天,我因為夜間睡覺,被子沒有蓋好,受涼。沒幾天,便染上嚴重感冒。那幾天,雖然我穿上保曖的羽絨衣,但仍然十分難受,鼻子像被木塞塞住似的,透不過氣。媽媽和奶奶都十分著急,怕我發燒。

  那天晚上,我因為寫作業時間太長很遲才睡下,到半夜,我口渴難忍,在夢中叫“媽媽”,沉睡在夢鄉中的媽媽,便立即從床上爬起來,著急的推開我的房門來看我作,關心地用手摸摸我的頭,“唉呀!怎麼頭這麼燙?”媽媽十分著急地問,“沒關係”我以為沒有多大的事。“怎麼沒關係呢?”媽媽拿體溫計來給我量,過一會兒,一看居然是39。2度,“快去醫院”媽媽幫我穿好衣服,扶著我打車上醫院。那時天已經很黑很黑。

  在醫院裡,媽媽給我掛急診,醫生隨即給我看病,給我作許多檢查,還好沒多大的問題,“掛水吧。”經過近3個小時的輸液,媽媽一直守護在我的身邊,手時不時地摸摸我的前額,雙眼時不時地看著一瓶又一瓶的吊液。沒多久,我的體溫逐漸穩定下來,人也感覺舒服多。這時我看看媽媽的手錶已是早上4:50。“你在這兒,不要亂動,我一會兒就來”媽媽對我說。我躺在床上睡著,沒過多久,媽媽回來,她帶來杯熱熱的珍珠奶茶給我,我接過,頓時感受到一股暖流溫暖我的心頭,我感到無比美麗的母愛,那一瞬間,我流出幸福的淚水,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那一瞬間,我沉醉在無比美麗的母愛之中……媽媽我愛你!

高中週記 篇5

  愛,理解有很多種。它可以是情侶之間的甜言蜜語,也可以是對陌生人的無私幫助,亦可以是學生對老師的炯炯目光。但最多的,還是一種親情。

  小時候,愛是奶奶蹬著三輪車載著我騎過大街小巷;是姐姐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是爸爸的肩膀;是外公的壓歲錢。長大了,愛是我能夠理解父母的言行,懂得老師的教導,關心家人的變化,給同學需要的幫助。不知從何時起,“被愛”已經隨著我的成長而變成了“去愛”,角色的轉換,讓我對這種品德越發地思索起來,應該如何做出行為,我也在思索中,逐漸成熟,逐漸擁有了愛心,擁有了一種幾乎出於本能的關心。

  家人對我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媽媽便給了我這個好榜樣。記憶裡,媽媽每個星期都要去外婆家,幫她洗頭,理髮,修指甲,聊家常,那時的母女倆,一張蒼老的臉,一張疲憊的臉,總能綻放出笑容,溫馨而又美好,愛的花朵就是這樣開的。她對家人的關心總是無微不至,她幾乎把所有優質的物質享受都給了我、給了外婆、給了爸爸。當我看到一篇文章《為什麼媽媽都愛吃魚頭》,我便對媽媽總是吃魚頭魚尾的行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懂得,愛並不只是限於接受,更多的,則是要去付出,去奉獻。這不僅僅是把自己的情感,物質給予別人,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充實自己,繁華自己,塑造自己的過程。

  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這種體會越發深刻,越發有感悟,也從中認知到了許多。當然所有的最終目的就是將這些投入到生活中去。

  那麼,遵循著長輩的足跡,將愛延續,將愛傳播,將愛昇華。

  即使我沒有最深的閱歷,我也可以擁有最多的愛意。

  時光的流逝,我的長大,我會用自己日漸堅硬的翅膀,去愛那些愛我的人。

  天地之大愛,亦不過如此。

高中週記 篇6

  時間似飛箭,轉眼間,暑假已悄然逝去,但假期中那些快樂的畫面,我仍歷歷在目。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去安徽廣德太極洞遊玩。

  一條濃陰蔽日的小路,我們朝著洞口走去。在距離洞口約10米處,我們隱約感到了一絲涼意朝我們撲面而來。懷著興奮而好奇的心情,我們來到了四周草木環繞的洞口。我迫不及待地走進了洞,想去一探這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廣德太極洞。

  一進洞,我立即感受到了三個字。首先就是“寒”:洞外驕陽似火,烈日高照,少說也有37、38度。但是一進洞,那一股股寒氣便朝我們襲來,彷彿到了另一個冰雪世界。其次是“奇”:

  環顧四周,只見頭頂上那被燈光照成淡綠色的球狀鐘乳石紛紛垂落下來,近得似乎觸手可及。遠處的高約四米的太上老君石,凌空垂掛,晶瑩剔透,惟妙惟肖,令人歎為觀止。那第三個字便是“美”:眺望遠處,被燈光照成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的奇巖怪石隨處可見,點綴其間,把太極洞裝點得猶如一個仙境,是那麼的奇麗神秘,五光十色,美輪美奐。

  想著想著,我們已經來到了“滴水穿石”景區。定睛一看。只見從洞頂垂下了一塊呈角錐狀的天然鐘乳石,石尖的正下方有一塊臉盆大小的圓形石塊,石塊的正中央有一個五釐米見方的小坑。裡面積滿了水,而這水,正是從上方鐘乳石的尖端一滴一滴滴下來的。沒想到從這塊不起眼的鐘乳石尖滴下來的水,經過漫長的年月,竟然滴穿瞭如此堅硬的石塊。這水滴的毅力是多麼的頑強、可敬呀,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遊客們的臉上都露出了和我一樣驚訝與讚歎的神情。

  此後,我們又參觀了許多或奇妙,或壯觀的'景點,可“滴水穿石”的毅力與頑強仍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正如著名的物理學家居里夫人所說:“我的最高原則: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只要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任何困難都會向你屈服!

高中週記 篇7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題記

  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又一次成為時下的新話題。據統計,中國現在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三個國家一年的口糧,這個觸目驚心的資料反映出了“中國式浪費”的可怕。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特別注重人情面子的國度,歷來講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你懇求他人為自己辦事或者答謝有恩於自己的貴人時,往往在飯店請客,在這重場合,往往要講排場,特意用經濟實力來表示所謂的真摯跟誠意。不管什麼意圖,總之盡情地發揮著,表演著。豪華的飯店,豐盛的餐桌,美味佳餚,山珍海味,凡所應有,無所不有。賓客之間,觥籌交錯,儘量點更多的菜,儘量遲到最後讓菜能剩下來,這樣才能顯出自己什麼吃過;當我們去飯店吃飯時,多點昂貴的菜餚,然後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總要顯示出自己很有錢的樣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式浪費”。

  現在的餐飲浪費已不再是原來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變成了故意浪費。因為這樣,可以顯示出自己是多麼的有錢,多麼的奢侈。可是當我們在炫富、炫奢侈時,卻很少有人考慮有多少孩子還在捱餓?有多少孩子還在為自己沒有著落的下一頓飯在發愁?就拿我們學生來說,國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為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去珍惜,用雞蛋來“練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據調查,全球每年有1。28億人死於貧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個兒童被餓死。可能就是我們扔一個雞蛋的時間內,就有一個兒童因飢餓而死去。

  在國外,參加聚會,去飯店吃飯時,吃完盤中的食物是對廚師的讚賞,是對食物的肯定。而在中國,吃飯盤中食物是一種卑賤,被人看不起的行為。難道只是因為國籍的不同,人們的思想就有如此大的差異嗎?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應當從身做起——不做“必剩客”,爭當“光碟族”。如果吃不了,那我們就“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