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施工員週記
時間過得真快,一週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寫一篇週記,將自己的經歷記錄在裡面吧。但是週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建築施工員週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建築施工員週記1
實習第一週
實習的日子終於開始了,我一直都在盼著它快點到來,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如果不能結合實踐去理解,考試考再高的分數都是沒用的,那根本不能說明什麼,所以我想利用這次生產實習, 多學點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讓理論結合實際,加深我對土木工 程專業的理解,也有助於以後的專業課的學習和掌握
我選擇了設計院作為實習地點,這主要是根據我個人的發展方 向來決定的,而且在設計院裡除了可以瞭解建築和結構設計方面的工作,還有機會下工地瞭解施工方面的知識進設計院實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樣一件複雜而有難度的事 在日記裡就不多說了終於,我進了一傢俬人承包的設計院,這裡只有三十個人,設計院雖然不大,但聽說接下的工程還不少呢,每個人都有一臺電腦,和我原先想的差不多很幸運的是,我剛來就有地方坐,還有臺電腦用,正好我可以在這裡製圖,老師說過畢業設計的時候要用到,從事設計這方 面的工作也是必須要會使用這個製圖軟體的,但學校卻沒有開設這門課,我很是奇怪,有時間奇怪還不如抓緊時間自學呢,我從圖書館借 了一本cad教程,想利用暑假好好研究研究,現在看來,選擇設計院 實習真是太明智了,有那麼多老師可以問,學起來一定比在家裡一個人摸索要快多了
實習第二週
來這一個禮拜了,我的這臺電腦老的真要掉牙了,速度慢就不說了,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宕機,這邊我才剛進入程式,那邊滑鼠 箭頭就像給萬能膠粘住了一樣,動彈不得,只能重新啟動,這時候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重啟按鍵的彈簧應該是不行了,鍵按下去就再也彈 不回來了,逼得我不得不體罰這臺主機,對其大打出手,拍拍、打打、彈彈,迫使它在外力作用下回彈出來,一小時宕機三回都算客氣的了, 漸漸的我也掌握了重啟的技巧,現在宕機對於我來說已經是小case了 除了麻煩點外,也沒什麼,我正好可以利用它重啟的時間小小的休息 一下,長時間的面對電腦對身體和眼睛都不好,這也是長期從事設計工作的弊端啊!
實習第三週
今天,我照著cad教程操作了幾個簡單的命令,L是畫直線,E是刪除,S是拉伸,T是修剪,C是複製,M是移動......繪圖的時候還可以設定物件捕捉的功能,用起來非常方便這比起用手繪圖要快多了,想到上學期期末的那幾個課程設計手畫的圖,花了我多少時間啊,從早到晚不停的畫,拿到電腦上,一個小時可以當一天來用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只有透過手繪圖才能加深對那些細部的理解和認識,為cad 製圖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習第四周
從今天開始可以不用上班了,早上睡到自然醒前段時間因為上班,起的特別早,因為家離上班的地方很遠,要轉車才能到,但這樣的痛苦比起難得的實習機會,我還是覺得很值得每次坐車我會選擇靠前的位子坐,不舒服的時候我就想,等實習結束了,我就會用cad,會建築設計了,一忘乎所以,注意力就被轉移,好像也就不暈車了
實習第五週
又開始上班了,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這裡的每一個人畫圖的速度都相當快,我站在旁邊看得時候, 往往是沒看到他們敲擊任何命令,只聽到劈里啪啦的鍵盤聲和滴滴的滑鼠點選聲,圖形就很快的出圖了,而我卻連他們的畫圖思路都還沒看明白辦公室裡有個很好的同事,他家離我家很近,我就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了,不懂的經常去問他,他人很好,只要他會的都告訴我當然,在他們忙得時候我不會去妨礙他們的工作,我一般都會把不懂的問題先記下等到他們誰有空的時候,就拿去問個明白,畫圖的問題是逮到誰就問誰,建築方面的問題當然就要問同事了同事說做建築設計一般最常用的就是天正CAD軟體了,他還還借了幾本書給我看,都是關於這些軟體的教程
實習第六週
上午看了一會天正教程,這本書介紹的是天正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天正軟體開發了一系列自定義物件表示建築專業構件,具有使用方便和通用性強的特點例如各種牆體構件具有完整的幾何特徵和材質特徵,可以像AutoCAD的普通圖形物件一樣進行操作,可以用夾點隨意拉伸改變幾何形狀,與門窗按相互關係智慧聯動,大大提高編輯效率做設計是不能完全依賴這些軟體的,它們只是起著輔助的作用,所以在學校裡的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很重要的,我們也必須清楚 的知道設計的每一步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這麼做,有多少種方法,每種方法又適用於什麼情況看來設計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簡單,還要加倍努力啊!
實習第七週
天正第一步就要用到cad,我還要加緊練習啊,兩天不畫,我就忘了兩個命令,這樣可不行啊,還是應該先把cad掌握好,這是基礎
今天畫圖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小問題,選擇物件的時候可以直接把滑鼠指在編輯物件上,這對於一條直線來說,選擇它很簡單,但是要選擇多條直線,或多個物件時,這種操作方法就太麻煩了,這時可以進行框選,先點選滑鼠左鍵確定一個基點,再拖動滑鼠可以拉開一個矩形框,把要編輯的物件都框在裡面,鬆開滑鼠,可以發現被選中的物件都變成了虛線表示,這比逐一選擇要省時省力多了 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這樣框選往往會選擇上不需要編輯的線條,這時,可以按住shift鍵,再點取不需要的物件,它就會變成實線表 示,如果框選時選擇上了太多不需要編輯的線條,按住shift鍵在進行點選的次數可能會比直接選取點選的次數還要多,就算我在框選的時候特別的小心,還是會不可避免的選上不需要的線,因為它們就穿插在裡面我覺得這很麻煩,看來這應該是cad不夠完善的地方吧
快下班了,同事們開始聊起天來,我找到張哥想問問他們畫圖的時候有沒有好的辦法來對付這種情況,張哥笑著說,這很簡單啊,他隨便從桌面上開啟一張圖示範給我看,讓我仔細觀察滑鼠拉出的框有沒有什麼區別,原來還真不一樣呢,有時候是虛線框,有時又是實線框,虛線時框的物件必須完整的被框在裡面才能被選中,只框到一部分的是不會被選中的,但實線框就不同了,只要被框到的 線會統統被選中而實線框和虛線框的操作區別就在於拖動滑鼠時 是向左還是向右,向左拉時,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都會出現虛線框,向右拉時則會出現實線框
實習第八週
這兩天都在練習cad,畢竟是基礎嘛,一定要紮實了我從做建築設計的同事那借了一張比較簡單的住宅平面圖來作樣圖練習, 畫了一上午才畫好兩個房間,因為昨晚回去以後又看了會書,我知道了首先畫圖的時候應該建個圖層比如說,軸線是一個圖層,通常是用紅色點劃線來表示,也就是說這張圖上所有的軸線都是這樣表示的,牆體、門窗、樓梯、細部、文字、標註等都應各設一個圖層,顏色的設定最好是有所區別,看圖和繪圖以及修改時都會很方便所以我一開始很認真的設定了圖層,照著書一步一步做下來,雖然是慢了點,但是熟練了以後速度一定會提高的
實習第九周
星期六也上班不知道是不是設計院的特色,雖然院長沒要求我一定要來,但是既然來到這裡實習,就要和上班一樣,反正在家裡也沒什麼事做,在這裡還可以畫圖學本領呢
通過幾天的旁站(就是站在旁邊看這裡的人畫圖),我發現每個人的畫圖思路都不一樣,同樣的目的卻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去達到如何做到最快,不光是要靠敲擊鍵盤速度和靈活的滑鼠運用,更重要的還是由畫圖思路來決定的,如果思路不對,可能會讓我們在畫圖的過程中走彎路,做重複勞動,甚至是無用功,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所以說思路很重要,要想掌握正確的繪圖思路,也是必須要靠長期的繪圖經驗積累,多思考,多總結
實習第十週
又是新的一週開始了,上個星期主要還是練習cad,現在我已經可以畫一些簡單的建築平面圖了,從一開始圖層的建立到最後的尺寸標註,圖案填充等細部的處理cad入門不難,但要用的好,還是要花功夫的,這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今天的任務還是練練cad,鞏固上週學的一些命令,我打算這周天正的書好好看看,配合電腦操作,加深印象,再加上這裡的名師指導,學起來一定事半功倍
我一邊畫圖一邊把用到的不一樣的命令記在紙上,防止忘記, 畢竟才開始學,我認為記下來還是很有必要的,以後回憶起來也很方便,不用再翻書,或是問人了
實習第十一週
今天瞭解一些東西,首先,是對建築的整個流程的瞭解建築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資商投資--國家稽核批准--設計院做出建築方案--中標--設計院進行建築設計(包括建築物正,立,剖面,水電,供暖的設計)--建設部稽核批准--施工單位施工--監理進行稽核--施工完成,交工--裝潢公司進行裝修--交工-- 由投資商和房產公司進行買賣整個過程中,建築的設計部分佔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所以設計的時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規定,每一步都要謹慎設計時也有它的過程:做建築方案(必須符合結構要求)--進行平面設計(設計的同時,由結構師就行調整,平面做法應符合結構要求,調整的同時,結構師進行結構設計,兩者屬於同步進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設計--水電,供暖,電梯設計對這一些方面有了大致的瞭解後,我們進行了實際操作--繪圖繪圖所用程式為AUTO 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程式具有二維,三維繪圖功能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建築物平.立.剖面的二維繪製繪圖,要先對功能進行了解,再就是熟悉裡面各個工具的用法繪圖的時候也有步驟:軸線--牆體--門窗--樓梯--屋內佈置--標註還要一邊繪製一邊修改剛開始畫一些簡單的房屋平面圖,學著用快捷鍵做圖在繪製的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如弧線與直線的交接,圖形的閉合,樓梯的繪製,在做這些的時候經常出現錯誤,影響下一步的操作在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去修改
實習第十二週
明天是清明節,放假三天可以不用早起了,在家畫畫圖看看規範,昨天晚上下載了個規範,原來有許多東西不是你想怎麼畫都行的
實習第十三週
經理讓我做一個商業樓的設計施工圖,這是我是第一次離開學校,在設計院做施工圖,他們的時間要求緊迫,週期短,我要跟上他們的進度一開始以為會很順利,因為我把它想象的太簡單了,結果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後來在方案中發現了很多問題,很多地方不符合規範的要求,由於住宅的面積已經在總圖中確定,所以導致後面功能分割槽的修改很受限制因此我領悟到,做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將規範弄得非常熟悉,要不然就會使後面的施工圖難以進行下去到了最後還是沒做出多少東西來,由於這個工程急用,經理就接手親自做了,很可惜由於真正施工圖的詳圖深度比較深,有許多規範都不知道,所以感覺很沮喪,所以需要虛心學習,檢視更多資料隨著施工圖的進一步深入,該練習畫詳圖了,這可是我的弱項,因為在學校基礎不牢,真正標準的詳圖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子的,有些做法我也根本見都沒見過,所以搞清楚花了很多的時間,壓力很大阿,經理為了讓我們進步都快些,下班後就加班加點的讓我們練習。
實習第十四周
我終於知道曬圖是怎麼回事了,今天主任給我三張圖,是硫酸紙的那種,讓我拿到一樓的圖文設計室去曬圖下去後我把圖給了那裡的工作人員,跟她說各曬兩份,就先上樓了回去以後,主任問我圖曬好了沒,我很奇怪的說,剛送下去,他說圖很急,讓我下去等著,曬好了就拿上來,我心想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可沒想到我到了圖文設計室,看見已經有兩張圖已經曬好了,這也太快了,我以前一直以為曬圖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可沒想到跟影印一樣簡單,只不過用的是一種特殊的黃綠色的紙,把硫酸紙覆在上面,放進一個能放出紫光的機器裡過一遍,圖就這樣曬好了
實習第十五週
今天上午辦公室可熱鬧了,來了好幾個房產公司的人,應該可以稱他們為甲方代表院裡根據他們的要求已經出了效果圖,不過好像甲方不是很滿意,該專案是一個縣級市的商業步行街,甲方覺得還是最好把入口處的石門去掉,效果會更好建築方案是吳工做的,原先設計的時候就是根據甲方的要求來做的,甲方要求做石門,顯得氣派,現在效果圖出來了,又覺得不是很理想,要求設計院重新設計,把石門去掉等甲方走了,我問吳工這種情況多不多,他說太正常了,這樣的重複勞動對於設計院來說是家常便飯,這次不過是去掉一個門,基本上不會牽扯到太多東西,所以改動的工作量也不是很大,有的時候甲方會全盤否定你的設計方案,你就必須得重新設計,現在的甲方都很挑剔,設計費可沒那麼容易拿看來做哪一行都不容易啊!
實習第十六週
我就隨張工去了古冶,這裡有個工程,他說可以順便帶我去看一下這裡一個工程的工地,我當然是求之不得了
工地上鋼筋很多,有些工人正在對鋼筋進行處理,也有的樓板上綁紮鋼筋,我和趙工說了一下就和帶我們來工地的何工一塊去樓板上,我去看了一下工人綁紮鋼筋的操作他們是在築模,張工說這些鋼筋的綁紮也是特定規定的我在上建築概論實踐課裡也有看過這個,當時沒有在意,所以也不大清楚鋼筋綁紮的規定於是我請教何工細說了一下
鋼筋綁紮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與圖紙、設計是否有出入,仔細檢查成品尺寸、心頭是否與下料表相符核對無誤後方可進行綁紮採用20#鐵絲綁紮直徑12以上鋼筋,22#鐵絲綁紮直徑10以下鋼筋
我看到的主要是梁與板的鋼筋綁紮
(1)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
(2)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定,並與兩根架立筋綁紮,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餘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餘可梅花點綁紮
(3)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
(4)框架樑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淨間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築混凝土之需要不只這些,還有不少的規定和要求我只能自己去查資料了,何工一時也講不完的他還有提到鋼筋的綁紮接頭的搭接長度在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最好不要在構件最大彎矩處
由於天氣較熱,我們只是看了一會就回去了,不過還是很感謝張工的講解
實習第十七週
上午,主任拿來一張硫酸圖紙讓我照著畫,因為這張圖紙的電子版丟失了主任給了我兩天的時間來完成這項任務,哈哈,我練的CAD終於派上用場了
這是一張樓梯的大樣圖,有一個剖面圖,五個平面圖和四個樓 梯板配筋圖,我初步估計了一下自己的實力,大概要花上一天半的時間才能完成,再加上修修改改什麼的,兩天時間剛剛好,不過還是要抓緊啊,怎麼說第一次的任務一定要保質保量的按時完成啊!
我不停的畫了一上午,脖子都有點酸了,才畫好一個樓梯剖面圖可能是因為有幾天沒練了,況且還是第一次畫樓梯,速度一開始還是慢了點,下午就好多了,到下班的時候我已經又畫好了五個梯平面圖,明天畫剩下的四個配筋圖應該沒問題,看來我的速度還行啊!
實習第十八週
早上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啟電腦繼續畫我的樓梯圖,奇怪了, 怎麼只有昨天上午畫得樓梯剖面圖,下午畫的平面圖怎麼沒有了呢?昨晚我和同事們是一起下班的,不會有人再用這臺電腦,我畫得圖也就不會被誤刪掉張哥問我畫圖的時候有沒有儲存,對啊,我好像只顧著趕進度不停的畫,卻忘記了儲存,唉,這就叫欲速則不達啊,張哥笑著說他剛來的時候也是什麼都不懂,沒有隨時儲存的習慣,有一次辛辛苦苦畫了一天的圖在突然斷電後全 部丟失了,重畫一遍是小事,這個小小的失誤不僅造成了人力、 時間及資源的浪費,甚至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決不可小視只要養成習慣,你會覺得隨時儲存操作起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張哥一邊說著邊幫我把電腦預設的自動儲存時間改為5分鐘,這樣即使我忘記了儲存,電腦也會每隔5分鐘自動儲存一次的,以後畫圖就萬無一失了
實習第十九周
我下載了一個高版本的天正,但是我的電腦裡雖然安裝 了天正,卻不能用,我讓吳哥幫忙看看是那裡出了問題,吳哥說我少了一樣東西,就是狗,可以理解為開啟正版軟體的鑰匙,我很奇怪為什麼給它起個狗的名字,原來就是一個像u盤一樣的東西,插在u 介面上就行了吳哥把他的借給我用,結果還是不行,我們猜想可能是軟體的問題,因為重新安裝後還是用不了我前幾天一直在看天正軟體裡的幫助選單,裡面有相關的說明和介紹,只能先了解了晚上回去的時候,我還在想狗會不會就是go的 音譯呢?
實習第二十週
上午一直在看探索者教程,瞭解了主要的結構建模步驟他們忙不過來,讓我也幫忙
首先是從主選單進入人機互動建模,內容是
1、各層平面的軸線網格,各層網格平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輸入柱、梁、牆、洞口、斜柱支撐、次梁、層間梁的截面資料, 並把這些構件佈置在平面網格和節點上
3、各結構層主要設計引數,如樓板厚度、混凝土強度等級等
4、輸入作用在梁、牆、柱和節點上的恆、活荷載
5、定義樓面荷載標準層和各層上的樓面恆、活均布面荷載
6、根據結構標準層、荷載標準層和各層層高,樓層組裝出總層數
7、設計引數、材料資訊、風荷載資訊和抗震資訊等
8、對上一步所建模型進行檢查,發現錯誤並提示使用者根據上下 層結構佈置狀況作上構件連線
第二步是樓板樓面的詳細布置,主要內容有
1、各房間預製板佈置
2、樓板上開洞口
3、修改調整各房間樓板厚度
4、設現澆懸挑樓板
5、設定各房間錯層
6、佈置砌體結構的圈樑
這一步也是把前面建模和後面各設計cad聯絡的必要的一個操作步驟
第三步,生成荷載資訊
1、在各荷載標準層上修改調整各房間的恆、活均布面荷載數值
2、樓面荷載傳導計算,生成各梁與牆及各梁之間的力
3、結構自重計算
4、恆活荷載向底層基礎的傳導計算
最後,各類荷載的顯示校核,列印輸出不過有點難,看不太懂,隔行如隔山啊
學做預算,是要很細心的,可能一不小心就這個少算了,那個又漏算了,所以說學預算是要有耐力的,也要肯吃苦,我相信自己能堅持下去的。我從自身出發,給自己列了一下學預算時該注意的一些細節:
1、算圖紙時要從基礎一步一步的算起,扣除該扣的,比如後澆帶每層都應扣除,加該加的,如上翻梁之類的。不可以像以前一樣挑自己喜歡的先算了,要一點點的算這樣漏掉的會少點,省的到後來再去翻算這樣會更麻煩同樣也比較容易出錯。
2、每層都有不同的東西,要細細研究,不要急,不要自己嫌麻煩因為工程量小而忽略不計。寧可先算了以後不計入價了再刪。
3、一個工程要計算的地方有很多,不能隨便捨棄,任何地方都要細心的對待
4、一些看不懂的地方要多看幾遍,對於一些實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做好筆記,最後去請教師傅。
建築施工員週記2
第1周
大三開始我們就要走上工作崗位實習了,些許好奇,些許憧憬,些許不捨。這次實習是我們學習理論知識以來的第一次具體接觸現場事物,是理論知識與實際相印證的過程,同時這次實習也是我們大三畢業生在畢業前的一項必經的考驗,意義重大。當帶著一份既欣喜又緊張的心情踏上實習征程時,我再次感受到了實習難,找實習單位更難!實習的第一週就在和公司及專案部的師傅、同事相互熟悉的過程中度過了。或許建築業的交際也是必須學習的吧。想想口才與交際,想想協作與團結,看來實習不僅僅是理論知識與實際相印證的過程,還有經驗和交際,生活與學習融入社會的過程。為此我制定了接下來六個月的實習計劃:1按時上班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領導交給我的工作內容;空閒的時候多看看圖紙,熟悉熟悉圖集;晚上把學校的課本看看,將理論和實際印證;擠時間將學校的實習期間要將的材料完成。呵呵,我很期待!當然也必須期待。
第2周
時光如梭,一週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周我把專案部經理交給我的任務熟悉了一下:“專業線工”,呵呵,本來覺得放線是個沒技術含量的活,但一週的工作讓我改變了想法:1放線首先要熟悉圖紙;2放線可以熟悉工程的具體流程;3放線可以學習工程進行過程中技術規範4放線的工作最簡單也最容易入門,完成後空閒時間多,可以多學學其他東西。“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嘛,知識是個積累的過程,技術員的學習也一樣,所以不應該小看放線的工作,應該多從中學習,多看,多問,多想。而且只有把小工作做好,領導才會給咱大工作,嘿嘿。第二週的生活學習就在忙碌而充實中度過了。
第3周
這周去了專案部的一個新工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到了:
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前,一定要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千萬不能想當然地閉門造車。只有詳細瞭解了現場的具體情況後,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才有針對性,也才有較好的實用價值。進行現場實地考察要了解以下一些主要內容:1.現場供電情況(線路、容量等); 2. 現場供水、排水情況(線路、容量等); 3. 現場道路暢通情況; 4.現場可供利用的建築物情況; 5. 現場已有地下管線情況; 6.現場周圍城市測量控制點情況等。如果是外地工地,還應瞭解當地施工期間的氣溫、降雨量、風力、風向以及地震烈度、地方資源、地方交通運輸、地方施工協作單位以及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建築市場的管理檔案等。
第4周
這周,我們工地的隔壁工地有個工人從12樓掉到了5樓的安全網上,專案部的領導和監理單位都對此進行了安全工作強調,我也學習到了不少施工現場作業安全知識:(1) 懸掛標牌與安全標誌。施工現場的人口處應當設定“一圖五牌”,即:工程總平面佈置圖和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及監督電話牌、安全生產規定牌、消防保衛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以接受群眾監督。在場區有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等危險部分應懸掛安全標誌牌。(2)施工現場四周用硬質材料進行圍檔封閉,在市區內其高度不得低於1.8m。場內的地坪應當做硬化處理,道路應當堅實暢通。施工現場應當保持排水系統暢通,不得隨意排放。各種設施和材料的存放應當符合安全規定和施工總平面圖的要求。 (3)施工現場的孔、洞、口、溝、坎、井以及建築物臨邊,應當設定圍檔、蓋板和警示標誌,夜間應當設定警示燈。 (4)施工現場的各類腳手架(包括操作平臺及模板支撐)應當按照標準進行設計,採取符合規定的工具和器具,按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搭設,並用綠色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5)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應當符合臨時用電規範和安全操作規程,並按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架設,嚴禁任意拉線接電。 (6)施工單位應當採取措施控制汙染,做好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工作。(7)施工現場應當設定必要的生活設施,並符合國家衛生有關規定要求。應當做到生活區與施工區、加工區的分離。 (8)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配戴安全帽;攀登與獨立懸空作業配掛安全帶。
第5周
週三晚上進行三層樓板的澆築,師傅給我講了一下混凝土的裂縫原因,然後我又從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總結如下:裂縫的原因:混凝土中產生裂縫有多種原因,主要是溫度和溼度的變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勻性,以及結構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鹼骨料反應),模板變形,基礎不均勻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升,在表面引起拉應力。後期在降溫過程中,由於受到基礎或老混凝上的約束,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出現拉應力。氣溫的降低也會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這些拉應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會出現裂縫。許多混凝土的`內部溼度變化很小或變化較慢,但表面溼度可能變化較大或發生劇烈變化。
第6周
這周我總結了混凝土裂縫處理的知識:溫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縫的措施:為了防止裂縫,減輕溫度應力可以從控制溫度和改善約束條件兩個方面著手。控制溫度的措施如下:採用改善骨料級配,用乾硬性混凝土,摻混合料,加引氣劑或塑化劑等措施以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時加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築溫度;熱天澆築混凝土時減少澆築厚度,利用澆築層面散熱;在混凝土中埋設水管,通入冷水降溫;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氣溫驟降時進行表面保溫,以免混凝土表面發生急劇的溫度梯度;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效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強養護,防止表面幹縮,特別是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對防止裂縫是十分重要,應特別注意避免產生貫穿裂縫,出現後要恢復其結構的整體性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施工中應以預防貫穿性裂縫的發生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為了提高模板的週轉率,往往要求新澆築的混凝土儘早拆模。當混凝土溫度高於氣溫時應適當考慮拆模時間,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縫。為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止開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確使用外加劑也是減少開裂的措施之一,例如可以使用減水防裂劑。
第7周
這周天氣太熱,經常給澆築好的板上澆水,因此我總結了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對混凝土的裂縫的影響:1、實踐證明,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溫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區的溫度驟降也容易形成裂縫。因此說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表面早期裂縫尤其重要。 2、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搗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溼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混凝土澆注後,如氣候炎熱、空氣乾燥,不及時進行養護,混凝土中水分會蒸發過快,形成脫水現象,會使已形成凝膠體的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轉化為穩定的結晶,缺乏足夠的粘結力,從而會在混凝土表面出現片狀或粉狀脫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備足夠的強度時,水分過早的蒸發還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出現幹縮裂紋,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體性。所以混凝土澆築後初期階段的養護非常重要,混凝土終凝後應立即進行養護,乾硬性混凝土應於澆築完畢後立即進行養護。
第8周
專案部新工地也進行到了回填土階段,我上網查了下回填土的材料選擇:1、回填土:且優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優質土。回填土內不得含有有機雜質,粒徑不 應大於50mm,含水量應符合壓實要求。2、石屑:不應含有有機雜質。3、填土材料如無設計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碎石、砂土(使用細、粉砂時應取得設計單位同意,並辦好籤證手續)爆破石碴;可作表層以下的填料。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層的填料。4、碎塊草皮和有機含量大於8%的粘性土,僅用於無壓實要求的填方。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軟土或沼澤地區,經處理其含水率符合壓實要求的,可用於填方中的次要部位。5、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土、流動狀態的泥炭土和有機質含量大於8%的粘性土等,不得用作填方材料
第9周
回填土的施工注意的一些問題:1、回填土應按規定每層取樣測量夯實後的幹容重,在符合設計能回填上層。2、嚴格控制每層回填厚度,禁止汽車直接卸土入槽。3、嚴格選用回填土料質量,控制含水量、夯實遍數等是防止回填重要環節。 4、管溝下部、機械夯填的邊角位置及牆與地坪實,並應使用細粒土料回填。5、雨天不應進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須施工時,應分段儘快完成,且宜採用碎石類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現場應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內。 6、路基、室內地臺等填土後應有一段自然沉實定後才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第10周
這周學習到了後澆帶的有關簡單知識:在通常情況下,當砌築牆體長度超過40~60m時,按規範要求應設定貫通的後澆施工縫。當地面有建築時,後澆帶的設定應該根據地面建築的要求確定,預留寬度為800~1000mm。後澆帶宜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天后,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築,其配合比應該由試驗確定,強度需高於兩側混凝土一個等級。因為,後澆帶留置的時間比較長,積存的建築垃圾、雜物比較多,所以,必須要專門安排人員負責清理乾淨。施工前,將接縫處的砼鑿毛,用壓力水沖洗乾淨,保持溼潤,並刷水泥漿。混凝土澆築完畢後,要加以覆蓋並澆水溼潤,養護時間不少於28天。
第11周
這周學習到了變形縫的有關簡單知識:設定變形縫是為了防止混凝土因收縮或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沉降引起的裂縫也稱為沉降縫。人防地下室的出入口與主體結構連線處一般設定沉降縫,是人防工程變形縫的主要形式。主體與室外出入口因基坑開挖深度和地基承載力的不同而遭成沉降不均勻,導致橡膠止水帶撕裂或沉降縫隙過大而難以修補。因此,應嚴格按照施工規範進行施工,對埋設好的止水帶由專人全數檢查,保證沉降縫的施工質量。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 伸縮縫:為克服過大的溫度應力而設定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抗震縫: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定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沉降縫: 指同一建築物高低相差懸殊,上部荷載分佈不均勻,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時,為避免不均勻沉降使牆體或其它結構部位開裂而設定的建築構造縫。沉降縫把建築物劃分成幾個段落,自成系統,從基礎、牆體、樓板到房頂各不連線。縫寬一般為30~70毫米。將建築物或構築物從基礎至頂部完全分隔成段的豎直縫。藉以避免各段不均勻下沉而產生裂縫。通常設定在建築高低、荷載或地基承載力差別很大的各部分之間,以及在新舊建築的聯接處。
第12周
充實忙碌中時間過的很快。週二,專案部經理叫我和他一起去開標,難得見識一下,我屁顛屁顛的跟去了。交投標檔案,資格審查,評標,宣讀結果。開標程式一項一項的進行,我感覺很新鮮,也有許多迷惑,晚上我“百度”了一下:建築工程招投標主要經歷這麼幾個階段 : 招標 、投標、 開標 、評標、中標 。 招標:需要編制招標檔案,編制檔案裡應該有對投標人的資質、要求、以及投標檔案的要求、開標時間、地點、投標保證金等等等等。招標又分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前者透過國家指定的報刊、資訊網路或者其他媒介公開發布。後者一般用於專案技術複雜或者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幾家潛在投標人可進行選擇。以及設計國家安全、國家秘密或者搶險救災,不適宜公開招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