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週記大全> 關於中學週記模板合集6篇

中學週記

關於中學週記模板合集6篇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這一週內讓你有什麼啟發呢?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週記了。你所見過的週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週記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週記 篇1

  小學畢業考後,我就意識到,我已經不是小學生了,我即將成為初中生。初中的生活和學習是怎麼樣的呢,和小學相比有哪些不同呢,我對此充滿好奇和疑惑。

  我的中學夢,我夢中的中學,它應該有我喜歡的一些體育設施,我希望它有乒乓球桌,有羽毛球場館,有游泳池……這樣,我的課餘生活才不會那樣枯燥無味。我想象著,我可以再每天下午的放學後,到乒乓球桌那裡和小夥伴們打它個半小時左右,既鍛鍊了身體,又能放鬆自己,讓自己能更好得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之中。我打算著,到了體育課或者是學校的第二課堂時,我可以到游泳池裡暢所自如得游泳,特別是夏天,下水的時候,我們可以遠離外界的炎熱,而進入清涼的水中,遠離暑氣。就是這樣,我可以在充滿體育氣息的初中裡學習、成長。

  當然,不止體育方面,在其他方面我也有我對中學的想象,我們可以坐在燈光明亮的教室裡,老師用著電腦、放映機等多媒體給我們上課,課餘時間,我們可以結伴跑到學校的圖書館裡暢遊書海,我們還可以參加學校舉辦的多種多樣的活動,比如書法比賽、唱歌比賽等等。

  我的初中生涯,快來吧,我期待著!

中學週記 篇2

  20xx年9月到10月,我來到貴港市江南中學進行實習。為了瞭解實習班級的學習情況,傾聽他們的心聲,我們對部分高一和高二班級進行調查。下面是我就我實習的班級——高一(4)班進行統計的情況進行報告。在我班發放了57份問卷,回收56份:其中男生33人,女生23人。

  一、 總體情況

  調查發現,多化學生能夠認同當前的學習及生活狀況。他們對課堂和教師的素質基本認同,但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個人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主觀成就感差別;他們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希望給予肯定並且 能與 老師溝通交流,得到指導。

  二、 具體分析

  1. 多化學生在課堂上感覺愉快,希望師生間採用互相討論的課堂教學方式。

  有近七成學生在課堂上感覺愉快;但不可忽略的是仍有14%的學生感到“失落”,覺得成功的約有12.3%;“無所謂”的佔7%;有82.1%的學生認為課上老師基本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80%的學生認為講解比較清楚;只有不到15%的人覺得老師講話簡明,準確生動;有八成的學生認為老師提出的問題有一定啟發;幾乎沒有啟發的佔7.4%。學生平均每堂課 向 老師提問“一次”的,超過一半,有70.4%的學生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只“偶爾”被點名回答問題。近七成學生更喜歡採用“師生相互討論”的教學方式;近 10%學生期待自己上講臺講課。

  課堂討論方面,在課堂上與同學討論的學生選擇偶爾項的最多,有63.6%;“從不”的有2%;而問到是否願意參加討論時,有八成的學生表示自己很喜歡在課堂上參加小組討論。

  從以上數量,可以看出,學生是希望在課堂上發表自己意見的,希望老師能夠鼓勵他們提問題,甚至允許他們提出不一致的意見。

  2. 大多化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或比較有興趣;最感興趣的學科的科學;最不感興趣的是化學。

  調查顯示,有43.4%的學生對學習比較有興趣,41.5%的明確表示有興趣,但也有11.3%的認為是迫於家庭壓力不得不學;最喜歡的科目依次是:科學、化學、體育、音樂、地理;而最不感興趣科目是化學、政治、化學。在科學選項中,化學佔35.5%這可能與該科目任課老師是班主任,該老師上課氣氛活躍,而且又加上中間有一段課程是由實習老師上,學生感覺新鮮等因素有關;而作為最不受喜歡的化學,可能該老師的上課風格學生難以接受。

  3.約有一半學生採用傳統的學習方式,近四成的只有複習而無預習的習慣。

  調查表明,有45.2%的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為“聽教師講課”,選擇“自習和作業”的有23.3%,“自己預習,複習”的有16.4%。在閱讀教科書方面,過半學生把教科書內容都仔細閱讀,有35.2%的人只重看老師講過的內容,而7.4%的人只聽講,很少看書;在碰到重要或疑難問題時,有 83.9%的人會用筆劃出來,或加上批註;只有不到2%的人很少這樣。當問到他們是否會向老師及同學請教時。

  多半數人選擇是,38.6%選有時是,64.3%的人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習慣自己採用不同方法去處理;總想聽別人的看法的有10%;只有不到30% 的人有預習和複習的習慣;有複習無預習習慣的學生最多,近四成;無預習及複習習慣的有11.5%;而制定每週或每天學習計劃,並嚴格按計劃進行的不到 4%;大多數是有計劃,但不按時進行;沒有計劃的有22.8%。

  在遇到的各種學習困難中:“對老師講的內容不理解”,的佔68.4%,然後依次為許多練習不會做,自己不會探究及得不到老師的指導,不知道怎麼跟其他同學合作。而談到透過上課的收穫時,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有所收穫,收穫最大的是“我知道怎麼學習了”,佔27.3%,其次是“我喜歡學習了”佔 23.3%,往後是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以及“知道怎麼與同學交流了”。

  由上面可以看出,從初中到高中,隨著學的知識難度加大,學生希望從老師那裡得到有關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在這個過渡階段快點適應,在學習的疑惑中找到方向,增加學習的信心。

  三、幾點建議

  透過調查,我知道了該班的學習情況,針對該班的情況,我有以下幾點意見:

  1. 針對該班的實際情況,可以開展學習方法交流,“說說心理話”等主題班會,就調查僅映出的情況進行師生交流溝通,引導學生找出適合他們個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

  2. 透過談話,週記,便箋,書信等多種渠道,直接或間接的進行溝通和交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消除角色轉換帶來的不適心理。樹立自信心,以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3. 在課堂上可以採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做到既能傳授知識,又能吸引學生興趣,開展與學生互動的環節,給學生消化及思考的空間,增加課堂的滿意度,最大限度地實現同學們心中的理想課堂。

中學週記 篇3

  可能每個人的暑假都非常快樂,可我的暑假卻是非常無聊的。

  放假時,爸爸媽媽都上班去了,只有我一個人在家。早上刷牙洗臉,吃過早餐,就開始做作業。面對著堆積如山的作業,看了都會覺得暈。作了一點點後,就開始看書。這些書我已經看了N遍了,可媽媽總是對我說:“你全部都記下來了嗎,全部都懂了嗎,全部都會背下來了嗎?”我聽煩了這些話,所以就自己自覺去看書了。

  吃過午飯,我的心情終於變得好些了,因為下午可以玩電腦。但是要等到五點鐘才能玩,在這段時間裡,我簡直悶得快要發瘋了。一會兒在沙發上跳來跳去,一會兒在冰箱裡找東西吃,一會兒在發呆,總之這段時間我一直閒不住,在家裡竄來竄去。當我看完第48次鍾之後,我立刻向電腦伸出了“魔爪”,第一個動作就是先上“創網”,發表一兩篇作文,然後馬上開始玩遊戲。在發表作文的時候,已經花去不少時間了,所以我要抓緊這來之不易遊戲時間,盡情地玩呀,玩呀,不知不覺就已經六點半了。我戀戀不捨地關了機,然後等待下一次的玩遊戲的時間。

  晚飯過後,我就看了看電視,就去洗澡,然後看看書,就上床睡覺了。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就這樣,我每天都這樣反反覆覆地過著,朋友們,你們說,我的暑假無不無聊?

中學週記 篇4

  週日的天氣是炎熱的,我放下手下手中的筆,站起身聽了聽窗外,那些蟬還在高歌個不停,似乎永遠都不知道疲倦。

  蟬在中國古代象徵著復活和永生,因此,在周代後期至漢朝的葬禮中,人們總是把一個玉蟬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護。古人還認為蟬是喝露水為生的,所以,蟬又成為了純潔的象徵,而且蟬很樸素,它不像蝴蝶一樣擁有五彩斑斕的花衣,因而更贏得了不少文人墨客借蟬鳴來抒發自己高尚的情懷。可見,蟬在古代就已經很高貴了。

  雖然我知道:古人認為蟬以喝露水為生的見解是錯誤的,但蟬的高潔是無可置疑的。因為它沒有私慾,它唯一的需求就是吮吸樹汁,然而它的需求又是多麼簡單!是啊,需求越簡單就越容易幸福,難怪蟬每天都喝得那麼開心!

  大家都知道,私慾是罪惡的根源。如佛教認為“有求則苦,無欲則剛”;道教宣揚“修心煉性”;儒家思想提倡“存天理,去私慾”……可以說,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儒家學說和兩大宗教都注重的品格,蟬也具備了。

  蟬被譽為昆蟲界的壽星,它的壽命很長,最多可達十七年以上,但一生幾乎都是在黑暗中度過的。有首題為《詠十七年蟬有寄》的'古詩中說“煉獄修行十七年,熬成火眼見青天”。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蟬為了這一個夏天的鳴叫,是在地下苦等了很多年的。當蟬飛進房間,飛向光明併發出鳴叫的時候,我們只對蟬感到煩操,而不懂得蟬迎來這一個夏天的艱辛。我們確實應當考慮一下,蟬蟄伏地下十多年,出土後僅能歡唱一個夏天,我們是否可以容忍一些呢?

  無論別人怎麼看待蟬,我都會感謝蟬,因為它教會了我人生的哲理:無論生命是短暫還是長久,都要珍惜、善待屬於自己的每一天。

  同時,蟬也是可憐的。蟬與飛蛾一樣,是具有趨光性的昆蟲,它們不顧一切的飛向光亮,最終卻被燙傷或燒死,命運真是悲慘呀!但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蟬的心靈在黑暗中埋藏了那麼多年,卻還依然不忘出生時的那縷陽光,依然保持對光明的熱愛與追求,想必它對自己的追求是百年不忘吧!

  我看了看時間,將近四點鐘,再聽聽窗外,蟬還在執著的鳴叫,且越叫越歡,它是否看見了天邊那束微黃的陽光呢?

  啊!蟬,你是中華民族崇高精神的象徵!你將永遠激勵我前進……

中學週記 篇5

  正式開學兩週了,總感覺時間很快,臉盲症的我已經從一開始分不清誰是誰慢慢過渡到清楚的知道哪些小子經常是惹事的不規矩的,哪些同學是經常偷偷摸摸看書的,哪些是在辦公室裡就會知道又不聽話的學生。當然這也沒關係,我說過的,九月份就是給大家適應的一個月,但是不乖的孩子們你們要小心哦,慢慢的班級管理會越來越收緊,別到時候說還沒適應,已經給所有人足夠長的時間去適應了哦。

  這周也迎來了很多人深惡痛絕的跑操,我上學的時候也很討厭跑步,總盼望著每天都是下雨下雪天。但是現在仔細想想三年高中學習,就如同跑步5000米。試想,跑步無外乎這幾種情況:

  1.你們如今跑在操場,你前面有人吧,要超過他,不容易。你已經落後的情況下,能跟上節奏,保持差距就不得了了,要超過他,還不得加大2倍馬力,而且人家可能也會加速,你就更難超了。

  2.周圍有人在你身邊,好歹能激勵你跑起來。要是周圍沒人呢,前後的同學距離你都太遠了。沒人看你跑,沒人可以分享你的跑,你還跑嗎?是不是一個人就越跑越慢了?最後只能等著後面的同學追上你,而這最終的效果就是你退後了。那,要麼你有顆強大的抗寂寞的內心,一個人也會全力奔跑,要麼你就結交個跑在你前面的朋友,不求追上她,縮短差距也是值得高興的事。

  3.都說世界公平的,怎麼有的人就是體力好,腿長,還特別有毅力,連跑步都那麼瀟灑,幽雅,一點都看不出來累,這些天生就是跑步的料,真讓人嫉妒。咱們這類,腿短的,已經先天不足,要是毅力還不夠,真不知道怎麼拼了。除非,比賽規則改成誰最後抵達終點,誰獲勝?可是,這貌似是不可能的。

  4.五千米挺長的,跑起來太遙遙無期。幸好國家規定的跑道是400米一圈。你們想過為啥不是800,不是200?這麼設計呢,符合的身體特徵,跑步效率高。每次你跑完一圈,就有一份成就感,繼續下一圈。中途會經歷直道,彎道,速度也不一樣。同樣的跑道,跑的每一圈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透過跑步,老師希望你讀懂的是!1.學習進步不是容易的,做好長期抗戰準備。2.優秀的夥伴,是互相促進,而不是不想消磨。3.高考就是這5000米的終點,比的一定是誰最快抵達,誰才有機會選擇大學。4.咱們三年中有6個學期,每個學期時間剛剛好,在最佳的時間段,完成對應的課程。每個學期都有它的意義,這個學期差了,下個學期很難彌補。

  第二個話題。咱們班總說學習大佬很多,可是我也感受其它“大佬”也很多,大家都很用心於學習以外的一些工作,比如學生會,籃球啊,足球啊之類的,為師卻甚是擔憂。

  嗯學習,確實是件不夠刺激驚喜的事情,不像打籃球,籃球呢,就非常的刺激,也非常的激動人心。你爭我奪,分數可以立馬顯示出來,還能獲得滿堂迷妹的喝彩。那相比之下,學習就無趣太多,今天努力或者不努力,都看不出來效果,非要有效果還得長期堅持,可這個過程確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我們的孩子,就特別喜歡籃球足球這種刺激的事情,對吧,反正青春年少,有的是時間。

  為師只能提醒各位這些大佬,包括各個方面的,能者多勞,但不能本末倒置,請不要給將來的你感到無助的機會。

中學週記 篇6

  周的時間象一道光一閃而過,明瞭而又幹脆,唯獨那心底的孤單永遠地存留了下來。

  它是個催命者,無時無刻地提醒你,流下傷心孤獨的淚珠兒才是最好的發洩,而不是強忍地笑。如果是這樣,當一個人的時候,也不知道還能幹嘛了。有時候會自嘲,我有什麼好傷感的?明明在身邊有那麼多好朋友,可是……好象少了什麼……

  割捨,是忍痛啊失去一樣東西,這樣東西是很寶貝的,是有種想把它藏在身後保護的衝動。

  留念,是一種痛苦的思緒,思緒著曾經擁有過的美好。那最親最妙最美的心情,那個時侯,心田的稻草向著春風,迎接著下面的溫暖。

  嚮往,是夢裡的境界,它殘酷的把現實和幻想分開,讓一些象風一樣,沒有中心的人,只能嚮往它,伸手觸碰,它就會變成水,盪漾……~~

  孤單的時候,一杯冰水的溫度可以代替熱咖啡,一片枯葉是大樹曾經的茂盛,一粒細小的沙粒鋪墊過心中的大海……

  所以,孤單也是另一種完美里的缺憾,它讓你全面領受了心情最低落,沉重的滋味,讓你體驗不同人生帶來的特別感受

  在一片海面前

  那天,我又因犯錯被媽媽教訓了一頓。心中的憤怒油然而生。一氣之下,我衝出家門,直覺帶著我奔向海邊。

  眼前是一片波瀾壯闊、洶湧澎湃的海。海面上雪白的浪花,週而復始的浣洗著岸邊金燦燦的沙灘,發出低沉的吼叫,範文《初中生週記大全》。遠處,幾隻海鳥在海的上空翱翔,在湛藍的天空上,留下了恰到好處的點綴。站在礁石上,清新的海風吹走了我的抱怨,只剩下了些憤怒。

  海中聳立著不少礁石,這些礁石好象擋住了海浪前進的路途。但浪花並沒有因為擋路石的存在而停止了前進。他們如同一根根纜繩,擰在一起,匯聚出一股股神奇的力量,一浪接一浪地拍打過去,一心要將礁石拍碎。事實上,他們做不到,唯一的結果就是原路返回。但我的觀點錯了,他們僅後退了一步,由於下一波海浪結合在了一起,繼續拍打。我震驚了,海浪既然有這樣的意志,在看似永遠無法克服的困難前,不灰心,不氣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做著同樣的動作,目標只有一個:打碎礁石、勇往直前。

  在海的面前,我自愧不如,我只是遇到了一點點挫折,就抱怨、灰心;而海,它面對的是堅硬的礁石,它都不氣餒,我為什麼還要抱怨呢?想到這兒,心中多了些悔恨,少了些憤怒。

  有一波海浪拍了過來。天,漸漸陰了下來,海,在天的映襯下,不再湛藍。一束閃電劃破天際,用白亮、刺眼的光將海與天連線在了一起。隨之而來的是雷電轟鳴似的挑釁。海不允許任何人比它強。海被激怒了,它努力翻起滔天巨浪,奮力撞在礁石上,水花飛濺的同時,發出怒吼似的聲音。這聲音愈來愈響,有低吼變為轟鳴,又有轟鳴變為咆哮。最終。海勝了。

  海,它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它要強,它上進;它有勇氣,有力量……這不就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嗎?我只不過是汪洋中的一滴水滴,宛如滄海一粟,我又有什麼理由發這麼大的脾氣呢?我的心情豁然開朗了,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回家後,我想媽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反思了自己的過失。日後,再次面對那煙波浩淼的汪洋時,我的內心仍留有一絲敬畏。海,它不後退、不放棄;它有勇氣、有力量。面對那片海,就如面對一位人生的智者……或許,這就是它能夠征服地球2/3陸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