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現如今,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麼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領導體系,成立校長任組長,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長、德育主任為副組長,教導主任、少先隊幹部和教師代表為成員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導學校的德育工作。
2、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長、德育主任協助校長抓德育工作,定期召開會議、調查分析、制定計劃,及時檢查、總結學校德育工作。
3、德育主任具體落實《德育綱要》,根據學校各年級特點、學科內容,做好德育滲透工作,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和其它方面的德育工作,大隊部要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
4、班主任要發揮德育工作的骨幹作用,貫徹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搞好班集體建設,任課教師及其他教職工,要認真結合工作實際,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5、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大力支援,建立德育基地,發揮育人功能。成立家長委員會,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思想、心理的溝通。舉辦家長學校,進行家庭科學教育子女的'方法講座,增強家長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實效性。
德育主任德育工作職責
1、認真落實《德育規程》、《小學生德育綱要》、《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創造性開展德育工作。
2、遵循德育規律,針對學生身心特點和品行實際,認真制定實施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及時做好德育工作總結,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佈置、有指導、有檢查、有評定。
3、積極做好學年組長、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培養與提高工作,定期進行德育校本培訓,學習德育工作的理論和先進德育經驗,不斷提高德育隊伍的整體工作水平。
4、培養和樹立德育典型,搞好全能生、特長生、優秀學生幹部、先進德育工作者及優秀班主任的評選與表彰工作。改革操行評定方法,組織班主任做好學生操行評定工作,搞好德育工作的總結和經驗交流。積極主動的協調學校與家庭、社會開展聯動育人活動。
5、抓好養成教育,針對不同學年、不同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紮實有效的抓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6、重視德育科研工作,積極探索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和學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德育工作職責
1、重視班級常規德育工作,每學期制定班級德育工作計劃,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有品行規範講評制、一週行為量化制、室內外衛生監督制、社會實踐制等。
2、根據年級特點和班級實際,開展有針對性、有計劃的集體活動,校會有要求、班會有計劃,組織學生開展“六個一”、“五講五做”、“三遠離”的主題自我教育活動。
3、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規章制度,做好“學生個性品德評定”工作,做好“全能生、特長生”的評選和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4、加強與任課教師聯絡,開展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班風、學風,豐富班級的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和學習風氣。
5、增強德育科研意識,提高德育水平,定期參加班主任例會,每學期寫一篇德育工作總結或論文。
6、注意協調家長和社會力量對學生進行品行教育,每學期至少與每位家長聯絡1—2次,並及時開好家長會。
德育主題教育制度
1、堅持全校師生每週一及重大節日參加升旗儀式和堅持國旗下講話的制度;堅持開展重大節日的紀念教育活動。
2、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全校性的法制教育大會。堅持在寒暑假及八·一前開展擁軍擁屬等活動。
3、堅持開展“看、愛、頌”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每年三、九月份為行為規範教育月,每年三月開展學雷鋒活動,學生到社會實踐基地活動。
4、堅持每年舉行一次校運動會、越野賽、藝術節制度;每年組織學生祭奠革命先烈活動一次;每學期組織學生到社群開展為民服務活動兩次以上。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遠足活動或社會考察、社會實踐活動,每年至少1次。
5、每學期開展兩次以上電影教育活動;每年開展一次“全能生、特長生、優秀學生幹部、文明班級”評選與表彰活動;堅持舉行開學典禮、結業典禮和畢業典禮的制度。
6、每年一次德育工作經驗及論文評選活動。
德育工作會議制度
1、建立德育工作專題研究制,學校每學期召開兩次以上德育工作會議,專題研究學校德育工作。
2、建立每學期兩次以上德育領導小組會議制度,研究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和辦法。
3、建立家長委員會、校外輔導員、軍警民領導小組會議制度;建立每學期兩次全體家長會制度。
4、建立每週一次校會、班會的制度。每月至少召開一次班主任會議,每半月召開一次少先隊隊長、班長和中隊輔導員會議。
5、每年舉行一次德育工作經驗和德育論文研討交流會。
6、每學期舉行一次“踐行道德規範養成教育”演講會和社會實踐活動體驗“懇談會”。
7、選派德育骨幹外出參加會議、學習考察、豐富德育經驗。
德育工作獎懲制度
1、德育考核工作與每年對教職工年終考核工作相結合,與師德表現相結合,按照德育工作考核內容與辦法進行考核,並將考核結果納入本人檔案,考核結果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種。德育工作每年組織一次評比活動。
2、對師德表現突出,創造性開展德育工作,在班集體建設和轉化後進生等方面成效明顯的班主任,以及在學科滲透德育及協助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表現突出的科任教師,在評選先、優、模時予以重點傾斜。
3、教職工在有關刊物上發表關於德育工作的調研報告、經驗體會、理論研究成果,以及在縣級以上德育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者,張貼喜報予以表揚。
4、每年召開一次先進德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轉化後進生先進個人暨全能生、特長生、優秀學生幹部、少先隊員和文明班級表彰大會。
5、對師德出現“三亂”、體罰或變相體罰等問題,在學生中散佈錯誤言論以至於在學生中造成不良影響的教職工,要給予處分,在職稱評定、評選先、優、模等方面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