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摘抄> 幽夢影背景介紹與片段名句摘抄

幽夢影背景介紹與片段名句摘抄

幽夢影背景介紹與片段名句摘抄

  《幽夢影》清代文學家張潮著的隨筆體格言小品文集。張潮,字來山,號心齋(心齋一詞,來源於莊子《人間世》)、仲子,安徽歙縣人,生於清順治八年(1650年),曾著有《花影詞》、《心齋聊復集》、《幽夢影》等書,其中以《幽夢影》最聞名。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文學家章衣萍在徽州用重金購買了同鄉張潮的《幽夢影》抄本,林語堂看後也很喜歡這本書。隨後章衣萍將此書校點後交上海中央書店出版社出版。其實早幾個月千秋出版社出版史天行註解的《幽夢影》。

  《幽夢影》主要著眼於以優雅的心胸、眼光去發現美的事物,可以說是求美的著作。書中沒有強烈的、尖銳的批評,只有不失風度的冷嘲熱諷。而這些不平、諷刺,其表現形式也都是溫和的。《幽夢影》這樣的書絕不是匕首投槍,而更像中藥裡的清涼散。為《幽夢影》作序的石龐說張潮此書“以風流為道學,寓教化於詼諧”。

  《幽夢影》體現的,是張潮以經史子集為底,浸透了傳統中國文人教養的生活觀。它展示了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品味,中國文人的生活態度。藉著張潮的眼睛,讓我們發現瑣碎生活竟然如此不凡,月亮、石頭或一棵樹,雲霞、蝴蝶或花鳥,這些尋常之物,在作者靜觀、內省,經過個人的體悟之後,成了足以流傳的生命學問。

  張潮所生年代,正值中國傳統學術總結之時,這本書的體驗和學問因此亦帶有總結性質。他的一家之言,乃是以中國學問為底,收束到個人性情裡頭再放出來的,個人風格強烈的生命哲學,絕非單純的知識。

  林語堂認為張潮極能體現中國傳統文人的人格特質,因此“數十年間孜孜不倦地推介《幽夢影》這部書”,翻譯此書,讓西方世界見識中國文化。兩人相交於不同的時空,卻同樣具有“純粹的生活”,那是明朝文人最重視的“性靈”,一種清潔、透明而單純的性情質地。作為基督徒的林語堂曾經說,《聖經》讓他嚮往“清潔的生活、純粹的生活、單純的生活、有用的生活”。《幽夢影》之於林語堂,則有如中國版的《聖經》,有用又無用,讓人在濁世裡安身立命。

  清代文學家張潮古典《幽夢影》名句賞析摘抄:

  1、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張潮《幽夢影》

  2、萬事可忘,難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張潮《幽夢影》

  3、傲骨不可無,傲心不可有。無傲骨則近於鄙夫,有傲心不得為君子。――張潮《幽夢影》

  4、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張潮《幽夢影》

  5、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張潮《幽夢影》

  6、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張潮《幽夢影》

  7、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執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張潮《幽夢影》

  8、春雨宜讀書,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檢藏,冬雨宜飲酒。――張潮《幽夢影》

  9、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張潮《幽夢影》

  10、"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也;花之勝於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香而取解語者也――張潮《幽夢影》"

  11、所謂美女,應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張潮《幽夢影》

  12、情必近於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張潮《幽夢影》

  13、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張潮《幽夢影》

  14、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為月憂雲,為書憂蠹,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真是菩薩心腸。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為濁富不若為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雨之為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張潮《幽夢影》

  15、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內乃聲;方不虛生此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若耳聾也。――張潮《幽夢影》

  16、清宵獨坐,邀月言愁。――張潮《幽夢影》

  17、"能閒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閒。――張潮《幽夢影》"

  18、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張潮《幽夢影》

  19、願在木而為樗,願在草而為蓍,願在鳥而為鷗,願在獸而為D,願在蟲而為蝶,願在魚而為鯤。――張潮《幽夢影》

  20、一恨書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臺易漏,四恨菊葉多焦,五恨松多大蟻,六恨竹多落葉,七恨桂荷易謝,八恨薜蘿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張潮《幽夢影》

  21、蝶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別號。――張潮《幽夢影》

  22、"“黑與白交,黑能汙白,白不能掩黑;香與臭混,臭能勝香,香不能敵臭。此君子小人相攻之大勢也”讀此句教人悲慨不已――張潮《幽夢影》"

  23、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張潮《幽夢影》

  24、藝花可以邀蝶;壘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臺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幽夢影》

  25、年少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張潮《幽夢影》

  26、立品鬚髮乎宋人之道學,涉世須參以晉代之風流。――張潮《幽夢影》

  27、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不虛此生耳。――張潮《幽夢影》

  28、"昔人云: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予益一語云:若無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張潮《幽夢影》"

  29、我不知我之前生當春秋之季,曾一識西施否?當典午之時,曾一看衛d否?當義熙之世,曾一醉淵明否?當天寶之代,曾一睹太真否?當元豐之朝,曾一晤東坡否?千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數人,而此數人則其尤甚者,故姑舉之以概其餘也。――張潮《幽夢影》

  30、"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善遊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張潮《幽夢影》"

  31、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張潮《幽夢影》

  32、無善無惡是聖人;善多惡少是賢者;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有善無惡是仙佛。――張潮《幽夢影》

  33、景有言之極幽而實蕭索者,煙雨也。――漲潮《幽夢影》

  34、"恥之一字,所以治君子;痛之一字,所以治小人。――張潮《幽夢影》"

  35、"古今至文,皆血淚所成。――張潮《幽夢影》"

  36、能讀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句;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張潮《幽夢影》

  37、"才子遇才子,每有憐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無惜美之意。我願來世託生為絕代佳人,一反其局而後快――張潮《幽夢影》"

  38、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張潮《幽夢影》

  39、"月下聽禪,旨趣益遠;月下說劍,肝膽益真;月下論詩,風致益幽;月下對美人,情意益篤。――張潮《幽夢影》"

  40、"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遲上。――張潮《幽夢影》"

  41、"涉獵雖曰無用,猶勝於不通古今;清高固然可嘉,莫流於不識時務。――張潮《幽夢影》"

  42、"松下聽琴;月下聽簫;澗邊聽瀑布;山中聽梵唄,覺耳中別有不同。――張潮《幽夢影》"

  43、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幽夢影》

  44、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張潮《幽夢影》

  45、鏡不幸而遇嫫母;硯不幸而遇俗子;劍不幸而遇庸將;皆無可奈何之事。――張潮《幽夢影》

  46、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若無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張潮《幽夢影》

  47、以松花為量,以松實為香,以松枝為麈尾,以松陰為步障,以松濤為鼓吹。山居得喬松百餘章,真乃受用不盡。――張潮《幽夢影》

  48、"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斷不能永年者,匪獨為造物之所忌。蓋此種原不獨為一時之寶,乃古今萬世之寶,故不欲久留人世取褻耳。――張潮《幽夢影》"

  49、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張潮《幽夢影》

  50、黎舉雲:欲令梅聘海棠,棖子臣櫻桃,以芥嫁筍,但恨時不同耳。”予謂物各有偶,必擬於倫。今之嫁娶,殊覺未當。如梅之為物,品最清高;棠之為物,姿極妖豔。即使同時,亦不可為夫婦。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櫞臣佛手,荔枝臣櫻桃,秋海棠嫁雁來紅,庶幾相稱耳。至若以芥嫁筍,筍如有知,必受河東獅子之累矣。――張潮《幽夢影》

  51、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豔,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張潮《幽夢影》

  52、《水滸傳》,武松詰蔣門神雲:“為何不姓李?”此語殊妙。蓋姓實有佳有劣,如華、如柳、如雲、如蘇、如喬,皆極風韻。若夫毛也、賴也、焦也、牛也,則皆塵於目而棘於耳者也。――張潮《幽夢影》

  53、古謂禽獸亦知人論,予謂匪獨禽獸也,即草木亦復有之。牡丹為王,芍藥為相,其君臣也;南木之喬,北山之梓,其父子也;荊之聞分而枯,聞不分而活,其兄弟也;蓮之並蒂,其夫妻也;蘭之同心,其朋友也。――漲潮《幽夢影》

  54、春風如酒,夏風如茗,秋風如煙、如姜芥。――張潮《幽夢影》

  55、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盡屬多情;紅顏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盡屬紅顏;能詩這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盡屬能詩。――張潮《幽夢影》

  56、1、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易寒暑改量;喜歡讀書者,不以忙閒作輟。2、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值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3、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4、當為花中之萱草,毋為鳥中之杜鵑。5、目不能自見,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聞其聲。6、梅邊之石宜古,松下《幽夢影》

  57、"借他人之窮愁,以供我之詠歎,則詩亦不必待窮而後工也。――張潮《幽夢影》"

  58、玉蘭,花中伯夷(高而且潔)。葵,花中之伊尹也(傾心向日)。蓮,花中之柳下惠也(汙泥不染)。鶴,鳥中之伯夷也(仙品)。雞,鳥中之伊尹也(司晨)。鶯,鳥中之柳下惠也(求友)。――漲潮《幽夢影》

  59、律已,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張潮《幽夢影》

  60、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易寒暑改量;喜歡讀書者,不以忙閒作輟。《幽夢影》

  61、"予嘗欲建一無遮大會,一祭歷代才子,一祭歷代佳人。俟遇有真正高僧,即當為之――張潮《幽夢影》"

  62、雲之為物,或崔巍如山,或瀲灩如水,或如人,或如獸,或如鳥毳,或如魚鱗。故天下萬物皆可畫,惟雲不能畫。世如畫雲,亦強名耳。――張潮《幽夢影》

  63、花不可見其落,月不可見其沉,美人不可見其夭。――張潮《幽夢影》

  64、和神當春,清節為秋,天在人中矣。――陸雲士《幽夢影》

  65、雲映日而成霞,泉掛巖而成瀑,所託者異,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貴也。――張潮《幽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