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說課稿> 三年級語文《東方之珠》說課稿

三年級語文《東方之珠》說課稿

三年級語文《東方之珠》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東方之珠》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

  1997年7月1日,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迴歸祖國,香港的迴歸是祖國經濟強大,國力增強的表現。為了紀念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感情,國標本蘇教版選編了這篇課文——《東方之珠》。

  這篇課文以優美的筆觸描寫了香港“迷人的沙灘”

  “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讚美了這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課文的語言簡潔、優美,對香港的介紹層次非常清晰,把香港這個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風貌展現在讀者的眼前,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二說教法

  1.指導觀察法

  遵照學生的認識規律,充分發揮形象直觀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自然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2.多媒體輔教學法.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中,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到課文所設定的情境中,優美的圖畫,也為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詞語做鋪墊。

  3.鼓勵欣賞法.

  教師及時的點評,甚至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激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力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體會成功的特點,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4.情境教學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設定了一個“扮演播音員”的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學法.

  1.合作學習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如何能讓學生學有所獲,並且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呢?在整個充滿靈性的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他們在讀中自悟,自己悟出課文中蘊涵的情感,感悟出學習方法。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在說說、讀讀、評評中,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

  2.美讀訓練法.

  以“看、聽、說、讀、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使每一遍讀都具有目的性和指導性。

  引導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實踐的基礎上,提高閱讀能力,並在授課過程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鍛鍊學生“說”的能力,運用圖片、多媒體手段創設情景,透過視聽材料和語言文字的有機結合,把學生帶入文字描繪的情景之中,使學生體會到香港的繁華與美麗。本課透過讓學生扮演播音員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讀等方法,增強學生朗讀課文的趣味性,同時透過學生自己收集的圖片或文字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養成課前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這一課需用三個課時,下面我著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生字,理解詞語,感受香港的繁華、著名、迷人,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透過觀察、續練、討論、評價、欣賞、背誦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感受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符合本課的特點,能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語文學習具有趣味性、審美性,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體會“東方之珠”的美麗繁華,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五.教學過程.

  1.複習舊知,鞏固新知.

  課一開始,我就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並讓學生結合畫面去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2.導讀課文,引導實踐.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我會通過出示地圖,引讀課文,讓學生朗讀,然後用指導觀察法,在觀察中初步瞭解香港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第二至五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我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你最想去哪裡玩?”引導學生以旅遊者的身份,用旅遊者的眼光讀課文看香港,我以學定教,從學生的意願出發確定學習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藉助圖片,課前收集的資料,或者播放香港的錄影片,讓學生扮演播音員,對自己最感興趣的自然段進行朗讀。然後用鼓勵欣賞法,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後的感受,再組織大組交流,品味課文意境。在朗讀和交流中,重點讓學生品味本課優美語言,感受作者對香港的讚美與熱愛,從而激發學生對香港、對祖國的情感。

  在二至五自然段中,“鱗次櫛比”、“琳琅滿目”、“人流如潮”是本課的理解難點,教學時,我會利用多媒體教學法讓學生們結合畫面,這樣便能輕而一舉的理解這些詞語了。

  第六自然段也就是本課的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顆璀璨的‘東方之珠’”貫穿全文。從而使情感有淺入深,由弱到強,抒發對香港、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六)課外延伸,拓展練習。

  課文和實踐都是相結合的,脫開書本後呢,可以開展“香港”專題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組成學習小組,自行選題,或組織專題學習交流活動,可以開展小報展覽,圖片展覽。或者“我愛香港”的專題彙報活動。

  同時,我會充分發揮課外讀物“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的作用,給學生簡單介紹香港的工業體系,商業區,還有天壇大佛、宋城、九龍城寨公園這些旅遊景點等。這是為課堂教學向課外閱讀鋪設橋樑,達到拋鑽引玉的目的。

  現在我說一說這節課的板書設計;

  潛水灣——————迷人

  東方之珠海洋公園——————舉世聞名

  銅鑼灣——————熱鬧

  夜晚——————燈的海洋

  整篇課文是從“潛水灣”、“海洋公園”、“銅鑼灣”、“夜晚”這幾個方面來介紹香港的。我會讓學生透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總結概括出這幾個景點的特點給板書出來。

  我這樣設計板書呢,可以讓學生們一目瞭然的瞭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香港的,從而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