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楊樹之歌》

小學語文教案《楊樹之歌》

小學語文教案《楊樹之歌》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楊樹之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楊樹之歌》1

  教材簡析:

  《楊樹之歌》是“植樹”這一主題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是一首詩歌。全詩共三節,用第一人稱述說了楊書樹成天喜歡歌唱的可愛形象、人們在大葉楊下的快樂生活、大葉楊美化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借讚美楊樹,讚美各地可能雖然普通,但默默地為人類奉獻關愛的樹。

  學情分析:

  學生比較喜歡閱讀詩歌,因為詩歌音韻兼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學生的閱讀方法有限,在語言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創造等方面欠缺。在教學中我採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巧妙的語言引導渲染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品讀,從而體會文章的感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學習樂園,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這裡,有目的檢查學生識字的渠道及識字效果的鞏固。及時交流方法,使每位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寓趣味於枯燥的練習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所學的生字也得到了鞏固。

  同學交流合作,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學會反思,正確地認識自己,有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同時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學會思考。學生積極動腦想象、動口表達。其實,想象是對學生創造力的一種鍛鍊。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充分地練說,尊重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的情感體驗,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語言的表達能力,積累了語感;既豐富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培養了思維的廣闊性和創新精神。想象畫面來朗讀,就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為了對課文進行全面的欣賞,讓學生完整地朗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獨特體驗,創造性地再現課文,讓學生透過“讀”有所“思”、有所“悟”,透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魅力”、“明白樸實的道理”、“提升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點

  1、練習運用聲旁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7個,初步學習寫字兩個“之、爽”。

  2、瞭解人類與樹木之間共生共息的密切關係。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圖片 課件 字卡

  教學過程

  一、匯入談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曲,請你們欣賞後告訴老師歌曲唱的是什麼?播放課件(小白楊)。多麼動聽的歌呀,快來告訴大家,唱的是什麼?(生答)對,歌裡唱的就是這些白楊樹。今天我們也來學一首小詩《楊樹之歌》(板書課題,“之”用綠筆)。齊讀課題,誰能說說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生答)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識字效果。

  過渡:同學們快開啟書讀一讀小詩,找一找答案吧。

  1、自由讀課文。(教師將帶有生字的樹葉貼貼在黑板上)

  2、課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了小詩,預習了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齊讀生字。

  4、你們是怎麼認識的,誰到前面來說一說?

  5、遊戲:貼綠葉

  請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認識哪個,就來拿哪個,然後告訴大家你是怎麼認識它的,讀出音節,讀對了,請你將樹葉貼在大樹上,給它增加一片綠意。(同學們上來拿樹葉)

  6、(生字:楊 之 蝴 蝶 聊 染 ) 摘到後站成一排,讀音 組詞(可以指名組詞當小老師)。

  用“陪伴”說話。

  大家都認識了嗎?小老師來考考吧。

  過渡:只要我們是個生活的有心人,處處可以識字。字我們認識了,而且讓楊樹的葉子更加茂盛了,你們真棒。下面我們再來讀讀小詩吧。

  三、品賞朗讀,體會意境。

  (一)、初讀感知課文。

  1、自由讀小詩,看看自己讀得通順嗎?

  2、選一小節讀得流利的,讀給同桌聽,讓他評評你。

  3、把你讀得最流利的小節讀給全班同學聽,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讀。指名讀。

  (二)、默讀小詩,想想你喜歡哪小節?為什麼?讀完以後自己先說一說。

  1、喜歡第一小節。

  (1)、讀一讀,評議。

  過渡:你聽過楊樹唱歌嗎?它都在什麼時間會唱歌呢?怎麼唱呢?

  (2)、請你邊讀邊想象,自己讀一讀,同桌交流一下。

  回答:颳風時歡快地唱,下雨時響亮地唱,沒有風雨時悄悄地唱。

  隨機板書:歌唱

  (3)、再讀讀,指名讀。它們唱的是什麼呢?(播放課件A兩遍)

  (4)、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就怎麼讀,體會。指導朗讀,感受快樂的心情,體會:“成天嘩啦啦、歡快、響亮、悄悄地”的語氣。

  過渡:楊樹颳風時唱得歡快,他們在唱;下雨時唱得響亮,他們在唱;沒有風雨他們也在唱……他們此時唱給誰呢?

  1、你看到了什麼?(播放課件:課文的插圖)

  生答:都唱給誰。隨機板書: 唱給 小寶寶 老奶奶 老爺爺。

  過渡:看看小詩中是怎麼寫的?

  自讀第二小節。

  指名讀。

  2、過渡:我們知道了老爺爺、老奶奶、小弟弟在楊樹下乘涼。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一小結,觀察插圖(播放音樂)想象你也和老爺爺、老奶奶、小弟弟在一起,他們都會說什麼?同桌說一說。(教師巡視指導)

  ①彙報。

  ②說得真好,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讀小詩好嗎?師生輪讀:沒有風雨楊樹唱給……

  ③想想他不光是唱給小寶寶、老爺爺、老奶奶,他還會唱給誰聽?我們再來讀讀。在四人小組說一說,編一編。(知了 小鳥 藍天……)

  過渡:是啊,大葉楊成天地嘩啦啦地歌唱。(播放課件)

  大葉楊是什麼樣的呢?讀一讀第三小節。

  3、品讀第三小節。

  自由讀。 回答。(拉起手來唱的)

  指名讀。歌中還唱了什麼?(唱了感謝太陽之情)

  板書:感謝

  想象畫面朗讀,讓我們為大葉楊唱出心中的感謝,感謝陽光雨露。(齊讀三小節)

  朗讀體會,大葉楊為我們生活帶來的好處。那我們應該怎麼對待他們呢?

  回答。

  (三)、你們想要為大葉楊做這麼多的事情,你們真是有愛心、講環保的好孩子。讓我們飽含感情地讀讀小詩吧,大聲的讀,讀出對大葉楊的感謝之情。(播放音樂)

  (四)、我們知道了楊樹唱的是什麼歌了,有誰能試著背背課文呢?

  (老師帶大家背誦。播放課件)

  作業:

  將自己喜歡的樹唱的`歌寫下來。讀給爸爸媽媽聽。

小學語文教案《楊樹之歌》2

  《楊樹之歌》原文

  我們的名字叫大葉樹,

  成天喜歡嘩啦啦地歌唱。

  颳風時唱得歡快,

  下雨時唱得響亮。

  沒有風雨來幫忙,

  我們的歌兒也悄悄地唱——

  唱給學步的小寶寶,

  伴他和蝴蝶捉迷藏。

  唱給白髮的老奶奶,

  陪她在樹下聊家常。

  唱給下棋的老爺爺,

  和他悠閒度時光。

  我們邊唱邊拉起手來,

  為行人送去一片涼爽。

  我們邊唱邊輕輕鼓掌,

  感謝金色的太陽,

  春天它使我們翠綠,

  秋天它為我們染上金黃。

  《楊樹之歌》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用喜歡的方法識字,準確、熟練、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詩歌,體會詩歌韻律美。

  3、激發學生對楊樹以及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準備:關於楊樹的課件或圖片,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匯入:欣賞。觀看有關楊樹的課件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樹嗎,說說你對楊樹有哪些瞭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楊樹的詩歌。

  二、新課

  (一)自學

  自主讀文,用喜歡的方法識字。

  1、自讀識字:自讀課文,並用喜歡的方法識字。

  2、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並標出小節序號。

  (二)識字

  多種形式識字。

  1、同桌交流識字方法。

  2、認讀生字新詞卡片,比一比,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3、小組內組織識字搶答遊戲。

  (三)交流

  整體感知。

  1、同桌合作讀文。

  2、小組合作,選喜歡的方式讀文。

  (四)誦讀

  合作讀文,體會詩歌韻律美。以小組為單位,選用不同的方式彙報讀文。

  (五)評價

  全方位評價。

  1、同桌合作讀文時,相互評價。

  2、小組合作彙報讀文時,全班範圍內評價。

  (六)寫字

  自學易學的生字。

  1、認讀9個生字,並擴詞。

  2、自主找出易學會的生字,同桌交流學習。

  3、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認真練寫。

  (七)練習

  1、用幾句話描述你熟悉的一棵樹。先自己去觀察,可以邊觀察邊對那棵樹說些什麼。

  2、與同桌交流觀察結果。

  4、重新組織語言,鼓勵學生練習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自學

  讀中悟,悟中讀。

  1、自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

  2、自己喜歡哪小節就讀哪小節。

  (二)交流

  整體感知。

  1、誰能把描寫大葉楊可愛形象的那一小節讀出來,比一比,誰讀得最可愛。

  2、人們又是怎樣在大葉楊下快樂地生活的,誰來讀一讀,應讀出什麼樣的語氣?(高興、快樂、開心的語氣)。

  3、同桌交流學習第三小節,相互評價讀文。

  (三)誦讀

  熟練朗讀,背誦全文。

  1、找同學推薦學生讀文,其他同學感受全文,練習背誦。

  2、同桌合作,練習背誦。

  3、分小組選擇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

  (四)寫字

  集體合作探討,突破難點字。

  1、認讀剩餘幾個生字並擴詞。

  2、“向困難挑戰”,比一比,誰能又快又準地學會這幾個字。

  提醒注意:“謝”中間“身”撇不出頭,感字裡面的小橫不要丟。

  3、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練寫生字。注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五)練習

  1、你聽過大葉楊唱歌嗎,它在歌中唱了什麼?

  大葉楊給人們帶來很多快樂,它也一定很快樂,因此大葉楊常嘩啦啦地唱歌,同學們聽過嗎?

  想一想,大葉楊會唱什麼呢?

  2、讀一讀《記住》。

  可採取自讀識字、同桌合作讀文識字或小組合作的方式。

  《楊樹之歌》教學反思

  《楊樹之歌》本首詩歌意境優美,韻律強,讀起來朗朗上口,很適合學生朗讀。本課的設計,以問題為主線串聯全詩三小節。注重以讀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詞語意思,認識生字。

  首先我在課文題目上下功夫,板書課題的同時引導學生認識生字“楊”、“之”。齊讀課題,並在此基礎上說題意。“之”這個字的意思便在學生訴說題意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被理解。緊接著又讓學生讀課題,說出自己的疑惑。培養學生質疑精神的同時也為以問題為主線學習全文打下伏筆。

  學習詩歌第一小節時我把重點設定朗讀感悟上,但朗讀感悟也應講究方法,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因為他們你年齡小、閱歷淺教給他們正確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本人抓住第一句話中“嘩啦啦”這一詞語透過範讀、指名讀、齊讀……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從中體會詞語所潛藏的感情,並鼓勵學生大膽地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在讓學生反覆讀的過程中滲透抓住重點詞語如“歡快”、“響亮”、“悄悄”的朗讀方法指導。正因為紮實、認真的訓練,在後來的朗讀過程中學生總能有較好的表現。

  在教學第二節詩歌時,我注重點詞語的理解和生字的識記。學生始終在語境中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與朗讀與遊戲與口語交際相結合,達到了生字與詞、句、篇的緊密結合。力求使識字教學體現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寓教於樂。透過說話練習,把詞語放在語言環境裡理解。結合詩歌內容理解詞語“聊家常”的含義。透過象形記憶的方法記住“聊”。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想象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

  在細讀課文、深層理解方面:孩子們輕而易舉地理解了課後的思考題:“它在歌中唱了什麼?”我進一步啟發學生:“大葉楊還唱給誰聽呢?”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回答:“唱給天上的白雲,為它的舞蹈來伴奏”、“唱給忙碌的爸爸媽媽,消除他們一天的疲勞”、“唱給植樹的小朋友,向他們表示感謝”……我適時地進行激勵性的評價,更使他們喜形於色。在語言的渲染、思維的碰撞中,孩子們的想象力盡情地飛揚。我順時將學生引入意境,將感悟化為情感朗讀,從而培養語感,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情感薰陶。

小學語文教案《楊樹之歌》3

  一、引導交流,啟動情感。

  1.教師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學生畫的畫,請一兩位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樹,教師引導學生說清楚喜歡的樹長在哪裡,長得什麼樣,為什麼喜歡它。

  2.小組交流活動:我喜歡的一棵樹。

  3.配合優美的樂曲,教師課件出示插圖匯入新課,用甜美的聲音朗讀《楊樹之歌》。

  二、整體感知,自主識字。

  1.初讀詩歌。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詩歌。

  2.學生自由展示,教師聽讀正音,相機引導認字。要求:選讀自己讀得最流利的小節,可以個人讀,也可以合作讀。

  三、品賞朗讀,體驗意境,領悟情感。

  (一)品賞第1小節。

  1.教師語言渲染:“楊樹長在藍藍的天底下,他們的根紮在綠色的大地上,多麼像一位位精神抖擻的小夥子喲!你們聽,他們在風中唱起了歌。”

  課件展示楊樹搖頭晃腦邊笑邊唱的動畫形象。

  讀一讀第1小節,讀出楊樹的快樂心情,怎麼快樂就怎麼讀。

  2.學生自由展示。

  教師引導:把自己想像成一棵快樂的楊樹,讀出快樂的感覺。

  教師關注學生朗讀時的情感態度,鼓勵帶表情讀,比較朗讀中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情感體驗,及時鼓勵。要注意學生朗讀時對“嘩啦啦、歡快、響亮、悄悄地”等詞語的個性化處理,不必強求一致。

  3.教師用鼓勵的語言引導:小楊樹們,配上動作表演讀,讀出你們快樂的感覺吧!

  (二)品賞第2小節。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教師引導學生看圖體會詩歌意境:“請大家欣賞一下課文的插圖,你看到了什麼?”

  2.播放一段悠揚的輕音樂,教師引導:閉上你的眼睛,想像你就是圖上的老爺爺、老奶奶、小弟弟,或者就是你自己,來到了大楊樹下,做著你喜歡的事情,聽聽楊樹快樂的歌。

  3.聽到楊樹的歌了嗎?他的歌裡唱什麼,怎麼唱?小組互相說一說後大班交流。

  4.多種形式讀第2小節:教師引讀。小組讀。個人讀。比賽讀。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讀出本小節明快的節奏和喜愛楊樹的感情。

  5.結合看圖和朗讀理解“聊家常、悠閒”的意思。可想像:老奶奶在聊什麼?引導觀察:老爺爺下棋時心情怎樣?你平時做什麼事情感到心情最輕鬆?

  6.再讀第2小節,想一想:老爺爺、老奶奶、小弟弟會對大葉楊說什麼?

  (三)品賞第3小節。

  1.輕聲讀第3小節,展開想像,讀完後說說你覺得詩中寫的什麼最美?

  2.把你讀詩時想像到的用油畫棒畫一幅簡筆畫。

  3.利用投影儀交流:展示並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上的景物。

  4.引導學生美美地讀一讀第3小節。

  5.積累詞語:金色的()翠綠的()金黃的()

  四、感情誦讀,昇華情感。

  1.教師語言渲染:“孩子們,許許多多的大葉楊美化了我們的環境,他們默默地為人類奉獻關愛和歡樂。我們再一起有感情地讀讀《楊樹之歌》,表示我們對他們的熱愛吧!”

  2.配樂朗誦。

  五、編一編:

  鼓勵學生課後再聽聽自己喜歡的樹在唱什麼歌,寫下來,或者,把自己編的大葉楊的歌詞寫下來。

  六、鞏固認字,指導寫字。

  本課要認的字較少,教師可引導互檢。宜在寫字指導上下功夫。學生觀察寫字,自評互評,教師再作示範。

小學語文教案《楊樹之歌》4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的7個生字,規範地書寫9個生字。

  2.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漸感受詩的內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3.描述自己熟悉的樹。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們的大自然中有許多歌聲,非常動聽,有小朋友唱的,有小鳥唱的,還有小蜜蜂唱的……就連楊樹也會唱歌,而且非常美妙,想聽嗎?

  板書課題:指導“之”的讀音和寫法,學生書空。

  二、創設情境,感知課文

  1.老師配樂範讀課文,學生閉上眼睛聽,展開想像,浮現畫面。

  2.透過聽,你瞭解了什麼?指導說。

  三、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筆圈起來,想辦法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生字並檢查。

  3.全班交流識字中遇到的不認識的困難和識記生字的好辦法。

  4.學生認讀含生字的詞句,檢測認字效果。

  5.同桌互相讀課文,達到讀通讀準。

  四、再讀課文,瞭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對自己喜歡的詩句多讀幾遍,遇到不理解或者感興趣的詞句與周圍的同學討論一下。

  2.學生彙報,教師指導學生讀書。

  準能把自己讀得最好的詩句讀給大家聽?根據學生讀書情況,教師適當引導,理解:聊家常,悠閒。

  3.配樂、配畫朗讀課文,昇華情感。

  4.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五、語文實踐,拓展延伸

  1.你聽過大葉楊唱歌嗎?它在歌中唱了什麼?

  師舉例:“嘩啦啦、嘩啦啦,小寶寶,快來吧……”

  “老奶奶,頭髮白……”

  “我是一棵大葉楊,成天喜歡把歌唱……”

  2.同桌編一編,唱一唱。

  3.指導唱,評議。

  4、同學們,大葉楊是我們的朋友,其它的樹也是我們的朋友,你能說一說自己熟悉的樹嗎?

  ①小組交流自己曾觀察過的,比較熟悉的樹;

  ②每組選一個代表全班交流;

  ③把自己說的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