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閱讀答案
文言文閱讀(7分)
(甲)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乙)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僕①聞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③。此之謂也。”孫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於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堯,舜其尤病諸⑤。”
(《孫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僕:對自己的謙稱。②蹴然:吃驚不安的樣子。③怨歸之:怨恨會集中於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於下層。⑤堯,舜其尤病諸:這種事連堯、舜他們都特別擔心做不到呢。
小題1:解釋下面句子中劃線的詞語。(2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2)入則無法家拂士( )
(3)僕聞之 ( )
(4)官大者,主惡之( )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1分) A.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不知木蘭是女郎
B.舜發於畎畝之中此之謂也
C.所以動心忍性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孫叔敖曰:不然。
小題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1)人恆過然後能改。
(2)可以免於患乎?
小題4:閱讀甲乙兩文後,回答下面問題。(2分)
(1)甲文中,列舉舜、孫叔敖等人的事例是為了論證什麼觀點?
(2)乙文中,孫叔敖所持的`觀點與甲文中哪句話意思相近?
參考答案:
小題1:(1)使……痛苦(2)通“弼”,輔佐(3)聽說(4)討厭,厭惡(每小題1分)
小題1:D
小題1:(1)人常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2分,“恆”“過”各1分)
(2)可以憑藉這種做法免除禍害嗎?(2分,“乎”1分,語句通順1分)
小題1:(1)成就大業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練。(2分,意對即可)(2)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2分)
小題1:試題分析:第一個小題中的字是使動用法的動詞考查。第二個小題是通假字的考查。第三、第四個小題的詞都是考查的它們在文言文中的常規意思,沒有特殊性。
小題1:試題分析:A中的加點字,前一個是代詞,後一個是表判斷的詞。B中的加點字,前一個為助詞,後一個用於主謂之間,無意。C中的加點字,第一個意思是“用來”,表目的;後一個是代詞 ,根據語境可譯為“這樣”
小題1: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過”“ 然後”‘ 可以’等。“過”是動詞,犯錯誤的意思,“然後”是這樣之後的意思,‘可以’是可以憑藉的意思,這幾個詞較為典型,都是文言文中的重點字詞,也是易錯的。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1:試題分析:一小題,六個人的事例後,有“故”這個明顯的語言標誌,所以六個人的事例直接證明了後面的觀點句“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概括的說,即成就大業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練或逆境出人才等。
二小題孫叔敖 所說的“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於患乎?”表明他所持的觀點是要”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所以與“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句的意思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