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歐陽君傳(節選)》 閱讀答案及譯文

《歐陽君傳(節選)》 閱讀答案及譯文

《歐陽君傳(節選)》 閱讀答案及譯文

  歐陽君傳(節選)

  歐陽君生於閩之裡。幼為兒孩時,不與眾童親狎,行止多自處。年十許歲,裡中無愛者。每見河濱山畔有片景可採,心獨娛之,常執卷一編,忘歸於其間。逮風月清暉,或暮而尚留,窅①不能釋,不自知所由,蓋其性所多也。未甚識文字,隨人而.問章句,忽有一言契於心,移日自得,長吟高嘯,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識其志,每嘗謂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為汩沒②之飢氓也。未知為吉凶邪?”鄉人有覽事多而熟於聞見者,皆賀之曰:“此若家之寶也,奈何慮之過歟!”自此遂日日知書,伏聖人之教,慕愷悌之化,達君臣父子之節,忠孝之際,唯恐不及。操筆屬詞,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發..於鄉里之間。建中、貞元時,文詞崛興,遂大振耀,歐③閩之鄉不知有他人也。

  會故相常袞來為福之觀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頗嗜誘進後生,推拔於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為芝英。每有一作,屢加賞進。遊娛燕饗,必召同席。君加以謙德,動不逾節,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聲漸騰於江淮且達於京師矣,時人謂常公能識真。尋而陸相贄知貢舉,蒐羅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無倫比,故君名在榜中。常與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韓侍郎愈、李校書觀,洎君並數百歲傑出,人至於今伏之。君之文新無所襲,才未嘗困。精於理,故言多周詳;切於情,故敘事重複:宜其司.當代文柄,以變風雅。一命而卒,天其絕邪!君於.貽孫言舊故之分,於外氏為一家。故其屬文之內名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陽孝子傳》,有《韓城縣尉廳壁記》,有《與鄭居方書》,皆可徵.於集。故予衝幼之歲,即拜君於外家之門。大和中,予為福建團練副使日,其子價自南安抵福州,進君之舊文共十編,首尾凡若干道,泣拜請序。予諾其命矣,而詞竟未就。價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為觀察使,令訪其裔,因獲其孫曰澥。不可使歐陽氏之文遂絕其所傳也,為題其序,亦以卒後嗣之願雲。

  [注]①窅(yǎo):悵惘。 ②汩沒:淪落。 ③歐:通“甌”。

  10.對下列句子中粗體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與眾童親狎 親狎:一起玩耍 B.逮風月清暉 逮:抓住、捕獲

  C. 故君名在榜中 故:因此、所以 D. 而詞竟未就 就:完成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隨人而問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鄉人有覽事多而熟於聞見者 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C.君於貽孫言舊故之分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D.亦以卒後嗣之願雲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12.對斜體句子的劃分,正確的是( )

  A、君之文新無所襲/才未嘗困/精於理/故言多周詳切/於情故敘事/重複宜其司/當代文柄/以變風雅

  B、君之文新/無所襲才未嘗困/精於理故言多周詳切/於情故敘/事重複/宜其司/當代文柄/以變風雅

  C、君之文新無所襲/才未嘗困/精於理/故言多周詳/切於情/故敘事重複/宜其司當代文柄/以變風雅

  D、君之文新無所襲/才未嘗困/精於理/故言多周詳/切於情故敘/事重複/宜其司當代文柄/以變風雅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每見河濱山畔有片景可採,心獨娛之,常執卷一編,忘歸於其間。

  (2)至之日,比君為芝英。每有一作,屢加賞進。

  ( 3 )大中六年,予又為觀察使,令訪其裔,因獲其孫曰澥。

  答案:

  10.B,逮:等到,相當於“及”

  11.C,考查的是文言虛詞。兩個“於”都是“對於”之意。

  12.C

  13.

  1、每當看到河邊山腳有美景之處,內心裡感到很高興,常常拿著 一本書,在那些地方流連忘返。

  2、歐陽君到的這一天,他把歐陽君比作芝英,歐陽君每寫一篇文章,都會得到讚賞獎掖。

  3、大中六年,我又做觀察使,讓手下去找他的後代,於是找到他的孫子澥。

  【參考譯文】歐陽先生出生在福建的鄉下,還是孩子的時候,就不跟一般的小孩一起玩,經常獨自行動。10來歲時,對村裡沒什麼喜好;每當看到河邊山腳有美景之處,內心裡感到很高興,常常拿著一本書,在那些地方流連忘返。等到天清月明,有時很晚了還留在那裡,不能放下,不知道自己到了那裡,可能是他的性情喜歡讚美美好的事物吧。還沒認識幾個字,跟著別人詞句,假如有一句話符合他的心意,整天高興,一直邊走邊吟誦,不知道會走到那裡。父母並不瞭解他的志向。常對人說,這孩子不懂事,將來恐怕要淪落為餓肚子的。不知道到底是吉還是兇?村裡見過世面的人,都祝賀他:這是你家的你們家的寶貝啊,為什麼要如此擔心呢?從此之後,每天只是讀書,歎服聖人的教誨,仰慕孝悌感化,追求禮節和忠孝,只怕自己比不上。提筆寫文章,語言秀麗,思維活躍,都是別人不曾寫過的.,認為為君之道很簡單,從此在鄉間聞名。建中、貞元期間,人的文章很出名,整個福建沒有人能超越他。

  當時,原來的承相常袞來做福建的觀察使,他有文章聞名遠近,又生性喜歡提拔後生,在出生寒門的年輕人中選拔,怕找不到。歐陽君到的這一天,他把歐陽君比作芝英,歐陽君每寫一篇文章,都會得到讚賞獎掖。一有宴請,一定會叫上他。歐陽君謙虛,行動不逾越禮節,常公了解他,一天天加深。歐陽君的名聲在江淮間越來越大,甚至都城都知道他。當時人們都說常公能識英才。不久陸相贄考取貢舉,蒐羅天下的好文章,選拔人才的風氣前所未有,所以歐陽君也名列其中。跟歐陽君經常在一起的,有韓愈,李觀等。等到歐陽君和數百傑出人物死後,人們到現在還佩服他們。歐陽君的文章清新自然,沒有套用現成的,才華不曾困泛。他精通理,所以說話詳細嚴謹;抒情真切,敘述詳備:應該是當代文章的典範。他死之後,沒有人能繼承。

  歐陽君跟我有故交的情分,還是遠親。所以他編文集中的文章大多是我伯舅寫的,如《南陽孝子傳》,《有韓城縣尉廳壁記》,如《與鄭居方書》,都可以放在文集中。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在外家之門認識了他。大和年間,我做福建團練副使時,他的兒子從南安到福州,給我歐陽君很多文章和詩作,請求我寫序言。我答應了他,可是遲遲沒寫成。此失傳。歐陽價沒有文章留下,又死得早。大中六年,我又做觀察使,讓手下去找他的後代,於是找到他的孫子澥。不能讓他的文章就我為文集寫下這篇序,也完成他子孫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