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制度> 口腔科醫療裝置管理制度(精選5篇)

口腔科醫療裝置管理制度

口腔科醫療裝置管理制度(精選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製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口腔科醫療裝置管理制度(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口腔科醫療裝置管理制度1

  一、裝備處裝置維修部負責全院醫療儀器裝置的維修維護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裝備處裝置維修部維修技術人員應定期對所負責的儀器裝置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三、各科室醫學裝置出現故障時,由使用人員及時向裝置維修部報修,說明裝置所在科室、裝置名稱、故障現象等情況。

  四、裝置維修部設有專人值班,負責接待日常業務和應付緊急維修任務,值班人員接到報修任務,要做好報修記錄並及時通知維修人員到現場維修,對急修裝置、搶救裝置優先處理,做到隨叫隨到。

  五、維修人員接到維修任務,根據裝置故障情況帶好維修工具儘快到現場維修,裝置修復後,由使用人員驗收裝置正常工作,填寫儀器維修記錄單,裝置交付科室使用。

  六、對現場不能修復的大型、急救裝置,維修人員及時逐級上報組長和裝置維修部負責人,組織人員搶修,需要外修或購置特殊配件時,由使用科室填寫《科室購置配件、維修申請表》報批執行。

  七、對裝置常用的零配件、易損件等,裝置維修部制定配件目錄,組織論證、比價後由裝置管理科統一採購、入庫,根據科室需要按招購置/領用,列入使用科室支出。

  八、維修技術人員應對所修理的醫學裝置做出鑑定,凡屬使用科室違章操作或管理不當造成的損壞,要及時上報,按相關規定處理。

  九、未經裝備處批准,任何人不得維修醫院裝置,因私自維修造成的損失由責任人負責。

  十、醫療儀器裝置因老化或不能修復等原因需報廢時,按照醫院報廢制度執行。

  口腔科醫療裝置管理制度2

  (一)倉庫管理

  1.入庫

  (1)卸貨及運輸:

  ①外包裝檢查:對於大型及精密醫療裝置在裝卸貨物前,醫院在場人員首先應對貨物外包裝情況進行認真檢視,重點檢視外包裝有無受撞擊痕跡、倒伏痕跡、水浸痕跡和破損,如發現應予以詳細記錄,並由交貨人現場確認。

  ②貨物裝卸:對於大型及精密醫療裝置卸貨時,醫院在場人員應嚴密觀察裝卸過程,如發現危險行為或情況應及時停止裝卸,以防止貨物損壞。

  ③貨物運輸:貨物到院後運輸時,醫療裝置科在場人員應跟蹤院內運輸全過程,發現貨物有倒伏等危險跡象應及時制止,以防止貨物損壞,直至貨物安全落位。

  (2)開箱及驗收:

  ①醫療裝置固定資產物資開箱驗收應有供貨商、終端使用者代表、醫院主管工程師和醫療裝置科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共同在場。

  ②醫院主管工程師和醫療裝置科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應控制開箱現場,嚴格遵守逐件開箱、逐件清點、逐件登記的原則。

  ③裝置包裝箱在驗收未結束前嚴禁移離驗收現場,直至全部驗收工作結束,且對包裝箱進行認真檢視後,方由裝置科處理。

  ④裝置驗收檔案需現場由終端使用者代表、裝置科、採購中心等參加驗收人員和供貨商驗收人員共同簽名確認後方可歸入檔案。

  ⑤對於隨裝置的操作手冊、維修手冊等重要檔案,需進行仔細登記,並由保管人在驗收檔案上簽名確認。

  (3)入庫手續辦理

  裝置科倉庫保管員根據驗收完成檔案和發票原件及時辦理貨物入庫手續。

  2.出庫

  裝置科倉庫保管員需在入庫手續辦理完成後在歸定的工作日內,督促使用部門辦理固定資產領用手續。

  3.庫存保管

  (1)暫存物資保管:對於無法進入醫療裝置科倉庫的大型精密醫療裝置,倉庫管理員及固定資產管理員應對其開箱安裝前存放場地進行經常檢視,防止碰撞、雨淋和水浸。並要與存放地(終端使用者所在科室)及醫院保安部進行交代。

  (2)備用物資保管:對於醫療裝置倉庫庫存備用物資,應按類存放,先進先出,保持整潔,通風防潮,並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二)在用物資管理

  1.分戶帳管理:嚴格執行醫療裝置固定資產分戶帳管理,醫療裝置科醫療器械物資供應部應按期對終端使用者分戶帳及帳下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做到帳帳相符,帳物相符。

  2.年度盤點:裝置科醫療器械物資供應部每年對全院醫療器械固定資產進行一次盤點,目的是在儘可能對一線臨床科室影響小的前提下保證醫院固定資產帳帳相符,帳物相符,防止固定資產流失。

  3.分戶財產保管人員更換:醫療裝置固定資產使用科室財產保管人員更換前,必須通知醫療裝置科醫療器械物資供應部,由該部人員協助做好帳物移交工作。如未辦理固定資產管理移交手續而導致的後果,由接替者及科室負責人承擔相應責任。

  (三)固定資產移動管理(變動管理)

  1.跨科借用:由於醫療需要,經借與被借雙方負責人同意將醫療器械固定資產跨科借用,固定資產借出方需由財產保管人保留借方財產保管人借條。該借條必須註明裝置名稱、固定資產編號、裝置完好狀況、裝置歸還日期等。如未辦理借條事宜或借條丟失所造成帳物不符等結果,將由借出方財產保管人承擔相關責任。

  2.資產轉科:醫療器械固定資產因臨床業務需要進行轉科使用,主動提出一方需向醫療裝置科提出書面申請,裝置科稽核,醫療裝置主管院長批准,才能實施財產轉移,由雙方財產保管人攜帶分戶帳到醫療裝置科醫療器械物資供應部辦理固定資產帳目變更後,方可移交相關資產。

  3.資產出院:醫院醫療器械固定資產因支援或捐贈轉移出院外,裝置科、醫療器械物資供應部必須根據醫療器械主管院長的批准相關檔案,憑接受方接受檔案及時辦理固定資產帳目變更手續。

  (四)固定資產報廢管理

  1.報廢申請:對於不能繼續使用的醫療器械固定資產,資產所有方負責人需認真填寫《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單》,並提交維修部門進行工程技術鑑定。

  2.報廢物資鑑定:維修部門主管工程師應本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對需報廢的醫療器械固定資產給出實事求是的鑑定意見。

  3.報廢申請審批:《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單》經裝置科負責人稽核,醫療裝置主管院長及財務主管部門批准, 方可實施辦理報廢手續。

  4.固定資產帳目變更:裝置科物資庫房保管將已完成的《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單》進行歸檔,並憑此單進行醫療器械固定資產帳目變更。

  (五)固定資產(萬元以上)檔案管理

  1.卷宗建立:醫療器械固定資產卷宗是從醫療裝置科接到醫院批准採購的申請書開始,由採購執行者建立。該卷宗包括:論證、申請、批覆、聯絡、招標、簽約及相關全部資料。

  2.檔案建立:裝置到貨驗收後,由裝置科固定資產管理員將其卷宗全部檔案與裝置驗收檔案一併裝訂、編號,建立醫療器械固定資產檔案,並由專人負責管理。

  3.檔案呼叫:醫療器械固定資產檔案是醫院醫療器械固定資產的原始紀錄,因接受檢查、維修等事宜需呼叫檔案,必須徵得檔案保管人員同意,並在借出當日歸還。

  口腔科醫療裝置管理制度3

  1、職責

  1、1全院醫療裝置的維護保養工作由資訊裝置管理部負責和承擔。

  1、2使用科室的重要裝置(包括急救裝置及大型貴重裝置)應有專人保管、操作人員人,該保管、操作人員要對儀器實行一級保養,即每天的'清潔除塵,機械運轉應按時潤滑,開機前檢查各種工作條件是否具備?經驗證無誤後可開機使用。其他儀器的操作人員對使用的儀器也要做一級保養工作,科室裝置負責人要經常巡檢,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裝置資訊管理部。

  1、3裝置資訊管理部主任全面負責組織實施全院醫療裝置各級維護和保養工作。設定切實可行的儀器裝置維護、保養計劃表,定期進行維護保養。

  1、4裝置資訊管理部定期(2次/年)對全院的醫療裝置(主要是急救裝置及重要裝置)進行預防性維護,在巡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記錄巡查結果,由使用科室負責人或裝置負責人確認簽字後交裝置資訊管理部保管。

  1、5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有醫療裝置不能正常執行或臨床使用科室有醫療裝置需要維修,及時上報裝置資訊管理部,維修人員要儘快組織力量檢修或請廠商維修,修理完畢,裝置是否能正常執行?告知使用科室。

  1、6凡大型貴重裝置和急救裝置儘量與供應商簽訂保修或保養合同,廠商技術人員定期對裝置進行維護保養,確保臨床工作順利進行。

  1、7每年年底針對使用科室操作人員及科室裝置負責人的保養狀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上報有關職能科室。對廠商技術人員保養狀況也進行考核。

  2、工作流程

  2、1使用科室的重要裝置(包括急救裝置及大型貴重裝置)及常規裝置應由保管、操作人員對儀器實行一級保養,即每天的清潔除塵,機械運轉應按時潤滑,開機前檢查各種工作條件是否具備?經驗證無誤後可開機使用。

  2、2裝置資訊管理部定期(2次/年)對全院的醫療裝置(主要是大型貴重裝置和急救裝置)進行預防性維護,在巡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記錄巡查結果,將結果記錄。

  2、3凡大型貴重裝置、急救裝置及重要裝置儘量與供應商簽訂保修或保養合同,廠商技術人員定期(1~2次/年)對裝置進行維護保養。

  2、4每年年底針對使用科室操作人員及科室裝置負責人的保養狀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上報有關職能科室。

  口腔科醫療裝置管理制度4

  凡臨床不能使用的,符合醫療裝置報廢條件的,應予以報廢。

  (一)醫療儀器裝置的報廢條件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屬固定資產的醫療儀器裝置應按報廢處理:

  1.嚴重損壞無法修復者;

  2.超過使用壽命,基礎件已嚴重損壞或效能低劣,雖經修理仍不能達到技術指標者;

  3.技術嚴重落後,耗能過高(超過國家有關標準20%以上)、效率甚低、經濟效益差者;

  4.機型已淘汰,主要零部件無法補充而又年久失修者;

  5.原設計不合理,工藝不過關,質量極差又無法改裝利用者;

  6.維修費用過高,繼續使用在經濟上不合算者;

  7.嚴重汙染環境或不能安全運轉可能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者;

  8.計量檢測或應用質量檢測不合格應強制報廢者。

  (二)醫療儀器裝置的報損條件

  屬固定資產的醫療儀器裝置由於人為或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毀損,喪失其使用功能的,按報損處理。

  (三)醫療儀器裝置報損、報廢的處理原則

  1.需要報廢報損的屬固定資產的醫療裝置均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請,並填寫"報廢、報損固定資產審批單",經由技術鑑定部門鑑定確認無法修復使用的,再由醫療裝置科稽核(對十萬元、二級醫院為五萬元及以上的儀器裝置須經醫院儀器裝置管理委員會討論同意),報主管院長同意後,由財務部門負責填寫《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報表》,報衛生行政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

  2.凡減免稅進口的醫療裝置,除以上規定外還應按海關有關規定辦理。

  3.對於可供家用裝置的報廢處理,應加強稽核,嚴格控制。

  4.待報廢固定資產在未批覆前應妥善保管,已批准的報廢的大型醫療裝置應將其可利用部分拆下,折價入賬,入庫保管,合理利用。

  5.已批准報廢的固定資產可辦理財務減賬手續。其殘值收益應列入醫療裝置更新費、改造基金專案專項使用。

  6.經批准報廢的醫療裝置,使用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處理,一律交回裝置主管部門統一處理。如有違反者應予追查,交主管部門處理。

  口腔科醫療裝置管理制度5

  一次性醫療用品採購、使用管理制度

  1、醫院所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由藥劑科統一集中採購,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購入。

  2、醫院採購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從具備省級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佈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工業產品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的企業或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產品。

  3、每次購置,採購部門必須進行質量驗收,並查驗每箱(包)產品的檢驗合格證、生產日期、消毒或滅菌日期及產品標識和失效期限。

  4、各科室計劃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到了庫房後,庫房人員應及時通知科室,各科室必須將計劃單上的一次性醫療用品按要求領走,不得無故拒領,避免因失效過期造成損失。

  5、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它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按規定詳細記錄,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藥劑科和裝置採購部門。

  6、醫院發現不合格產品活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當地藥品監督部門,不得自行做退、換貨處理。

  7、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後,須按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統一回收處理,不得隨意丟棄或賣給無回收證件的單位或個人。禁止重複使用和迴流市場。

  8、未經批准不得在臨床試用任何產品。

  9、醫院在行政查房時應對各科室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和倉儲進行監督檢查。如查實科室或醫務人員私自採購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的,將按醫院規定進行處罰,由此引發的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將由當事人或科室承擔全部法律和經濟責任。

  儀器裝置驗收、入庫、調試製度

  1、儀器裝置的驗收包括數量和質量的驗收,因以合同為依據。進口裝置必須在索賠期內驗收完畢。

  2、5000至1萬元/件(臺、套)裝置的驗收,由採購員、裝置檔案管理員、保管員(必要時需有維修技術人員與使用科室有關人員)共同驗收合格後,共同簽名,由倉庫保管員入庫保管或辦理出庫交使用科室領用。

  3、1萬至10萬元/件(臺、套)醫療裝置的驗收,由裝置科負責人、維修技術人員、檔案管理人員、保管員、使用科室負責人共同驗收、安裝除錯合格後,共同簽字入庫。必要時由廠方或賣方派員安裝除錯合格後,方能簽名入庫或辦理出庫交使用科室領用。

  4、10萬元/件(臺、套)以上和進口裝置,必需經過商檢(進口裝置),由廠方或賣方派員安裝除錯合格後,由裝置科負責人、使用科室負責人及驗收人員共同簽字入庫或辦理出庫交使用科室領用[其中50萬元/件(臺、套)醫療裝置,由主管院長主持驗收]。

  5、所有醫療裝置和醫療用品,必需由保管員填寫領用出庫單,交由使用科室負責人或指定專人簽名後憑出庫單到倉庫領用。

  6、除錯中發現問題,主辦人員應與廠商聯絡,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