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範文600字(精選17篇)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範文600字(精選1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好的徵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你知道徵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範文600字(精選1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

  俗話說:“過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國家沒有法律,就會動盪不安,一個家庭,要是沒有一個好的家風,也會弄得雞犬不寧。

  我的家雖然沒有那些條條框框,但父母的言行舉止卻時刻影響著我。

  記得又一次,我和小夥伴在一起玩耍,不知為什麼,我們倆鬧僵了,我和他對罵起來,因為我歲數比他大,最終,他被我罵得哭著跑回家了。

  爸爸知道後,很是生氣。他問我:“你怎麼變成這樣啊,為什麼要罵人啊?”我耍起脾氣說:“他自找的。”爸爸見我不知悔改,給了我一巴掌。我記得那是爸爸第一次打我,而且還把我的嘴角打流血了。我蹲在地上嗚嗚地哭著。爸爸雖然很氣憤,但他還是彎下身子,撫摸我的頭說:“孩子,爸爸打你,不是因為你耍脾氣,而是因為你做的事情。我是教導你如何為人處世,讓你知道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被別人尊重的道理。你想想,今天的事情,如果你退一步不是很好嗎?忍一點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你作為姐姐,應當謙讓一些。爸爸詳細你,你可以做到的。”我懵懵懂懂的點一點頭。爸爸接著說:“你是姐,去給弟弟道個歉。”我聽了爸爸的話,覺得自己確實不應該和他這樣,我主動向弟弟道歉,向他示好,最後,我和他又和好如初了。

  爸爸教我學會了謙讓,不僅如此,他還教我學會尊重、學會感恩,教我學會有情有義,我真的很感激他。

  父母的行為影響著孩子的行為,一個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我的謙讓,我對別人的尊重、理解,我的重情重義,都源於我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有一個好的家風。

  家風伴我成長,家風助我成功。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2

  家風伴我成長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今天我就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當老實人,做老實事,說老實話。”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曾幾何時,媽媽就時常在我耳邊嘮叨,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而我卻總是不以為然。記得去年有一天,媽媽要去單位開會沒時間去給家裡人買晚餐的菜。於是,她給了我五十元錢,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飛快的接過錢,跑出家門,跑向菜場。我拿著錢,順利地買到了菜。忽然看見路邊有個小攤,許多人都在圍觀,我忍不住湊上去一看,原來這是在賣我期盼已久的水晶貝殼。我一高興,一下買了許多,把錢花光了。

  回到家裡,我懷著“砰砰直跳”地心把菜交給了媽媽。媽媽看著菜滿臉疑惑地問:“我以前常去買這些菜,一般都會有剩10元,你怎麼會用得一分都不剩?”面對媽媽的問題,我心虛地說:“可能是漲價了吧!”媽媽“哦”了一聲便走開了。第二天放學,媽媽怒氣衝衝的把我帶回家,嚴肅的地問我:“你那幾塊錢到底花哪裡去了?”我見謊言被拆穿了,支支吾吾地說:“買水晶貝殼去了。”接著,媽媽語重心長地說:“你忘了我時常是怎麼教導你的,要當老實人做老實事,說老實話,你買東西可以,但你必須誠實!”

  雖然這次媽媽沒有懲罰我,但我卻深深記住媽媽的教導,當老實人,做老實事,說老實話。

  家風如雨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家風給我指點前行道路,伴我快樂成長。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3

  我家的家規雖然很平凡普通,但卻教會了我很多,讓我一生受益無窮。

  說起我家的家風,很簡單,就是媽媽常常掛在嘴邊的三句話:不能撒謊要誠實,不要害怕要勇敢,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

  。記得有一次去大姨那玩,大姨的小首飾可多了,亮閃閃的,我想沒哪個女孩子能忍得住不去摸,不去瞧。我東摸摸,西看看,“啪"!一個孔雀胸針掉地上了,孔雀眼睛上的寶石掉下來了,“怎麼辦?怎麼辦?”我嚇得驚荒失措,匆匆的把胸針放桌上就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的走出房間。過一會兒,大姨回房間打扮做出門的準備,我心裡不停地想著:“千萬別拿胸針,千萬別拿胸針!”“咦?孔雀眼睛怎麼掉下來了?”我聽到當時腦袋裡就兩個字“完了!”但我又想起媽媽說的要誠實勇敢,我決定向大姨承認錯誤,陪禮道歉。我忐忑不安的來到大姨房間,“對不起,大姨,孔雀胸針是我剛不小心摔壞的。”“沒關係,我們一起起去修好它吧。”我心裡頓時放下一塊大石頭,感覺輕鬆了許多。這件事讓我認識到只有誠實勇敢者才能面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改正它。

  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學習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做到的。有一段時間上課總開小差,沒好好聽課,回家許多題目都不會做,媽媽一下就知道我上課走神了,就對我說:“上課時,老師辛苦的在講課,你在下面做小動作,講閒話,你這樣是對老師的不尊敬,對知識的不尊重。”我聽了以後羞愧地低下了頭,心想我一定要儘量控制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我家雖然簡單,卻包含了大道理,我不敢說我現在能完全做到,但我會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誠實,勇敢,樂於學習的人。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4

  “家風”指的是一個家庭的風俗、風尚、習慣等等。家風也有很多種,有“勤奮型”的、“好學型”的、“快樂型”的……而我的家風則是“好學型”的。

  今天,我剛放學回家,就看見媽媽正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的看著一本厚厚的書。我走近一看,原來是《育兒一本通》。自從弟弟誕生到這個世界後,她每天要給弟弟換尿布、哄弟弟、餵奶、喝水、吃水果、換衣服……以前她撫育我時所積累的經驗根本不夠用。今天買了這本書,又開始“充電”了。媽媽讀得入了迷,連我都沒有發現。我悄聲無息的走進房,準備寫作業。

  我剛走進書房,一個人又映入我的眼簾,他就是爸爸。只見爸爸正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腦螢幕,滑鼠快速地滑動著,不時地按一下。滑鼠的滑動聲和按鍵聲匯成了一部優美的交響曲。我看了看,原來是一個關於理財方面的文章。以前爸爸不會理財,一旦拿到工資就亂花,經常使得我們家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現在,他拿到工資,總要抽出一部分存入銀行,然後用錢儘量少一些,能省下來的儘量省下來,到了月底再將餘下的錢存進銀行。自從老爸學了有關的理財知識後,家裡的積蓄漸漸多了起來,生活漸漸好了起來,我們向小康生活又邁進了一大步!

  我走進臥室,卻發現爺爺也在裡面。只見他坐在板凳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本書——《十萬個為什麼》,這雖然是兒童看的一本書,但對於一個很有童心、想要探索科學奧秘的老年人來說,這絲毫無法影響他對科學的熱愛。

  我緩緩地、輕輕地走出臥室,坐在餐廳的椅子上,也捧起一本書讀了起來……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5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一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從路上向一條小道踢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然,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說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相信我會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會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我更要把這樣的家風代代傳揚!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6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同樣不能沒有規矩,這規矩就是家風。習近平曾說過“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剛看到這句話時我很不以為然:太言過其實了吧?直到有一次才讓我明白家風有多麼重要。

  這學期從開學以來我在課堂上總愛走神,學習也沒以前專注。期中考試後試卷上的分數讓我頓時傻了眼!每一科的成績都大不如以前,這可怎麼和爸爸交代啊?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改分數。

  回到家,我像往常一樣“自豪地”把試卷往爸爸面前一擺,等著爸爸表揚。誰知爸爸先是喜上眉梢,漸漸地臉上就晴轉多雲了。他指著試卷上的分數嚴肅地問:“這是怎麼回事?”隨著話音落下我冒出了一身冷汗,說話也結結巴巴:“沒……沒怎麼啊……”“說!是不是你改的?”見爸爸已經識破我的技倆,我只好收起剛才裝出的那份“自豪”,低下頭使勁咬著嘴唇。見我這樣,爸爸又問:“你知道生意人最大的目的是什麼嗎?”我低聲但明確地說:“賺錢。”“對,賺錢的方法很多,靠坑蒙拐騙我可能會賺到更多的錢,但我這樣做過嗎?”我知道爸爸是個守法的生意人,他從不會為一點私利就去坑害欺騙別人,這是有口皆碑的事實,所以好多人都願意和他合作。爸爸接著說:“你爺爺告訴過我,做人要有底線,要誠實守信,不能撒謊騙人。我做到了,我希望你也能做到!”爸爸的語調不高,卻震撼了我的心靈:我知道該怎麼做了。看著試卷上被我改回來的分數,爸爸欣慰地笑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現在再仔細品味習近平的話,何嘗不是如此呢?我要像爸爸一樣,透過自己的行動讓誠實守信在我身上開花結果。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7

  每個幸福的家庭,往往伴隨著良好的家風。我家的家風,可以用“孝順、勤奮、節儉”來概括。

  孝順,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百善孝為先”,這也是爸爸常掛在嘴邊的話,常常教導我要做一個孝敬長輩,懂得感恩的人。在我的眼裡,父母都很孝順。因為不在家鄉生活,幾乎每隔幾天,他們都會打個電話或發條簡訊問候我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節假日裡,也不忘回老家看望他們,陪他們聊天、散步。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我,我也對四位長輩很孝順,是他們的“開心果”。每當取得了什麼好成績,都會第一時間向他們報喜,四位長輩見到我,立刻樂呵呵地笑成一朵花,直誇我是好孩子。

  勤奮,是取得成功最基本的條件。俗話說的好:“勤奮的人一個星期有七天,懶惰的人一個星期有七個明天。”平時,父母為了做好本職工作,都很努力地工作。爸爸經常加班,有時候半夜還會在書房打電話聯絡事情;媽媽做完了家務活兒,也時常捧著書“充電”。漸漸地,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一直勤奮、刻苦地學習。“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便成為了我的座右銘,希望自己長大了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節儉,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記得懂事起,外婆總對我說:“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長大了,我漸漸懂得了這句話的意思,也有了實際行動。每次盛飯都是吃多少打多少,儘量做到“光碟”;過年時長輩給我的壓歲錢或者平時給的零花錢都不會亂花;沒有用的衣服也會捐給需要的人們。我還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都益於我家嚴格的家教。

  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傳統,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嚴格遵守了自己的良好家風,才能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8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題記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小學時,每次去學校之前,奶奶對我叮嚀囑咐:“翼兒,到學校別跟別人打磕絆,要是有人要欺負你,你就回來告訴我,我領著咱們一家上學校找老師去!”奶奶特別怕我和同學發生矛盾,有事沒事就給我上課,從小“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樣的話已經久聞了。在奶奶的敦敦教誨下,我從來沒有跟老師同學產生過矛盾,好幾次被評為班裡的三好學生!

  現在,教育我的人變成了父母。我以升入初中,但樂於助人、勤奮刻苦的好習慣已經常伴與身。認真想一想,這都和我家的家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爺爺依舊時不時在解釋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9

  家風如雨水,他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只有在優良的家風潛移默化下,才能茁壯成長。家風是一個家的道德標準,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連續過程,家風家訓是祖輩對後代的鞭策,也承載了對後代的無限希望。

  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它就是:家訓——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家風——以德立家、誠信友善。

  “做人要有誠信,要與人為善”。爸爸常說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有一次,爸爸答應別人維修空調,可是在高溫40攝氏度的情況下,又熱又累,可是他心中一直記得答應別人的事情,哪怕人都快要中暑了,依然堅持給別人維修好。他總說:“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

  “百善孝為先”。在我們家裡,媽媽特別孝敬太公、太婆,每當吃飯的時候,必須等太公太婆入座,自己才坐下來。每到一個旅遊景點,都會帶特產或紀念品給長輩們,而且每一位長輩的生日都記得清清楚楚,生日當天,都會親自打電話問候。

  “勤儉節約”。我們家可是每天做到“光碟”哦。爺爺經常說:“一粒米從播種到收穫,付出了很多汗水,從稻子變成米飯其中又經過很多人勞動,最終才成為盤中餐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呀!”在我家裡,不但珍惜糧食,也珍惜水呢。奶奶說“咱們國家缺水,不要浪費……

  這些都是我們家的家風,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我從媽媽身上學到了孝敬長輩、樂於助人,從爺爺奶奶身上學到了勤儉節約,從爸爸身上學到了誠實守信、與人為善,這些良好的家風伴隨著我健康成長!值得傳揚!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0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好的家庭風氣。好的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誨,時刻激勵著我;好的家風,就像一首樂曲,在幸福的家中悠揚的奏起,引領著我健康成長。

  說到家風,其實我也是似懂非懂。感覺有點深奧,我便去向奶奶請教,奶奶語重心長的說:“家風是我們家族好的習慣,好的風氣,可謂家族的“傳家寶”。只有好的風氣傳承下去,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我深有感觸地對奶奶說:“奶奶,你放心,我一定會把它發揚光大!”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古有漢文帝劉恆照顧身患重病的母親,每天親自給母親煎藥,並且日夜守在母親床邊,一守就是三年!今有奶奶照顧太奶奶,每次回老家,都看見奶奶照顧太奶奶,奶奶一如既往地給太奶奶洗臉,洗腳,吃飯的時候,奶奶端著碗,吹涼了一口一口地喂太奶奶吃。有時候太奶奶生病了,奶奶二話不說,讓太奶奶上最近最好的醫院去治療。看著太奶奶的笑容,奶奶很開心。有一次我疑惑不解的問奶奶:“奶奶,你為什麼要孝敬太奶奶呢?”奶奶語重心長的說:“孩子,你還小,不懂,之所以要孝敬老人是因為每個人都會老,她就像你一樣,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害怕孤獨。她走不動了,我們就幫她做力所能及的事,她也渴望得到陪伴、喜歡熱鬧。

  哦!我終於感悟到了這就是——孝!我們有時候應該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噓寒問暖。

  “孝子之至,莫大於尊親”。我呢?也要為爸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碗,洗洗筷子。等他們老了,走不動了,我做他們的柺杖,緊緊地牽著他們的手,就像現在他們牽著我的手一樣,慢慢的走!

  好家風——孝,一直感染著我薰陶著我,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要讓我家的好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讓更多的子女血脈相傳,永不磨滅!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家規可不少,但最令我頭疼一條是:每餐最後一個吃完的要負責洗這餐的碗筷,否則要罰洗一個月。這個規則是媽媽專門為我而定的,因為我吃飯最慢。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不洗碗,我每次都會耍點小聰明,不是少吃點,就是比他們早點“開工”,可有時也會在劫難逃。

  那天上午放學時,我的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老師在佈置作業時,我的心思早已飛家中去了。老師一走,我就急匆匆的地跑出了校門,三步並兩步地跑進了家中。一進門,就聞到竹筍炒肉絲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放下書包,連手也顧不得上洗,就往餐廳衝去。

  看到桌上的那盤竹筍炒肉絲,我早已饞涎欲滴,一把抓起筷子,夾了一塊肉就往嘴裡送。香!果真是“人間極品”啊!當我吃得津津有味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走來,我猜是老媽,便輕悄悄地躲起來。誰知,老媽早已料到是我在偷吃,就故意清了清嗓子說:“中午誰最後吃飽誰就要洗碗。”我一聽就耐不住,便快速地去盛飯。由於肚子太餓了,我盛了滿滿一大碗米飯。

  可是當我吃到一半時,爸爸、媽媽、姐姐陸續放下碗筷,我一看心裡暗暗叫苦。姐姐卻在旁邊幸災樂禍地衝我做了一個鬼臉,我不甘示弱地白了她一眼:洗就洗,誰怕誰呀!

  說到做到,我一吃完飯馬上收拾好了餐桌,把碗筷洗得亮晶晶的。從那以後,我經常“被罰”洗碗,因為我想幫忙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漸漸地我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現在,無論是學校還是在家裡,我都是人見人誇的好孩子。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2

  中國古代家訓,是一個巨大的傳統文化寶庫。從先秦到明清,我國流傳下來的家訓可謂汗牛充棟,有的堪為經典。

  “百善之首孝為先,尊老愛幼家教嚴。”記得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就常聽爺爺說起過,那時候不懂什麼意思,現在明白了,原來這是祖傳家訓,意思就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的,和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

  他們雖然不會把這家訓常掛在嘴邊,但他們的一言一行已經為我樹立了榜樣。

  現在我們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爸爸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來孝順,外婆的身體一直都很不好,時常會吃藥,爸爸下班了就會打電話問“家裡有什麼需要買的沒?藥有沒有?我一會兒買回來。”外婆掛完電話總是笑眯眯的。

  外公是我們家最勤勞,最能吃苦的人,早晨天還沒亮就起床幹活了,家裡吃的新鮮果蔬都是外公辛苦種起來的,爸爸下班回來的早,就會下地幫外公一起幹活,外公時不時的就會在外人面前誇讚爸爸。

  媽媽也是個很孝順的孩子,因為外婆身體不好,所以媽媽下班回來還要準備飯菜,燒好了要等外公外婆先上桌然後我們才可以吃,有好吃的她也總是先給外婆他們留著,媽媽常對我說:“等你長大了要孝順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他們啊”,我微笑地點點頭。

  現在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長大了也懂事了,在學校裡我會幫助低年級的小朋友,在公交車上我會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在家裡我也會幫爸爸媽媽幹一些家務,我要給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百善之首孝為先,尊老愛幼家教嚴”,我會把這句話銘記在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3

  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家風和家訓,當然我家也不例外了,但家風和家訓的意義又有多少人說得出來呢?

  家風家訓是什麼?家風家訓是指家族前輩們對後世子孫如何待人接物,立身處事、持家立業的相關教悔;家風是已經形成家族大多數人處事的態度與方式;而家訓是指家族成員及後輩規範思想與行為準則。

  我家也有家訓: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大家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卻少之又少。而我家的家風是:百善孝為先。一定要孝敬父母、長輩。

  我聽說過一個關於家規的小故事:一天,一個人和他的師兄聊天,師兄說:“你張口閉口‘您’‘您’的,讓大家覺的我們很生疏。”那個人反問:“對大師兄不是應該的嗎?”大師兄說:“是,只是覺得你太客氣了。”他又對大師兄說:“從小家裡是這麼教的。”“說的是,現在的孩子淨不懂規矩。”聽了師兄的話,他愣住了,細細品味“規矩”這二字,是啊,大有國法,小有家規。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中,父母制定了許多家規,也經常管教我,要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勤儉持家。而我的父母就給我做了一個好榜樣。外公外婆年紀大了,經常為了一點小事爭吵而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地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儘管外公外婆有時表現得很無理,但爸爸媽媽絲毫沒有頂撞他們的意思。爸爸媽媽總是說,要孝順、孝敬,所以首先要順從他們,沒有“順”,哪來的“敬”,漸漸地,我明白了爸爸媽媽的意思。

  既然家裡制定了家風、家訓,就要執行起來,不能只說不做。我一定會努力,把這些家風家訓執行起來。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4

  一家有一家的家風家訓,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誠實守信”。

  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在家裡玩,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嚇得我慌忙跑進房間躲了起來。媽媽回家看到地上的花瓶碎片,問道:“地上的花瓶碎片是怎麼回事?”姐姐說“不是我把花瓶打破的。”我接著說:“花瓶也不是我打碎的。”媽媽聽後應道:“哦,我相信你們所說的都是真話。”我們齊聲回答:“是!”媽媽又說:“花瓶碎了,可以再買,可誠實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事後,我感到慚愧不已,想跟媽媽說,但又怕媽媽罰我,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我心裡的那塊石頭更沉重的壓著我,壓得我簡直是吃不香,睡不甜。我只好更著頭皮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不應該騙你的,是我不小心把花瓶打碎的,您罰我吧!”媽媽笑著說:“其實,我早就知道了。”我一臉疑惑的問:“您是怎麼知道的啊?”“其實我早就從你的臉上看出來了。你能勇於承認錯誤,你是個誠實的孩子,你是個好孩子。好孩子是不用懲罰的。”

  還有一次,是我和爸爸一起到學校開家長會,路上碰到一位陌生的叔叔要我和爸爸幫忙給他看一下車和一些其它的東西。可那叔叔剛走,我們要坐的公交車就來了,我連忙拉著爸爸說:“爸爸,我們快走吧,車子已經來了,不然就來不及了。”爸爸卻說:“答應別人的這麼一點小事都做不到,不講誠信的人,將來怎麼能成大事呢?”我撓了撓頭,繼續等下去。叔叔回來後,我們把行旅還給了他,然後問他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叔叔說了聲“謝謝!不用了。”並還主動的帶我們去學校開家長會。下車後,爸爸笑著問我:“什麼叫‘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你明白了嗎?”

  家風家訓就這樣一路伴豐我成長。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5

  國有國規,校有校規,家有家規。現在我們就來聊聊家中的一些規矩。

  說起家規,生活中有許多的人對家規不太瞭解。其實家規和其他的規矩都差不多。家規就是家風,就是一家子的風氣。家風特別重要,它決定了一家人的品德。好的家庭有好的家風,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有規章制度的,不會去做壞事。而家風差的家庭,家裡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變壞,就不會有好家庭那麼優秀。所以,一個家庭的家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先制定一套適用於自己家庭的家規。要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長大才不會去做對自己不好也對家人不好的事情或者是舉動。

  在我看來孝順是最重要的一點。“百善孝為先”,我們要懂得孝敬父母,孝敬爺爺奶奶,孝敬外婆外公,孝敬老師。孝敬親人,孝敬幫助過我們的人。許多的網路上,新聞上都會有一些關於某某某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什麼的一些事件,現實生活中有。但我們要引以為戒。要做一個有孝心,懂得感恩的人。這樣才會問心無愧不要等失去了在後悔。

  除了孝心,我們還要做到勤儉。小時候會看見媽媽把淘米的水,洗菜的水積起來,可以用來沖廁所。會把洗衣服的水來刷拖布。當時小也不懂,直到長大後才開始漸漸明白這麼做的用意。小時候的飯碗總會剩下許多的米粒,媽媽也總會叮囑我把碗裡剩下的飯給吃乾淨。像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好,我們在意的也越來越少花銷也比原來要多得多,所以我們要更懂得節約。

  不僅這些還有許許多多的家規需要我們去遵行。

  如果家是一盞燈,那麼家規就是蠟燭的燈芯;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麼家規就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讓我們一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吧。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6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訓,家有家風。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以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每一個成功人士的家庭都保有一個優良的家風。

  我的家是一個普通家庭,但也一直保持著一個優良的家風——百善孝為先。

  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孝敬長輩、孝敬父母。它不僅僅只是語言與教育,更是言傳身教的用實際行動去做的。

  爸爸出生在陝西農村,爺爺在爸爸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時就去世了,家裡只剩下了奶奶。奶奶已經67歲了,先天眼睛就不好,2米以外的物體幾乎都是看不太清楚的。聽爸爸說,他是他們村第一個大學生,為了讀這個大學,爺爺奶奶付出了很多。爸爸一直想接奶奶過來住,享享清福,可奶奶捨不得故鄉,爸爸只能逢年過節或是休年假的時候,去探望奶奶了。

  每到年前,爸爸早早的請好了假,興高采烈地帶著我們一家飛往陝西。回到家中,他會牽著奶奶的手坐在床邊說話拉家常;早上早早的起床去買菜,細心地準備一日三餐;帶著奶奶去縣城逛廟會、買新衣服,讓奶奶休息休息,享享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臨睡前,父親總會端上一盆熱水,讓奶奶泡泡腳,這時候的奶奶臉上總是掛著幸福的微笑。只有臨走的那一晚,我看見奶奶紅了眼睛,爸爸眼角隱藏的淚,我知道那是不捨的親情和爸爸不能一直在身邊盡孝的心疼與愧疚。爸爸用他自己的行動一直感染著我,感染著這個家庭。爸爸多年來堅持每天晚上給奶奶打電話,他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和奶奶打電話聊聊天,她不會太孤單。”

  這就是親情和愛,這就是孝道。“樹欲靜而風又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活在世,要記住:百善孝為先。

  家風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7

  家風是家庭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們家的家風,包括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勤儉持家等等。

  真正讓我明白“尊敬長輩”的意義,要從前年除夕的一件事說起。那天,跟往年一樣,我們家三代同堂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大家坐在圓桌邊,看著大人們將一盤盤美味佳餚端上餐桌,我垂涎三尺,忍不住抓起筷子,夾了一塊肉塞進嘴裡——哇,果然好吃!然而,我這個“惡劣行為”剛巧被端菜出來的爸爸看見了,他二話沒說,把我拉到一邊,拿起筷子便將我手心打得通紅。我摸著自己的手,不解地看著爸爸,心想不就吃了塊肉嗎?至於這麼兇嗎?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你看看你,連點規矩都不懂,爺爺經常教導我們要‘尊敬長輩’,怎麼聽不進去呢?在飯桌上,必須先請長輩起筷,擅自先動筷子是對長輩的不敬!”我慚愧地低下頭,決心再也不犯這樣的錯誤了。

  我家的家風不但只有尊敬長輩,還有孝順父母。

  “孝順”這二字常常圍繞在我們身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我父母也常道“百善孝為先”。每次外公外婆吵架拌嘴,爸爸媽媽便會耐心地勸說他們,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是他們說的不對,做的不對,也從不會頂嘴,總是想著法子讓他們開心。有一天,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外婆有許多不對的地方,您從來不責備和埋怨她呢?不是說不對就要指出來嗎?”媽媽笑著說:“孝順長輩是傳統美德,我們作為子女,要多體諒父母的辛苦,如果連孝順盡孝順都沒有,又怎麼能做好其他事情呢?”父母的言傳身教,引導著我常懷感恩之心,多做孝順的事。

  我家的好家風還有很多,不再一一列舉了。我堅信,好家風會陪伴我在溫馨美滿的家庭裡健康成長,未來也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