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集合8篇)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集合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徵文吧,徵文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一樣。相信寫徵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風家訓優秀徵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1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其中既有共性,更有個性。在個性方面,有的突出學習之風,有的彰顯勤勞之風,有的信奉孝敬之風,有的倡導節儉之風。所謂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指的是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價值追求的總和。從文化學的角度評說,又可理解為一種家庭文化或家庭精神。

  良好的家風是一本既多彩又鮮活的教科書,伴隨著孩子健康地成長。它雖沒有文字要求掛在牆上,沒有條目細則放在床頭,但卻在無形和潛在地發揮著教育功能,對孩子有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透過家庭成員特別是家長的言談舉止影響孩子行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們成長的風向標。一般說來,學習型家庭的孩子喜歡讀書,勤勞型家庭的孩子熱愛勞動,和諧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禮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風都會在孩子的意識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於他們性格、品質、價值觀的形成。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風中,心情舒暢、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學習奮進;反之,則精神空蕩、心神不寧、態度消極、學習鬆懈。這便是家風的重要性,便是家風的感染和陶冶作用。

  家風是一種家庭文化的積澱、倫理道德的傳承。在現實生活中,要把握傳統和現代之間內在的承接性關聯,注意反映時代的特徵,也要繼承傳統的經典,要重在建設上下功夫。建設和諧的家庭,形成良好的家風,關鍵在於主要成員的學識、修養、氣度和作風。家長之間關係正常,互相尊重、謙讓、理解、寬容,孩子感受到的是溫馨、和睦的真誠親情。家長習慣讀書學習、善於思考,孩子品味到的是勤奮和不懈的精神追求。家長愛崗敬業、勤儉持家,孩子體驗到的是認真踏實的作風。也就是說,家長想把孩子塑造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應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家風雖是家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教育無痕、潤物無聲。它透過家庭成員尤其是家長的日常生活準則、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經常對孩子進行直接的教育和影響,往往比單純說教、管教的作用大、收效好。它不僅影響孩子的現在,還會作用他們的未來。要形成好的家風,父母應以身作則、為人表率,不斷提高個人的修養,力爭將家庭變為孩子德行修煉和素質增強的課堂。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2

  每個人的家庭都會有家風和家訓。那如同春風春雨一般,一直在養育著我們成長。我們家庭的家風家訓便是“文明”和“禮貌”。而這個家風家訓卻由一個感人的故事而來。

  那是在過年的時候,一個風雪交加的白天。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去一個朋友家。在路上,我發現我身上還有一些垃圾未扔掉,於是我把垃圾全部掏出來,準備扔到地上,就在那時,媽媽瞪著眼對我說:“我們要講文明,不能隨地扔垃圾,垃圾必須扔到垃圾桶裡。”我一聽這話,就連忙收起來了垃圾,又放在了身上,走了一會兒,我便看到了一個垃圾箱,便把垃圾扔到了垃圾桶裡。媽媽又溫柔的對我說:“這樣做的才對。”到了朋友家,我只說了一聲叔叔好,就跑去和朋友玩了。過了不久,我們便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媽媽嚴肅的對我說:“到了別人家,要懂禮貌,要先說叔叔好和阿姨好,然後再說一些禮貌問後語,這樣才能在幹別的事。”聽了這話,我有些疑問,於是我就問媽媽:“媽媽,我們為什們到哪都要講文明懂禮貌呀?又沒人看管咱們。”媽媽聽了這話,微微一笑說:“這是人們最基本有的,就算一個人沒有文才,但是比須要有文明和禮貌兩種素質,就算沒有人看管咱們,也要有自覺性,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聽了這話,我的心中不禁湧上了一股暖流。

  從此,講文明懂禮貌就成了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從這場故事中,我不僅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家訓,還懂得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道理:人生下來就必須要有文明和禮貌兩種素質,如果一個人沒有這兩種素質,那在一個人生當中將會是一個沒用的人。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3

  中國是文化大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每個名人的家庭裡都有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中國一句古話,雖然我不是名人家庭,但我們家也有家訓,家風。

  今天老師給佈置了一個關於家風的徵文,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琢磨著這個問題。我心裡想:我家有家規嗎?什麼家規?回到家,吃完飯,我就把媽媽拉到寫字桌前,把寫徵文事情告訴了媽媽。她一邊寫一邊對我說,我認真聽著,當媽媽寫到尊敬師長是,我半懂不懂問問著媽媽:“怎麼才能做到尊敬師長?”媽媽說:“師長就是老師,長輩。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上課不搞小動作,不說話,認真完成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參加學校的手拉手活動和各項活動。長輩比方說在過年時,吃飯時端上了你最喜歡的菜,不要因為你喜歡吃。而不顧別人,不要因為自私,而忘了別人,這樣就沒有人喜歡你了。”

  媽媽不停的寫著,不一會兒就離十來條。媽媽一直強調最重要是以孝為先,孝敬父母,要好好學習,不吃零食每天健健康康的,不讓父母生氣,有時間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路邊撿到貴重物品必須上交,當天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我記得10時我一次洗完,浪費了很多水,媽媽對我制定了一條家規,勤儉節約是中華文化名族的傳統美德,所以要節約用水,並且不剩飯不挑食,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節約用水“。一個家庭裡有好的家規是關鍵,在媽媽不在的.時候,家規像媽媽一樣,一直管著自己!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一直記在心裡,約束著自己。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4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裡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5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

  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家風的建設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建立自己的好家風,將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受益。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家規的建設,那就會使這個家庭的成員乃至這個家庭走彎路。原生家庭重視家風家規就會使這個人乃至這個家庭茁壯成長。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有家風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風家訓的家庭,數與王侯將相之家。

  端正的家風,優秀的家訓讓我在這個家庭裡茁壯成長。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6

  待人真誠,言而有信,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維繫現代社會的紐帶。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講誠信,不要撒謊,要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還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

  媽媽怕我不聽話,就定了家規,總共十條。一是要講誠信,不能撒謊,二是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三是撿到東西要交給老師,四是要為班級做好事,五是要孝敬父母親等。

  在吃飯時,不能發出聲音,而且還要長輩先動筷,我們小輩才能動筷,還有就是進房時要敲門,獲獎時不能太驕傲等,多麼的規矩。

  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那是個冬天,我和鄰居約定好去後山堆雪人,那天清晨,寒氣逼人,天寒地凍,最先帶來冬天資訊的應該是雪了,出門回頭望望自己家亮著的窗戶,只見玻璃上結著冰花,煙筒口流出的煙油子凍成了兩根黃色的冰柱。低頭一瞧,地上有殘存的積雪,白茫茫一片。環顧四周,都是光禿禿的,沒有草更沒有花。那些枯枝敗葉早被無情的西北風不知刮到那個角落去了。我感覺太冷了,就又回家睡覺了,而她卻在冰封雪地的後山等著我,她一直等到太陽紅彤彤時才回去。後來我才記起要去後山,可她來找我了,那時她臉凍的彤紅,她說:“你一點都不講誠信,你為什麼不去?”我不知怎麼解釋,只好把頭埋的低低的。

  後來,我跟她道過歉了,她原諒了我,我覺得很慚愧,現在我知道不講誠信的後果。

  如果不是父母對我的教育,我就會不講誠信,我覺得父母像大地一樣哺育我,使我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我就像一顆幼小的小草被大地哺育著。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7

  “你家的家風是什麼?”被問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覺得迷茫,因為大部分人很少接觸到“家風”這一詞彙,我的父母,農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他們的父母那代也壓根兒沒有什麼家風、家訓、家規之類。他們是典型的農村人,小學沒有畢業的他們,卻培養了我和弟弟兩個大學生。而他們對我們姐弟倆教育最深的,就是一個“信”字,也就是誠信,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吧。

  父親幾次提到自己小學沒有畢業的原因,我總覺得他言辭中透著的是委屈和無奈。父親只讀到小學五年級的上半學期,自己選擇了輟學。一夥孩子,調皮搗蛋,年幼的他,被比他大幾歲又比較精明調皮的孩子教唆,一起挖地瓜,卻不知道教唆者還喊來了地瓜主人,其他幾個孩子都很快逃走了,而慢了半拍的父親卻被揪住,並告到學校,說他偷東西。樸實的奶奶無奈地聽著老師的教育,偷偷地抹眼淚,父親聽著無理的責罵,很氣憤,又考慮到當兵的哥哥和比自己還小的弟弟,於是自己選擇了退學,並且開始學習木工手藝。

  父親個子不高,看上去很不起眼,可是但凡請他幹活的人對他的手藝總是讚不絕口,他出色的手藝就來自於在學徒生涯中紮實的學習、悉心的研究,而他在與這些主顧合作過程中中表現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更是他積累了好人緣的重要因素,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誠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釘子原則”——到人家幹活,就是一顆釘子,也不能隨便帶走,絕對不佔一顆釘子的便宜。

  我的父親用他的一言一行教導子女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誠信的人。他堅信,社會上凡事都是公道的。而我師範畢業時,父親也始終認為考編的政策肯定是公正公平的,自己女兒的失利,是學習不夠,歷練不夠,所以面試不能脫穎而出。無論多少旁人揣測所謂的“暗箱操作”,他對自己的女兒總是這麼說:“自己有多少本事,總是會發光的。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總是會成功的,所以,不要管別人怎樣,我們不要弄虛作假。”而我,也在父親的堅持和自己的堅持下,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積累經驗,最終進入了教師隊伍。

  誠信是金,誠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在我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我也將以“信”來教育他,讓這家風繼續傳承下去。

家風家訓優秀徵文8

  一個成功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教育;相反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將是一種傷害。而我,從小就接受了家人優良的教育。

  記得一次,雨噼裡啪啦地打到窗戶上,天空中不時閃電交加,一陣陣轟隆隆的雷聲經久不息。我靜靜地坐在窗子前的椅子上,嚼著餅乾,等外公地到來。你一定會想:為什麼要等外公呢?因為外公答應我,要帶我去看望阿姨和她剛生的小寶寶。我盼星星盼月亮,還是盼不到外公,隨著時間的流逝,雨越下越大,餅乾也早被我一掃而光了。我的肚子可不幹了,“咕嚕咕嚕”地叫,顯然它是餓了,但為了這次盼望盼望已久的機會,我勉為其難地忍下了。換作以前,我早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向飯桌,狼吞虎嚥地吃起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說:“寶貝,快來吃飯,外公八成不會來了,你看,下這麼大的雨,別等了。”我一聽這話,心裡五味雜陳,眼睛像壞了的水龍頭,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我咬牙繼續堅持著,因為我堅信外公肯定會來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在大雨中出現了一個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身影——外公!我欣喜諾狂,連忙奔向樓下,投進外公的懷抱。只見外公渾身溼漉漉的,頭髮上的雨水順著臉流下,外公的額頭上淌著水珠,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等外公換好了乾淨的衣服,我們便快樂出發了。路上,我天真的問:“外公,外公!為什麼下這麼大的雨,您還來啊!”外公笑了笑,有嚴肅地說:“雅禎!做人要言而有信,我既然答應了你,就該完成,不能信口開河啊!俗話說:言必信,行必果。人要有誠信,不可以失信,這樣才會有人願意和你做朋友。”是啊!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家人的教育,讓我受益匪淺;家人的教育,使我踏上了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