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精選7篇)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精選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徵文吧,徵文的主要目的是宣傳與教育,內容選擇主要是頌揚和體會。你所見過的徵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1

  時光悄悄的流逝,已奪走了如水如花的美人,媽媽年輕的容顏只能從那一張張發黃的舊相片上追憶,洗盡鉛華,媽媽對我們的愛卻不停在加重,以至於美麗的身材已不復存在,換來的是佝僂的背影。

  小時候我們都盼望著儘快長大,每次過生日的時候,都是那麼的興奮,只記得媽媽用她那柔嫩玉滑的雙手撫摸著我,那時卻不知道媽媽也老了一歲,現在的媽媽皺紋滿布,雙手粗糙,是歲月活生生的搶走了媽媽的美貌。

  歲月,是一個無情的劊子手,他不僅拿走了母親的容顏,還留給母親一頭花白的頭髮,一個彎曲的身影,生命好像是一個個的輪迴,以起點開始,以起點結束,而我們卻不能和母親站在同一個位置。

  媽媽年輕的時候總是精心的照顧我們,靈巧的雙手為我們縫補不知道又在哪掛破的褲子,我們挑食,媽媽總是一口一口喂著我們把飯吃完,我們犯錯了,媽媽嚴厲呵斥過後,總是滿帶憐惜的撫慰我們。這一切都是那樣讓人回味,媽媽,確實老了。

  媽媽,你確實老了。記憶中,每次放學回家,路口總少不了你的身影,天冷時你都拿著一件厚厚的衣服,為我們驅除一切的寒冷,就連冬天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冷,儘管放學的路很遠,一想到你,距離就近了好多。現在,不是你不會做了,而是我們隔得遠了。

  媽媽,你確實老了。年輕的時候,你總是拖著長長的聲音喊我們回家吃飯,那聲音飄得好遠好遠,如今,你的聲音卻夾雜著一絲顫抖,現在才知道,你那時的聲音是最好聽的。

  媽媽,你確實老了。年輕的時候,你總是把我們背到這背到那玩耍,我們也總喜歡站在你的身旁用手比劃著自己高度,看看自己和你還差多高,如今呢,我們的身高早已超出你大半截,體重也比你重了不少,是歲月,留給了你乾枯的身體。

  媽媽,你確實老了。以前的你手腳是那樣的麻利,身體是那樣的靈活,幹活是那樣的有力,現在呢,有時走著路都要喘著粗氣,一陣大風就可能把你吹走。

  烏鴉反哺的故事讓人感動,烏鴉小的時候,烏鴉媽媽哺育著自己的孩子,當媽媽老了,沒有力氣找食物的時候,小烏鴉就到處尋食,把找到的東西一口一口的餵給自己的媽媽。我們的媽媽老了,我們又在幹嘛呢?是不是要做些事情了。

  媽媽雖然老了,但對我們的愛還在沉澱。在自己累的時候,媽媽還會叮囑我們要多加休息;在天氣稍有些變涼的時候,媽媽還會嘮叨讓我們保暖;在我們忘記打電話回家的時候,媽媽還是撥通了電話,只為聽聽我們的聲音。

  媽媽雖然老了,但那嘮叨我們已經不會煩了,伴著媽媽的嘮叨長大是最幸福的,不知道,這嘮叨聲能走多遠,只希望能一輩子。

  不知道什麼時候喜歡閻維文《母親》這首歌了,“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伴隨著天籟之音,一次又一次的睡著,夢裡許多次看見了媽媽年輕的時候,那樣的美麗,而我笑了,那麼幸福。

  歲月,請你放慢些腳步,我願用我的生命長度來換取母親年輕容顏。

  媽媽,你確實老了,沒有了漂亮的身材,只有彎曲的背影。

  媽媽,你確實老了,但對我們的愛卻永遠沒有過期。

  媽媽,你確實老了,在你老的時候,夕陽也在慢慢下落。

  願所有的媽媽身體健康,永遠年輕!

  簡單的文字承載不了母親那沉甸甸的愛,平淡的文章渲染不出母親那厚厚的情!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2

  小時候,家裡總會有那麼一張嚴肅的面龐,每當你犯了錯、闖了禍的時候她就會讓你感覺整個天空都暗了,然而正當你接受著暴風雨的洗禮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道光亮適時的照射在你身上,幫你驅散掉這些陰霾。沒錯,這就是母親,在我懂事以來就一直以一個“好人”的形象存在著。

  可能很多人認為用“偉大”這個詞來形容母親毫不為過,然而我卻認為用“無私”來形容才更加貼切。我的母親很平凡,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湖南“堂客”,平時除了工作就是在家洗衣做飯,偶爾會和朋友打打麻將,就是社會基層中的一位養育者吧。然而,她卻用這20多年的光陰,不辭辛勞的將我養大成人,不求回報,甚至直至目前還在為了我這個兒子的將來做考慮。母親的這一生,也是我的一生,是我從睜開雙眼看見這個世界開始的一生。

  以前,母親在我眼裡是一位巨人。從我牙牙學語會喊媽媽到我開始識字上學、開始會和她爭吵,她依然那麼的耐心,和藹。依稀記得小時候,總是牽著我的手帶我玩,後來開始學騎車,第一次摔倒後疼得大哭,也是母親扶起我,輕輕的安慰和鼓勵。再經歷一次次的跌倒和母親一次次的鼓勵之後我最終學會了騎腳踏車。我想,那時的我一定就覺得母親很厲害了。再到後來,開始上學習字;在家吃飯,學習用筷子;晚上做作業,學習翻字典。那時的母親是略顯嚴厲的,字寫錯了會讓我重寫好幾遍,筷子沒用正確的姿勢拿會被敲手板,作業做錯沒得滿分也會挨板子。然而每當我生病,最焦急的也是她,各種藥劑,直到現在還有印象的就是治療感冒的金桔姜水,喝完滿滿的一大杯後還得立馬捂一頭汗,然後感冒立刻就好了。小時候的記憶總是短暫的,時光不等人,我漸漸長大,上中學、上大學,然後離開了那個溫馨的家。

  現在,母親在我眼裡是一位老人。去年她退休了,成為了一名退休職工,除了在家做飯外,和她以前的同事也出去玩了幾趟。然而無論去哪玩,她總是不忘給我打電話。在澳門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參觀了黃金賭場,在青島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乘坐了觀光遊輪,在桂林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走過了西街小巷。無論在哪,心裡總想著我,那麼您知道麼,無論在哪,做兒子的我心裡也都會想著您啊。最近幾年每次回家,最累的都是母親,每晚睡覺前問我想吃些什麼,然後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買菜;偶爾咳嗽兩聲就噓寒問暖的要我去看病吃藥;怕我累著,在家洗完澡衣服也不讓我洗;擔心我著涼,半夜裡會來我房間幫我把踢掉的被子蓋好。我只想說,有這樣的老媽,還能有什麼樣的怨言和不滿呢?

  然而,歲月卻不會將那些美好的年華給保留下來。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母親頭上的白髮越來越多,眼角有了魚尾紋,視力也開始下降,身體也大不如前。在某些清幽的夜晚,每當我想起這些,想起母親這些年的付出,我都希望自己是一名擁有操作時間能力的魔法師,那樣便能將那些最美的年華都保留下來。

  在網上看過一副漫畫,漫畫內容是一個小孩和一對父母。小時候,父母牽著走,長大後,跟父母並排走,再之後父母老了,牽著父母走。在我的未來,我也想要牽著我母親的雙手,帶著她像小時候她帶著我那樣在城市裡散步,沐浴夕陽的餘暉。

  一束沁人的康乃馨,一通無需多久的電話,一場用時不長的影片,這些都是這個母親節送給她最好的禮物。

  不做作,不矯情。感謝母愛,感恩母親。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3

  第一次跟母親發脾氣,母親眼圈泛紅時,我意識到自己的衝動,歉疚的抽出面巾紙為母親擦拭眼睛的同時忍不住哭了!

  事出有因,父親退休後與母親還一直住在白水礦,我的工作單位在罕井,開車過去要半個小時,工作之餘給母親打電話是我多年來不變的習慣。昨天中午撥通家裡的座機,懂事的小侄子接電話吞吞吐吐,說爺爺奶奶有事不在家!問急了才知道父親身體不適,弟弟陪著檢查,早上已經來礦務局醫院,母親怕我著急,再三叮嚀不告訴我。這已經是母親第二次瞞著我跟父親來檢查身體,她是心疼子女怕子女擔心,尤其對我這個女兒更是呵護有加,怕我著急就一再隱瞞,母親卻不知這種愛卻讓我糾結於心,久久不能釋懷!

  父母都已過古稀之年,兒女們雖然離得都不是很遠,但是由於工作的原因不能隨時陪老人,而爸媽的善解人意有時令我們做兒女的除了省心之外更多了一份心疼!

  無論何時打電話要回家,哪怕是晚上,母親都要用慢火熬一鍋我愛喝的紅豆稀飯等著我!由於父親血壓與血糖高,我會每天打電話向母親詢問父親的身體情況如何,父親及時不舒服她也會抄著濃重的家鄉話說:“恁爸精神著哩,還出去散步了,轉了一大圈。”也許母親感覺自己照顧父親的重任在肩,不停的操勞,忙前忙後,身體卻一直很好。多次勸說她做身體全面檢查都“極其不配合”,而且還“振振有詞”的說:我自己的身體我清楚,你們幾個跟孩子好好的我就沒事兒!這就是我的母親!

  古人云: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是啊!父母愛自己的子女,並不是為了子女們的報答!然而,我們這些子女太粗心,太不細緻!我們呱呱墜地到今天成人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涓涓細流般的愛一點一滴的滋潤著我們,伴隨我們成長,又與我們一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個個難題!

  對季羨林曾說過的一句話感觸極深。“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這句話樸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心聲,它不僅印證了母親的慈愛,同時印證母親對兒女們博大的胸懷!無論兒女走到哪裡,母親的牽掛就在哪裡!兒女走多遠,母親的思念就有多遠!這種牽掛,這種思念,讓我們更加懷念幼時母親百般的呵護與無微不至的關愛,更加回味少年時母親在自己做錯事後的諄諄教導,更加想隨時回到母親那有著巨大包容心的溫暖的懷抱!

  母親就是永遠的家,時刻等待兒女的歸來!

  母愛綿長,讓我們抽出時間用心去品味這涓涓細流般的愛,用心去感受這人間最無私的情!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4

  今天,天空中飄著絲絲的細雨,讓人感覺溼潤又溫暖。吃過午飯,兒子在看動畫片,我也正無聊地上網閒逛著。我的母親,提著一個大大的袋子,從十幾裡外的鄉下過來了。

  “媽,您怎麼不來吃午飯呢?”我有點嗔怪地對母親說。母親一邊從帶來的袋子裡掏東西,一邊說:“沒有別的事情,只是看你們半個多月沒有回去了,就過

  來瞧瞧。”母親拿出來一把拾掇得乾乾淨淨的白菜,綠油油的葉子上面還帶著水珠,顯然是剛從地裡摘的,接著又小心翼翼地掏出二十個圓潤的土雞蛋:“自家種的

  青菜沒打農藥,吃了放心些,這些雞蛋也是積攢起來給你的。”我接過母親手裡的雞蛋,它們從鄉下顛簸過來,一個都沒破。

  倒了一杯水給母親,然後聽母親絮叨著:“你爸說你們好久都沒回家,家裡太冷清,以為你們今天上午會回來的。”“媽,我是準備回家的,可是剛好下雨了,又有點忙。”我的辯解顯然有點無力。就這樣坐了一會,母親起身準備走了,我忙

  拉住她:“您不是剛來嗎,怎麼就要走,還是吃了晚飯再回去吧!”“只是過來看看,送點菜給你們的,下個週末不忙的話就回趟家吧。”母親說完,執意要走。善良的母親不願給女兒添一絲的麻煩,哪怕只是一頓飯。

  我目送著母親落莫的背影逐漸消失在人海,陷入深深的沉思裡。母親的懷抱曾經是我記憶裡最溫暖的港灣,我從小就是在母親的嬌慣中長大的,以至於剛剛結婚那會,還是那麼的依戀母親。雖然嫁得不是很遠,但每次回到孃家我就賴著不想離開,一想到走就會眼淚汪汪;生下孩子以後,我更是在孃家一住就是一兩個月,母親總是任勞任怨的做好家務之餘,還幫著我帶孩子。我就樂得清閒,那麼心安理得的像個未長大的孩子般繼續汲取著母愛。

  已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疏遠了母親,是兒子上學以後按部就班的生活,還是迷戀網路以後的懶散,又或是習以為常的忽略,總是為自己不能回家找著各種各樣的藉口。有什麼事情也總是喜歡打一兩個電話,以為這樣的問候就已經足夠了。但母親從未責怪過我的冷漠,仍是一心一意的縱容著我、記掛著我。

  母親的愛正如同這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悄然的灑落在我的歲月裡,我在母愛的滋潤裡茁壯的成長,逐漸開枝散葉,卻只顧著一味的索取,忘記給予那無私的春雨一片碧綠的回報。

  天空中,綿綿的細雨還在繼續的飄灑著,我知道,只要母愛還在,細雨就在,我的心田就永遠不會乾涸!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5

  她十六歲被人民公社派出去學習駕駛拖拉機,後來成為一名貨車駕駛員;她有四個妹妹,老二遠嫁,老四已經因心臟病去世,父親也去世近七年;她二十八歲生下男孩,三十歲不到離異,現在有了快兩週歲的孫女。她,就是我母親。

  我不知道如何去歸納出我母親的形象,只能列舉出以上一些她人生中重要的經歷。對母親最深遠的印象,就是童年那麼多個半夜,母親搖醒熟睡的我,給我穿衣洗臉,然後開啟院門,在星光下開啟貨車車門,把我放在後排繼續酣睡。等到我徐徐醒來,舉目環顧,是後車窗外朦朧的朝陽和前排戴著白手套握著方向盤的母親。

  在我的成長中,母親是一個風風火火的人,開著貨車送貨,載客送人,很少待在家裡。也正因為有她,我至少有一個不至於物質短缺的童年。懵懵懂懂到考上高中離家遠去,母親更是成為了電話那頭熟悉的聲音。轉眼間我大學畢業,經歷了工作戀愛,家人離世,成婚育兒,這時候的母親,也在生活的重負下,顯出了一個女人的老態。

  很多時候,她顯得茫然,不知所措,易嘆氣,易流淚,經常會把“怎麼辦啊,怎麼辦啊”掛在嘴邊。我時常想,如若母親有一個正常的家庭,這個年齡段的她,應該已放下了生計的包袱,不再有早出晚歸的忙碌,應該是一位衣著樸素的`慈眉善目的奶奶,一位操持家務的婆婆,一個陪伴老母親的女兒,一個姊妹中備受尊敬的大姐。相反,她現在仍然忙裡忙外,缺少一位生命伴侶,缺少兒女長久的陪伴,忙著掙錢,忙著做家務,忙著給兒女減輕負擔。而現在的她,已經不再是我年少記憶裡那個颯爽的乾脆的女司機,而是一個在生活泥沼裡奮力前行的母親。

  傳統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長輩的尊重,也給兩輩人之間的溝通造成了欲說還休的尷尬。雖然自前幾年已注意到母親的老去和難以承受生活重壓的態勢,自己卻從未當面給她以安慰。如今女兒已呀呀學話地對自己說謝謝爸爸,那種滿足感是可以克服任何困苦。母親經歷了這麼多年的辛苦,卻是兒女難以用謝謝來感恩的。與母親最長的一次對話,經歷兩小時有餘,雖然也是透過電話,但卻是二十多年來從未說出口的話語。母親感到欣慰,感覺到自己的苦處並不是一人忍受,兒女也清楚瞭解她的難處。而我自己,更是覺得難以還清這血肉的恩情。話說出了口,並沒有做到讓她安心帶孫女,陪老母親,有一個悠閒的晚年時光。

  今年我也已邁入而立之年,生活的壓力讓我更多體會到為人父母的辛苦。在母親三十歲的時候,剛剛經歷了離婚,兒子嗷嗷待哺,從那遙遠的八十年代一路走來。西方的母親節應提醒著世俗的兒女,他們的東方母親是多麼的偉大,以及多麼的無力。我,一定堅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丈夫和父親,還有,做一個及時盡孝的兒子。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6

  那雙手既不是鋼琴家的手也不是畫家的手,更不是手模的手。但它卻像魔術師的手一般有著神奇的“魔力,它就是我他*的手。

  那雙手一刻都不閒著,只要一有空兒就擦擦這兒,掃掃那兒,乾點這活幹點那活,以至於我家整日都十分乾淨,連那磚地似乎都被媽媽擦得能夠照見人影了,你說那雙手神不神奇?哈哈……

  那雙手和鋼琴家的手一比可真是遙不可及。鋼琴家的手寬大、靈巧,而那雙手短小卻不笨拙。與鋼琴家的手相比那雙手的長處在於“有力”。千萬別看它短小,一隻手提一袋麥子真是輕而易舉,這都得益於常年的勞作,才使得那雙手有如此大的力量。

  畫家的手妙筆生花,耀耀生輝,那雙手就更及不上了。但那雙手也不甘示弱,在它的手下把我“畫”的聽話、乖巧,惹人喜愛,難道它不是一個很好的“畫家”嗎?不,不僅僅是一個畫家,更是一個“藝術家”、“

  教育家”,把自己的兒女“雕刻”成一個好藝術品,把自己的兒女“教育”的聽話、乖巧,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那雙手實在是太粗糙了!我和弟弟有時跟媽媽開玩笑說:“媽媽,咱家都不用買癢癢撓了,直接請你出馬就行了,不過媽媽你不要太用力了哦!哈哈……”媽媽也笑了……

  手模的手,嘿!不用說肯定是纖細、白皙、柔嫩、有光澤。那雙手卻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又黑,又短,又粗還糙。但是它也不灰心喪氣,因為和手模的手相比俺們是最有用的,而手模的手實則“花瓶”,中看不中用!

  那雙手可真是勤勞,整日起早貪黑。在天還未明時那雙手就開始“做功”,為全家人準備早餐,洗衣服,做家務等等……,直到深夜全家人都入睡後它才放心地歇一會。

  那雙手雖不比鋼琴家的手大,不以畫家的手巧,也不如手模手纖細、白皙……,但它卻是最美的!沒有那雙手就沒有我們這個家,沒有那雙手就沒有我的學習成績,沒有那雙手就不會有我們家的幸福生活。

  感謝那雙手,因為那雙手我得以快樂成長,因為那雙手家裡變得如此光亮乾淨。

  那雙手在默默地為這個家做貢獻,它有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精神,感謝那雙手!

  感恩母親節優秀徵文7

  “母親節”到了。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日子,我得感謝我的母親;我也是一位母親,我也應該受到我的孩子的謝意,這裡麵包含著多少的傳承、敬重、孝道和美德。平時毛毛糙糙難得反思的我,每到這個時候,也會淺淺地回想一下,我該如何感謝我的母親?我又如何能接受女兒的感謝?

  母親帶著我的女兒,到寶雞定居已有22個年頭。長年在施工現場工作的我,沒有多少日子是跟他們祖孫一想度過的。多少個八月十五,我在外省異地,寂靜中仰望月空,心想著母親這時是不是沉浸在中秋裡,女兒手裡有沒有拿著月餅;我不止一次在“五·一”節當天離家出行,去了工地;那年女兒初二期末要轉學,我從浙江的工地回到寶雞,千里迢迢也只在家裡呆了不到四天;我在家走得最急的,還是那年調轉新工地時路過寶雞,是在大年初二,一個早得不好意思跟朋友說起的日子裡。

  我不是個孝順的女兒。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我是跟母親唱反調的。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所有的人,都在饞母親做的飯,甚至還言情地說是“媽媽的味道”,為什麼母親的話語最體貼、母親的懷抱最溫暖?我沒有這樣的認為。母親做的飯,一年半載吃不到不要緊,炊事班大食堂的飯,一頓不去吃這天就過不去一樣;母親囑咐的話、講的道理,已經重複很多遍,過時很久了還在講,聽著尤如耳旁風。唯獨母親做的鹹菜,什麼蘿蔔茵茵、黃豆渣,還有飽含家鄉味的泡菜,味道還算正宗,湊合能下個飯。

  常在外地與家來回奔波,火車往往一坐就是一晝夜。車上的吃食甚至飲水,那味道都與平常有些變化。一次在車上泡泡麵時,買了一小袋榨菜想調和一下面的味道,榨菜倒在碗裡,結果那碗麵被那個榨菜更異樣的味道給攪和掉了。也就在那個肚子餓得呱呱叫的時候,想起媽媽的鹹菜,想起家裡陽臺上、灶臺下,那一罈一罈的醃乾菜、辣椒醬、泡豇豆、臭豆腐……隨便哪個菜,都能讓我把一碗泡麵吃喝個精光。也就是那個時候吧,才又回想起母親曾經的美好,意識到母親漸已逝去了韶華,猛然間有了絲絲感念。

  我沒有過多地去照顧母親的情緒,甚至在有了電話、手機通訊裝置後,我每次離家出門到了工地還是不跟她打電話報平安,我堅持地認為,這樣可以鍛鍊她的心理承受力和平常心。比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寶雞好多人都搬出家來住到外面,甚至託關係從外地買回帳篷,我想著母親和孩子要是露宿在外也會有更多的不方便,陷入窘境難以應對,於是就在電話裡安慰母親說:“沉住氣,不要慌,就在家裡住著方便。”我還跟母親說什麼“吉人自有天相”之類的來激勵母親堅守家門。母親也從來沒有對我的行為表示過異議,默默地承受,只是後來在一次她生日時喝了點酒,才藉著酒勁一樣樣地數落出來。現在想來,我這個女兒,當得真是太壞了。

  我也不是個好母親。

  長年流動在外,粗枝大葉地生活,使我對做個母親、怎樣做個好母親也沒有什麼概念。一次在家裡,大概是上到六年級的女兒拿著書本過來問我數學題,我看了一下,是個有點繞的雞兔同籠問題,我對女兒說:“這個好算啊,你自己多想下嘛。”女兒拿著書,徑直走到另一間臥室,爬在床邊哇哇地哭起來,叫她也不理我了。哭了一會兒止住了,問她咋回事,她說想起來怎麼做了。我不知道我當時這樣處理是對還是錯,只是到現在每當想起這事,心裡都不太是滋味。而這卻是我難得有的女兒求學過程中的點滴經歷,因為能幫扶到她的事件真的是太少太少。

  記得大概是女兒上初二的時候吧,我一次回家,在桌上看到一個已沒有封皮的作業本,連忙拿起來,筆跡有點生、又有點熟,一筆一畫的基礎上,已有了些許連筆和行書的趨勢,顯然是中學生才有的功力,我連忙問母親這是不是女兒的本子,母親說是的,我如獲珍寶,拿在手裡一個字一個字地品。看著稚嫩的字型,如同看見女兒那乖巧的小孩子模樣。不,女兒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是已會寫連筆字的大姑娘了,我嘴角咧著、笑著。原來,我竟然不認識女兒寫的字,我竟然不知道女兒寫的字是這樣的讓人生憐啊,這幾頁紙,直叫我看得氣血湧動,眼睛也溼潤模糊起來。

  這個小本子,我把它裝在了我的行李箱裡,帶到了工地,捎帶了很長的時間。

  母親是聰慧的,女兒是可愛的。

  我在有了女兒以後,性情才慢慢變得柔和起來,偶有體會到母親待我的心意,也能適時地回饋於母親,時常能回想起母親早年的光華和聰慧。

  在我記憶的最深遠處,是母親長長的髮辮,俊俏的身影,年青的面龐。母親早年在家鄉,那也是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美女一枚,就我生長的這些年月裡,能得到些許人的讚美和鼓勵,那不正是因為得到了母親的真傳嗎。母親不會做高階菜,那不是因為早些年在她學藝的時候,沒有什麼可以拿來做的美食原料嗎?而她做得的一手好鹹菜,那才是我們民間文化技藝的偉大傳承啊。所以,母親天資是聰慧的,本性是勤勞的,是應該受到尊重和愛戴的,年老時是該得到呵護的,是不能嫌棄的。

  女兒並沒有因為我對她的學業關心得少而疏於學習,反而頗為上進;也沒有因為我對她的生活關心得少而減輕了對我的情意。這使我歉疚的心得到稍許撫慰。

  可能更因為母親、女兒和我同為女生,有了更多的默契和相惜,這讓我很幸福、很滿足、很有成就感。母親節到了,我要和母親、女兒抱成一團,相擁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