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寫讀書的徵文範文三篇

寫讀書的徵文

寫讀書的徵文範文三篇

  讀書可以將世事滄桑人生百態盡收其中,也可以將美醜善惡世態炎涼盡展眼底,重要的是,它可以淨化我們的心靈。我只是想帶上一本書,尋得一處僻靜之所,洗濯我的靈魂。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寫讀書的徵文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寫讀書的徵文範文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因為自從我喜歡讀書後,我的詞彙量就越來越多,語言表達越來越順暢,作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書給我的生活中添加了不少色彩,它讓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並時時與我心靈共鳴。

  我每週都會去一次書城。因為那裡有許多許多的書,我可以盡情的品讀,體會書中的點點滴滴。我是“雜食動物”,因為我什麼書都喜歡看,不管是天文還是地理,漫畫還是童話,只要是對我有益的書我都會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有一次,我到姐姐家玩。姐姐家有一個大書櫥,裡面有著很多書。我脫下鞋,跟姐姐和姑姑打個招呼後,便箭一般的衝到書櫥前,拿出一本文言文的《聊齋》,開始“品味”起來。中午,姑姑叫我們來吃飯,我說等會兒,可我這一等,就等了一個小時,沒辦法,姑姑和姐姐只好強行把我帶到餐廳裡。雖說是吃飯,但我心裡卻還想著那本書。可我以後再不那樣了,因為我不專心吃飯,吃了不少苦頭:把該蘸奶油醬的小饅頭……

  我讀書的意義不光是因為增長知識,還因為我可以盡情的隨著書裡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一同高興悲傷;跟隨著書指引,來到一個世外桃源,讓我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書讓我明白了中國歷史文化,讓我知道了爸爸媽媽對我的用心良苦,讓我看到了一群天真的孩子,還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現在我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範文來讀,我真的好開心!看來,人不能不讀書,而且要用心去讀,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呀。

  這就是我讀書的生活,有酸又有甜。我相信,書,將會像路燈一樣,照亮我的人生之路,指引我在絢麗璀璨的星空中摘下那一顆屬於我自己的星星!

  寫讀書的徵文範文2

  我喜歡讀書。為什麼?當我把這個問題與一位朋友討論時。他竟會說:我喜歡讀書,是因為我喜歡寫作,我不禁愕然。

  不,我絕不是為了寫什麼才閱讀,也不是增加估算中的年歲,我愛讀書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有一個生命,而一個生命對我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一個生命不能把我全部的動因都激發出來,閱讀,不為別的可以給我比一個生命更多的生命,因為他從生命的深處增加了生命,儘管它並不能在歲限上延長他。你的思想是一個思想,你的感覺是一個感覺,你的想像是一個想像,如果你限制了自己的想像,但是你若藉助一個思想與另一個思想相會,那麼事情就不止於此了,你的思想變成了兩個思想,或者你的感覺變成了兩個感覺,你的想像變成了兩個想像。決不僅僅如此。由於這一相會你的思想變成了數百個有力度,有深度,有廣度的思想。

  是對生命初始的'一種研究,宗教哲學是對生命永恆的一種研究一個思想是一條被分開的小溪,但許多相會在一起的思想則是融匯全部溪流的大海,這二者的區別,正如廣闊的天際和洶譾的波濤同狹小堤岸和有限的輕波之間的區別。昆蟲的天性與宗教哲學有什麼區別呢?宗教哲學與一首抒情詩和諷刺詩有什麼區別呢?一個人的生平與一個民族的歷史有什麼關係呢?從表面上看,許多事風馬牛不相及。但實際上他們都是一種生命的物質,都是從一眼泉中湧出的溪流,還要回歸到那裡去。昆蟲的天性。抒情詩和諷刺詩是一個人的生命在愛情和報復時燃燒的兩塊木炭,民族的復興和革命是千萬人心中生命波濤的洶湧澎湃,偉大的個人生平是一個生命在其它生命的展示。

  。我喜歡讀書。並不知道自己在尋求這一切,也不知道這一愛好是從這一願望中產生出來的,只知道他們把我從溪間引向浩瀚的大海。並在讀書中發現了一切事物廣泛的聯絡。從中快樂著。喜歡讀書的人是幸福的。

  寫讀書的徵文範文3

  談起“讀書”,沒有人會否認它的必要性,因為讀書是獲得知識的一種重要途徑,但這也僅僅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方法而已。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典故——紙上談兵。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他自幼飽讀兵書,講起軍事上的策略,就連他的老父,那個八大名將之一的趙奢,也都不是他的對手,但是趙括的軍事實戰經驗卻極其匱乏。不過趙王很欣賞他對兵法的瞭解,於是在他的父親過世後,將兵權交給了趙括,讓他帶領趙國的大軍同另一位秦國的名將白起一戰,趙括自以為自己此戰必勝,就立下軍令狀。缺乏實戰經驗的趙括與身經百戰的白起相戰,註定會失敗,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而趙括的家族也差點滿門被滅。

  是啊,趙括他自幼讀兵書,對於書中的知識他父親也甘拜下風,但是他上了戰場卻不堪一擊。可見,讀書雖然是必要的,但是實踐卻是必需的。

  其實,古人一直在提醒我們,實踐要遠比讀書重要。劉彝,宋朝的水利專家,提出了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主張。明朝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更是為了實踐自己從書中學到的知識而跋涉過千山萬水,從而實現對知識的突破。

  而如今的教育也是如此。課程中,教師不光只教授知識,還會透過實驗來驗證我們所學過的知識,比如物理化學課的實驗,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實踐?

  對於我們而言,不光要讀課本,更要去實踐,因為實踐是另一種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並且是對書本知識的轉化。書本上的知識終究是前人的經驗,我們如果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那麼也就只有前人的高度;只有透過自己的實踐,才能實現知識的突破,達到一種更高、更遠、更深的境界。

  因此,要讀書,更要實踐;要學習,更要深思,才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