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書中自有千鍾粟徵文

書中自有千鍾粟徵文

書中自有千鍾粟徵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徵文打過交道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書中自有千鍾粟徵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之一就是閱讀,再不愛學的人,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從小到大也積累了一定的閱讀量,語書或者寒假作業都可稱的上讀本,不同的是,有人在閱讀中昇華自我並不斷擴充套件涉獵,有的人淺嘗輒止並停止主動汲取。在此,我要感謝父母,讓我早早沾染墨,戀上指尖遊歷萬卷的感覺。

  宋真宗執筆揮毫,一篇《勸學》遂流傳千古,“讀讀讀,書中自有千鍾粟;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讀讀讀,書中自有顏如玉。”生而為人,這三種東西便無法拒絕,由此可見宋真宗眼裡的閱讀之重。杜甫一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讓老師家長督促我們讀書有了理論依據。時至今日,關於好讀書,讀好書的思想依舊火熱,無數人墨客竭力推動閱讀之風,又有無數的學泰斗,名流雅士印證了閱讀的力量。讀一本好書,就是一次自我提升。

  童年時的少兒讀本,讓我對萬物有了最初的'認識,上有白雲蒼狗,日月星辰,下有花草樹木,川河流,世界的多姿多彩讓我滿心歡喜地快樂成長,心懷美好和善良。一本注有拼音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柔軟的性格里注入一股堅強。童年時讀海倫·凱勒,我體會的是她的堅強勇敢,眼睛看不到陽光,卻心懷溫暖,耳朵聽不到音樂,卻奏出耀眼的生命華。

  少年時讀海倫·凱勒,我看到的是沙利老師偉大的愛,身為教師,既履行了教書育人的職責,同時又像一位至親給了海倫·凱勒無盡的愛。面對身體殘疾的學生,她總是不辭辛苦,想盡辦法帶她去感受大自然,感受世間的美好,硬是將缺少兩種最重要感官的海倫·凱勒送進了大學校門,讓她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人。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是沙利老師給了海倫·凱勒一生光明。

  青年時讀海倫·凱勒,我對她渴望的三天光明有了自己的理解。目前,我是研一的學生,正處在下室之前的準備期,每天看一些獻,問一些問題,對於未的方向毫無頭緒,巨大的迷茫籠罩著我,就像剛失去感官的海倫無助,無奈。在這昏暗裡,我也渴望著“三天光明”,沒有科研的壓力,悠閒自得。但是,三天過後呢,仍舊需要投身學業,在實驗室裡耐心鑽研,嘗試失敗的滋味。那三天,真的能放下一切,享受輕鬆嗎?答案是否定的,那將是岌岌可危,憂心忡忡的三天。既然選擇一天艱辛的路,如果能以執著之心堅定的走下去,不說一定,但絕對有擁有一生光明的可能性。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為下一階段的拼搏之路備好行囊,豐盈翅膀,等待下次的破釜沉舟。

  雖然現在餘時間減少,但我還是會尋一寂靜之地,隨手翻起一本書,享受閱讀的樂趣,在字裡行間體會作者寫作的初衷和我的當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