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我心目中的交通安全徵文後天就要交了

我心目中的交通安全徵文後天就要交了

我心目中的交通安全徵文後天就要交了

  當大家高高興興過馬路時,是否會想到自己的‘放心’是由在馬路上指揮車輛或引導小朋友過馬路的民警叔叔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

  在烈日當頭的時候,民警叔叔依然堅守崗位。為了人們的安危,

  他們盡力把車輛指揮得更有秩序;為了保證人們的安全,他們與那毒辣而又火紅的太陽鬥爭著,我不時看見幾滴晶瑩透亮的汗珠從民警叔叔額頭上滲下來……

  冬天,無論是颳著凜冽的寒風,還是下著鵝毛大雪,民警叔叔仍不顧一切困難,盡全力維護交通秩序,保證了人民安全。雖然我們被冷風吹得直打哆嗦,可每當看到民警叔叔不畏困難的精神時,心裡還是暖洋洋的。

  一個秋天日的早晨,天氣很冷,走在上學路上的我忽然看見一位身著軍裝的叔叔扶著一位衣著單薄的老奶奶正在過馬路。最後還把自己的大衣脫下來披在老奶奶身上。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感動極了。

  星期六早晨,天氣晴朗,我和媽媽出去放風箏。看見一個小孩正在過馬路。突然一輛巴士好似離弦的箭一般飛奔而來,可他沒注意。大概在車離小孩僅僅只有2、3米的地方,一個民警叔叔撲過來……那個小孩雖然獲救了,而民警叔叔的腳卻被軋傷了。

  民警叔叔這種捨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從小做一個“小民警”,學習民警叔叔那種助人為樂、捨己救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要想富,先修路。”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高速公路,猶如一條條巨龍橫臥在中國大地上,托起了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快車。路多了,車快了,人忙了,交通安全了嗎?別忙著疑問,看美麗、和諧的環境——天地間,倘單有泥土的蒼黃和公路的銀灰,世界不會美麗。聰明的人們懂得這一道理。銀灰的帶子兩旁鑲繞上綠色的絲線(樹木),行駛著五彩繽紛的車輛,這是一張多麼美麗的圖畫。流動、有序的車輛——紅燈亮了,沒有刺耳的.剎車聲,沒有轟鳴的喇叭聲,沒有抱怨的詛咒聲,不分貴賤、不分大小的車們緩緩地停住了。最前頭的那一輛明藍色的“寶馬”輕盈地立在斑馬線外,像一位紳士耐心地等候著心愛的姑娘。稍後的一輛有些褪色的貨運車有些笨重地停下了,似一名長途跋涉的旅行人駐足欣賞起了風景。綠燈亮了,凝滯的綵帶賓士起來了。紳士的“寶馬”像得到姑娘明確的肯定,高興地急馳而去;行者似留戀那美麗的風景,慢慢地走向了遠方。執著、奉獻的人兒——縱橫交錯的公路中央,盛開著一朵潔白的蓮花。不用修飾,沒有講究,簡簡單單的,一個圓臺。圓臺之上,筆直地站著一個人。日曬不化,風颳不倒,雨淋不壞,雪凍不怕。這是鋼澆鐵濤的人嗎?不,僅僅是一個肉生肉長的普通人。“我站在這個崗位上,我就要堅守這個崗位。”這是他們鏗鏘的誓言。路多了,車快了,人忙了,交通安全了嗎?安全了。因為有著美麗、和諧的環境,流動、有序的車輛,執著、奉獻的人們,這一切,共同築就了一條綠色通道。教師點評“綠色”給予的就是希望,就是平安。文章的題目擬的好,直切主題。三個語段構成排比,這樣的結構顯得小作者頗具匠心。還有,文章熟悉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更為之增色!今日說法——記一堂“我與交通安全”的班會課許東矩大家好!歡迎來到初二年12班的演播室參加我們的節目。我是主持人許小撒。今日邀請到的嘉賓有校領導、班主任、各科任教師們。十字路口,沒有警察值勤,我是否會等綠燈亮起再穿道而行?繁忙路面,暫時沒有車流,我是否會趁那一隙間便越欄而過?回家心切,沒有其它車輛,我是否會乘這已超載的客車而歸?(臺下笑聲四起)我們今天的節目是要告訴大家:交通,時時刻刻都發生在我們身邊。安全,時時刻刻都提醒著我們注意。請看以下的報道:一、在寬闊的城外大道上,各式的運輸車輛川流不息。一輛滿載貨物的拖拉機在加速行駛。緊盯前方的司機不曾想到有某個學生一手扶著車把,一手攀在他的車沿上,隨車而行。迎面有一輛客車要駛來,司機一剎車,拖拉機停住了,學生的生命也停住了,只有腳踏車的輪子還在轉動。二、在繁忙的市內大道上,兩旁的綠樹成蔭。樹蔭下,若隱若現著一道綠色的防護欄。柵欄內,行人步履匆匆。忽然停下腳步的人要幹什麼?他四下張望(遠處有一條人行的斑馬線),一抬手腳,竟越出欄外。說時遲,那時快,一輛轎車急速駛來……不多時,一輛頂部閃爍著紅燈的車輛呼嘯而來,活潑的生命奄奄一息地躺在擔架上。三、在燈火輝煌的夜景下,忙碌一天的人們相繼休息了。“小李,走好,不送了。”一酒家傳出殷勤的道別聲。“不——用,我能回去。”接著摩托發動的機聲,帶著疲倦與醉意,人與車匆忙上路了。“嘀——嘀——”刺耳的喇叭聲喚醒酒醉的人,然而不聽使喚的手腳還是誤了大事。摩托車衝出了道路,人甩在冰涼堅硬的水泥路上。(臺下群情激盪,東一句,西一句,議論開了)主持人許小撒詢問嘉賓:這樣的悲劇在今天為什麼還會發生?嘉賓:悲劇是大家不願見到的。但發生了,我們就要深思其中的原因。《交通管理條例》明文規定“騎腳踏車不準雙手離把,攀扶其它車輛或手中持物”、“行人不準穿越、倚坐人行道、車行道和鐵道口的護攔”、“醉酒的人不準駕駛機動車”。很顯然,當事人都忽視了交通安全,更違反了交通安全法規。這是主要原因。主持人許小撒詢問嘉賓:悲劇有沒有可能減少?嘉賓:這絕對有可能。只要遵守交通安全法規,安全地行駛,悲劇就不會發生。有法可依,有法還得必依。我們還要透過更多的宣傳方式使我們的交通安全法規廣為人知,讓人們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它,並讓安全行駛成為一種習慣,這樣,交通事故的發生率才會降低。主持人許小撒: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人上億,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幾千億美元,間接損失更遠甚於此。杜絕不安全的交通行為,勢在必行。高興的是,我們的國家意識到這一點。前不久,國家又重新制定、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這部法律將於2004年5月1日實行,它將規範著我們日常的交通行為,保障著我們交通的暢達安全。學習這部法律,宣傳這部法律,讓枯燥的條文演變成生動的故事深入人心,是今天的我們要做的。謝謝大家的觀看。下期節目再見!(掌聲響起,一堂“我與交通安全”的班會課結束了)教師點評這篇文章的最大亮點是“今日說法”!小作者模擬中央電視臺的名牌節目《今日說法》,給我們帶來了一堂生動而有意義的法制課。如文中所說的“學習這部法律,宣傳這部法律,讓枯燥的條文演變成生動的故事深入人心,是今天的我們要做的”,小作者確實做到了把平常覺得乏味遙遠的交通安全演變生動貼近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