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應急預案> 雨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精選5篇)

雨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雨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精選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保不齊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為了儘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往往需要預先編制好應急預案。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雨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雨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1

  為了保障汛期災情發生後,我中心各項醫療衛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進行,提高我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應對汛期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和醫療救援水平和疫情防控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區政府和區衛生局有關檔案精神,特制定我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汛期災害事件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一、汛期災害事件應急處理的組織管理機構和職責

  (一)成立紅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汛期災害事件應急處理領導組:畢曉南主任任組長,汪守文副主任、郭同春副主任任副組長;李為君、賈方軍、劉昌明、張景勇、宋秀濤、沈洪岐、隋海博、綦遠林、趙之章、宋繼龍為成員。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在我中心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汛期災害事件應急處理領導組職責:

  1、接到災情指令後,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排程各工作組開展緊急救援和疫情防控工作。

  2、督促各科室落實防範措施,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3、協調與有關部門的關係,在區政府和區衛生局的統一領導下,使汛期災害事件救援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4、向區政府和區衛生局及時彙報有關資訊。

  (二)疫情防控工作組:組長汪守文,副組長王世越、於國英,疾控科、檢驗科、辦公室負責人為成員。

  疫情防控工作組工作職責:

  1、制定汛期災害事件應急疫情防控預案,在接到應急指令後,迅速啟動預案,組織指揮排程各專業隊對災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2、組建消殺、衛生學調查和評價、衛生檢驗、後勤保障等相關專業隊伍,開展應急處理演練及消殺、衛生學調查和評價,並負責指揮、排程、協調、督促各專業小組完成疫情防控應急任務。

  3、負責收集、分析並及時向區衛生局汛期災害事件應急處理領導組辦公室報告有關資訊。

  (三)醫療救治工作組:組長郭同春,副組長:蘭豔、劉冬月;成員:張景勇、沈春霞、李麗、趙國萍。

  醫療救治工作組職責:

  1、負責本單位汛期災害事件醫療救治應急預案的制定,組建醫療救治應急隊伍。

  2、負責對單位救治隊伍進行演練培訓,各科室主任要負責本科室業務技能的指導和培訓。

  3、接到應急救治指令後,迅速啟動救治預案,組織協調、排程各救治成員,迅速趕赴現場,實施現場救治指揮,開展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及時報告醫援資訊。

  (四)衛生監督組:組長李為君,副組長崔明,張鳳芝、寧靜、劉昌明為成員,中心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衛生監督組職責

  主要負責制定汛期災害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組建相關專業隊伍,開展應急處理演練培訓,開展本單位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做好資訊上報工作。

  (五)宣傳教育組:組長許陽,宋繼龍、趙之章、陳晶為成員並宣傳教育組職責

  主要負責救災防病宣傳健康教育工作。

  二、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及指揮

  我中心救援應急隊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後要及時趕赴現場,並根據現場情況全力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在實施醫療衛生救援的過程中,既要積極開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護,確保安全。

  1、現場搶救

  到達現場的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要迅速將傷員轉送出危險區,本著“先救命後治傷、先救重後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按照國際統一的標準對傷病員進行檢傷分類,分別用藍、黃、紅、黑四種顏色,對輕、重、危重傷病員和死亡人員作出標誌(分類標記用塑膠材料製成腕帶),扣系在傷病員或死亡人員的手腕或腳踝部位,以便後續救治辨認或採取相應的措施。

  2、轉送傷員

  當現場環境處於危險或在傷病員情況允許時,要儘快將傷病員轉送並做好以下工作:

  (1)對已經檢傷分類待送的傷病員進行復檢。對有活動性大出血或轉運途中有生命危險的急危重症者,應就地先予搶救、治療,做必要的處理後再進行監護下轉運。

  (2)認真填寫轉運卡提交接納的醫療機構,並報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彙總。

  (3)在轉運中,醫護人員必須在醫療倉內密切觀察傷病員病情變化,並確保治療持續進行。

  (4)在轉運過程中要科學搬運,避免造成二次損傷。

  (5)合理分流傷病員或按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指定的地點轉送。

  3、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

  衛生監督組負責轄區內汛期災害事件後的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組織本單位相關工作人員,開展衛生學調查和評價、衛生監督執法及消殺滅工作。採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防止災害後傳染病或疾病的發生或流行,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4、資訊報告

  醫療救治組在迅速開展應急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同時,應立即將人員傷亡、搶救等情況報告醫療救治工作組總指揮和區衛生局應急辦公室。醫療救治工作組、承擔醫療衛生救援任務的醫療機構要每日向區衛生局應急辦報告傷病員情況、醫療救治進展等,重要情況要隨時報告。

  5、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的終止

  汛期災害事件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完成,傷病員在醫療機構得到救治,經區政府或區衛生局批准,醫療救治工作組可宣佈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終止,並將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終止的資訊報告上級有關部門。

  三、醫療衛生救援的保障

  我中心要堅持“平戰結合、常備不懈”的原則,加強汛期災害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組織和隊伍建設,組建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制訂各種醫療衛生救援應急技術方案,保證汛期災害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責任與獎懲

  我中心的汛期災害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各組對汛期災害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作出貢獻的優秀科室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人,要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團結協作,確保防汛安全

  我中心汛期應急各工作組成員要在區委、區政府、本單位汛期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團結協作,緊密配合,一旦發生洪水險情,要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之中,共同搞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確保全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六、進行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指揮下,進行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透過演練來提高我中心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將突發事件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

  雨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2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做好公司各單位特別是煤礦的防汛工作,提高對因雨季到來而引發重大災害事故的快速搶險救災反應能力,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保護職工人身安全、集體財產不受損失及各單位的安全執行,制定本預案。

  2、編制依據

  國家《應急預案編制導則》、《防洪法》、《水法》、《防汛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等。

  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公司各單位特別是煤礦企業由於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洪水、暴雨漬澇、塌陷區積水等災害事件的防禦和處置。

  4、工作原則

  本《預案》充分體現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搶結合,堅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思路,堅持行政領導負責制、統一指揮、統一排程、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全力搶險、確保安全的原則。

  二、重點防護物件

  公司全體業務人員;公司各煤礦工業廣場、井下工程、井下各生產系統裝置、地面的礦區公路、地面的礦區高壓供電線路、地面及井下的通訊系統;公司物流園區的堆場、服務區等功能設施;公司各儲配煤場、選煤廠;公司各營業單位的地面設施等。

  三、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1、組織機構

  公司成立雨季“三防”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排程中心。

  總指揮:張晚德

  副總指揮:常務副經理、安全副經理、煤業副經理、物流副經理、三產副經理、行政副經理、總工程師。

  成員單位:排程中心、生產技術部、安全監察部、機電供應部、一通三防部、煤礦採掘隊、行政辦公室、監控室、工會、紀檢辦、安保部、後勤部、醫務室。

  主任:排程中心主任

  2、職責

  指揮部:主要負責協調事故應急救援期間各個部門的運作,統籌安排各項應急救援行動,為現場應急救援提供各種資訊支援,快速準確地制定出救災實施方案。

  總指揮:全面負責防汛應急處置的組織指揮工作。

  副總指揮:協助搞好防汛應急處置的組織救援工作。

  成員單位:服從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指令,完成好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具體為:

  ﹙1﹚排程中心:負責彙總天氣預報,傳遞汛期資訊,安排汛期值班,組織協調和檢查“三防”重點工程進展情況及有關“三防”工作的彙報。負責按搶險方案,組織現場的救急搶險和救援行動,聽從指揮部命令,負責向鄰近礦山救護隊的求救聯絡。

  ﹙2﹚生產技術部:負責井上、下水文觀測,對地表河流、採煤塌陷地積水、裂縫等進行定期觀測,安排防水工程,組織“三防”檢查,做好汛期防治水工作。負責井下各採、掘工作面的防排水預測工作。負責提供各煤礦相關的突水點地質引數等技術資料,提供技術指導。

  ﹙3﹚安全監察部:負責監督檢查各單位(重點是煤礦)的“三防”工作進展情況。監督檢查各施工單位做好“三防”以及地面排水溝的清挖、漏雨房屋的維修、防水工程的施工工作。負責風井口及井下通風巷道積水檢查工作。負責監督事故搶險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組織或協助對事故的調查工作。

  ﹙4﹚機電供應部:負責井上、下供電系統的“三防”工作。設定和測試各種避雷設施,井下機電裝置、排水裝置要進行效率測定並保證排水系統能滿負荷執行,將各種測試結果及時上報公司“三防”辦公室。

  ﹙5﹚一通三防部:負責煤礦通風工作,為事故搶救地點提供通風保障。

  ﹙6﹚煤礦採掘隊:負責組織井下水倉及排水溝的清挖和矸石山系統的防排水工作。

  ﹙7﹚行政辦公室:負責上級“三防”檔案的及時傳遞和搶險車輛的安排工作。

  ﹙8﹚監控室:負責通訊設施的“三防”工作,保證汛期通訊線路暢通。

  (9)工會:協助事故單位做好事故傷亡人員的善後救援工作。

  (10)紀檢辦:參加對事故的調查和責任追究。

  (11)安保部:負責成立“三防”搶險隊伍並進行訓練和演習。負責保證搶險救災物資運輸的道路暢通和事故發生地治安。

  ﹙12﹚後勤部:負責危房維修拆遷及所轄範圍內建築物“三防”以及發生險災後受災人員的安置工作。負責組織“三防”搶險物資的儲備及庫房的“三防”工作。要求搶險物資能滿足搶險需要,做到專庫專放。

  (13)醫務室:負責組織醫護人員對受傷人員的急救工作。

  (14)現場指揮部:事故發生後,成立現場指揮部,常務副經理負責組織制定搶救方案和現場搶救工作。

  四、預防預警及救援

  1、預防預警準備

  每年公曆4月初,各單位成立“三防”領導機構,明確職責,落實責任,上報“三防”工程計劃,落實工程資金,落實責任人,制定“三防”應急預案,在雨季到來前各項工作準備就緒。為了紮實而有效地做好防汛工作,在每次下雨後要對“三防”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並將相關資訊定時向公司排程中心彙報。

  排程中心在防汛期間必須每天收集氣象臺釋出的資訊;公司安全監察部對防洪排澇工程每次下大雨後檢查一次,發現險情及時向排程中心通報。礦排程室負責向公司排程中心報送雨季“三防”工作的相關資訊,報送時間為每月的3、13、23號(特殊情況及時彙報),報送資訊資料統一用A4紙列印。

  2、險情等級劃分

  ﹙1﹚一般險情,排程中心通知雨季“三防”辦公室,由“三防”辦公室組織相關單位到現場察看,並制定整改和防範措施。

  ﹙2﹚較大險情,影響區域性生產系統正常執行時,排程中心要通知值班領導和總工程師及“三防”辦公室,根據總工程師指令調集隊伍進行搶險和救災。

  ﹙3﹚重大險情,影響各單位正常生產或經營以及職工生命安全時,排程中心要按重大事故通知單位及人員名單通知有關人員及時到排程中心待命,並迅速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

  3、發生較大或重大險情時的救援程式

  (1)接警和應急啟動。

  發生雨季“三防”事故後,必須按照“事故現場人或知情人——礦排程室——礦值班領導——礦長、總工程師——公司排程中心——應急搶險指揮部”的順序彙報,彙報內容包括事故時間、地點、人員、範圍、程度等。總指揮決定啟動雨季三防應急預案後,立即向排程中心下達啟動預案命令。彙報方式採取電話彙報。

  (2)救援行動。

  A、排程中心接到總指揮命令後,按照公司應急預案中“重大安全事故電話通知順序”,通知指揮部成員到達排程中心集合。

  B、指揮部成員到達排程中心後,按照總指揮或副指揮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搶險救災指揮中心,協助事故單位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C、搶險指揮中心要要據災區情況,制定搶救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搶險。救護人員在搶救遇險人員時,應判定遇險人員的位置、湧水量、受水淹程度、巷道破壞和通風情況。

  D、排水過程中要切斷電源、保持通風,加強對有毒氣體的檢測,並注意觀察巷道情況,防止冒頂發生。搶險專業組要根據事故現場情況立即對受傷、受困人員進行搶救。

  E、醫務室人員組成的醫療救護組要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醫療救治。醫療救護組無法救治時,應及時將傷員轉醫院治療。

  F、本預案不能滿足現場有效救災時,指揮部要向上級部門及政府部門求救。全部受傷口、受困人員救出後,要清點現場人數,搶險人員撤離事故現場。總指揮下達應急結束命令,事故搶險人員返回公司。由公司有關部室組成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並向上級彙報。

  五、恢復正常狀態的原則和程式

  1、恢復正常狀態的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事故現場搶險救援結束後,必須核實確認災區內傷亡和遇險人員全部獲救。

  (2)保證安全原則。搶險救援結束後,對事故現場進行偵察,並消除或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誘發其他事故隱患。

  (3)實施監控原則。對事故現場進行人工和安全儀表的連續監測監控,發現有異常情況,立即採取相應安全技術措施,消除各類隱患。

  2、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式

  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完成後,各救援工作小組負責人如實向搶險指揮部彙報情況,經指揮部認真核實達到恢復正常狀態條件,批准救援隊伍撤離現場後,宣佈救援工作結束。

  3、後期處置

  (1)救援工作結束後,參加救援的部門和單位要認真核對參加搶險救援人員,清點裝備、器材;核算救援費用,整理搶險救援記錄、圖紙,3日內寫出救援報告。

  (2)公司組織相關部門勘察事故現場,對事故進行初步調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組織制定防範措施。

  (3)救援過程應儲存完整的應急救援記錄、方案、檔案、圖紙等文字和音像資料。

  六、應急保障系統

  1、人力資源保障

  應急由搶險指揮部統一指揮,調動救護、醫務、保安等有關部門人員,組織強有力的搶險救災隊伍,保證預案的有效實施。

  2、通訊(資訊)保障

  預案中涉及到的單位、部門、人員應保證相互間通訊、資訊(利用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的通暢,保證預案的及時啟動。

  3、搶險救援物資的保障

  後勤部應儲備有“三防”事故搶險物資,並保證出現事故時,在第一時間投入抗災搶險工作,達到控制災情的目的。儲備物資必須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保證能夠正常使用,並派專人管理。沒有應急搶險指揮部的命令,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動用。必備裝置應有:水泵:10臺;大口徑水泵:5臺;各種水管:1000米;膠皮管:1000米;鐵鍬:100把;鐵絲:300公斤;沙袋:1000個;裝載機、挖掘機、工程車隨時待命。

  4、資金保障

  各單位備有專用應急救援費用,事故發生後應當及時提供應急救援所需的資金,保證搶險所需資金的暢通。

  5、演習

  雨季“三防”應急搶險演習由各單位保衛科負責組織實施,並將相關資料上報公司排程中心及公司安全監察部。

  七、預案的培訓與演練

  1、公司安全監察部應將防汛應急預案納入年度培訓計劃。

  2、各單位保衛科要根據防汛應急預案進行演習。

  3、安檢科負責監督進行防汛應急預案演習。

  八、附則

  1、預案管理與更新

  公司排程中心負責該預案的管理工作,並根據模擬演習中存在的問題,對預案進行修改補充。預案更新工作於每年1月1日前完成。當有水災事故發生時,由指揮部發布命令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公司生產技術部、安全監察部、機電供應部、一通三防部、煤礦採掘隊、行政辦公室、監控室、工會、紀檢辦、安保部、後勤部、醫務室等部門負責協調組織各相關單位實施。

  2、獎勵與責任追究

  在預案的實施過程中相關單位恪盡職守,工作做的紮實到位未發生任何事故,則相關單位進行獎勵;若在預案實施期間,由於某些相關單位工作疏忽、監督不力,導致人為因素造成水災損失,則對相關單位處於相應罰款。

  3、預案備案

  雨季“三防”應急預案在各單位資料室進行備案。

  4、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4月1日起實施至10月1日結束。

  雨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3

  一、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水利大壩安全條例》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防汛抗旱工作思路

  堅持“一個並舉,兩個轉變”。即堅持防汛抗旱並舉,主動實現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變,由以農業抗旱為主向全面抗禦城鄉生活、生產和生態領域旱澇災害轉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三、防汛抗旱任務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確保境內小河流域的防洪安全,確保小(二)型以上水庫及城區、鄉鎮和主要交通幹線的防洪安全,努力減少經濟損失。

  四、防汛工作重點

  一是沿岸低窪地帶、住人河心洲壩人員的防洪保安;二是各類水利工程、已建和在建防洪工程的安全度汛;三是防止城區和鄉鎮駐地洪澇災害;四是重要交通幹線、橋樑、碼頭和各類船隻的應急搶險和安全度汛;五是山地災害易發地帶的監測、監控和群眾的避險安置;六是通訊、供電、供水、供氣和市政設施的防洪保安。

  五、防洪機構

  防汛抗旱指揮部由區人民政府區長任指揮長,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及區水務局局長任副指揮長,指揮部成員由區政府辦、區委農工委、區目督辦、公安分局、城鄉規劃建設局、城管局、發改局、商務局、財政局、農牧業局、林業局、交通運輸局、民政局、經科局、衛計局、教育局、供銷社、氣象局、國土資源分局、電信公司、保險公司等單位負責人組成。區人民政府防汛抗旱辦公室(以下簡稱防汛抗旱辦公室)負責處理防汛抗旱日常工作。

  六、河段幹流洪水防禦方案

  河段洪水防禦水位控制站,預報水位情況。

  (一)警戒水位以下洪水防禦方案

  區防汛抗旱辦公室加強值班,做好與上級防汛辦公室和水文氣象部門的聯絡,密切關注水情變化趨勢,及時通知沿江碼頭,低窪地帶將堆放的物資裝置轉移到安全地帶,避免在低水位情況下造成損失。

  當預報達到警戒水位時,區防汛抗旱辦公室通知沿江鄉鎮(街道)和防洪堤建設管理局,加強堤防工程的安全檢查,及時處理堤防險情,保障堤防安全。防汛辦公室主任、水務局局長到防汛辦值班,保持與區人民政府和上級防汛指揮部門的聯絡,及時通報洪水趨勢,處理抗洪搶險工作。警戒水位以下洪水的防汛工作排程由區防汛辦公室負責,並將有關情況隨時向區防汛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報告。警戒水位以下洪水防洪重點:加強堤防工程和重點險工險段,沿江水利水電工程、低窪地帶、河心洲壩、港口、碼頭的巡查,組織轉移受淹區域物資、裝置和群眾,確保安全。

  (二)警戒水位至保證水位之間洪水防禦方案

  當市水文局根據水位,預報城區洪水位超過警戒水位時,區防汛指揮部副指揮長和當班領導到崗,隨時掌握汛情變化趨勢,作好重要防汛部位、城區低窪地帶、堤防工程的防汛搶險物資呼叫準備和搶險隊伍的召集,一旦出現險情,立即指揮投入抗洪救災。根據預報洪峰流量和洪水位,對照城區各街道相應高程,指揮有關部門在洪峰到來前2小時組織將城市低窪地帶的群眾和物資轉移到安全地帶。當市水文局根據水文站水位,預報城區城市洪水位達到防洪保證水位時,區防汛指揮部指揮長到指揮崗位,隨時掌握汛情變化趨勢、上游降水情況和區間降雨情況以及江河道內邊壩、重要橋樑、港口、各類船隻、堤防工程、城市低窪地帶受洪水威脅的人員、物資、城區排澇設施的安全情況。對容易發生洪水災情的部位採取緊急措施,指揮轉移人員和物資。一旦出現險情,防汛物資和搶險隊伍必須排程到位,立即投入抗洪搶險。根據預報的洪峰水位和流量,由各防汛指揮部指揮有關單位組織河心洲壩和沿江低窪地帶的人員和物資轉移到安全地帶,確保不出現人員傷亡,同時做好被轉移人員的安置和疾病防治工作。保證水位以下的防洪重點:沿岸低窪邊壩群眾轉移及救護,堤防出險地段,沿江兩岸城市和場鎮易受洪災區域物資、人員安全轉移。

  (三)超保證水位洪水防禦方案

  當市水文局根據水文站水位,預報嘉水位超過防洪保證水位時,沿江河道低窪邊壩、城市部分街道將被洪水淹沒。當市防汛指揮部宣佈沿江各縣(市、區)進入緊急防汛狀態時,區防汛指揮部指揮各相關部門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立即投入抗洪搶險,採取一切有效的辦法減少洪災損失;按照區域性服從全域性的原則全力保證城鎮、工業區、重要交通幹線和軍事設施的安全。區人民政府及區防汛指揮部在接到洪水預報後立即組織城市受淹區域、河心洲壩、沿江低窪地帶內的人民群眾撤離轉移,確保在洪峰到來2小時前完成轉移工作,作好避洪保安全的準備。超保證水位洪水的防汛重點:城市堤防的除險加固邊壩淹沒區域群眾安全轉移;嘉陵江的橋樑、各類船隻防洪保安;高坪城區高程低的街道安全。

  七、城區內外防洪預案

  (一)城區基本情況

  城區地處中游,城市地勢較低,易受洪水威脅。僅有抗禦3—5年一遇洪水的自然防洪能力。防洪重點是城市內澇以及洪水從排汙閘倒灌漫入城區低窪地帶,對防洪堤及城區構成威脅。

  (二)城區外洪水防禦方案

  1.警戒水位以下洪水防禦方案

  高坪城區外警戒水位淹沒範圍有開發區中壩及沿江碼頭,按照我區度汛安全規定,在汛期警戒水位以下嚴禁堆放批次物資和居住人員,汛前檢查按部門職能責任將警戒水位以下的物資和人員轉移到警戒水位以上,確保安全。當市水文局根據水文站水位,預報水文站水位達到268米時,區防汛辦公室主任必須帶崗值班,及時瞭解掌握上游洪水和降雨變化情況,處理防汛保安事務,並在洪峰到來2小時前按程式通知各相關部門將沿江鄉鎮(街道)、碼頭及上、下中壩和城區地勢低將被洪水淹沒地帶的人員、物資轉移到安全地帶。區防洪堤建設管理局負責組織人員加強堤防巡查,發現險情及時排除,根據洪水位情況關閉城區排水閘門,防止嘉陵江洪水進入市區雍塞水道。為防止城區雨水和生活廢水因嘉陵江洪水影響而造成內澇,及時開啟排澇泵站設施排水。區防洪堤建設管理局負責組織搶險隊伍,採取有效措施封閉將被洪水淹沒的未建工程斷面,確保堤防和城區安全。

  2.保證水位至警戒水位洪水防禦方案

  保證水位至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對高坪城區部份街道、碼頭、下中壩造成威脅。當市水文局根據水文站水位,預報水文站洪水位達到警戒水位以上至保證水位洪水時,區防汛指揮部副指揮長到防汛辦公室值班,帶班處理防洪減災事務,指揮區級有關部門作好抗洪搶險準備,一旦出險情,及時出動搶險。根據預報在洪峰到來前8小時低窪地帶的人員和物資的轉移,由區防汛指揮部指揮民政部門及道辦事處組織轉移群眾安置到安全地帶,並安排群眾生活。區防洪堤建設管理局組織人員巡查堤防,及時排除險情。在洪峰到來前,關閉堤防泵站閘門,防止洪水湧入城內;開啟排澇裝置抽排城區內生活汙水和雨水,防止城區內澇發生。區衛計局組織防疫站工作人員負責轉移群眾的疾病防治工作,對群眾居住區域進行消毒,防病治病,防止流行性傳**發生。洪水消退時,由被淹區域社群居委會發動街道居民住戶組織清掃被淹房屋和街道的淤泥。環衛部門負責派灑水車沖洗街道,使被洪水淹沒區域的街道盡快恢復正常。

  3.超城市堤防設計標準洪水防禦方案

  當市水文局根據上游水位,預報城區出現超標準洪水時,區防汛指揮部指揮長到防汛辦指揮防汛抗洪工作,防汛辦全體工作人員上崗值班,防汛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武警中隊、各級防洪搶險隊處於緊急狀態,隨時聽從指揮部領導調動。在洪峰到來前2小時將被洪水淹沒區域的群眾和物資裝置轉移到安全地帶,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4.發生超標準洪水時,相關部門防洪抗災責任

  區防汛抗旱辦接到超標準洪水預報後,按程式立即報告區委、區政府和區防汛指揮部正、副指揮長,同時,將汛情傳至沿江鄉鎮(街道)。區防汛指揮部指揮長主持指揮部成員召開緊急會議,區防汛辦根據氣象局、水文局情報報告洪水情況和天氣,洪水發展趨勢,提出抗洪搶險參謀意見,供指揮長決策。由指揮長部署抗洪搶險工作,並下達相關命令。公安分局對受洪水淹沒區域實施治安管制,防止治安事件發生,打擊趁機哄搶災區群眾和單位物資等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行為。對預報受洪水淹沒區域和搶險轉移區域的交通道路實施交通管制,確保搶險車輛通道暢通。電信公司要組織應急搶險維護分隊,對防汛指揮通訊電話進行維護保養,確保電話暢通。行動通訊公司要制定行動通訊保障方案,根據防汛搶險需要調動行動通訊裝置,保障受災區域現場與指揮部的通訊聯絡。供電部門、自來水公司、天然氣公司要組織搶險隊維護好相關的設施,確保防洪抗災用電和居民用水、用氣,全力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區衛計局組織應急救助醫療隊伍,對受災群眾進行防病治病,衛生防疫部門對受災區域進行消毒,防止流行性疾病發生。區民政局要妥善安置受災區域群眾,保障其生活和居住。區交通運輸局要根據防洪搶險需要,保障工程機械、運輸車輛、搶險船隻的呼叫,確保轉移受災群眾、物資和救災物料的運送需要。區商務局組織商業服務單位組成流動服務隊,將生活物品送入受災區域和群眾轉移區域,確保人民群眾的生活必需。洪水消退時,災區單位、居民委員會組織群眾及時清洗淤積物,環衛部門派出灑水車及時清洗街道,確保洪水退、街道淨,迅速恢復受災區生活和工作秩序。

  (三)城區內澇防禦方案

  高坪城區內澇的形成主要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區面積的不斷擴充套件,街面硬化率高,原設計的城市排雨汙水管網已經不能滿足在降暴雨情況下正常排放雨汙水,以及城區排雨汙水管網執行多年管道汙泥淤塞嚴重,致使排汙管道的排放能力減弱,發生暴雨時排水不暢造成街道被淹。區域性強降雨也是造成城區內澇的重要原因。區城鄉規劃建設局要根據城市發展要求,對不能滿足城市排澇要求的城區雨水排放管線進行增設,加大城區雨汙水排放能力,特別要根據城區建設要求,規劃建設必須考慮在超強特大暴雨情況下,城市排水管網的排放能力,防止內澇發生。區城鄉規劃建設局在汛前組織人員對城區排雨汙管道進行全面清淤,使城區設定的排汙雨管道達到正常排雨汙能力,保障在強降雨情況下,城區排水設施正常排水,不發生內澇。當城區發生強降雨,超過城市設施雨汙水排放能力,發生內澇時,堤防管理單位應立即啟動排澇泵站設施,實施緊急排水,消除城區內澇。區城市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會商聯絡,密切關注天氣趨勢,在強降雨天氣到來之前,組織城區低窪地帶和排澇設施不完善的地帶物資轉移,儘可能避免造成大的內澇損失。

  八、突發性洪水防禦方案

  (一)水利工程出現潰堤、垮壩造成突發性洪水的防禦

  汛前對水利工程,特別是對病危水利工程,由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制定不同情況下的防洪保安方案,報上級主管機關和當地人民政府批准實施,汛期嚴格限制安全蓄水,建立工程安全監測和安全巡查制度,檢查安全隱患,按照以防為主的原則,儲備足夠的物料,出險時全力排險,確保不出現潰壩事故。一旦出現不可控制的潰壩因素,由水庫管理單位提前啟動報警系統,通知下游沿岸人員和物資向安全地帶轉移。

  (二)堤防決口突發性洪水的防禦

  堤防在汛前建立安全巡查和裝置監測體系,發現險情及時排除,加固堤防。汛前堤防管理單位要準備足夠的物料和搶險隊伍,一旦出現決口果斷採取封堵決口措施和啟動排水泵站緊急排水,同時對被洪水威脅地帶的群眾和物資實施緊急轉移,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三)山洪防禦

  區國土分局汛前對易發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地帶進行安全檢查。汛期對災害易發地帶進行監測,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排除,將危險地帶的群眾和物資轉移安置到安全區域,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雨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

  一、雨期施工總要求

  1、確保資訊暢通。由於雨季施工暴風雨等惡劣天氣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對破壞程度難以進行預測,需要加強對氣象資訊的控制管理,及時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強防範。

  2、防護的全面性。施工現場涉及面較廣,包括各部分現場和臨時設施的安全防護以及全部人員的安全,因此在制定安全措施時一定要全面細緻周到,不可因事小而不為,以留有隱患,帶來損失。

  3、科學組織施工。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充分考慮雨期施工的特點,將不宜在雨季施工的工程提前或延後安排,搞好工序穿插,提高工效和施工速度,遇到較大的暴風雨天氣應停止施工。

  4、快速反應做好防汛搶險救災應急準備,在雨期施工時,各種防護措施要進一步加固。確保搶險救災物資人員到位,發生險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二、雨季施工安全準備措施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遇較大的暴風雨天氣應停止所有的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方。

  2、做好現場排水。

  (1)雨季施工現場應處理好危石防止發生滑坡、塌方等災害。

  (2)保證道路暢通,路面根據實際情況分別硬化或加鋪沙礫、爐渣或其它材料,並按要求加高起拱。

  (3)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護。對材料庫全面定期檢查,及時維修,四周排水良好,牆基堅固,不漏雨滲水,鋼材等材料存放採取相應的防雨措施,確保材料的質量安全。

  (4)嚴格按防汛要求設定連續、暢通的排水設施和應急物資,如水泵及相關的器材、塑膠布、油氈等材料。

  三、各重點分項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基礎工程。

  基礎工程受雨水影響較大,如不採取有關防範措施,將可能對施工安全及建築物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在雨期施工時注意以下幾點:

  (1)雨期開挖基槽(坑)或管溝時,應注意邊坡穩定。必要時可適當放緩邊坡度或設定支撐。施工時應加強對邊坡和支撐的檢查控制;對於已開挖好的基槽(坑)或管溝要設定支撐;正在開挖的以放緩邊破為主輔以支撐;雨水影響較大時停止施工。

  (2)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雨量大時,應停止大面積的土方施工;基礎挖到標高後,及時驗收並澆築混凝土墊層;如被雨水浸泡後的基礎,應做必要的挖方回填等恢復基礎承載力的工作;重要的或特殊工程應在雨期前完成任務。

  2、混凝土工程:

  (1)模板隔離層在塗刷前要及時掌握天氣預報,以防隔離層被雨水沖掉;

  (2)遇到大雨應停止澆築混凝土,已澆築的部位應加以覆蓋。現澆混凝土應根據結構情況和可能,多考慮幾道施工縫的留置;

  (3)雨期施工時,應加強對混凝土粗細骨料含水量的測定,及時調整用水量;

  (4)大面積的混凝土澆築前,要了解2—3天的.天氣預報。儘量避開大雨。混凝土澆築現場要準備大量的防雨材料,以備澆築時突然遇雨進行覆蓋;

  (5)模板支撐下回填要夯實,並加好墊板,雨後及時檢查有無下沉;

  (6)下雨時不得進行鋼筋焊接、對接等工作,急需時應做好防雨工作或將施工作業移至室內進行;剛焊接好的鋼筋接頭部位應防雨水澆淋,以免接頭驟然冷卻發生脆裂影響建築物的質量。

  3、吊裝工程:

  (1)構件堆放地點要平整堅實,周圍要作好排水工作,嚴禁構件堆放區積水、浸泡,防止泥土粘到預埋件上;

  (2)塔式起重機路基,必須高出自然地面15cm,嚴禁雨水浸泡路基;

  (3)雨後吊裝時,應首先檢查吊車本身的穩定性,確認吊車本身安全未受到雨水破壞時再做試吊,將構件吊至1m左右,往返上下數次穩定後再進行吊裝工作;

  (4)雨天可能會影響起重機司機的視線,若司機沒有在雨天進行吊裝的經驗,停止吊裝工作;或請有經驗的司機來進行;

  (5)停止施工時,應將塔吊的吊鉤收回靠攏塔身,不得在吊鉤上遺留吊索、建築構件等任何物體,以防止這些重物被風吹動導致塔吊搖晃,嚴重的會引發塔吊倒塌的事故發生;

  (6)由於構件表面及吊裝繩索被淋溼,導致繩索與構件之間摩擦係數降低,可能發生構件滑落等嚴重的質量安全事故;此時進行吊裝工作應加倍注意,必要時可採取增加繩索與構件表面粗糙度等措施來保護吊裝工作的安全進行;

  (7)雨天吊裝應擴大地面的禁行範圍,必要時增派人手進行警戒.

  (8)六級以上風力或暴雨天氣停止一切吊裝作業。

  4、施工機械的防雨防雷及施工現場的用電:

  (1)防雨。所有機械棚要搭設固牢,防止倒塌淋雨。機電裝置採取防雨、防淹措施,可搭設防雨棚或用防雨布封存,機械安裝地點要求略高,四周排水較好。安裝接地裝置。移動電閘箱的漏電保護裝置要可靠靈敏;

  (2)防雷擊。雨季是雷電多發季節,在施工現場為防止雷電襲擊造成事故,必須在鋼管腳手架、塔式起重機、物料提升機、人貨電梯等安裝有效的避雷裝置,避雷接地電阻不得大於10Ω。

  (3)防觸電。施工現場用電必須符合三級配電兩級保護,三級電箱作重複接地,電阻小於10Ω;電線電纜合理埋設,不得出現老化或破損的電纜;職工宿舍安置安全電壓,遇暴風雨天氣,要安排專業電工現場值班檢查,必要時立即拉閘斷電,所有職工下班前必須將各裝置工具電源斷開。

  四、雨期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加強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對建築物主體、腳手架、施工用電、各小型機械的防雨棚以及臨時設施、安全標誌牌進行經常性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對破損處及時修復。

  2、注意經雨衝淋材料的使用,要採取處理措施後才能使用。

  3、暴風雨時應立即停止室外施工作業,人員迅速撤到安全地方,同時全工地應果斷拉斷電源。

  4、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教育,加強雨季安全施工常識的學習,提高自我防範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

  雨季地質災害應急預案5

  為提高抗禦建築施工特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防止我市一旦發生汛情,保障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損失,維護社會穩定,迅速排除汛情造成的危險,減少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一、適應範圍:

  本實施方案適用於我市行政區域內建築施工現場防訊工作。

  二、組織機構:

  (一)濟源市建築施工現場防汛領導小組是本應急預案的組織機構。市建築施工現場防汛應急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xx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科,劉傑任辦公室主任。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辦公室全面負責。辦公室設立通訊聯絡組、物資保障組和應急搶險組。通訊聯絡組:負責內外的通訊聯絡,要配備通訊聯絡工具,隨時保持聯絡暢通。一旦發生人員傷亡及重大安全隱患,立即聯絡有關部門實施搶救,同時向上級部門報告。物資保障組:負責搶險防汛物資的保管、發放。配足雨衣、雨鞋、水泵、照明、鎬鏟、草袋、繩索等搶險用品及繃帶、擔架等醫護用品;預先設定緊急疏散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場所,確保一旦發生險情,現場人員能得到及時疏散和安置。應急搶險組:成立搶險應急隊伍,配備搶險裝備,負責現場的緊急自救搶險。汛期要確保應急隊伍保持隨時待命狀態,各類搶險車輛保持油料充足、執行良好。一旦汛情到來,確保人員、裝置及時到位,搶險及時。

  (二)主要職責是執行上級命令,制定工作方案;督查各施工現場落實領導小組的各項預防措施;向市建委報告防汛進展情況,隨時保證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協調各有關單位和部門工作中的問題。

  (三)實行嚴格的24小時值班制度,保持通訊暢通,嚴禁值班人員脫崗。設專人每天收集天氣資訊,一旦有汛情,應立即啟動預案。

  三、責任制度:

  (一)建設單位責任

  1、實施對施工現場防訊工作的監督檢查,督促施工、監理單位抓好各項防訊措施的落實。

  2、及時撥付工程款項,以保障各單位防訊工作經費。

  3、因汛情發生可能對周邊建築物、構築物及供電線路等公共設施造成影響的,應及時協調各部門進行妥善處理。

  (二)施工單位責任

  1、建立健全施工現場防訊組織機構,成立專門班子具體負責防訊各項工作的落實,將防訊工作責任分解到每一個崗位,確保責任到人,措施落實。

  2、積極做好施工現場防訊的各項工作,要全面及時掌握工程動態,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對重點內容、重點環節進行重點檢查和監控。

  3、開展防訊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確保一旦預案啟動,人員到位、物資到位、裝置到位,搶險及時、有序。

  四、重點檢查監控內容

  施工現場要實行嚴格的汛前檢查、汛期監控、汛後複查的檢查監控制度。安排專人分工負責,對現場的臨建設施、圍擋檣、基坑設施、起重運輸機械、腳手架、施工用電等專案進行重點檢查和監控。

  (一)臨建設施臨建設施包括:宿舍、食堂、辦公用房、廁所等。監控人的責任:全面檢查臨建設施的安全狀況,如有裂縫、傾斜、變形現象,及時採取加固、翻修,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拆除重建;暴雨天氣必須安排專人進行不間斷巡查;隨時觀察風雨對臨建設施的影響、受損情況及基坑、腳手架、塔吊等可能對臨建造成的破壞,如有危險立即將臨建內人員轉移到安全地方。

  (二)圍擋牆圍擋牆包括:彩色壓型鋼板圍擋牆。監控人的責任:全面檢查圍擋牆的安全狀況,如有破損、傾斜、變形等現象,及時採取加固、更換等措施;特別要加強對臨街圍擋牆的重點監護,如有險情,立即對圍擋牆周邊設警示隔離設施,並設專人看護,嚴防圍牆倒塌傷人。

  (三)基坑工程:基坑設施包括:邊坡防護、樁基施工、土石方開挖等。監控人的責任:隨時觀察基坑邊坡側壁變化、基坑支護有無變型、基坑毗臨建築物、結構物的變化情況;對毗鄰街道、建築物、山體、臨建設施的基坑要重點檢查監護;一旦汛情到來,立即停止施工,準備充足的排水裝置、裝置,及時對基坑進行排水。汛期過後對基坑進行全面檢查,無安全隱患後,方可施工。

  (四)起重運輸機械起重運輸機械包括:塔吊、客貨電梯、物料提升機等。監控人的責任:六級以上大風天氣應立即停止作業;重點監控起重運輸機械基礎的穩定情況、排水情況、基坑對塔吊的影響情況;要重點檢查塔吊密集、多臺作業的小區,鄰近高壓線和建築物的塔吊,如達不到安全距離必須立即拆除。

  (五)腳手架工程腳手架工程包括:落地腳手架、懸挑腳手架、整體提升腳手架、吊籃架等。監控人的責任:六級以上大風天氣,禁止腳手架施工作業;重點監控腳手架基礎沉降情況、排水情況,確保基礎穩固,架體拉結有效;對臨近街道、房屋、高壓線處重點監控,危險時應對腳手架危及範圍內設定警示隔離帶,並設專人監護。汛期過後,對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施工。

  (六)臨時用電臨時用電包括:施工用電、生活用電等。監控人的責任:全面檢查施工現場的各類臨時用電設施、配電線路,嚴格實行三相五線制,確保做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各類配電設施的防雨設施防護完好;暴雨天氣應立即切斷總電源,並準備好應急照明器材。汛情過後,對配電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符合安全要求後,方可送電施工。

  五、有關事項

  按照本預案的要求,全面落實防汛工作的各項防範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加強實戰演練,保持高度的待命狀態,確保一旦發生汛情,能夠高效、有序、及時地開展搶險,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對在防汛工作中行動遲緩、措施不力、責任不落實,由此造成責任事故的,將嚴肅追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