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應急預案> 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通用6篇)

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

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通用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難免會面對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為了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應急響應,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應急預案。寫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1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園教師、幼兒的安全意識,增強全員地震逃生能力,制定地震逃生演練方案如下:

  一、演習時間、參加人數

  時間:20xx年6月13日10:00

  人數:全體師生317人(幼兒295人,教職工22人)

  地點:幼兒園內

  二、演習領導小組及應急小組成員

  組長:XXX

  組員:各班教師

  三、準備工作

  1、準備警報聲;

  2、各班教師:負責幼兒安全疏散、幼兒安全教育;

  3、師生事先熟悉校園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處,逃生方法、順序、路線;

  4、幼兒園安全疏散示意圖。

  四、疏散原則

  1、靠近大門班級為先,遠離大門班級為後;

  2、聽見演習警報後,帶班教師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集中幼兒,清點人數,疏散幼兒到安全地點。

  五、逃生路線

  (大班、中班)側門(小班)

  六、人員安排

  xx總指揮,xx負責疏散大班幼兒,xx負責疏散中班幼兒,xx負責疏散小班幼兒,xx為機動人員。

  七、演練過程

  1、警報聲起;

  2、各班教師組織幼兒迅速撤離活動室,沿安全逃生路線疏散。具體要求:各班幼兒用雙手護著後腦,貓著身子,沿牆角邊有秩序的撤離;教師引導幼兒逃生時,教育幼兒不搶道、不驚慌;教師要組織幼兒有序撤離,不許漏下一名幼兒。

  3、集中到大操場。各班清點並報告人數,組織幼兒有序蹲著。

  4、演習結束,各班對演習進行總結。

  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2

  一、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謹慎從事、全體動員、及時疏散、保護師生、減少損失。

  二、地震臨震應急反應

  (一)緊急避震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儘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教室。

  2、在教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採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儘量小,躲到桌下或牆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視窗。要迅速在課桌下抱頭或頂書包躲避。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隻手用力抓緊桌腿或床腿。在牆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後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枕頭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採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牆,兩隻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幼兒,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視窗邊。

  6、在教室外的幼兒,應在教師指揮下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7、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二)緊急疏散:根據幼兒園各年級所處位置及幼兒年齡特點,緊急疏散的具體要求是:

  1、拉響警報:聽到警報(鈴聲)後由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組織本班級幼兒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鐘後沒有大反應,幼兒再次拉響警報(鈴聲),各班級應馬上按照幼兒園規定的緊急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教學樓。

  2、撤離路線:大一班幼兒從右邊樓道下樓直接撤離至操場,大二班幼兒從左邊樓道撤離至操場,小班幼兒從右邊樓道迅速撤離至操場西開闊地,中班幼兒從左邊樓道撤離至操場。

  在日常學習中要教育幼兒,地震時第一不能跳窗戶,第二不能一窩蜂似地往外擠,應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小朋友一齊行動,把桌椅擺放得有利於避震;與外牆和窗戶操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外牆倒塌或玻璃破碎時傷人;避開室內的懸掛物;留一定的通道,便於震時緊急撤離;把小班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離的地方。震後有秩序的撤離。

  要求:

  ①、上課時發生震情:

  1、做到不驚慌、採取就近避險。

  2、必須按疏散線路疏散,各班成兩路縱隊透過走廊,以免碰撞、擁擠、踩傷。疏散時要按指定路線,不要擁擠。

  3、遇到災情,千萬不要跳窗戶。

  4、各班教師負責指揮幼兒疏散,不得擅離崗位,有秩序將學生撤離到操場。

  5、各門口口要有教師指揮。

  6、疏散過程中,讓幼兒以雙手護頭或書包、書本護頭,以防被砸。

  7、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後。

  8、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9、各班幼兒到達集中地後,幼兒要蹲下,保護頭部。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並向園長報告。

  ②課間發生震情:

  1、值班教師、值周教師負責組織住校幼兒的疏散。

  2、轉向處有教師或管理員指揮幼兒透過,避免碰撞、踩傷。

  3、要求值班教師每人自備手電筒。

  4、教育幼兒如遇災情,要聽從指揮疏散。

  (三)自救互救疏散後,各工作小組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震後的自救工作。

  三、災情速報

  (一)災情速報物件:災情內容向上級地震部門、政府、教育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各專業防救組責任單位彙報。

  (二)災情速報的內容包括:震感、人口傷亡、經濟損失、社會影響等情況。

  (三)速報程式:

  1、幼兒園應急疏散領導小組立即啟動相應的地震應急預案,在1小時內瞭解下列情況:

  (1)影響範圍: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壞範圍。

  (2)人口影響:指人員傷亡情況。

  (3)經濟影響:指地震對建(構)築物、生命線工程、重大工程、重要設施、裝置的損壞與破壞等情況,對當地生產的影響程度以及家庭財產的損失等。

  2、地震災情的速報實行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專人負責和按程式速報的原則。

  3、災情速報人員分工:

  (1)指揮組:班豐梅、張宗躍、黃影(收集了解地震及震後全面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2)疏散組:岑建霞、王豐梅、韋巧、黃安娜(報告人員到達疏散地點。)

  (3)醫療救護組:韋仕芬、李文梭、韋本鳳、蘇家巧、劉仁飛(彙報人員傷亡情況。)

  (4)消防治安組:伍飛造、黃聲慧彙報道路、建築物的破壞情況。

  (5)宣傳報道線:張仕豔(總結匯報此次地震總體情況。)

  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3

  為保證幼教中心在地震發生前後快速、有序、高效地實施地震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結合幼兒園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分部門負責,資源整合,資訊共享,分工協作,協調一致,服從全域性,緊急處置,權責一致。

  二、地震分類:

  根據地震強度和其對造成的破壞或影響程度分為5類:一類: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簡稱特大破壞性地震),烈度達8度以上,相當於本市範圍內發生6.0級以上的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範圍內發生的7.0級以上的地震。二類:嚴重破壞性地震,烈度達7-8度(含8度),相當於本市發生5.5-6.0級(含6.0級)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範圍內發生6.5級以上的地震。三類:中等破壞性地震,烈度達6-7度(含7度),相當於本市轄區內發生5.0-5.5級(含5.5級)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範圍發生6.0級以上的地震。四類:一般破壞性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相當於本市轄區內發生4.5-5.0級(含5.0級)地震,或距我市100千米範圍內發生5.5級以上地震。五類:強有感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相當於本市轄區內發生3.5-4.5級(含4.5級)地震,一般不會導致人員傷亡,但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幼兒園在實施地震應急工作中,須隨時將瞭解到的震情、災情向幼教科報告,並酌情提出救援請求。

  三、應急機構組成及職責:成立搶險救災組、通訊組、交通組、醫護組等組織機構,下設組長及成員。分工負責,緊急處置。

  1、搶險救災組:

  組長:李炳仁

  副組長:烏日格、王建萍、康磊

  組員:XXX、XXX、XXX、XXX、XXX、XXX

  2、通訊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年級組長班組長

  3、交通組:XXX

  4、醫護組:XXX

  五、應急措施:

  1、要沉著冷靜地面對地震,不能驚慌失措。

  2、措施

  (1)發生地震時,要先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要有序組織幼兒,成人要先保護幼兒。

  (2)平時要教育幼兒地震中的逃生及自護基本方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

  (3)教育幼兒不能慌張、哭鬧或隨意亂跑,要聽從成人的揮,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4)成人要學會如何保護好幼兒,如果在室外活動要把幼兒集中到操場中間空曠場地或集中在樹木周圍;如果在室內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在桌、櫃等下面以及房間最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廁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窗下躲避。趴下時,頭靠嘴,用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如果是正在睡覺要叫醒幼兒並有序組織幼兒躲在床底下或牆腳下。

  (5)時刻與幼兒在一起,教育幼兒及給幼兒心理上的安慰。

  六、震後應急行動方案

  地震發生後如果能撤離要迅速組織教職工及幼兒撤離到安全地帶,並由通訊組織及時上報情況,房屋損壞及人員傷亡情況,同時搶險救護人員及醫護小組要實施救助工作。其它水、電等維護工作由幼教中心負責協調組織並做好師生思想工作,消除地震謠言。如果地震發生後不能訊速撤離或被困於室內、或被建築物擠壓千萬別灰心,堅持等待救援。

  七、其它

  1、要求各園發生後一定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不得擅自脫崗翫忽職守。凡因不負責任,翫忽職守造成幼兒園財產和幼兒生命字全事故的園長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做到寧可千日無震,不可一日不防,切實把保護教職工及幼兒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地震,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對在搶險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項獻的要給予表彰獎勵。

  2、幼兒園內必須堅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要加強觀察,發現異常及時上報。

  3、各幼兒園要做好疏散路線和有關避難安置場的等方面的準備工作。

  4、各幼兒園在臨震應急期內停止上課。

  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4

  幼兒園是人口密集場所,由於幼兒的年齡尚小,對地震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較低,所以,幼兒園往往成為受災最為嚴重的地方。根據本園的實際,結合泉州市中小學校地震應急預案編制指南(試行)的要求編制本園的地震應急預案。

  (一)應急指揮機構組成

  幼兒園應急指揮設立應急總指揮和現場應急指揮,應急總指揮由園長許洪虹擔任,現場應急指揮由廖淑鳳副主任擔任。在原定總指揮或者現場指揮無法到達現場時,由許珍珍保教主任來擔任指揮人員。

  應急總指揮的職責: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負責釋出啟動或者解除應急行動的資訊;開設現場指揮機構;向當地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並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

  現場指揮的職責:全權負責應急救援現場的組織指揮工作;負責及時向總指揮部報告現場工作情況,保證現場行動與總指揮部的指揮工作協調;當在疏散過程中突發緊急事件,如踩壓等,立即組織救援工作開展,並通報總指揮部。

  此外指揮部還下設數個工作小組(具體體現在應急演練方案裡)

  (二)地震應急疏散救援原則的確立

  按照統一指揮、反應迅速、措施落實、疏散有序、確保安全的原則來進行在校師生的地震應急疏散救援。

  (三)人員疏散和應急避難

  1、當險情發生時由許洪虹園長髮布疏散命令;

  2、辦公室主要負責人林山水主任通知進行疏散的方法;

  3、疏散人員數量全體師生及來訪人員;

  4、疏散過程中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5、科學設計疏散路線,儘量避免恐慌造成的次生災害;

  6、對需要特殊照顧的群體的考慮(有殘疾的學生等)要做到周到。

  7、做到讓所有在園師生熟悉關於疏散的有關資訊,事先確定出通知師生疏散的方法、主要或者備用集合點、疏散路線和查點所有人員的程式。對於來園訪問人員有詳細的名單,並由幼兒園林玉王老師負責其安全。

  繪製緊急撤離路線學生分流方案、指導緊急撤離的教職員工定點位置和臨時避難場所分配方案的示意圖,並設定有關標誌。夜間保證照明充足,便於安全逃生。校內設定指示標誌,讓師生辨識逃生方向。

  (四)自救互救

  1、指定林山水為醫療救助指揮人員,建立救護工作的統一指揮;確保重傷員的緊急護理及與醫院的協調工作。

  2、透過任課教師的教育及開專題講座教給學生開展自救互救工作的常識。

  (五)突發事件應對

  1、當出現人員被困,要注意儲存體力等待救援。儲存體力的方法有很多,不動不叫雖然不消耗體力,也不利於體能延續。被困者長期受困在狹小的面積內,腿腳不能自如舒展,如果長時間不活動,血液流通不暢,身體會麻木失去知覺。這時,被困者應當適當活動身體,按摩或有頻率、有節奏的活動都有利於身體機能維持。竭力講話、大聲呼喊會損耗體力,被困者求救時,應當利用種種途徑發出聲響,如敲石塊、吹哨子、拍手掌等。壓在廢墟下的被困者,最好相互聊天避免睡著。因為廢墟下空氣混濁、稀少,很容易一覺不醒。

  2、地震後的火災更可怕。因此,避難之際首先要關掉液化氣開關,消除火源。只要有可能的話,要設法關掉煤氣總開關。

  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5

  活動目的

  透過本次活動使全園教師和幼兒瞭解地震發生的有關知識,學習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遇到地震發生最大限度減輕損害的方法,從而提高幼兒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參加物件

  全體幼兒及教職員工。

  組織機構和職責

  組長:園長。

  副組長:園務會成員。

  成員:各班班主任、保健醫。

  1、負責制定、落實防震疏散宣傳教育方案和計劃。

  2、負責制定、宣傳、落實防震疏散逃生演練方案。

  3、擬定防震疏散逃生演練的時間和範圍。

  4、負責對防震疏散逃生演練的組織、指揮、協調及各項工作的檢查、指導。

  5、負責防震疏散逃生演練後對各項工作的總結及逃生方案的修改、完善。

  時間

  隨機。

  演練要求及注意事項

  1、要向全體教職工和幼兒講清楚防震疏散應急演練的意義和要求,講明是預防性演練,要使全體師生以積極、平穩的心態參與演練,避免因演練而引起的.恐慌和混亂,防止各種謠言的產生與傳播。

  2、要強調演練的模擬性與嚴肅性,參加演練的全體教職工和幼兒要做到:嚴肅認真、不搞過場;聽從指揮、遵守紀律;遇事不慌、頭腦清醒;反應敏捷、動作迅速。

  3、領導組、各班主任要仔細檢查每一個環節,嚴密組織好疏散預演練,讓所有教職工和幼兒熟悉掌握不同場合、不同地點、不同情況疏散逃生的方法、要領、技巧、路線、避險區域。

  4、領導組在演練開始前要認真檢視路線和現場,清除一切雜物,保證暢通與安全。

  5、演習前一週,班級老師對幼兒進行防震安全方面的安全教育,包括髮生地震時應如何進行躲避、自救,地震後應如何迅速有序地逃離現場至安全地帶。

  6、第一二聲警報各班老師要快速組織幼兒做好準備,第三聲警報後疏散開始,要迅速組織幼兒,確保疏散人員安全疏散。

  7、疏散時要遵循靠右(樓梯間內要靠牆)、冷靜、迅捷、秩序的原則;要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行動規範,嚴禁推拉、衝撞、擁擠;要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按規定的路線疏散,不得串線;疏散時要注意不要靠近樓梯扶手,要遠離籃球架、電線杆、廣告牌、樹木和圍牆等。

  演練程式

  1、演練總指揮發出演練啟動指令。

  2、訊號員發出“警報”第一聲訊號,進入緊急準備狀態。

  3、訊號員發出第二聲“警報”訊號,所有師生做好疏散準備,樓上班級快速組織疏散。

  4、第一二聲“警報”進行準備,第三聲“警報”後三樓班級疏散開始,要迅速組織幼兒,確保疏散人員安全疏散;教職工和幼兒進入臨時避險區域(幼兒園操場),各班班主任維持秩序、清點人數,並及時報告總指揮。

  5、疏散結束後,領導組指揮已疏散到避險區域的教職工和學生迅速、有序地進入安全區域,防止發生二次災害,並做好人員登記、統計工作。確定無異常後,演練結束,組長指示。

  6、演習領導小組總結反思,將需要改進的方面向全體人員進行反饋,並監督改正。

  各班級安全逃生路線

  根據本園具體情況,為每個班級制定明確的逃生路線,確保每班老師牢記路線,並冷靜實施。

  不要等到危險來臨的時候,才知道珍惜生命!也不要想著危險離自己很遠,畢竟去九寨溝遊玩的那些人也不知道自己會遇到地震。

  危機意識要從小教給孩子,遇到危險會自我保護的能力更要從孩子學起!

  幼兒園防地震應急預案6

  為使廣大師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採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我園認真開展防震演練,特制訂高新長慶。

  一、組織領導

  防震疏散總指揮:惠豔華

  防震疏散副總指揮:安娜魏俏

  防震疏散小組成員:馬紅霞、石磊、強莉、李傑及各班班主任等。

  二、應急疏散組織程式和措施

  1、疏散路線:

  從東門疏散的班級:大一班、小一班、中一班、小四班和小三班從東樓梯下樓由東門疏散;

  從北門疏散的班級:中二班、中三班、小二班和中四班從西樓梯下樓由北大門疏散;

  從操場門疏散的班級:中五班、大四班、大二班、大三班、親子班從西樓梯下樓由操場門疏散;

  2、疏散通道人員設定

  地震發生後,負責通道疏散的人員,要迅速趕到指定位置履行職責,開啟應急通道:正門為吳雙明,廚房東門為王亞玲,操場門為週記滿。

  3、樓梯疏散人員設定:

  相關人員在聽到廣播示警後迅速趕赴各樓梯口引導各班有序疏散,避免擁擠踩踏事故發生。具體分工為東側1-2樓樓梯魏俏負責,2-3樓樓梯馬紅霞負責,西側1-2樓樓梯強莉負責,2-3樓樓梯石磊負責。

  4、樓層巡視檢查:

  相關人員在幼兒全部撤離後負責檢查本樓層所有教室,確保無人員遺漏。具體分工為一樓魏俏,二樓馬紅霞,三樓石磊。

  三、防震疏散指揮人員職責

  防震疏散指揮人員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各班班主任老師及防震疏散小組成員起著重要的作用,各班班主任老師要預先向幼兒做好地震知識的宣傳,讓幼兒懂得一些地震知識和自救方法,防震總指揮要做好人員分工,一旦發生地震必須親臨指揮,確保師生人身安全。

  防震疏散指揮人員應做到明確職責,責任到人。一旦發生地震,防震疏散領導小組成員要在第一時間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樓的樓梯口、疏散口、每個拐彎處等,都有專人負責。

  四、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訊號後,全體師生應立即開始疏散,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穩定幼兒緊張情緒,切莫驚慌失措。儘快帶幼兒到指定地點,躲避到安全地帶,千萬不要匆忙逃離,防止房屋坍塌砸傷。

  2、在室內來不及逃離的幼兒,老師應引導幼兒立即就近躲避,採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儘量縮小,躲到桌下或牆角,以保護身體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視窗。

  教師教會幼兒躲避的姿勢:在桌下躲避的幼兒,將一隻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隻手用力抓緊桌腿;在牆角躲避的幼兒,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後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採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牆,兩隻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3、正在二樓走廊的師生,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4、在一樓活動的師生,應跑到空曠的院子裡,避開建築物和電線,用雙手放在頭上。

  5、正在三樓平臺活動的師生,可不急於馬上回到一樓院內,應就地在平臺躲避,在老師指揮下臥倒或蹲下,並用雙手保護頭部。

  6、在班級以外的教師聽到發生地震的訊號後,應立即停止手頭工作,馬上趕到自己班級幼兒的活動地點,協助帶班教師組織幼兒集合和疏散。

  7、防震指揮人員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地點檢查避震和疏散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五、疏散集中地點及注意事項

  等到主震結束後,為了防止有較大的餘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餘震。疏散的集中地點為操場。

  疏散時注意事項:

  1、要有秩序地疏散,二樓、三樓相關班級的幼兒,分別從東西兩個樓梯下樓,下樓時教師要引導幼兒不要擁擠,避免跌倒、擠壓、擠傷。

  2、防震領導小組成員應在每層樓的樓梯口和疏散口接應,協助老師指揮幼兒有秩序疏散。疏散過程中,引導幼兒雙手護頭,以防被砸;要迅速有序的前進,不要慌亂奔跑;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3、各班師生到達操場後應立即清點人數,並向總指揮報告,確保不漏掉一名幼兒。

  六、演結

  演習結束後,演指揮惠豔華就本次演習暴露出來的不足和錯誤詳細指出,便於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