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應急預案> 地震災害人員救援應急預案(精選5篇)

地震災害人員救援應急預案

地震災害人員救援應急預案(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就有必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應急預案准備工作。怎樣寫應急預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震災害人員救援應急預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災害人員救援應急預案1

  為提高學校緊急處置地震災害的能力,確保地震來臨時,能夠快速、高效、有序地開展地震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障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特制定地震應急預案。

  一、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地震應急指揮部)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

  1、全面負責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進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識和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學校師生應急意識和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

  2、制定地震應急預案,並組織演練;

  3、臨震預x釋出後,負責對學生進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識的強化宣傳和校應急預案的實施;

  4、地震發生後,全面負責學校地震應急工作,指揮各工作組按預案確定的職責投入抗震救災;

  5、負責向上級彙報災情,爭取援助。

  二、防震減災工作組織機構及職責:

  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應急疏散組、搶險救災組、

  安全保衛組:

  (一)、辦公室組成及職責

  組長:

  成員:

  職責:

  1、承擔草擬學校開展地震應急工作的報告、總結及上情下達,下情(災情)上報職責;

  2、承擔領導組在地震發生後提出的具體應急工作方案;

  3、協調各專業組之間的應急救援工作;

  4、制定和定期修定學校地震應急預案、應急救援工作程式;

  5、負責宣傳,承擔領導組的日常事務;

  6、組織開展學校防震知識的宣傳、培訓,組織應急模擬演練;

  7、進行應急資金的排程及所需物資、裝備、裝置、器材的供應,負責接待及後勤保障工作;

  8、安排應急期間的值班工作。

  (二)、應急疏散組組成及職責

  組長:

  成員:為突發地震時在校的所有上課教師、班主任。

  職責:

  1、地震發生時,具體負責師生就近避震,並組織有序、快速疏散;

  2、制定學校地震應急疏散平面圖和各年級疏散路線圖,包括

  設立緊急避難場所並設定標誌等,利用學校操場和空曠地帶,以方便疏散為原則,當地震發生時,在教室的師生,誰上課誰負責組織學生就地避震並在震後有序疏散;

  3、組織開展師生避震、疏散、簡單救護等演練;

  4、妥善安置受傷師、生工作,做好災情調查、統計、上報(指揮部)工作;

  5、疏散安置應急期的生活必須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應急訊號員:

  職責:管理、釋出應急訊號。

  (三)搶險救災組組成及職責

  組長:

  成員:當班任課教師、各班主任在第一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緊急疏散和學生傷亡統計、上報及安撫學生工作,除校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組要求的人員到規定地集合外,其他人員全部為搶險救災組成員,包括:非當班教師、後勤工作人員等。

  職責:

  1、負責組織搶險救災隊伍進行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人員;

  2、搶救重要財產、檔案等;

  3、開展或配合有關部門儘快恢復被破壞的供水、供電等設施;

  4、負責輕傷員救治、聯絡急救中心搶救重傷員;

  5、負責可能發生的火災預防和撲救。

  (四)安全保衛組組成及職責

  組長:

  成員:

  職責:

  地震發生後,負責重點部門(部位)的安全保衛保護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

  負責維護治安,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和火災等撲救工作。

  三、震前應急準備:

  震前應急準備工作在本預案公佈後,當臨震預x釋出時的緊急情況下完成。

  1、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地點及通訊方法: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學校廣場正中位置。

  2、指揮部辦公室要定期修定學校預案,並組織指揮部成員學習和熟悉預案,並適時組織演練;周密計劃和充分準備抗震救災裝置、器材、裝備、工具等,並落實數量明確到人;少先隊利用宣傳欄經常開展防震科普知識宣傳。

  3、疏散組要制定人員疏散方案,疏散路線,疏散場地環境平面圖並在校辦公室備案。

  4、搶險救災組熟悉預案,明確職責,尤其對水、電設施及火險等經常進行檢查;負責搶險工具、器材、裝置的落實;組織搶險救災組成員定期進行演練。

  5、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強對重點部門、設施、線路的監控

  地震災害人員救援應急預案2

  為了保證抗震救災工作快速、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儘快恢復災後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甘州區教育系統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本校教育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全校處置地震災害的應急活動。

  二、工作原則

  處置地震災害應急活動在教育局、中心學校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下開展,並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減災的原則。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把搶救廣大師生生命擺在防震救災的第一位,依靠科學決策和先進技術手段,全力做好地震災害預防、準備和救援工作。

  2.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破壞性地震釋出後或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按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預案)。學校各職能部門、年級組、班主任及全體教師分別按各自的職責和預案要求,加強聯絡,密切配合,採取緊急措施,做好災前預防和災後應急搶險、恢復工作。

  3.堅持警鐘長鳴、預防為主的原則。學校各職能部門、年級組、班級要高度重視地震應急工作,切實做好地震應急搶險的各項準備工作,防患於未然。

  三、防震減災(應急救援)指揮系統

  學校成立防震減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當地震發生時,領導小組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在教育局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地震應急與抗震救災工作。

  1.學校防震減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

  組 長(總指揮):

  副組長(副總指揮):

  成 員:

  2.學校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學校,潘發成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3.學校防震救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下設應急疏散小組、搶險救災小組、安全治安保衛小組、應急物資籌措及供給小組、醫療防疫組、師生安置組、通訊聯絡及宣傳報道組七個小組。

  四、防震減災(應急救援)指揮系統主要職責

  1.防震減災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揮部)主要職責

  (1)全面負責學校地震應急工作,並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力爭將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2)根據地震受災情況,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緊急協調和處理。

  (3)根據地震受災情況,及時組織人員、物資的疏散和人員臨時安置工作。

  (4)做好學校教學秩序的穩定和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

  (5)定期組織預案的演練,根據情況變化,適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修訂和補充。

  (6)及時向教育局報告搶險救災工作的進展情況。

  (7)與公安、交通、城建、安檢、質檢、衛生、氣象、電力、財政、民政、地震等部門單位做好聯絡協調工作。

  2.防震減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主要職責

  組長:

  成員:

  (1)迅速瞭解、收集和彙總震情、災情和地震動態並及時報告防震救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經防震救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批准後,及時報區防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負責與局防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相關應急機構保持聯絡;處理其他涉及抗震救災的工作。

  (3)負責傳達、落實局防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對抗震救災的指示。

  (4)負責組織協調全校教育系統抗震救災裝置、物資的籌集、調配和救災人員的調動。

  (5)組織學校防震減災工作的資訊採集和報送工作。

  3.防震救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各職能小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1)應急疏散小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組長:各校校長

  成員:教導主任、後勤主任、所有上課教師、班主任和值周教師

  主要職責:

  ①以誰上課誰負責和方便疏散為原則,負責組織師生震時就近避震;利用學校操嘗綠地和空曠地帶,組織學生就地避震並在震後有序、快速疏散。學生安全撤離到安全地帶後,班主任立刻清點人數,告知學校防震減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

  ②地震發生後,班主任立刻到所任班級教室門口,協助任課教師組織學生撤離;值周教師應立即到自己所在樓層的樓梯口,協助學生撤離;校長全面負責師生的撤離工作;班主任需確認本班所有學生、值周教師需確認各樓層學生及老師、教導主任、後勤主任需確認全校學生及教師全部撤離後,方可撤離。

  ③各校編制學校地震應急疏散平面圖,各年級疏散路線圖,建立緊急避難場所並設定標誌等。

  ④妥善安置生活必須食品(吃、穿、用、住)等工作;

  ⑤妥善安置受傷師生,做好災情統計、上報工作;

  ⑥組織開展師生避震、疏散、簡單救護演練。

  (2)搶險救災小組組成及職責

  組長:各校校長 中心學校分管領導

  成員:學校所有教師及工作人員

  主要職責:

  ①組織實施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師生;

  ②搶救重要財產、重要檔案等;

  ③負責輕傷員救治、聯絡急救中心搶救重傷員;

  ④儘快恢復被破壞的供水、供電等設施;

  ⑤負責預防和撲救可能發生的火災;

  (3)安全治安保衛小組組成及職責

  組 長:副校長或後勤主任

  副組長:安全兼管員

  成 員:保安和門衛工作人員

  主要職責:

  ①破壞性地震發生後,負責重點部位的安全保衛保護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

  ②負責維護學校治安,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和火災等撲救工作。

  (4)應急物資籌措及供給小組組成及職責

  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做好抗震救災物資、師生生活急需物資的組織、儲備、調撥、管理以及援助物資的接收和分發工作,確保師生的基本生活。

  (5)醫療防疫組

  組 長:

  成 員:

  主要職責:按局抗震救災指揮部醫療防疫組的安排,開展學校建立臨時醫療救治點,搶救、轉移、治療傷病員,及時檢查監測災區學校的飲水、食品安全等工作,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疫情。

  (6)師生安置組

  組 長:

  成 員:

  主要職責:負責按局抗震救災指揮部災民安置組的要求,負責師生疏散、師生避難所的搭建和師生遇難者的善後工作。

  (7)通訊聯絡及宣傳報道組

  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按照教育局抗震救災指揮部通訊資訊組、宣傳報道組的要求,負責編印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材料,搞好地震知識的宣傳普及;負責抗震救災工作的宣傳報道和資訊報送工作。

  五、地震災害的報告

  (一)通訊聯絡

  1.學校確定杜文洋為防震減災(應急救援)聯絡員,設立防震減災報告電話,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

  2.災害發生後,在停電情況下,檔案、材料、資訊的報送必須書寫工整,由校長簽字,加蓋公章後,上報教育局。

  3.學校防震減災應急救援聯絡電話:

  辦公室:XXXXXXXXXX

  (二)報告規則

  1.地震發生後,立即將地震情況分別報告教育局、區政府和地震局。

  2.學校立即寫出書面報告,報送教育局、區政府和地震局。報告內容包含:

  (1)地震發生時間、受震強度;

  (2)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3)搶救處理情況和已採取的措施;

  (4)需要有關部門、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5)報告註明簽發人和報告時間;

  (6)報告註明聯絡電話、聯絡人和聯絡地址。

  六、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

  1.地震發生後,學校立即將情況報告教育局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並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由領導小組組長(校長)按(預案)規定,迅速組成指揮部,並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2.學校防震減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示,迅速組織相關人員,調派物資,組織開展救援工作。

  3.災害發生後,學校全體工作人員馬上集中,按照(學校地震應急預案)接受任務,展開應急救援工作。學校物資迅速集中,由防震減災(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統一調配使用。

  七、現場應急處理的具體措施

  1.搶救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迅速組織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地營救人員,並及時將傷員送往指定醫院就醫。

  2.妥善安置人員,搶救物資:根據地震受災情況,及時安排好師生的住宿、生活設施,並組織人員及時搶救學校的財產。

  3.處置險情:當遇到險情時,現場指揮員應根據地震局的通報情況,沉著、冷靜、果斷地作出正確判斷,科學地組織搶險救援人員進行搶險救災,迅速將人員、物資撤到安全地帶。

  4.維持秩序:應急救援人員應維護好現場搶險救援秩序,做到有條不紊地疏散人員、物資、護送傷員等工作。

  八、應急救援的人力、物力保障工作

  當發生重特大破壞性地震時,應急救援指揮部要確保物資和裝置的及時供應,做好應急救援的後勤保障工作。

  九、學校的地震災害救援工作完成,傷病員在醫療機構得到救治,師生情緒穩定,並得到妥善安置,學校及時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經教育局批准可宣佈應急響應終止。

  地震災害人員救援應急預案3

  一、演練目的:

  為了使學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採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參加物件:全體師生

  2、演練時間:週四上午10:10———10:30

  3、地點:各班教室及操場

  4、演練內容:

  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後,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餘震發生。

  5、警報訊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哨聲作為啟動訊號。

  防震警報訊號:連續長哨聲。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生後,組織疏散的訊號:兩個長哨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後)。

  聽到哨聲及廣播後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6分鐘內完成。

  地震警報解除訊號:鐘聲。

  三、演練步驟:

  演練活動基本程式:

  1、防震減災知識教育(10分鐘)

  主要講解地震常識、地震避險常識、自救互救常識、地震次生災害常識、應急疏散注意事項等。

  2、地震避險(1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了”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就近找到堅固的隱體避險。

  3、應急疏散(3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緊急疏散”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點。到指定地點後,全體師生應蹲下繼續做護頭動作。

  4、演練總結(6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結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學生,由總指揮總結。總指揮總結後,各班主任將學生有序帶回班級進行演練小結。

  地震災害人員救援應急預案4

  為確保學校地震應急工作協調、有序和高效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務院《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和《xx區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

  地震應急工作實施校長統一領導,各部門負責的原則,分平時應急準備,臨震應急準備和地震後應急三個階段。

  地震臨震yu報釋出後或地震發生後,學校將立即啟動預案採取緊急措施。

  一、地震應急領導機構

  (一)成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執行秘書:

  校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協調全校防震減災工作和平時地震應急工作。

  (二 )設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梁柏洪

  工作人員:廖祖權、譚錦活、鄒玉蘭、黃夠珍、李穠有、鍾寶琴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校辦公室。辦公室負責按照領導小組要求協調、檢查、督浞應急預案和應急反應方案的準備落實情況,負責收集震情資訊、處理地震應急的日常工作,指導有關部門實施地震應急預案。

  二、平時應急準備

  (一)辦公室的平時應急準備:

  l、制定《學校地震應急預案》,監督、檢查各部門地震應急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

  2、每年組織一次全校範圍的包括避震疏散、簡易救護等內容的地震演習。

  (二)教務處的平時應急準備

  1、把防震減災知識教育納入素質教育和科普教育內客。

  2、採取召開主題班會.地震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加強對舉生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3、每學期邀請地震專家舉辦一次專題講座,講解防震知識。

  (三)總務處的平時應急準備

  1、做好教室校舍等建築設施的抗震安全檢查

  2、購置、儲備救災物資,

  3、制定本校地震緊急疏散線路圖(參照學校地震緊急疏散線路圈),並團地制宜,利用操場、球場規劃校園內避震疏散場地。

  (四)少先隊的平時應急準備:

  採取佈置宣傳櫥窗、編印(或散發)地震常識等形式進行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五)醫務室的平時應急準備

  1、向學生進行醫療救護常識教育、演練。

  2、儲備救災藥品,

  3、開展防震醫療救護培訓。

  三、 臨震應急措施

  接到地震臨震yu報後,立即啟動《xx市新會尚雅雙語實驗學校地震應急預案》。校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自動轉為校

  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協調全校地震應急工作

  (一)辦公室:

  召集有關部門部署地震應急工作,保持與上級有關部門的密切聯絡,統一宣傳口徑及時釋出有關資訊。

  (二)教務處:

  穩定學生情緒,做好思想工作。做好避震疏散和簡易救護的預案准備工作,並根據預案做好演練的組織實施工作。

  (三)總務處:

  l、組織搶險隊伍做好救災準備.

  2、制定物資緊急呼叫計劃。

  (四)團委

  動員全體共青團員,組織志願隊。

  四、震後應急反應

  (一)辦公室:協助做好宣傳工作。

  1、立即組織青壯年教職工先行開展搶險救災,指揮協調現場地震應急工作。

  2、迅速與上級地震部門取得聯絡,瞭解震情。

  3、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本校災情和救援情況。

  (二)教導處:

  1、迅速組織仍滯留在室內的學生按疏散路線疏散到安全地帶(避震場所),協助做好對傷病員的轉移安置。

  2、做好師生受災情況的調查和安撫工作。

  3、震情穩定後,根據上級要求及時安排臨時教學地點,做好恢復教學秩序工作。

  (三)總務處

  1、緊急調配救災物資投入抗震救災第一線,配合民政部門接收、分發救災物資和資金。

  2、負責安全保衛工作,保障學校公共財產安全。

  3、協助上一級有關部門做好災害調查、評估、統計工作。

  4、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災後重建工作。

  5、做好受災師生的保險理賠工作。

  (四)醫務室:

  組織現場救護和災後防疫工作。

  五、本預案自頒佈之日起實施。

  地震災害人員救援應急預案5

  一、演練目的

  透過演練,切實提高全校師生在突發性地震事件發生時緊急避險和應急保護能力,正確掌握避震、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對學校、師生生命財產的危害。

  二、演練時間

  20xx年x月x日

  三、演練地點

  學校課堂、操場

  四、演練內容

  1、應急避震演練。

  2、應急疏散演練。

  五、演練指揮部

  1、指揮長:xx

  副指揮長:xx

  2、各班級疏散演練指導員(班主任):

  ①“地震警報”發出後,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②“地震警報”解除後,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地點”:學校操場。

  ③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3、各應急組組長:

  (1)訊號組:後勤處負責人,負責訊號人員安排。

  (2)疏散線路沿線工作組:教務處負責人,負責安排教學樓層,樓外各類拐角處人員,可按樓指定分負責人。

  ①合理調節學生疏散的進度,特別是防止過度擁擠造成。

  ②處理學生疏散過程中的偶發事件。

  (3)疏散集中地點指揮組:xx,負責本組人員安排,在疏散集中地點現場指揮。

  4、攝影:xx。

  5、醫護:xx。

  六、演練前準備

  1、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培訓。

  (1)對老師培訓:瞭解地震應急避震自救;維持正常秩序,切忌慌亂;熟悉有序撤離路線和疏散“安全”地點;熟悉演練訊號,應急避震和疏散分別以哨音和廣播作為啟動訊號,應急避震啟動訊號為連續三聲急促的哨音,重複3遍,持續約20秒鐘,疏散啟動訊號為廣播發出緊急疏散口令。

  (2)對學生培訓:各班採用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演練程式和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避震和疏散的演練訊號,熟悉應急疏散路線和到達地點。

  (3)說明本次演練的目的是日常性教育培訓,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2、選定好各個班級演練時疏散的路線及集中地點。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集中地點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正式演練前舉行一至二次預演,確保正式演練圓滿成功。

  七、演練要求

  1、保持鎮定,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確保安全。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嚴禁推拉、衝撞、擁擠。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八、演練步驟

  1、演練指揮部人員就位,組織指揮。各應急組相關人員就位待命。指揮長啟動程式: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同學,常周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請各班演練指導員(班主任)重申演練程式和演練要求。

  2、演練開始,訊號組發出模擬地震警報訊號:

  (1)應急避震:應急避震啟動訊號響起後,各班級疏散演練指導員立即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旁,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並儘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最後一排靠裡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1分鐘後學生復位,聽訊號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2)應急疏散:應急疏散啟動訊號通知後,各班級疏散演練指導員按照疏散方案和預定路線迅速組織同學們撤離到指定地點(操場),下樓梯時要招呼學生注意安全,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後,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

  (3)清點人數:xx下達命令,按照事先劃定好的各年級和各班級的方位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立即清點人數,分班級向各年級組長報告,各年級組長彙總年級人數後向指揮長報告。

  九、演練總結

  1、請x校長總結講話。

  2、請現場指導專家對現場演練進行點評。

  3、宣佈演練結束,各班依次退場,返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