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精選15篇)

重陽節的演講稿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精選15篇)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1

各位老師、同學們:

  百行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孝是一首動聽的歌傳誦至今,孝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長江黃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動天的古老傳說。從西漢的董永賣身葬父,東漢的黃香扇枕溫衾,三國的孟宗哭筍,到今天的山裡女子佘銀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殘疾母親。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他們給予我們心靈太多的震撼和感動,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浸潤劑。

  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但是孝不僅死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那麼孝到是什麼呢?孝是沉香不怕艱難險阻,排除萬難一定要救出母親的赤子之心,孝是許士林為了救母親磕紅的額頭,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遠見。

  從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無論什麼時候,孝都不會過時,一個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會。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孝親敬老。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從古至今,從偉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們身邊的同齡人,有多少人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大家聽說過《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故事嗎?王祥年少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繼母對王祥非常不好,屢次挑撥他跟父親的關係。年幼的王祥受盡了委屈,後母還對他百般的挑剔刁難。

  一天,後母病了,想吃魚,就命王祥去抓魚.可是,江河都凍結了,哪裡還有魚呢?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王祥頂著嚴寒來到河邊,他脫掉衣服,希望用體溫化冰,得到鯉魚。

  想一想我們自己!平時母親叫洗一雙筷子、洗一個碗,可能都不願意做.叫掃個地,可能也會不高興.但後母如此難做難為的要求,王祥都毫無怨言,一心只祈求能捉到魚,帶回去奉養母親。這麼純厚的孝心,怎會不令人感動呢?據說就在這個時候,冰突然自己裂開,竟然有兩條鯉魚躍了出來,凍得渾身發抖的王祥如願以償。是什麼力量支撐王祥這樣做呢?唯有一個“孝”字,也正是王祥的一顆孝心感動了後母。

  有的同學也許會說,這個故事未必是真的。翻開歷史看看,感恩的故事還少嗎?黃香九歲溫席,李密陳情報祖母,花木蘭替父從軍,赫赫有名的陳毅元帥親手為生病的母親洗尿褲,失去父親的8歲的唐銀花安慰失明的母親說:“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

  大家還記得那首詩嗎?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

  我花了很多時間,

  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

  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擤鼻涕。

  孩子!

  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

  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

  陪著我,慢慢的。

  就像當年一樣,

  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親愛的同學們,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親人訴說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去報答過對親人的愛呢?

  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不能變,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親敬老!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3

各位老同志、朋友們:

  大家好!我首先想起了毛澤東的一首《重陽》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確人生易老,轉瞬間不知不覺就快到了退休年齡了。在這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豐收季節裡,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今天我們在這裡歡聚一堂,隆重聚會,提前慶祝我們中華民族的又一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人的一生總要經歷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時期,今天是我們的節日,明天就是你們的到來,這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阻擋。過去我們大家以滿腔的熱血、無私的奉獻、勤奮的工作,為國家工作和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也為國家的改革和發展付出了辛勤勞動,有的同志還在主動把自己心愛的崗位讓給年輕的同志,犧牲了自己的利益,使國家減輕了負擔,達到了改革的目的,今天我們能座在這裡座談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也是大家年青時奉獻的回報。

  沒有我們這些老同志就沒有國家的今天,這些老同志功不可沒,尊重老同志就是尊重歷史,愛護老同志就是愛護寶貴財富。現在黨中央號召要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解決民生問題,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胡最近指出:“解決和改善民生,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幸福,安全,更有尊嚴”,“國民共富”與列入規劃之中,我們老同志為之而高興,這是社會進步發展的體現。也是改革開放富裕的成果。

  夕陽無限好,九九重陽歡,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十月金秋,果實飄香。在這重陽節到來之際,我祝願大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明年再相會。謝謝大家!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重陽敬老》。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所以,今天,我想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大家倡議:讓我們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的去關心愛護我們的爺爺奶奶,讓身邊所有的爺爺奶奶們能夠天天感受到我們同樣關心著他們的溫暖,最後,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提前祝願我們所有的爺爺奶奶們都健康長壽,快樂每一天!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十月,前天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九九重陽節,這是一個象徵著長長久久的節日,這是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節日。

  “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但是,夕陽的幸福需要朝陽的回報,尊老、愛老、敬老,我們年輕人責無旁貸。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因此,我希望同學們:

  從今天起,做一個尊老的人。在老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一隻溫暖的手,用真情去幫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難的老人,給他們多一些心理慰藉。從今天起,做一個愛老的人。在老人需要關心時,送上一句親切慰問,用真愛去感動你身邊的老人,讓他們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從今天起,做一個敬老的人。在老人需要談心時,遞上一顆火熱的心,用真誠去傾聽老人的心聲,發自內心地欣賞他們的思想,理解他們的心靈。

  最後,讓我們衷心祝願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尊老愛老踐行孝心。

  同學們,我們迎來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對,是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而在今天,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是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尊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顯得更為重要。

  我們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為我們準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準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裡,一次次地起床為我們蓋被子;冬天裡,為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在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裡,我想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每天早晨、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他們捶捶背、倒倒茶。

  3、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期中考試快要到了,我們能夠做的,便是專心學習、用心複習、認真考試,用優秀的成績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尊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謝謝大家!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老幹部、老同志們: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今天我們在這裡歡聚一堂,喜慶佳節,首先我代表學校黨政領導和全體在職教工向尊敬的老前輩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

  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回首昨天,你們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彈奏了不平凡的樂章!把自己的青春和事業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為學校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學校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有你們辛勤的汗水與足跡。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飲水思源,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教育事業領域發展的歷史程序中,作為老領導,是你們帶領廣大教職員工,艱苦創業為今天的教育事業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作為老教師,是您們誨人不倦,無私奉獻,培養了無數的優秀人才,作為老職工,是您們立足崗位,勤勤懇懇,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推進了教育的快速發展。

  您們是教育界的功臣。

  如今我已從一名學生成為了老師,剛剛走出校園的我還太過年輕稚嫩。

  今天我不僅要叫您們一聲老師,更要稱您們一聲前輩,您們更是我從事教師職業一輩子的榜樣。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發揮年輕的優勢,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自己的能力之內主動承擔一些工作,為領導和同事分憂。

  虛心的向每一位老教師學習,戒驕戒躁。

  勤于思考,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擴充套件自己的事業道路。

  最重要的是:愛孩子,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幼兒,盡我最大的能力去教導他們,給他們一個溫暖,快樂的幼兒時期。

  我要向在座的老教師們一樣,兢兢業業的學習,勤勤懇懇的工作,在幼兒事業上奉獻自己的一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再一次向各位尊敬的長輩敬賀節日快樂,祝各位離退休老前體輩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快樂生活,知足常樂!願你們如山間不老的青松,園中傲霜的晚菊,湖畔爭豔的古楓,珍惜夕陽般的暮年,用不老的腳步去丈量生命中的第二個春天!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7

老師、同學們:

  年近甲子,體多有不適,不宜行,不宜勞,而我們正值青壯年,理當尊老敬老,然而卻經常會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情景。

  乘坐公交車時,車內座位不是很多,晃來晃去,上了年齡的老人肯定無法站穩,一個趔趄就會骨折,因此我們定當將自己的座位讓出來,這本是情理之中,卻常見一些神精力壯的青年或是學生,明明看見老人就在身邊,卻好像旁若無人般互相聊著天,此情此景,實在讓我覺得他們有失中華民族的顏面。

  常言道: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甚至能夠稱之為中國的一種優良文化,自上古時期就有了尊老敬老之風,傳經千年,時至今日,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驕傲,看到這種不照顧關心老人的情景,實在讓我不解,難道他們認為多休息一會,會好過背後遭人唾罵麼?

  我認為,我既然生於此世,必有一天會變老,那時我可能會顫顫巍巍的過馬路,卻沒有人來扶助我一把,那樣無助的感覺,必然不好受,既然自己覺得不好受,為什麼不幫忙別人一把呢?也許我會認為我幫忙老人的時候失去了自己的時刻,但是實際上我獲取了更多,一份善良,一份愛心,也許更甚之有。

  自敬老之風起至今已有數千年,我們雖然不能將其宣揚的滿世界都懂敬老之責,但最起碼能夠從自身做起,做到敬老愛老,讓身邊的老人們能感受到愛,體會陽光的溫暖,體會秋風的清涼,體會世界的愛意。

  正如張良遇見的老者所說,只用懂得敬愛老人的人,才能有一番事業,才能得到天書,因此我們應“習張良之風氣,脩敬老之品行”。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8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演講的主題是:佳節重陽,尊老敬老。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幕戲劇。是啊,漫漫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

  重陽節,就是這樣一個“尊老敬老”的節日,它既是傳承民俗文化的代表,又是華夏傳統美德的象徵。在《易經》中,“九”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據記載,重陽節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節日,此後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歌詠。孟浩然曾在《過故人莊》中抒發“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朋友情、田園夢,王維在飽受思鄉之苦時,也吟出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絕唱,邊塞詩人岑參更在九月九日這一天登高遠望,抒發“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的壯士情懷。

  時至今日,每逢重陽那天,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多一些體貼。家家都要為老人們專門做些可口的美食,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也一定要回孃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總之,在這樣一個日子裡,家家都希望老人的心情更加舒暢,健康長壽。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作為交大附中的一名學生,我們一定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在這樣的日子裡,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麼樣的祝福呢?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比如幫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捶捶腿、洗洗碗掃掃地,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他們說上一句祝福的話,給他們倒一杯水,沏一壺茶,陪他們講一件你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情等等?無論為他們做什麼,我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在過去的日子裡,我們的長輩們為國家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卓越的奉獻,我們應該為他們感到自豪。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文明禮貌的學生。最後,再次祝福我們親愛的長輩們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9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

  早上好!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如今,重陽敬老已成為共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要老,人人都敬老”是自古至今倡導的敬老傳統。作為學生,我們既要學好文化知識,又要傳承和發揚傳統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天經地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我們還有更多需要牢記的東西。

  “尊老愛幼”之說是誰提出來的,不曾考究,但人人都知道,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一詞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如供養孝敬父母長輩。從大的範圍來說,“尊老”實為“孝敬老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必然是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必然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必然是文明向上的社會。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除了父母之外,還應該尊敬、愛戴我們的老師。對待老師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孝不僅是對自己的親人,而且包括了沒有血緣關係的長輩,特別是老師。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前輩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在校內校外,碰到老師要問好,上課認真聽講。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重陽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前輩都能幸福、安康。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10

尊敬的各位老同志:

  節日好!

  “飛火流霞迎盛世,歡歌笑語賀華章”。在這雲淡山清、秋高氣爽、橘紅橙黃、丹桂飄香的日子裡,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敬老節座談會,熱烈慶祝敬老節。首先,我代表村向在座的老同志致以節日的祝賀,並透過您們向所有老同志致以節日的祝賀!對你們一如既往的熱情關心、支援我們村各項事業的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

  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體現。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在舉國上下喜慶重陽節之際,我們村兩委、村老協為隆重慶祝老年節,採用座談會的方式,把我們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向各位老同志做個介紹,同時對我們在過去一年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個人進行表彰。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縣級各有關單位的關心支援下,在村兩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村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這是我們村的驕傲,也是大家的驕傲。

  “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過去,你們在崗位上以滿腔熱血,為我們村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輝的業績。今天,你們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透過各種方式繼續為我們村的改革、發展、穩定譜寫了新的篇章;是你們用當年的心血和智慧為我們鋪就了今日繼續前進的道路;現在,你們繼續保持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樂觀積極的精神,對工商局的事務十分關注,對我們的工作十分支援,從不提過分要求,從不添半點麻煩,表現出極高的政治素質和大局意識,表現出老共產黨員的出眾品格,確實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尊重。對此,我再次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敬老,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百行孝為先,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是我們的責任,讓老同志過得更好、活得幸福,是我們的嚮往和追求。今後,我們將加大老幹工作力度,按照中央提出的“對廣大老同志的歷史功績和巨大貢獻永遠不能忘,對老同志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精神永遠不能丟,尊重、學習、關心和愛護老同志的政策永遠不能變”的“三個不能”要求。進一步做好老同志工作,切實做到政治上關心老同志,生活上照顧老同志,工作上虛心聽取老同志的寶貴意見,充分發揮老同志的作用。並認真研究解決老同志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為老同志辦實事、辦好事,創造條件、積極主動地開展各項活動,不斷解決老同志的實際困難。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最美莫過夕陽紅。在此,我們也懇望各位老同志、老前輩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援我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在“三個文明”和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實現雲鶴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最後,衷心祝願各位老領導、老前輩節日快樂、健康長壽!

  謝謝大家!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馬上我們就要迎來九九重陽節了,這個包含著傳統文化和祝福內涵的節日,是我們每個人每年都不會錯過的佳節。古人常常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望遠,感受秋的美,體驗豐收的喜悅。並在這個節日裡觀賞漫野的金色菊花,用詩句來表述此情此景,讓我們後人不由得為先輩的文采而歎服。當然,重陽節除了這些以外,還有著另一個重要的節日活動,那就是探望老人,尊敬老人。

  在我瞭解到重陽節就是老人節以後,莫名的在心中覺得這個節日確實非常的適合。既有九九歸一的含義,又有吉祥豐收之美,這不就跟老人們非常相似嗎?歷經了許許多多故事的老人們最終都會還復淡然,以滄桑但卻智慧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辛苦了一輩子以後終於在這晚年獲得了祥和,在兒孫環繞中享受到人生的豐收。

  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至今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歷史。甚至就在很多年前,我們的國家還很困難,發生了不少的災難。但是在現在的我們看來,這幾十年卻彷彿跟幾百年一樣遙遠。因為我們的國家發展的太快了,現如今已經基本不為物質發愁的我們很難想象爺爺奶奶那一輩的辛苦,很難理解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窘迫和辛酸。

  這些都歸功於我們社會的快速發展,但這快速發展的社會背後,卻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無私的奉獻和推動。他們曾經都是年輕人,飽含熱情,奮勇拼搏,為了我們國家和後人的生活廢寢忘食的建設國家,創造出瞭如今這個快速崛起的奇蹟。

  但是當我們的國家逐漸強大,這些曾經的年輕人卻已經老去了,眼睛不在炯炯有神,手腳不再有力,甚至曾經聰慧的大腦都變得遲鈍了起來。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忘記了老人年輕時對我們的貢獻,我們要牢記我們如今的生活都是建立在老一輩人的肩膀上。

  所以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是我們當代的年輕人應該要做到,必須要做好的事情。這個節日不僅是對老人的尊重孝敬,更是一種思想的傳承,接替長輩的擔子,承受先輩的理想,為了一個目標不斷地努力。

  在這之前,我們要孝敬好老人,照顧好老人,讓老人們自己親眼看到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看到我們的未來越來越光明。我相信我們能夠做到這些,為了幾代人共同的夢想!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12

各位評委、老師們:

  敬老愛老離我們真的很遠嗎?難道敬老愛老就像報導中那樣送老人們禮物,幫忙他們打掃衛生嗎?

  其實尊老敬老並不難,也是我們就應做的:你給老人的一個微笑,你給老人讓一下座,你有禮貌地招呼一下老人,這都是對老人的一種尊敬。但是,我時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在公交車上,有一位老奶奶蹣跚著擠上了汽車,周圍的人們有的佔著位子卻視而不顧,端坐著那被他佔為己有的位子;有的在老奶奶想坐裡面的位子時,他的臉上會出現一種厭惡的表情,一路上,也會和老奶奶持續距離,緊緊地拽著自己的包;有的見到老奶奶就會很遠地走開,也不看老奶奶一眼;有的在當她示意自己走開時,就會大叫:“煩死了!”。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老年人也有自尊心啊,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到那時別人也對你這樣,你又會怎樣想呢?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為老人讓一下座,每個人都能多為老人著想,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完美。

  因此我們都就應尊敬自己的長輩,不管他是多麼讓你厭煩,可他畢竟是你的長輩。在那裡,我還是要說,尊敬孝敬長輩是一種品德。我期望大家能夠善待自己的長輩,創造更完美的社會。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1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敬老愛老》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佳節了。

  重陽來源於我國古老的《易經》,因為《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東漢時期,時常有瘟魔作亂。有一個青年恆景不畏艱辛,終於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學會了降妖劍術。他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了一座高山上,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時分,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的瘟魔衝出,再也動彈不得,恆景將其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登高,免災避禍。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都是重陽的活動。

  農曆九月九日,也是傳統的敬老節。九九重陽諧音“長長久久”,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今日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起來,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們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傳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精神財富,責無旁貸。

  尊敬老人,先從尊重自家的長輩做起。家中的長輩總是將最好的留給我們,做得再多也無怨無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會老,伴隨著我們的長大,他們的烏絲變白髮,身形漸憔悴。而我們就這樣毫無表示的接受嗎?其實老人更需要關愛,我們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問候,就能給老人們增添一份天倫之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為他們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關心家中的老人,還要關心社會上的老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著老一輩人的艱辛努力,他們奮鬥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目前,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倡導敬老愛老也是盡社會的責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尊重我們自己。敬老愛老,我們義不容辭。

  又到重陽佳節,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抽出一些時間,給家裡的長輩們打個電話,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當然,這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們聊聊天,做些小事,表達你的愛。同時也要向社群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樂”!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重陽節之感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是我們的財富,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培育,造就了今天的我們,對待他們,我們需要的是感恩,是孝敬,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節日裡,牢記對父母的那份感激之情,用感恩的心,用孝道回饋他們一個安樂的晚年!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所沒有的斤斤計較,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慾膨脹。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

  感謝生活給你的贈予。這樣你才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才能總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感恩就是對他人給予的恩惠表示感謝。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去面對、曠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激,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藉口卻只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

  感恩,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就像羅斯福那樣,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活時時懷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它擁有支援前進的動力與永不氣餒的精神。

  “感恩”是個舶來詞,“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給的定義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感恩,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對我們有恩情!

  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我們發自心靈裡的一種認同。我們生活在大自然裡,大自然給與我們的恩賜太多,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溫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我們對藍得一無所有的純淨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歎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兼收幷蓄的一種傾聽。

  感恩,是一種回報。我們從母親的子宮裡走出,而後母親用乳汁將我們哺育。而更偉大的是母親從不希望她自己會得到什麼。就像太陽每天都會把她的溫暖給予我們,從不要求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什麼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地看待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著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湧動著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處處動人的風景。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盪世間一切塵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

  感恩,是尊重的基礎。在道德價值的座標體系中,座標的原點是“我”,我與他人,

  我與社會,我與自然,一切的關係都是由主體“我”而發射。尊重是以自尊為起點,尊重他人、社會、自然、知識,在自己與他人、社會相互尊重以及對自然和諧共處中追求生命的意義,展現、發展自己獨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感恩讓世界這樣多彩,感恩讓我們如此美麗!

  感恩之心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情感啊!在重陽節這樣的一個敬老的日子裡,讓我們感恩父母,感恩生活,百善孝為先,讓我們的父母過上一個安樂的晚年!

關於重陽節的演講稿1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活潑透明的小雨滴攜著涼意飛奔而來,在這金秋送爽之際,我漸漸嗅到一絲溫暖的氣息,聽到了重陽漸行漸近的腳步······ 今年的老人節將要來臨,我們能為老人做些什麼呢?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上年秋天······那天我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剛進庭院,就看到奶奶佇立在風中瘦小的身軀。她的衣襟隨秋風左右擺動,彷彿身子也要隨之傾倒似的。“奶奶!”我大聲喊道。奶奶轉過身,我忙走上前去,奶奶花白的頭髮在風中更顯凌亂了,黝黑的臉龐彷彿又多了幾條深深的皺紋,高高的顴骨使臉顯得更消瘦了,我微微有些心疼。

  跟隨奶奶進了屋,奶奶要洗手為我做飯,我心裡一動,要幫奶奶洗手,她幾次推卻,我卻執意要洗。我打來溫水,將水潦向奶奶的手,並用手輕輕撫摸著。奶奶的手指彎曲,手背黒黑的,稍稍有些褶皺。再看手心,幾個暗黃色的老繭一下子映入我眼簾,摸上去硬硬的,手指上還有好幾個小裂紋······這就是我奶奶的手啊,一雙歷經幾十年滄桑的手!過去的時間裡,奶奶受了多少苦累,而我為什麼以前就沒有多關心體貼奶奶一些呢?鼻子已有些發酸,我匆匆給奶奶洗完手。奶奶似乎察覺到了什麼,臉上寫滿笑意,緊握著我的手說:“沒事孫女,奶奶沒事,只要你好好學習,奶奶就很高興了!”淚眼朦朧中,我緊咬下唇,狠狠地點頭,會的奶奶,一定會的!

  現在我已經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高中,相信奶奶臉上也一定是欣慰的笑。想起那次洗手,我仍是感慨萬分,是它使親情得到了昇華。親情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洗手,一個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