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範文(通用11篇)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範文(通用11篇)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廉潔,即公正不貪,清白無汙,廉潔文化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係的文化總和,是關於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的總概括。作為一名在校學生,很多人認為“廉潔應該是政府官員的事”,與己無關,實則不然。廉潔文化對大學生的要求則是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熱心公益、勤儉節約、遠離腐敗等。

  新時代的大學生因時代的變遷享受著豐厚的物質需求,這也促使了一些人思想上的懶惰,培養了貪婪的惡習;更受到社會上某些不良之風的影響,涉世不深的學生過早的被暴露社會陰暗面前,使其不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扭曲。因此,廉潔教育勢在必行,學習廉潔人物精神,學習廉潔文化為的是樹立起廉潔自律,知誠講信,愛崗敬業的品質,用聰明才智為人生路,為社會主義建設打好基礎。

  隨著時代的發展,廉潔文化建設不僅僅只侷限於政治領域,在社會各個領域同樣也需要。而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各個領域的一個特殊群體,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敗風氣的盛行從而有助於大學生走進社會後能夠保持清正廉潔。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科技的不斷創新,人們的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貧富差距開始拉大,在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前提下,人們的精神文明卻沒有實在的跟上,也就造成了現在的社會格局。大量的計算機犯罪、經濟犯罪、金融犯罪、高科技犯罪、大學生犯罪開始產生,其理由簡單明瞭,為了生存,不得不利用現有知識,進行不義之財的取得。所以,我們大學生要認真學習瞭解廉潔文化,倡導廉潔教育,正確認識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學生和廉潔的關係其實不遠”。

  學校是傳授與學習知識的神聖殿堂,老師教書育人,學生求知明理,本著為社會主義事業作貢獻的目標而努力奮鬥著,然而就在這神聖之殿下也混雜著些許不和諧。隨著時代的前進,科學技術日益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已不滿足於簡單的吃飽穿暖,於是,“吃”要吃高檔的,“穿”要穿名牌的,就連用的也不能馬虎。手機,電腦,mp3已被不成文的歸為進大學校門的三件必備,更有甚者開著私家車來上學……學生中攀比之風肆虐的興起。還有的教師邊教書邊下海,邊拉關係邊賺錢,甚至有學者抄襲他人的學術成果,大搞學術腐敗。據統計,目前大學生中受處分最多的是因為考試作弊。而學術誠信、逾期還貸等問題在學生中也時有發生。這都是關係到一個人廉潔的問題。而一些“腐敗”現象也悄悄浮現於學生中。學校學生社團有校裡統一撥下的經費,班級也會收取一定的班費,而管理這些費用的都是學生,陰暗事件的悄悄發生,外人卻不得而知。

  “廉潔文化的教育迫在眉睫”。

  廉潔文化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係的文化總和,是關於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的總概括。廉潔文化主要有四個特徵:一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恪守宗旨,執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階層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

  大學生廉潔教育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崗前”的職業道德教育,它是一種關乎大學生職業價值觀、職業誠信素質、職業規則的教育,職業性是它的最顯著特性。從職業的視角探討和實踐大學生廉潔教育,更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今天的大學生,明天就將步入社會,學校是希望透過一系列廉潔教育課程的開展,引導大學生形成誠實守信、正直節儉、崇尚廉潔的價值觀。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評審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公安縣xx鎮的劉x,目前在鄉鎮分管財經財貿的工作。今天班會探討“廉潔自律”的主題,對於我本人來講,很有現實意義。做廉潔自律楷模,我個人的理解有三點:

  第一點,信念。廉潔是為政者的“價值原點”,更是共產人的政治本色。把廉潔作為一種價值信念堅守,建立起自己的行事原則和底線,就能夠“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對於在鄉鎮最基層的公務人員來說,這樣一種堅守,既是一種精神境界的不斷“修煉”,又是精神家園的始終“保潔”。

  第二點,信心。鄉鎮基層作為國家政權架構的末端,是和國家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的基礎。面對紛繁的外部環境,面對嚴峻的反腐形勢,鄉鎮基層幹部的信心在哪裡?我想,信心來源於我們旗幟鮮明的反腐立場,來源於各方面體制機制的不斷健全,來源於百姓群眾的堅定支援和積極參與,更來源於我們自身嚴格自律、保持內心安定踏實的心理要求。

  第三點,信仰。職位寄寓使命,權力意味責任,作為一名最基層政府任職的公務人員,需要有飽滿的政治熱情、強烈的宗旨意願,熱愛本職的工作,熱愛服務的這樣一片土地。做一塊源源不斷吸取知識與力量的海綿,不斷地去學習、去積累,去提升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廉潔自律,更好地為地方群眾服務!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清晨,我坐在小小的書桌旁讀書,回憶著當初遇到書時的情景。

  上小學之前,媽媽經常一邊看著書。一邊講著書中的故事。那時的我還小,一個個陌生的文字讓我感覺不好玩。我還沒喜歡上讀書,但我喜歡聽媽媽講故事。媽媽告訴我,那些好聽的故事,都是來自於圖書裡。

  圖書裡的世界真的那麼神奇?一年級的時候,我隨手拿起書架上的一本《童話故事》,當時就想看看裡面漂亮的圖畫,可誰知道,這一看竟然入了迷,我津津有味的讀起來,沉浸在我的童話世界裡:英俊的王子、美麗的公主、邪惡的巫婆,善良的小矮人……就這樣,我愛上了讀書。

  自從喜歡讀書以後,我改變了很多---小小的我有些怕黑,卻“勇敢”的走進了地下室;從前最讓我頭疼的流浪狗在捱餓,我竟然可以善良的像個公主一樣給它餵食。

  讀書不僅能改變自己的性格,還可以給我帶來朋友。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因為喜歡讀書而認識的。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某本書中自己喜歡的段落,討論作者怎麼會有那麼豐富的想象力,可以把故事寫的那麼精彩。我們幻想著自己也能成為作家,寫出好的作品讓大家來讀,為了這個夢想,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

  我熱愛讀書,讀書給我帶來了驚喜,讀書給我帶來了快樂,我從讀書中增長了智慧。

  我熱愛讀書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走上這個演講臺,我的心情十分激動。也許我的資歷還領受不起大家的掌聲,但是我相信,我有一個充分的理由,和一個深刻的話題,讓我們共同感動,那就是《廉潔自律從你我做起》!

  聽到這個題目,也許在座的大家心裡會犯嘀咕:“我手上一沒錢、二沒權,無所謂廉潔自律,從我做起更是無從談起。”其實有這種想法也屬正常,過去我也一直抱有這種態度。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又不難發現,我們這個社會群體是由許多,個體聚集而成的,若把社會比喻成大海,那麼我們每一個人就好比滄海一粟,而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小區、我們的單位乃至我們的社會。

  如果我們的內心世介面對著來自黑暗的`誘惑和衝擊時,放棄了一度堅信和執著追求的理想和信念。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充滿欺騙、虛假、不義和犯罪,人類千年來創造的文明必將歸於毀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知識的增長,隨之而來的並不是道德的進步和精神的提高,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壽命的延長,隨之而來的倒似乎是人性的減少和正義感的萎縮。

  這,難道不是一種最深刻的危機嗎?這,還不值得自律和自省嗎?這,還不值得奮起而行動嗎?面對危機我們的國家正在等待著每一個有良知的人做出智慧的反應,那就是——廉潔自律從你我做起!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羅鳳中學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以廉為鏡,做新時代的中學生》。

  一提到鏡子,人們自然會想起14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這句話一語道出了鏡子的真正價值。在如今這個物慾繁盛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更需要有一面鏡子,既讓人看清自己、也讓人明白社會。把個人放在它面前,能照出行為的正斜、品格的高下;把社會放在它的面前,能照出公德的存廢、世俗的清濁。

  記得有這麼一個故事:在春秋時期,宋國有一人得到一塊玉石,他將它獻給齊國的大夫子罕。子罕卻不肯接受。獻玉人對子罕說:“我曾把這塊玉石拿給做玉器的工匠看過。工匠認為這是一塊非常難得的寶石,所以才敢拿來獻給你,可您為什麼不接受呢?”子罕說:“我為人處事以不貪為寶,你以玉為寶。如果我把玉石收下,那麼我們兩個都失掉了寶。我不收,這樣我們各人就有各人的寶石啊!”

  這是發生在2600多年前的事,儘管它跨越了漫漫的歷史長河,但它卻如同一面清亮的銅鏡,折射出古人淡泊名利、廉潔奉公的優秀品德。

  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廉潔奉公已鑄成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始終在不同的時代中熠熠生輝。即便是在封建社會那混濁的官場中,依然有許多出淤泥而不染、嚴於律己、奉公守法的清官廉吏:包拯、海瑞、于成龍……他們恪守“不貪為寶”的人生信條,抵擋住各種誘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他們的浩然正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祖國明天的接班人,我們更應該要傳承和發揚這種美德。以廉為榮,以貪為恥,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相信,只要我們師生人人都能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以廉為鏡,那麼我們的校園上空一定會撒滿廉潔的雲彩,我們祖國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6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這裡,是要向大家講述我從教八年來的兩段重要經歷,這兩段經歷令我終生難忘。

  19xx年教師節,西安市未央區迎來了一支省優秀教師報告團,報告團中一位來自藍田縣的民辦教師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藍田,西安市所屬的一個縣,昔日的輞川,在王維筆下,它既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喧鬧。但在今天,它卻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那位民辦教師年盡50,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已有盡30年的教齡,由於種種原因卻一直沒有轉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勞動能力。他僅靠微薄的民辦教師工資,支撐著一個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極端貧困。他在報告中講了這樣一件事:大女兒在西安上大學,母親去看她。在大學校園裡,母親一眼就認出了女兒,因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學生中,他女兒的衣服破舊得很顯眼,腳上穿的鞋還是手工做的,沒穿襪子。看著女兒被凍得通紅的雙手雙腳,母親狠了狠心,從給自己看病的錢中拿出了100元,讓女兒上街買衣服鞋襪。

  幾天後,女兒回家了,穿著一件花30元錢買來的衣服,依然光著腳穿著布鞋,卻將剩下的錢全部交還了母親。這位民辦教師講到這裡,哽咽著說:“看著女兒簡樸的衣著,看著老伴瘦弱的身體,看著孩子們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裡有愧呀!”然而就是這位愧對家人的民辦教師,卻讓他的學生中考升學率年年全縣第一。西安有些條件好的學校高薪聘請他,他卻拒絕了。他幽默地說:“他們又不能給我轉正。”但接著又說:“咱窮地方的孩子們可憐,他們也需要好老師。”在報告中,這位令人敬重的老師操著鄉音說:“咱乾的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大事,咱的價值,咋能用金錢來衡量呢?”在淚眼朦朧中,這句話永遠刻在了我的記憶中。從這句話中,我讀出了這位生活貧困卻精神富有的鄉村教師的信念——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奉獻一切!

  這是我的第一段經歷。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廉潔校園,師生共建》

  我們知道——做人以立品為重,從政以舉法為先。

  我們堅信——清風涼自林谷出,廉潔源從自律來。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說。廉潔文化作為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應該發揚光大,在學生的課堂裡也應該有它一席之地。廉潔文化進校園就是要教育和培養我們學生在德、智、體三個方面全面發展。

  廉潔文化進校園的深入、持久、有效,應該做到一進課堂,二進家庭。我認為廉潔文化進校園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

  廉潔種子的生根發芽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土壤。首先,我們需要營造一個健康的文化環境,結合校園實際,一是盡力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廉潔寬闊的空間。如開闢師生廉潔作品專欄,懸掛著名的治學、治教、反腐倡廉名言的警句,書寫催人奮進的廉潔標語等。二是搭建豐富的文化載體,透過校廣播站、校刊等,播報廉潔勤政先進典型的事蹟,釋出廉政教育資訊;以廉政文化宣傳標語營造廉政文化的聲勢。

  最後,我要說的是,廉潔文化進校園要注重教育者的群體表率作用,“學為人師,行為示範”。廉潔從教,用廉潔的標準來進行自我約束,自覺保持清廉的作風,這是廉潔從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礎。在教學活動中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學生的性別、智慧、家庭狀況等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持之以恆,使教師廉潔自律的形象成為無形的教育力量。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時時刻刻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斷進步,言行一致,真正體現出真善美的形象,用一個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師形象去影響學生,使校園的廉潔文化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將廉潔文化進校園和師德師風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創造教師廉潔從教的氛圍,使廣大教師真正做到,用實際行動為學生做表率,讓廉潔之花真正開遍校園,在廣大師生中深深紮根。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006班的某某某。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廉潔校園,絕非奇蹟

  廉潔是什麼?古語有云,正心 ’修生,齊家‘治國,平天下。廉潔修身乃齊家之始,治國之源,平天下之基。這句話不正是對廉潔最好的詮釋嗎?廉潔就是清廉、清白之意。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我們中學生,就應懂得廉潔並不僅僅針對為官者,勤儉節約同樣也是一種廉潔。

  據說,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他生前飲食清淡,每餐只吃一葷一素,而且,這頓吃剩的飯還要留到下頓吃,從不浪費一米一菜。身為一國總理都能這樣節儉,而我們,作為時代的主力軍,就應該懂得“以廉潔為榮,以勤儉為本”,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

  一代總理都可以這樣勤儉節約,而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真正做到了嗎?校園裡隨處可見這樣一些鏡頭:一隻潔白無瑕的粉筆,僅寫了幾個字,就被拋棄在地上;一張紙,只是被抹了個針眼大的黑點,就被擲於垃圾桶內;水龍頭悲痛欲絕的流著白花花的淚,卻無一人去搭理;還未吃完的飯糰隨手一扔,父母的血汗錢也隨之而去······“浪費之風”蹂躪整個校園,儘管告示牌苦口婆心的警戒:浪費可恥!難道我們不該反思自己嗎?我們的父輩辛勤勞動一輩子,省吃儉用,用他們的血和汗為我們營造瞭如此優裕的生活環境,而我們,卻用肆無忌憚的鋪張浪費來回報他們,我們對得起他們嗎?廉潔,並非憑空而論,它需要我們去付諸於行動。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將廉潔植根於我們的心中,學會勤儉節約,學會珍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廉潔,是我們心靈的摯友,陪伴我們走向人間正道;是我們生命中的燈塔,引領我們前進的方向;是我們人生的旗幟,指引我們一路高歌,茁壯成長。同學們,我堅信,只要我們每一個同學,用自己的一雙手,撿起地上的一塊紙,隨手關掉水龍頭,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廉潔校園,就絕非是奇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9

  在李玉國身上,拒絕賄賂的事還發生過很多很多……可就是這樣一位廉潔自律、兩袖清風的稅務幹部,年僅32歲就因操勞過度被可惡的肝癌奪去了生命。在臨終彌留之際,他的最後一個心願就是到他工作的徵收處看上一眼,此時他想到的依然是終身熱愛的稅收事業,掛念的依然是朝夕相處的戰友同志。他沒有為自己的親人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他不正是一個不為利益驅使,不為黃金所動典型嗎?他不正是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地稅幹部嗎?他不正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民公僕嗎?雖然只活了短暫的三十二年,卻比有些人活了六七十年要有意義,雖然沒有真實的翅膀,卻有著一副心靈的翅膀。他的行為,不該讓那些禁不住誘惑的稅務幹部們感到自慚形穢嗎?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學大提琴的年輕人去向本世紀偉大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討教: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意味深長地回答:先成為優秀而大寫的人,然後成為一名優秀而大寫的音樂人,再然後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年少,老人回答時所透露出的含義我還理解不多,然而隨著王振民、李玉國等一批批稅務楷模的湧現,這個回答就在我腦海中越印越深,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薩爾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義。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地稅人呢?心中有個聲音在回答: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後成為一個優秀的公務人員,再然後是自然地成為一名優秀的地稅工作者。我知道,這條路很長,但我將執著地前行。

  此刻,我站在演講臺上,我的演講也許不夠精彩,但我還是要大聲地說:黃金誠可貴,翅膀價更高。同志們,別讓黃金的光芒掩蓋你自己的光彩,別讓黃金的沉重拖累了你輕盈的翅膀,那麼請拋棄那些不義的黃金,盡情地在稅務的天空裡展翅高飛吧!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10

  《現代漢語詞典》,關於"廉潔"這一詞條,詞典上界定得簡單而明確,那就是:不損公肥私,不貪汙。

  我們老師本來就是個兩袖清風,掙那點養家餬口的工資,我們更是常常用這樣的口吻來互相調侃嗎:談廉潔呀,我們的級別低了點。我們哪有腐敗的資格呀?這種認識顯然是偏頗的。事實上,只要想清楚了什麼人有可能不廉潔,那麼什麼樣的人才需要廉潔這個問題就很容易明白了。其實,具有不廉潔的可能性的又何止是政府官員,只要是手中握有公權的人,都有可能拿手中的公權去牟取私利。身為教師更是如此,我們經常進行師德法律學習,各種條文銘記於心,所以我們時刻謹記廉潔,守著三尺講臺,播下無私奉獻的種子,培育高風亮節的苗子。

  我為什麼要廉潔?我為什麼非得廉潔不可?因為我是教師,教書育人,傳播是為了把中華民族的美德傳承下去;是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和諧穩定;又或者是為了維護教師形象,謀求自身的健康發展……在工作中我一直是這樣做的:

  在工作中堅持用一顆愛心公正對待班內每一個學生。不偏愛心目中的優秀生,不冷落學困生、不厭棄"搗蛋鬼".而在課堂中優先提問學困生,課後作業、試卷做到全批全改,對學困生中存在的問題個別輔導及時解決;對不用心學習的"搗蛋鬼"除了尊重、關心之外,即使犯了錯,也不訓斥、挖苦、更不變相體罰。教學活動深入鑽研教材,備好每一堂課;努力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精心設計練習,認真批改作業;做好學科培優轉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認真做好教學反思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廉潔是一個人一身的正氣,廉潔是一個單位的代表文化,廉潔是一個國家的主流精神。我會做好自己,不給單位丟臉,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演講稿 篇11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相信同學們都會背《憫農》這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最近一個月,我們正在開展“三節一愛,爭做節約小荷”的活動。老師也很想和同學們談談節約這個話題。

  有同學會問:“要爭節約小荷,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來聽一聽x班的xxx是怎樣從自己身邊的事做起,去爭當節約小荷,養成節約這個良好習慣的。掌聲歡迎!

  (學生髮言)

  回想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真的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呢?事實上,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陽光明媚的日子,教室裡還亮著電燈;吃完飯,桌上地上到處灑落著米粒,有時山竽啃一了口就扔在了桌上;洗完手,衛生間水龍頭依然滴滴答答地響著,有時甚至還聽到嘩嘩的流水聲;校園的走廊上、草坪中,仍然會有廢紙、飲料袋的身影……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關鍵是我們的腦中還是沒有節約的意識,更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同學們,“三節一愛”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不經意的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一人一小步,將會帶動校園節約發展一大步!只有我們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同學們,相信你們人人都想爭當節約小荷,所以一定要用你的實際行動來爭取,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建設節約型校園而努力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