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

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愛育人》。

  一寸寸的粉筆染白了你的秀髮,一滴滴燭淚腐蝕了你的風華,但您依舊快樂著,因為你是人民教師。

  我是來自桃花小學的一名老師。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位於高山之巔,茫茫綠海之中。在我的身邊就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平凡崗位上默默的奉獻著。就如:紮根鄉村的年輕校長陳銳;滿頭銀絲,年過半百卻任然堅守在班主任工作崗位的劉文豪老師;臨近退休,身體常有不適的陳三清老師;為報師恩畢業後回到母校任教的蔡青老師等等。他們敬業愛生的精神深深的感染著我,也許是他們彎腰為低年級學生繫上鞋帶的那一個舉動,也許是課間活動時那句新增衣物的提醒。

  什麼是敬業?愛生和敬業是密不可分的。不愛學生,就談不上敬業;不愛所有的學生,更談不上敬業。學生千差萬別,作為教師,就要善於針對不同情況進行教育和引導,特別是後進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

  20xx年的新學期學校轉來了一位外省的學生,由於轉學的原因對新環境非常的不適應,無論上課下課他總是低著頭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幾堂課後我發現這位學生是因為基礎不好跟不上學習進度,心裡自卑,所以才不願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得。這樣下去學生的自卑心理會越來越嚴重,於是上課時我經常鼓勵他發言,並及時予以表揚。漸漸的他發言的次數越來越多,聲音也越發響亮,自信了很多。針對他基礎不好的情況老師們都紛紛利用課餘的時間幫他補課。上課前總會為他早到那麼幾分鐘,下課後也會多留幾分鐘。慢慢的他在眾多老師們的幫助下學習進步了很多,自信心也增強了很多。現在他不再低著頭,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也願意主動和我們大家交流了。看到他的一點一滴的進步,我們的心裡都非常的欣慰。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好的教師他熱愛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好人,關心孩子的快樂與悲傷,只因都不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所以我們要愛每一個學生。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教師節,一張張親手繪製的賀卡,雖然算不上精美,但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敬業愛生、教書育人這簡單的八個字卻要我們用一生去實踐。我們要用愛育人,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吧!

  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作為教師隊伍裡的一個新人,站在這裡。我感到難以抑制的激動和興奮。短短二年的教師經歷,讓我重新思索認識了教師的真正意義。

  它沒有舞臺上的鮮花和掌聲,只有講臺上的兢兢業業。

  它沒有聚光燈下的華麗身影,只有粉筆屑中的毅然堅守。

  它沒有名利場中的輝煌燦爛,只有清風明月中的樸實無華。

  在我心中,教師極像是最虔誠,最坦蕩的朝聖者。他們風餐露宿,長途跋涉,走一步跪拜一次,真正的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他們用靈魂和毅力做支撐,向著心中的聖地前行。我們的教師同行,也用全身心的投入,青春年華播撒知識與希望

  記憶中的朝聖之路應該始於懵懂的童年,頑皮的我溜進校園,偷看哥哥上課。當時偶然見到的情景卻像一副色彩明亮的油畫恆久的定格在我的腦海。

  一位年輕的女教師立在講臺上娓娓而談,她的表情親切生動,額上有著聖潔的光輝。學生們仰面傾聽,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當時那種和諧美妙的氛圍,那種授予的愉悅,猛烈撞擊著我稚嫩的胸膛。或許就在那一瞬間,有一種情愫在我心裡萌動。但是出於對知識的敬畏,對未知的迷惑,教師這一職業在我幼小的心中始終是神聖遙不可及的。

  歲月流轉,從小學到大學,我遇到許許多多優秀的老師,真實的生活讓我認識到教師的平凡與偉大。他們也為家庭瑣事而煩惱,他們也為工作而奔波。但是歲月的磨蝕,並未減少工作的熱情,而是磨掉了年少的尖銳,他們變得成熟穩重,處事遊刃有餘。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讓我知道堅持的勇氣,付出的無私。教師前輩們,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精神照耀著我。他們堅守崗位數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不求回報。是信仰,是愛心,是高尚的師德支撐起靈魂的高度。

  一如朝聖者向著聖地前行,步步艱辛,卻步步喜悅,因為離目的地又近了一點。教育者日日苦心孤詣,日日有幸福可期,因為學生的每一處細小的變化都是成功。平淡中的堅持創造永恆,寧靜中的守望孕育輝煌。

  我們的奉獻雖然不見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正如古詩所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雖然平凡,教師的脊樑卻支撐著祖國的未來;

  雖然清貧,教師的雙手卻託舉著明天的太陽。

  老師們,青春是迷人的,迷人的風采卻需要點點滴滴的付出;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期盼著我們無私的奉獻。歲月賜予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我們的雙手,擎起希望的火炬,讓我們的青春在教育這片熱土上閃光!

  最後請允許我以冰心的這首小詩,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註解:“成功之花,人們只驚羨它現實的明豔。然而,誰又知道,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坦白地講,剛剛看到“師德”這個演講主題的時候,有些犯難。因為,對於我,一個不足一年教齡的年輕老師來說,不過是剛剛開墾了自己的一片田地,還沒有收穫桃李。所以,今天我想講的僅僅是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理解以及我這些時間來的體會和感悟。

  在讀小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一首歌,歌名叫《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歌中這樣唱到: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房間徹夜明亮,每當我走過您的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房;從那時起,我的心裡就萌發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

  中學的時候,我們同樣也學習過韓愈的《師說》,他這樣為教師定義:“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透過學習,我明白了,教師不僅僅是教知識技能,更要教學生做人的道理。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形象影響著學校的校風,而教師的素質直接關係著學生的培養。

  20xx年9月10日,我的第一個教師節,收到了一位朋友的簡訊:“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祝你節日快樂!”我很感動,同時為教師這一稱呼感到無比榮耀。

  我所在的學校地處xZ口區的偏遠地區,接收的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我們的校舍不華麗,我們的跑道還是碳渣路,但是這裡的老師們都在做同樣的一件事——靜心教書,潛心育人。而各位老師這樣的工作態度也在深深的影響著我、教育著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在告訴我,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而這句話便也成了我的師德宣言,同時更是我畢生所追求的目標。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古人尚修德,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更應把師德放在首位。

  在今天,當我們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面對人們在名利金錢面前的浮躁,面對人生觀價值觀的衝擊。身為老師的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去履行我們的職責呢?我想“靜心教書,潛心育人”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

  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支教師隊伍,他們除了教書育人,還利用業餘時間共同學習,苦鑽業務,勇於創新,在教書育人的這條道路上,披荊斬棘,昂首闊步。

  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些老師,他們學識淵博,教學嚴謹,精心準備每一堂課,寫好每一頁教案,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撒播知識和道德的種子;他們是平凡的,普通的,沒有驚人的事蹟,沒有輝煌的成就,就像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和真理,最後擦去的是功利。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對教師教學生涯的最好寫照。教師的職業註定平凡,淡泊名利,講究職業良心,才能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如果把平凡而神聖的教師崗位看作個人謀生的手段,就永遠不會成功與快樂。在教師崗位上,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愛崗敬業是對教師職業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要培養學生的完善人格,教師必須先完善自己。那些把關心留給社會,把熱心留給學校,把忠心留給教育,把愛心留給學生,把真心留給同事,把耐心留給自己,用心去工作,用愛去育人的教師正閃爍著人格的巨大魅力。作為身負重任的社會一員,教師更應該積極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肩負的使命崇高,並且責任重大。雖然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平平凡凡,然而這些事情卻連著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更連著祖國的前途,民族的未來。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稱呼;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把心沉下心來,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教師師德高尚,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傳道授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像一面旗幟,樹立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言一行,具有鮮明的示範性。學生們由於處在身心急劇發展、心理素質正在形成的基礎階段,往往缺乏辨析能力,因此,教師的言行,學生極易照樣接受,很少去鑑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論。身教是教師天職。教師要對學生一生負責,必須正視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才能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如果言行脫節,說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學生這樣做,自己卻那樣做,只能引起學生反感,造成惡劣影響。擁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樣作用。身教是教師良好素質的體現。教師的言傳身教,能感染、感化學生,形成號召力;教師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業精神等,使學生感到可信、可親,形成凝聚力;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率先垂範,才能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約力。

  從教育的過程看,高尚的師德是實現教育根本功能的前提。因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高尚、智慧發展的充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給他們提供養分的教師的綜合素質。師道不立,其教不成,學生成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往往就是社會的規範、知識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他們不僅把教師看作是學習的榜樣,甚至模仿其言行舉止。有人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教師對學生就需要這樣一種神聖的愛,她不求回報,嚴慈相濟,這種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因為,一旦學生體會到這種愛的情感,就會“親其師”、然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教育才能實現其根本的功能。有了對教師道德的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就會增強修養師德的自覺性。

  教書育人是一項極其崇高、極為複雜的人才培養工程,教書育人也是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範的一項神聖使命。一句話,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任何一位教師,不管他承認不承認,不管他自覺不自覺。都在做著教書育人的工作。自覺地做,育人的效果會更大、更好、更顯著;不自覺地做,育人的效果就會打折扣,就不那麼明顯。因為,教師的每一堂課,每一次輔導答疑,乃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面對的都是學生,都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諄諄善誘的作用。這就是說,在教書育人問題上,教師要自覺地、主動地有心為之。並且要日積月累,堅持不懈,一以貫之。當然,他們講的育人必須是符合時代精神,熱愛祖國,健康向上,與時俱進的。教學需要改革,改革出效益。在新技術高度發展的21世紀,人們勞動主要不再完全靠體力,而是以知識和智慧為基礎。一個人在校學習的時間和記憶力是有限的,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所以教學的立足點應由“知識灌輸”轉向“能力培養”,逐步使學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學會知識到會學知識,主動地把學到的知識化成能力和素質。教師在課堂上要力戒形式主義,從教學結構上、教學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講精練”。精講學生必須掌握的或不易理解的知識,抓住重點和難點,把有限的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讓學生動腦、動口和動手理解,接受新的知識。精練要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每次練習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循序漸進,逐步登高,“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方式難以適應資訊化的現代社會。教師要主動學習,應用現代教育設施和教學手段促進和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潛心教改,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是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衡量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標準。

  在學生眼裡,教師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範,教師勞動的物件是不成熟的少年兒童,他們正處於動態的發展中,有著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給學生予扶危定傾。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傳。教師要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規範自己的言行,在這半畝方田裡勤耕力作,用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談吐來征服學生的心。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為。用自己高尚的師德,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讓自己的生命之火為教育事業而燃燒。

  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5

尊敬的領導、教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守望教育的“星空”》。

  有人說,人總要守望些什麼,哪怕是一輪紅日,一彎新月,抑或一種精神,一個夢想。因為守望是一種昂揚的生存姿態,是思考的張力,行動的動力,。生命的活力。回眸11年的教育歷程,我湧動著幸福,徜徉著快樂。因為一路走來,我一直追逐著夢想,守望著教育的"星空"。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奇,說一句話也驚天動地”,童年時,我便對這首歌耳熟能詳。心裡充滿了對教育“星空”的敬仰和神往。

  是我的教師詮釋了"守望者"的神聖含義。他從教多年,帶著"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書卷氣,從朝氣蓬勃到鬢染霜花。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精神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棵草去"的赤誠,讓我對守望教育的"星空"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我們學校有的老教師,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工作,每天一到校就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哪怕生病,也未曾給幼兒們落下一節課。他那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連年輕教師都自嘆弗。我想這就是一種守望精神吧。

  有的教師是小學調入五里界中學的教師,他們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刻苦鑽研業務技能,他們在教學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再難管束的學生到了他們手裡,都會謙虛有禮;成績再糟糕的學生到了他們的班級,也會勤奮有加;他們帶的班級即沒教師的時候,仍能有序學習;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當教師的都知道,我們要做到其中一點就很不容易了。可們卻能年年如此,這難道不是一種奇蹟,不是我們應當守望的教育“星空”麼!

  有的教師是我工作中對給予幫助他們是循循善誘的長者,一直指導著我的教育工作。曾多次深入我的課堂聽課,幫我修改教案,改進教學。讓我在業務上不斷提高,在境界中不斷提升。可以說是們守望著我的成長,讓我有了守望教育“星空”的嚮導和航標。

  我尊重這樣的教師,敬重他們的人格。他們身上的守望精神,照亮了我未來那璀璨的教育“星空”。

  “桃李不言,下子成溪”,只要看到節日裡那飛燕般的賀卡,校外一張張即熟悉又陌生面孔得一聲聲教師好,週末裡師生相逢時的快樂,假日裡長期不見時的思念,我便覺得守望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也許有人說,這種守望是平凡的、給予的、助人的、有限的。是的,教師的守望是平凡中體現偉大的幸福,是給予中有收穫的幸福,是助人中有自助的幸福,是有限中有無限的幸福。

  守望,就是抬頭見大——心中裝著教育者對民族的使命,經常掂量自己的責任。

  守望,就是抬頭望遠——心中念著教師對學生終生的影響,經常考量自己的言行。

  守望,就是抬頭仰高——心中想著為人師追求的永無止境,經常丈量自己的天空。

  守望,是一源活水,潤視線,澤我心田。教師們,讓我們去守望吧,讓我們用我們的青春、智慧和愛心去守望那片光芒萬丈,絢麗奪目的教育“星空”吧!

  教書育人師德演講稿6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說,教師是除家長外,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教師的師德不只是個人的問題,同時,一個教師只有有良好的師德,才能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因此,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師德師風,則是一個學校的立身之本。

  師德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教師經常與學生在一起,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對學生的態度、對社會的看法,甚至其舉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我們要時刻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為人表率。如上課時要衣冠整潔,精神飽滿,不可將個人絲毫的不良情緒表現在課堂上。更不可在課堂上發牢騷,抱怨學校或貶損其他老師。否則,不僅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同時也會影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書更重要,知識的缺乏可以後天彌補,但一個人的道德觀、世界觀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所以,教師的責任絕不是僅僅是講幾節課。

  師德也是認真對待工作的前提,沒有良好的師德,就不會有對事業的責任心,就不可能對工作兢兢業業。只有視教書育人為自己的神聖職責,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學生作業時,對每份作業對認真批改,即使是兩百多人的大班。這樣雖然辛苦些,但可以準確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瞭解整體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教學是否存在什麼問題,再有針對性的改進。學生見老師如此認真,自然也會認真學習,而不會隨意糊弄,從而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要時刻想著學生,一切為了學生。企業的口號是“向8小時要效益”,而我們的一節課才45分鐘,對學生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所以我授課的原則是“向45分鐘要效果”,盡力使課堂學習效果最大化。當然,這就需要在課前認真備課,特別是對於專業課程,還要在課外多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對背景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我在對專升本學生授課時,學生來自不同的專科學校,對同一門專業課程,有的學生在讀專科時學過,有的沒學過,還有的學過一點,掌握程度相差很大。對於這種情況,就需要事先向學生進行了解,然後對沒有學過的和掌握差的學生進行課外輔導補課,使他們能儘快趕上本科層次的學習,絕不能不分情況地一味灌輸。正如一位老老師所說“功夫到了,教學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師就是要傳道、解惑,對學生和同事在學術上不能有絲毫地保留。對於自己編寫的教案、收集的資料等,都會毫無保留地提供給學生和同事,有助於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也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同時別人的進步也是促進自己不斷努力學習的動力,正如美國曆史學家杜蘭特所說“教育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

  樹立良好的師風需要每個老師的努力,都要從自身做起,培養良好的師德。希望能借評估的東風,“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層,使我們的學校辦得更好。